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熏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益气补血
夏天熏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益气补血
从中医上来说,人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要依赖气血的运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血不畅通的话很多功能都会受到影响。而艾灸是通过温热作用来刺激身体的穴位,可以提高血液流通的速度,具有一定的益气补血的作用。
艾灸的作用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夏季体质虚寒可试试穴位艾灸
你是否经常手脚冰凉,畏寒怕冷?那么你可能是虚寒体质哦。中医认为,春夏养阳,阳气不足,可试试穴位艾灸。
有句话叫做冬病夏治,就是说一些冬春无法治愈的疾病可通过夏天恰当的艾灸,益气补阳,治养结合,从而达到显著地治疗效果。
中医主张“春夏养阴”,“冬病夏治”便是这种理论的具体体现。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艾灸,夏季艾灸皮肤毛孔是开合的,艾灸会很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因而通过艾灸治疗,可使一些过敏疾病、慢性疾病、风湿病等进行有效治疗。
但是艾灸并非所有人都是适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能通经络,祛除寒湿,补阳益气,因而更适合阳虚、气虚人群。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阳气不足、怕冷、手脚冰凉的虚寒体质者,在夏季最好进行“温阳”疗法,从而达到保护阳气、补中益气、改善脏腑阳气不足的疗效。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需注意,艾灸足三里尽量不要发生灸疮,即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
若要养肾,也可艾灸涌泉穴。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是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有云:“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就是说:肾经之气来源于足下,并涌灌向全身各处。坚持艾灸涌泉穴,可益气补肾,改善身体阳气不足的现状。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加强运动,不吃寒凉,多吃促进血液循环,含铁的食物和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加以坚持便可取得一定疗效。
熏艾的时间有什么讲究
熏艾灸的最佳时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很多人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等多方面额压力,又由于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给我们的身体以及心理都带来了伤害。那么熏艾就是通过火烧艾草的方法吧艾草的药性通过穴位带入人体,为我们去除病痛!
艾灸是中医五大主流疗法中唯一具有物理和药理综合疗效的学科,是古今公认的补充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熏艾不仅仅是调理我们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养心。那小编说了这么多有关熏艾的知识,大家也许会疑惑,熏艾最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从节气上来讲
艾灸注重节气灸,因为在节气时候是人身体内阴阳交替的时间,这时艾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养生讲冬病夏至,意思就是冬天得的病要追溯到夏天,是夏天落下的病,要从夏天开始调理。冬至是一年中“一阳升”的时候,最适合做艾灸来补充阳气。
从季节上来讲
冬季是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一个季节,此时若不注意调养,会因阳气不足而引发很多病症,因此冬季艾灸针对寒性体质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
关于时间方面
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什么时间都可以灸。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总体来看,熏艾相比其他的保健养生方式来说是比较灵活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合理的调整,选择适合自己的熏艾时间。通常我们在用艾灸条的时候时间可以适当的短一些,用艾灸器和艾灸罐的话是可以时间长一点的。
艾针灸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艾灸是一种古老的治病养生方式,其操作也非常简单,一个连穴位都找不到的朋友也可以在一天之类找到穴位,自我诊断,找到合适的艾灸疗法然后开始艾灸。 是的,艾灸就是这么简单。
其次艾灸是在皮肤表面熏烤,其作用点是身体经络或者说皮肤表层,因此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正确的艾灸方法是必须的。
艾灸疗法的原理:
艾灸是中医,所以艾灸的作用以及原理都是应该站在中医的角度进行解读,中医理论人体包含阴阳,阴阳平衡则健康。所以艾灸的最根本原理还是调和人体阴阳的平衡。阴盛的补阳,阳盛的泻阳补阴;最终的目的就是平衡或者中庸。
从西医角度来讲就是:促进局部或者全身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最终达到治病,长寿的目的。
艾灸的注意事项:
中医追求的是中庸平衡,所以艾灸一切的注意事项简单总结就是:凡事别过,过犹不及。吃的过饱,太饿是极端,不宜艾灸。气虚起落太大是极端,不宜艾灸。在日常生活状态下,平和的时候就是可以艾灸的时候。
再次来回答刚开始提出的问题, 艾灸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干桂圆的功效 益气补血
干桂圆中含有的蛋白质、葡萄糖、蔗糖等物质丰富,含铁量也比较高,可以在给身体提高能量,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能促进血红蛋白再生起到补血的作用。吃干桂圆对于治疗血虚、气虚等有比较好的作用,可以作为病后复原、贫血、神经衰弱者的保健食品。
艾灸的时间一般都在什么时候合适
最适合艾灸的季节:夏季
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
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一天中什么时候做艾灸最好:午时(中午11—1点)
日中是人精气神最旺的时候,能战胜病邪。因此这也是一天中最适合艾灸的时间,在午时(中午11—1点)前后。这段时间人体与自然的阳气逐渐转旺,并在正午的时候达到顶点,此时通过艾灸调理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就如同夏季三伏天做艾灸一样,补益的效果最佳。
不过中医也指出,艾灸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因人而异的,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调理的症状的不同而定。比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做;调理心脏功能,养心的话最好在中午11—1点做。
古人养生艾灸时间是非常有讲究的,顺应自然规律,每天:一天当中,早上人和大自然的阳气升发,到中午午时最旺,而后逐渐减退,因此,需要补益阳气的人群可以在上午时段进行艾灸,如果在晚上补益阳气进行艾灸,可能造成夜晚阳不入阴而引起失眠。
神阙关元不能轻易艾灸吗 艾灸关元气海最佳时间
艾灸关元、气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益气助阳、调经固经的功效,适合阳虚、气虚的人群来艾灸,而想要达到最佳的助阳效果,则要在一年当中温度最高的季节进行,效果会更好,比如说夏季,而夏季中的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节,这个时间进行艾炙,温补助阳效果最强。
但是艾灸作为日常养生、防病、治病的方法,其实并不一定要在夏季进行,平常进行艾灸也是有效果的。
关元气海两大穴位,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是人体之中产生阳气的源泉,我们的真气是由此而生的。阳气不足就会导致气虚或者血虚的出现。所以艾炙关元、气海穴可以起到温阳益气、培元补虚,还有扶正固本的功效,而在一天当中的11-13点,正是阳光症烈,阳气最足的时候,这时候艾灸的助阳效果最好。
由于工作生活原因,很多人不能做到在这个时间段艾灸,因此在其他的时间段艾灸也是可以的,同样有效果。
艾灸关元气海最佳时间
1.夏季
艾灸关元、气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益气助阳、调经固经的功效,适合阳虚、气虚的人群来艾灸,而想要达到最佳的助阳效果,则要在一年当中温度最高的季节进行,效果会更好,比如说夏季,而夏季中的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节,这个时间进行艾炙,温补助阳效果最强。
但是艾灸作为日常养生、防病、治病的方法,其实并不一定要在夏季进行,平常进行艾灸也是有效果的。
2.每天的11点-13点
关 元气海两大穴位,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是人体之中产生阳气的源泉,我们的真气是由此而生的。阳气不足就会导致气虚或者血虚的出现。所以艾炙关元、气海穴可 以起到温阳益气、培元补虚,还有扶正固本的功效,而在一天当中的11-13点,正是阳光症烈,阳气最足的时候,这时候艾灸的助阳效果最好。
由于工作生活原因,很多人不能做到在这个时间段艾灸,因此在其他的时间段艾灸也是可以的,同样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