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烹调方法影响蔬菜中维生素C

烹调方法影响蔬菜中维生素C

1.炖菜:维生素C的损失率为8.1~33.5%,平均为23.6%,但炖菜时间的长短不同,其损失情况也不同,10分钟损失率为0.4~45.2%,30分钟损失率显著升高,达11.4~66.9%。

2.煮菜:维生素C的损失率为15.3~19%,煮熟后所保有的维生素C有50%左右在菜汤中,如果只吃菜而不喝汤,则损失率在60%以上。煮菜后挤出菜汁,其维生素C损失最大,达83.3%。

3.炒菜:青菜切成段,用油炒5~10分钟,维生素C的损失率为36%;小白菜用油炒11~13分钟,损失率为31%;菠菜切成段,用油炒9~10分钟,损失率为16%;番茄去皮切成块,用油炒3~4分钟,损失率仅6%;辣椒切成丝,用油炒1.5分钟,损失率为22%;卷心菜切成丝,用油炒11~14分钟,损失率为32%。以上情况说明炒菜的时间越长,菜中维生素C损失也越多,只有番茄例外,番茄是酸性食物,且含抗坏血酸氧化酶较少,能使维生素C较稳定而不易被破坏。一般炒菜只要大火快炒,维生素C的损失率可以控制在10~30%。

4.菜烧好后存放:有时菜烧好后不及时吃,存放20分钟至1小时,与下锅前相比,维生素C损失率达73~75%。

5.熟菜冷冻后再回锅加热:菜烧好后不及时吃,又怕变坏,使先冷藏起来,到要吃时再回锅加热。这样维生素C也会损失,损失率达熟菜的14~17%。

维生素C很脆弱遇到6大天敌易损失

维生素天敌一、“水”。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处于水溶液状态时,更易流失。比如,清洗蔬菜时,维生素C会从切口随水流失;焯烫蔬菜时,会溶解于水中造成损失等。为了避免维C的过多损失,建议在烹调蔬菜时先洗后切,切后马上烹调,焯烫时尽量保持蔬菜完整。

维生素天敌二、“碱”。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下稳定,而遇到碱特别不稳定,容易被破坏。说到碱,很多人想到了烹调中人为添加的小苏打,而实际上我们烹调所用的自来水通常也是碱性的。这些“碱”都会影响到食物中的维生素C。烹调菜肴时适当加点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而且可以防止维生素C遭到破坏,如炒土豆丝和炒豆芽时最好加点醋。

维生素天敌三、“热”。维生素C很怕热,在焯、蒸、炒、煎、炸等烹调方式下,蔬菜中的维生素C都会有所损失。高温长时间加热的情况下,维生素C损失更多。因此,在烹调时要尽量少用煎炸等烹调方式,旺火急炒能够缩短菜肴成熟时间,从而降低营养素的损失。另外葱、姜、蒜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烹调时,加一些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有利于延缓并减少维C破坏。

维生素天敌四、“光线”。研究发现,食品暴露于光照下维生素C会损失。烹调原料储存时或烹调后要尽量避免日光照射,放入冰箱内冷藏保存效果会更好。

维生素天敌五、“氧气”。维生素C接触到氧气后,会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造成损失。而且维C的破坏率随金属的存在而增加,尤其是铜和铁的作用最大。许多蔬菜、水果一旦切开或切碎暴露在空气中,维生素C就被氧化破坏。因此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切开后不能在空气中久存。

维生素天敌六、“盐”。有研究发现,烹饪时加入食盐,会导致蔬菜中维生素C被部分破坏;且加盐量越多,蔬菜中维C的损失越大。其原因可能是烹调时盐形成的高渗溶液使细胞中的维C浸析出来,使其更容易和一些氧化酶接触,更容易发生氧化。同时,加盐的先后不同,影响也不一样,先加盐会使维C渗出量增多,损失更大。建议做菜时要少加盐、后加盐。最好菜快出锅时再加盐,对保存维C有益。

维生素c有哪些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c需要天天吃吗

维生素c可以长期吃,对人体是具有好处的,但不需要天天特意去吃,如果不是有特殊的需要进行摄取,那么一般是不建议通过药物获取的,一般只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获取就可以了。

