养生健康

枳实消痞丸方歌是什么

枳实消痞丸方歌是什么

重要功效 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基本病症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 辩证要点 心下痞满,食少倦怠,苔腻微黄 主治症状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苔腻而微黄,脉弦。 配伍特点 消补兼施,以消为主;温清并用,以清为主。 药材方歌 枳实消痞丸朴半,麦曲连姜四君煎;以消为主又健脾,行气消痞方诚善。 病症分析 脾胃素虚,升降失职,寒热互结,气壅湿聚所致。常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等症。此属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热重寒轻,实多虚少之证。

增强胃肠动力的中成药

四磨汤 四磨汤能增强肠蠕动.是一种快速排除胃肠积滞.全面增强、调理消化功能.促进消化的有效验方。适用于腹胀、纳差、嗳气、便结、便秘的治疗.对术后肠麻痹的功能恢复也有效。大人、小儿均可服用。对腹部手术后患者恢复肠蠕动的效果亦佳。

六昧安消六味安消是天然胃肠动力药.能明显加速胃排空及促进肠的运动。能保留大量水分,增加肠容积.软化大便.亦可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促进排气、排便,缓解腹胀,治疗便秘。

枳实消痞丸枳实消痞丸系金元时代名医李东垣所创.能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缓解胃痛、胃胀、痞满、嗳气、泛酸、恶心、食欲不振等胃动力不足的症状

保和丸保和丸有使胃肠运动节律增加,收缩加强。能明显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肠内容物的推进。治疗后多数患者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缓解。

香砂六君丸当人体遭受邪气侵袭.也易引起胃肠动力方面的疾病。此时。只要驱除外邪.就可恢复胃肠动力。如盛夏暴食冷饮而致寒遏胃阳.出现纳呆、腹部冷痛;长期嗜食膏粱厚味使胃肠积热.出现口臭便秘、嘈杂善饥;寒湿困脾或湿热蕴阻而致脾失健运.出现脘腹痞满、纳呆便溏,出现以上诸症时,可以服用香砂六君丸。

促进肠道蠕动药有哪些

六昧安消:六味安消是天然胃肠动力药.能明显加速胃排空及促进肠的运动。能保留大量水分,增加肠容积.软化大便.亦可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促进排气、排便,缓解腹胀,治疗便秘。

枳实消痞丸:枳实消痞丸系金元时代名医李东垣所创.能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缓解胃痛、胃胀、痞满、嗳气、泛酸、恶心、食欲不振等胃动力不足的症状

保和丸:保和丸有使胃肠运动节律增加,收缩加强。能明显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肠内容物的推进。治疗后多数患者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缓解。

增强胃动力的中药

常见的我增强胃动力药如胃复安、吗叮啉、西沙比利等,虽效果不错,但副作用很大,长久用下去,不仅不利于改善胃动力,而且增加其他疾病的风险,但药店中有一些中成药也可促进胃肠动力,改善胃肠消化功能,现列举如下:

四磨汤 四磨汤能增强肠蠕动,是一种快速排除胃肠积滞,全面增强、调理消化功能,促进消化的有效验方。适用于腹胀、纳差、嗳气、便结、便秘的治疗,对术后肠麻痹的功能恢复也有效。大人、小儿均可服用。对腹部手术后患者恢复肠蠕动的效果亦佳。

六味安消 六味安消是天然胃肠动力药,能明显加速胃排空及促进肠的运动。能保留大量水分,增加肠容积,软化大便,亦可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促进排气、排便,缓解腹胀,治疗便秘。

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丸系金元时代名医李东垣所创,“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能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缓解胃痛、胃胀、痞满、嗳气、泛酸、恶心、食欲不佳等胃动力不足的症状。

保和丸 保和丸有使胃肠运动节律增加,收缩加强。能明显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肠内容物的推进。治疗后多数患者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缓解。

香砂六君丸 当人体遭受邪气侵袭,也易引起胃肠动力方面的疾病。此时,只要驱除外邪,就可恢复胃肠动力。如盛夏暴食冷饮而致寒遏胃阳,出现纳呆、腹部冷痛;长期嗜食膏粱厚味使胃肠积热,出现口臭便秘、嘈杂善饥;寒湿困脾或湿热蕴阻而致脾失健运,出现脘腹痞满、纳呆便溏时可以服用香砂六君丸。

健胃消食片 是治疗脾不健运、不饥食少、消化不良的常用药,有健胃、助消化、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

枳壳和枳实的区别

枳壳和枳实的区别?中药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为治脾胃气滞实证之要药。那与枳壳有什么区别呢?

