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dna检测的作用
乙肝dna检测的作用
目前,乙肝病毒DNA检测在乙肝检查化验中使用的越来越普遍,可见乙肝病毒DNA检测在乙肝检查化验中占的分量越来越重,这是因为乙肝病毒DNA检测对确诊乙肝和评估乙肝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了解乙肝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
2、乙肝病毒是否复制。
3、乙肝是否传染,传染性有多强。
4、是否有必要服药。
5、肝功能异常改变是否由病毒引起。
6、判断病人是适合用哪类抗病毒药物。
7、判断药物治疗的疗效。
乙肝母破皮会传染吗 需要检测乳汁中的病毒吗
首先,国内外没有一个乙肝防治指南建议检测母亲乳汁中的乙肝病毒。
其次,乙肝妈妈的乳汁中确实能够检测出乙肝病毒的抗原和HBV DNA,但是,乳汁病毒含量极低,仅为母亲血液中病毒含量的1/10000-1/1000。且初乳中病毒含量较高,等过几个月再检测,大多数母亲的乳汁中HBV DNA已经检测不到,仅有18%的母亲乳汁中还能检测到微量的HBV DNA。
而且循证医学证据已经充分说明,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无论其感染状况如何(大三阳或小三阳,HBV DNA水平高或低),在新生儿接受正规免疫后,母乳喂养均不会增加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因此,根据母亲乳汁中的HBV DNA水平来决定是否母乳喂养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依据。
小三阳产生抗体后会不会传染
乙肝小三阳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一种。
乙肝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有三: 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 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 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完全没必要谈肝色变。 但如果有亲密接触,会有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您的危险。建议到医院检测下乙肝五项,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注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乙肝病毒。
建议检测下肝功能、HBV-DNA,以确定有无病毒复制。 如果肝功能正常,DNA提示没有病毒复制,尽可放心。 说明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只需定期复查乙肝五项、肝功能、肝脏B超、HBV-DNA即可。如果DNA为阳性则说明有病毒复制,但切记,只要肝功能正常,则无需治疗。如果多次检测肝功能正常,则提示病情稳定,即使病毒复制程度再高,也不建议治疗。有些私立肝病医院,常以DNA作为卖点,对肝功能正常但DNA偏高的患者,建议服药治疗。这是种不道德的行医作风,从乙肝发病原理来说,只有病毒复制没有免疫应答,不会引起肝脏炎症,也就不存在肝炎。所以如果肝功能长期正常,则提示病情稳定,此时即使病毒复制程度再高,也不建议治疗。
乙肝dna结果是3.91正常吗
乙肝dna检测正常值一般是以10的三次方为标准,如果乙肝dna检测超过了这个正常值的话,则说明其病毒呈阳性,反之乙肝dna检测数值小于这个值,则说明其病毒量呈阴性,传染性不大。
乙肝检查乙肝病毒DNA的正常值对于乙肝患者更好的了解病情有着重要的意义,乙肝dna定量检测正常值是<1000(或<1.0e+003拷贝 /ML),如果大于此数值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也强。
乙肝dna定量检查是乙肝病毒感染最直接、特异性强和灵敏性高的指标。
从理论上讲,正常人的乙肝 病毒dna定量检测应该是0。目前的医疗水平,如果乙肝病毒dna含量低于500拷贝/毫升,很难定量检测到,因此很多专科医院把乙肝dna定量检测最小 值为500拷贝/毫升,一般乙肝病毒dna低于1000拷贝/毫升就被认为是阴性。
乙肝检查需要空腹吗 乙肝DNA检查结果如何看
乙肝DNA检测指的是乙肝DNA病毒定量,主要检测是血液中乙肝病毒的含量,乙肝DNA检测结果大于正常值的话,表明体内乙肝病毒含量多,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相对高。它定量结果值越大,病毒数量越多,复制越活跃,传染性也越强。但是具体数值的高低,因为每个单位、实验室所用的检查方法不同,结果单位也不同,所以无法共同说明,需要根据具体结果具体说明,这样的话乙肝DNA检测结果和肝功能、肝脏的影像学结果一起联合判断,综合考虑来推断病情的严重性。
乙肝两对半45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两对半45阳性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不能准确判定是否是乙肝患者。其一是受到乙肝病毒感染,但是人体免疫力已经清除或者正在清除,属于病情康复期,基本已经痊愈;其二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体内乙肝病毒通过治疗用药,产生耐药性或者病毒变异,造成检查不出正确结果,出现乙肝两对半45阳性,这两种情况都是可能存在的。
检查结果是乙肝两对半45阳性的患者,需要通过乙肝dna检查来进一步确认45阳性是属于哪一种,如果检查结果是阳性,可以判定是乙肝病毒所引起的。如果是阴性,此时患者正处于恢复时期,患者不用过度担心。
孕期乙肝检查全攻略
目的:了解是否患有乙肝,目的是对病毒携带者给予相应处理,降低母婴传播率,进行孕期监测。
检查时间:此项检查在准备怀孕前6~9个月就应该做。
注意事项: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乙肝患者接触,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五项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也就是说,乙肝病毒会在体内,尤其是血清中留下痕迹,通过检测这些痕迹,就可以知道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这些“痕迹”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乙型肝炎血清标记物,即抗原和抗体。乙肝病毒包含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原(HBcAg)3种抗原成分,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3种抗体,即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但乙肝核心抗原处于乙肝病毒颗粒的核心部分,极少释放人血,由于技术问题,血清中很难检出游离的核心抗原,所以这三对抗原抗体系统中只能检测到两对半,这就是俗称“两对半”,即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这是目前临床最为普及的乙肝病毒学检查指标。