做菜应少加盐后加盐

说到蔬菜中的营养素,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维生素C。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也是人体需要量最大的一种维生素。不过它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脆弱”:在烹调中极易损失或被破坏。

做菜时要少加盐、后加盐。最好菜快出锅时再加盐,对保存蔬菜中维C有益;可以适当加点醋和酱油;炒菜的时候可以适量配点葱姜蒜以保护维生素C。

近来的一些研究发现,烹饪中的一些调料,也会对蔬菜中的维生素C产生影响。

盐可能“搞破坏”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同济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烹饪时加入食盐,会导致蔬菜中维生素C被部分破坏;且加盐量越多,蔬菜中维C的损失越大。其原因可能是烹调时盐形成的高渗溶液使细胞中的维C浸析出来,使其更容易和一些氧化酶接触,更容易发生氧化。同时,加盐的先后不同,影响也不一样,先加盐会使维C渗出量增多,损失更大。

盘点大白菜和小白菜的不同功效

1、食用方法。

大白菜能生吃,小白菜需要煮熟才能吃。

2、胡萝卜素。

小白菜的胡萝卜素最高。小白菜是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最丰富的蔬菜之一,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高于大白菜。胡萝卜素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对眼睛也有好处。同时,小白菜的钙、铁、锌等含量高于大白菜。

3、维生素C。

大白菜的维生素C最高。虽然单从营养素分析,大白菜并不比小白菜高,但大白菜水分高、口感好,烹调方法多种多样,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菜肴。常吃大白菜能起到润肠、帮助消化的功用,大白菜维生素C含量高于小白菜,常吃还有护肤养颜的效果。

烹调蔬菜的原则

1.先洗后切:流动水清洗蔬菜,洗净后切菜,不要将蔬菜在水中浸泡时间过久,否则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流失过多。

2.急火快炒: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绿叶蔬菜用油急火快炒,加热温度为200℃-250℃,这样可使蔬菜组织内的氧化酶迅速变性失活,防止维生素C因酶促氧化而损失,还可促进胡萝卜素的吸收。据测定,叶类蔬菜用旺火速炒的方法,可使维生素C保存率达到60%-80%;维生素B2和胡萝卜素可保留76%~94%。(如,豆瓣菜、冬寒菜、芥蓝等)。

3.开汤下菜:维生素C含量高、适合生吃蔬菜应尽可能凉拌生吃,或在沸水中焯1-2分钟后再拌,也可用带油的热汤烫菜。用沸水煮根菜类蔬菜,可以软化膳食纤维,改善其口感。(萝卜、辣根、荠菜、甜菜根等)

4.炒好即食:已经烹调好的蔬菜应尽快使用,连汤带菜吃;现做现吃,避免反复加热,因为营养素会随储存时间延长而丢失,还有就是因为细菌的硝酸盐还原作用增加亚硝酸盐含量。

合理烹调蔬菜四原则

蔬菜的营养价值除了受品种、部位、产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烹调加工方法的影响。加热烹调可降低蔬菜的营养价值,西红柿、黄瓜、生菜等可生吃的蔬菜应洗净后食用,需要加热烹调的蔬菜在加工过程中注意以下四个原则。

可以减少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正确的方法是流水冲洗、先洗后切,不要将蔬菜在水中浸泡时间过久,否则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流失过多。

通过急火快炒,能缩短菜肴的成熟时间,从而降低营养素的损失。另外,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绿叶蔬菜用油急火快炒,不仅可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还可促进胡萝卜素的吸收。

维生素C含量高、适合生吃的蔬菜应尽可能凉拌生吃,或在沸水中焯1~2分钟后再拌,也可以用带油的热汤烫菜。用沸水煮根类蔬菜,可以软化膳食纤维,改善蔬菜的口感。

已经烹调好的蔬菜应尽快食用,连汤带菜吃;现做现吃,避免反复加热,这不仅是因为营养素会随储存时间延长而丢失,还可能因细菌的作用使硝酸盐还原从而增加亚硝酸盐含量。

水果熟吃的功效和作用 特殊人群熟吃水果更利健康

脾胃虚弱的人,将水果做熟吃,可以减缓寒凉引起的肠胃不适,加热还可以灭活水果中某些对消化道有伤害的蛋白酶,减少肠道受到的刺激。做熟后的水果,味道更浓郁,酸甜可口,对于食欲不佳的人有开胃消食的功效。蒸煮等烹调方式能使水果变得软糯,很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食用。