枳实与枳壳都是中药的一种,两种药材的味道偏苦,属于性微寒的药材。两者在临床上对于气滞都有很好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两者的区别难以分清,容易混淆,想要辨别它们,一定要知道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枳壳、枳实均味苦、酸,性微寒,为破气药,有破气消积,化痰消痞的作用,临床多用于实证。枳壳性味、归经、功用、用量都与枳实同,但作用较缓和,以行气宽中除胀为主。

不同点:

枳实是很小的幼果,象鹌鹑蛋那么大的。枳壳是近成熟的果实。枳实性寒,行气力强;枳壳性温,行气力稍缓,对于胃肠有双向调节作用。枳实形小皮厚,为未成熟果实,心实而气寒,性急善于达,能破中焦之气,气结在胸以下者用之,尤多用于肠玻枳壳为已成熟之果实,形大而薄,中虚而气散,其性也缓,常用于治高位气滞,可破上焦之气,偏于治胃、胸中气滞。

枳实主要在泻下中用,比如大承气汤,枳实功用为行气消痞;比如麻子仁丸,枳实功用为泄热通便,行气消痞。厚朴三物汤中,也有枳实。枳壳用的多一些,如人参败毒散里,枳壳与桔梗起宣降肺气、化痰止咳之用;血府逐瘀汤里,枳壳与桔梗一降一升开宣肺气;清气化痰丸里,枳壳起行气燥湿化痰之用。然张仲景治胸痹、痞满,以枳实为要药,诸方治下血痔痢大便秘寒,里急后重,又以枳壳为通用,则枳实不独治下,而枳壳不独治高也。需要注意的是气在胸中用枳壳,气在胸下用枳实;体质虚者用枳壳,体质好者用枳实;消食破滞用枳实,行气宽中用枳壳。

中医推荐保护肠胃的6种中药

四磨汤

四磨汤能增强肠蠕动,是一种快速排除胃肠积滞,全面增强、调理消化功能,促进消化的有效验方。适用于腹胀、纳差、嗳气、便结、便秘的治疗,对术后肠麻痹的功能恢复也有效。大人、小儿均可服用。对腹部手术后患者恢复肠蠕动的效果亦佳。

六味安消

六味安消是天然胃肠动力药,能明显加速胃排空及促进肠的运动。能保留大量水分,增加肠容积,软化大便,亦可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促进排气、排便,缓解腹胀,治疗便秘。

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丸系金元时代名医李东垣所创,“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能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缓解胃痛、胃胀、痞满、嗳气、泛酸、恶心、食欲不佳等胃动力不足的症状。

保和丸

保和丸有使胃肠运动节律增加,收缩加强。能明显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肠内容物的推进。治疗后多数患者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缓解。

香砂六君丸

当人体遭受邪气侵袭,也易引起胃肠动力方面的疾病。此时,只要驱除外邪,就可恢复胃肠动力。如盛夏暴食冷饮而致寒遏胃阳,出现纳呆、腹部冷痛长期嗜食膏粱厚味使胃肠积热,出现口臭便秘、嘈杂善饥寒湿困脾或湿热蕴阻而致脾失健运,出现脘腹痞满、纳呆便溏时可以服用香砂六君丸。

健胃消食片

是治疗脾不健运、不饥食少、消化不良的常用药,有健胃、助消化、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

哪些人不能服用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丸的主要成分为:枳实(炒)、白术(炒)、法半夏、黄连、党参、甘草(制)、茯苓、厚朴(制)、麦芽(砂)、干姜等,对于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胃胀腹胀,气滞饱闷者、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用白术。

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麦芽,久食消肾,不可多食,无积滞,脾胃虚者不宜用,妇有胎妊者不宜多服;凡痰火哮喘及孕妇,切不可用。

除了上述人群不适宜使用枳实消痞丸之外,还有对于枳实消痞丸成分中其他成分过敏者也不宜使用枳实消痞丸,使用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枳实的食疗做法

枳实薤白桂枝汤

组成:枳实四枚(12g) 厚朴四两(12g) 薤白半升(9g) 桂枝一两(6g) 瓜蒌一枚,捣 (12g)

用法: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三次温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枳实粥

组成:枳实10克,大米100克。

制法:将枳实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每日1剂,连续2——3天。

功效:行气消痰,散结消痞。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气滞,痰湿水饮所致的脘腹满闷,饮食不消,心下坚痞,咳嗽胸痛,热结便秘及胃下垂等。

枳实理中丸

组成:枳实15克 白术 人参 甘草 茯苓 干姜各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各1/3量水煎二次作二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理中消痞、逐饮止痛。

主治:脘腹痞满作痛,手不可近。

按语: ①本方证以脘腹痞满作痛,手不得近,咳唾痰涎胸闷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乃理中丸加枳实、茯苓。③本方可用治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扩张,胃下垂等。