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HBsAg是病毒感染的标志,是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的一种糖蛋白,是乙肝病毒感染后早期,即1~2个月血清里出现的一个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可维持数周、数月至数年,甚至终生。HBsAg即我们俗称的“澳抗”。正常情况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阴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可见于乙肝的潜伏期和急性期、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以及乙肝后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HBsAb)是机体针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产生的中和抗体,它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表明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一般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从血清中消失后出现,大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消失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的出现,意味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恢复期和机体产生了免疫力。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见于乙型肝炎处于恢复期,或既往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现已恢复,而且对乙型肝炎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或者,是对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效果,即接种免疫成功的指标。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表示患者的病情为活动性,其血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持续阳性提示乙肝转为慢性,表明患者预后不良。
正常情况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为阴性。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HBeAb)是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对应抗体,但它不是中和抗体,就是说不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增殖。它出现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一般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转之后,证明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有一定的免疫清除力。正常情况下,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为阴性。
乙肝e抗原(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与乙肝的传染性密切相关,是乙肝病毒复制明显和传染性强的可靠标志。
乙型肝炎e抗体(HBeAb)
乙型肝炎e抗体(HBeAb)是HBeAg的特异性抗体,一般先由乙型肝炎e抗原转阴后转变而来,其出现表示HBV感染进入后期,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
现将乙肝五项检查的临床意义简要介绍如下: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即乙肝病毒DNA(HBV-DNA),相当于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只要体内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DNA,即可确定受检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且血液及体液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乙型肝炎病毒DNA载有病毒所有遗传信息,可在机体细胞内复制繁衍乙型肝炎病毒后代的过程。
孕妇HBV-DNA阳性,新生儿出生时就应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以防母婴传播。仅HBV-DNA阳性者,对工作婚育没有影响,但应注意防止过度劳累诱发乙肝发作,并禁酒。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检测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两种。前者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等特点,但不能进行定量检测,灵敏度不是很理想,因此现在很少应用。现多用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出样本中HBV-DNA的含量(拷贝数),与定性检测方法相比,定量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明显提高,可检测到100~1000拷贝数的DNA(一般医院HBV-DNA>1000拷贝/毫升为阳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检测方法的限制,检测不到HBV-DNA也不能绝对说明感染已经不存在或是治愈了。查不到病毒有可能是由于现有仪器水平不能测到更精确的程度,必须和两对半、肝功能、B超等其他指标结合起来综合评价病情。
乙肝小三阳需要做什么检查 dna检测
乙肝小三阳患者还要进行乙肝dna检测,也就是病毒数量的检测,看乙肝小三阳患者体内的病毒有无增加,复制是否活跃,一旦发现病毒有所增加就要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否则就会导致侵蚀肝脏的病毒数量越来越多,从而导致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