一 些人担心水果做熟后会损失很多营养物质,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不会因加热而损失,主要损失的只是少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据美国农业部 的数据分析显示,常见的食物做熟后维生素损失量大约只为10%~25%。损失的维生素可以多吃蔬菜来补充,如大白菜、绿苋菜、芦笋、莲藕、甘蓝等蔬菜维生 素C含量都很高。

补充维生素C注意6大天敌

维生素C是人体需求量最大的营养素之一,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氧化,增加人体免疫力,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等。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如青菜、韭菜、菠菜、青椒、黄瓜、菜花、小白菜、西兰花等 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鲜枣、猕猴桃、山楂、柚子、草莓、桔子、柠檬等, 含维C的食物能增强免疫力、减少心脏病和中风、加速伤口愈合、缓解气喘、预防感冒、延缓衰老的奇效。然而它比较“脆弱”,尤其面对以下六大“天敌”时,更容易损失。

第一个天敌是“水”。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处于水溶液状态时,更易流失。比如,清洗蔬菜时,维生素C会从切口随水流失;焯烫蔬菜时,会溶解于水中造成损失等。为了避免维C的过多损失,建议在烹调蔬菜时先洗后切,切后马上烹调,焯烫时尽量保持蔬菜完整。

第二个天敌是“碱”。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下稳定,而遇到碱特别不稳定,容易被破坏。说到碱,很多人想到了烹调中人为添加的小苏打,而实际上我们烹调所用的自来水通常也是碱性的。这些“碱”都会影响到食物中的维生素C。烹调菜肴时适当加点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而且可以防止维生素C遭到破坏,如炒土豆丝和炒豆芽时最好加点醋。

第三个天敌是“热”。维生素C很怕热,在焯、蒸、炒、煎、炸等烹调方式下,蔬菜中的维生素C都会有所损失。高温长时间加热的情况下,维生素C损失更多。因此,在烹调时要尽量少用煎炸等烹调方式,旺火急炒能够缩短菜肴成熟时间,从而降低营养素的损失。另外葱、姜、蒜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烹调时,加一些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有利于延缓并减少维C破坏。

第四个天敌是“光线”。研究发现,食品暴露于光照下维生素C会损失。烹调原料储存时或烹调后要尽量避免日光照射,放入冰箱内冷藏保存效果会更好。

第五个天敌是“氧气”。维生素C接触到氧气后,会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造成损失。而且维C的破坏率随金属的存在而增加,尤其是铜和铁的作用最大。许多蔬菜、水果一旦切开或切碎暴露在空气中,维生素C就被氧化破坏。因此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切开后不能在空气中久存。

第六个天敌是“盐”。有研究发现,烹饪时加入食盐,会导致蔬菜中维生素C被部分破坏;且加盐量越多,蔬菜中维C的损失越大。其原因可能是烹调时盐形成的高渗溶液使细胞中的维C浸析出来,使其更容易和一些氧化酶接触,更容易发生氧化。同时,加盐的先后不同,影响也不一样,先加盐会使维C渗出量增多,损失更大。建议做菜时要少加盐、后加盐。最好菜快出锅时再加盐,对保存维C有益。

哪些蔬菜维生素C含量高 野苋菜

野苋菜是一种一年生草本生植物,它多为野生状态,是非常出名的野生蔬菜,每100克可食部分的野苋菜含有153毫克维生素C,是Vc含量非常丰富的野生蔬菜,维生素C可以加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癌能力,常吃常吃野苋菜可以清热解毒,滋阴润燥。

哪些蔬菜含维生素C 芥蓝

芥蓝的花苔品质脆嫩,清爽可口,每100克芥蓝花苔中含有维生素C80到101毫克,芥蓝有清暑解热,解乏清心的功效,芥蓝中所含有的大量膳食纤维可以防止便秘,帮助消化。