黄芪枳实补中汤

组成:生黄芪、生枳实、乌贼骨各15克,党参12克,升麻、柴胡各2克,生鸡内金10克,莪术、甘草各6克。

制作:上药加水适量煎煮,连煎2次,取药汁300毫升。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功效:益气化瘀,通络升陷。适用于脾失健运,气血郁滞所致胃下垂。

枳壳和枳实的区别

枳实为未成熟果实,形小皮厚,心实而气寒,性急善于达,能破中焦之气,气结在胸以下者用之,尤多用于肠玻枳壳为已成熟之果实,形大而薄,中虚而气散,其性也缓,常用于治高位气滞,可破上焦之气,偏于治胃、胸中气滞。《本草衍义》云:“枳实、枳壳,一物也。小则其性酷速,大则其性和而缓。

《本草纲目》:枳实、枳壳,气味功用俱同,上世亦无分别,魏、晋以来,始分实、壳之用。洁古张氏,东垣李氏,又分治高治下之说。大抵其功皆能利气,气下则痰喘止,气行则痞胀消,气通则痛刺止,气利则后重除,故以枳实利胸膈,枳壳利肠胃,然张仲景治胸痹痞满,以枳实为要药,诸方治下血痔痢,大肠秘塞,里急后重,又以枳壳为通用,则枳实不独治下,而枳壳不独治高也。盖自飞门至魄门,皆肺主之,三焦相通,一气而巳,则二物分之可也,不分亦无伤。《杜壬方》载瘦胎饮,张沽古《活法机要》改以枳术丸日服,令胎瘦易生,谓之束胎丸。而寇宗爽《衍义》言,胎壮则子有力易生,令服枳壳药,反致无力,兼子亦气弱难养,所谓缩胎易产者,大不然也。以理思之,寇氏之说,似觉为优,或胎前气盛壅滞者宜用之,所谓八、九月胎必用枳壳、苏梗以顺气,胎前无滞,则产后无虚也。若气禀弱者,即大非所宜矣。

枳实利胸膈,枳壳利肠胃。然张仲景治胸痹、痞满,以枳实为要药,诸方治下血痔痢大便秘寒,里急后重,又以枳壳为通用,则枳实不独治下,而枳壳不独治高也。”

临床上,气在胸中用枳壳,气在胸下用枳实;体质虚者用枳壳,体质好者用枳实;消食破滞用枳实,行气宽中用枳壳。

肠胃不好的人可以吃中药吗

六味安消

六味安消是天然胃肠动力药,能明显加速胃排空及促进肠的运动。能保留大量水分,增加肠容积,软化大便,亦可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促进排气、排便,缓解腹胀,治疗便秘。

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丸系金元时代名医李东垣所创,“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能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缓解胃痛、胃胀、痞满、嗳气、泛酸、恶心、食欲不佳等胃动力不足的症状。

还有一种就是就是阻碍消化的中药了,比如说有些需要治疗失眠或者是心悸的时候需要吃一些类似枣仁安神液这样的中药,而这种中药就是一种会影响消化的中药,如果肠胃不好的人吃了这种中药的话病情不会是更加严重,所以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才行。

相关推荐

便秘的中医疗方

便秘因为我们的肠道里面有很多的粪便,它们在我们的体内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干燥,这样很难排出我们的体外。日积月累,导致我们不能每天正常通便,严重的可能一个星期才排一次便。便秘很容易导致各种急性或者慢性疾病的产生,我们应该重视起来。中医认为,便秘因为我们的肠胃干燥发热或者年老体弱导致的。这些导致大肠不能够正常工作,使我们的得各种各样的疾病。 方一 药物组成 ①大黄12克,芒硝15克,炙甘草6克。 ②大黄12克,厚朴6克,枳实9克。 ③麻子仁250克,白芍125克,枳实125克,大黄250克,厚朴125克,杏仁

地骷髅的相关配伍

1、治痞块:陈年木瓜一个,地骷髅四两。煎汁,时常服一小盏。气痞、食痞俱治。(《纲目拾遗》引《医宗汇编》) 2、治黄疸变为臌胀、气喘、翻胃、胸膈饱闷、中脘疼痛,并小儿疳疾结热,噤口痢疾,结胸伤寒,伤力黄肿并脱力黄各证:人中白(火煅醋淬七次)一两,神曲、白萝卜子、地骷髅各五钱,砂仁二钱(以上俱炒),陈香橼一个。共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七丸,或灯草汤下,或酒下。(《纲目拾遗》引《海昌方》万应丹) 3、治消渴:用出子萝卜三枚,净洗薄切,日干为末,每服二钱,煎猪肉汁澄清调下,食后,并夜卧,日三服。(《简要济众方

经期能吃枳壳吗

女性朋友在经期的时候有很多的饮食禁忌的,一些食品平时吃起来没有问题但到了经期就不能乱吃,那么经期能吃枳壳吗?想要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认识到什么枳壳以及枳壳的功效和作用,另外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枳壳有一些副作用。 枳壳一种中药,枳壳的药用效果非常的明显,枳壳有治疗积食,脱肛以及噫气和呕逆等症状的作用,枳壳有健脾胃的好处,那么枳壳能在经期食用呢。 功效与作用 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①《药性论》: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

中药治疗便秘的方子有什么

方一 药物组成 ①大黄12克,芒硝15克,炙甘草6克。 ②大黄12克,厚朴6克,枳实9克。 ③麻子仁250克,白芍125克,枳实125克,大黄250克,厚朴125克, 杏仁125克。 ④玄参30克,麦冬24克,生地24克,大黄9克,芒硝4.5克。 功能主治:具有开塞通闭,攻坚泄实的功能。用于治疗胃肠实热引起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数日不通,腹中胀满,疼痛拒按,面赤身热,日晡热甚,多汗,尿赤,时欲饮冷,口舌生疮,口臭,语声重浊,呼吸气粗,舌干,苔黄厚腻,或焦黄起芒刺,脉沉实或滑实。 用法用量 方①以水600m

枳实治胃下垂的实方

补中益气加枳实方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歌诀】补中益气枳实方,黄芪党参柴胡麻,白术陈皮生甘草,生姜大枣与当归。 【组成】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陈皮9克,升麻9克,柴胡9克,甘草6克,当归15克,枳实30克,生姜9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升降脾胃。 【方解】方用补中益气汤补脾升阳;加枳实以下气宽膨消痞。据现代科学报告,枳实有收缩平滑肌的作用,故本方不但对胃下垂有治疗效果,而且能收缩子宫平滑肌,治子宫脱垂亦有效。 【主治】胃体下垂,症见纳少腹胀、

积壳的功效

枳壳临床常用的中药,能够破气,行痰,消积。临床常用于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等等。下面响石潭详细说一下枳壳的功效与作用。 枳壳主高,枳实主下,高者主气,下者主血,故壳主胸膈皮毛之病,实主心腹脾胃之病,大同小异。朱肱《活人书》言治痞,宜先用桔梗枳壳汤,非用此治心下痞也,果知误下,气将陷而成痞,故先用此,使不致于痞也,若已成痞而用此,则失之晚矣,不惟不能消痞,反损胸中之气,先之一字有谓也。

枳壳的药性有哪些

枳壳始载于《雷公炮炙论》。《本草图经》在枳实条下云:“枳壳,今京西江湖州郡皆有之,以南州者为佳,……旧说,七月、八月采者为实九月、十月采者为壳。今医家多以皮厚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壳。”《本草衍义》曰:“枳实、枳壳一物也,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其性详而缓。”《纲目》将枳实、枳壳合并于“枳”条下,云:“枳实、枳壳气味功用俱同,上世亦无分别。魏晋以来,始分实、壳之用。”综上所述,历代本草均认为枳壳、枳实为同一来源,以果实大小及成熟程度来区分,再参考“枳实”条下“品种考证”内容,宋以后原植物主要为酸橙,与今药用情

香砂养胃丸饭前吃还饭后吃呢

首先,看成分。香砂养胃丸作为典型中成药,主要成分有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香附、枳实、豆蔻、厚朴、广藿香、甘草、木香、砂仁。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香附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其次,看主治。香砂养胃丸临床主要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

枳壳怎么吃

枳壳茶 材料:枳壳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破气消积,祛痰。 主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呕逆噫气、下利。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枳壳酒 组成:枳壳(去瓤,麸炒)、柏白皮各250克、五叶草500克 用法:上三味,细锉,生绢袋盛,以酒6升,浸七日。每次温饮适量,常令有酒力佳。 主治:刺风。气血为风寒所侵,蕴滞生热,寒热相搏于皮肤之间,遍身痛如针刺。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二。 枳壳粥 组成:枳壳10克、大米100克。 制法:将枳壳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

枳实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1、用于食积不化,脘肚胀满,可配山楂,麦芽,神曲等。如果热结便秘,腹疼胀满,则用大黄12g,厚朴6g,枳实9g,用水煎服。如果积滞湿热内阻于胃肠所导致之痢疾或者大便秘结,则用枳实导滞丸:大黄30g,枳实15g,神曲15g,茯苓9g,黄芩9g,黄连9g,白术9g,泽泻6g,研末为丸。 2、用于胸痹气结,气上冲胸者,如果脾胃气虚,寒热互结所导致之脘腹痞胀,食少,体倦,则用干生姜3g,炙甘草6g,麦芽曲6g,茯苓6g,白术6g,半夏曲9g,人参9g,厚朴12g,枳实15g,黄连15g,用水煎服。治病后劳复,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