维生素c的蔬菜有哪些 维生素A的蔬菜有哪些

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一般存在于动物体中,在鱼类特别是鱼肝油中含量很多,而植物、蔬菜中几乎不含维生素A。

但是许多蔬菜和水果却都含胡萝卜素,而胡萝卜素在小肠中可分解为维生素A,从而为机体补充维生素A。很多人的蔬菜都含有胡萝卜素,比如说胡萝卜、南瓜、西兰花等等。

哪些蔬菜维生素C含量高 空心菜

空心菜又叫竹叶菜,蕹菜,每100克空心菜中含有维生素C87毫克,除了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丰富外,空心菜中的粗纤维含量也较丰富,而且空心菜的菜汁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可预防感染。

蔬菜营养的误区

误区一:生吃蔬菜不洗干净。现在蔬菜污染越来越严重,各种农药和寄生细菌的残留,因此生吃蔬菜最好洗干净,去皮。

误区二:小火炒菜。维生素C,B1都怕热。因此炒菜时要避免用小火焖,应该用旺火炒。再有,加少许醋。也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还有些蔬菜更适于凉拌来吃,比如番茄,黄瓜等。

误区三:菜做好了不马上吃。很多人喜欢作好了饭菜后放在锅里温着或者放在保温桶里面,等上一段时间再吃。这样也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物质。

误区四:吃菜不喝汤。炒菜时,蔬菜中大量的营养物质都溶解在菜汤里了。不喝多可惜。

误区五:丢掉含维生素最多的部分。人们的一些习惯性蔬菜加工方式也影响蔬菜中营养素的含量。列如,有人为了吃豆芽的芽而将豆瓣丢掉,实际上豆瓣的维生素C含量比豆芽多2-3倍。再如,做饺子馅的时候把菜汁挤掉,维生素也会损失70%以上。正确的方法是,切好菜后用油拌好,在加盐和调料,这样油包菜的方法,饺子馅就没那么多汤了。

误区六:偏爱吃炒菜。很多减肥的人相信肉菜一起炒可以降低脂肪的摄入,其实蔬菜更容易吸收油脂。

蔬菜水果维生素C的来源

维生素C有氧化还原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抗氧化剂,可有效防止脂质过氧化以及某些化学物质的危害作用。

维生素C是胶原蛋白合成中的重要辅助因子,胶原蛋白是体内最多的蛋白质, 如存在于皮肤中。

缺乏维生素C时,出现创伤不易愈合、毛细管出血等症状。维生素C还参与体内某些代谢反应,并可以促使钙、铁的吸收。维生素C对感冒、感染等的作用也有众多报道。

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C主要存在蔬菜和水果中,蔬菜中的柿子椒、番茄、菜花及各种深色叶菜和野菜类,水果中的柑橘、柠檬、青枣、山楂、猕猴桃、刺梨、沙棘等维生素C含量十分丰富。植物种子(粮谷、豆类)不含维生素C,动物性食物除肝、肾、血液外含量甚微。维生素C在一般烹调条件下极易被破坏,因为其水溶液不稳定,也不耐热,不耐碱。建议大家对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能生吃的尽量生吃,如要烹调,也应遵循“现洗现切,现切现炒,急火快炒”的原则,才能把维生素C因烹调而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

维生素C的需要量:每天摄入20mg维生素C,即可预防坏血病。我国营养学会提出的维生素C需要量如下:

相关推荐

红白萝卜混着吃维生素C会流失吗

每100克白萝卜含有16大卡热量、1.1克膳食纤维、151毫克矿物质钾、23毫克矿物质钙及15毫克维生素C,属于低热量的蔬菜类;而红萝卜富 含β胡萝卜素,可转变成维生素A,是维持视力的重要维生素,具有维持夜间视力及避免干眼症的功能,2者都属于营养丰富的好食材。 抗坏血酸氧化酶高温烹煮就失效 至于网络谣言提到:「白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红萝卜中又有一种抗坏血酸 (维生素C) 的分解酵素,二者混着吃,红萝卜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酶,会破坏白萝卜中丰富的维生素C」。 台湾癌症基金会营养师郑欣宜表示,抗坏血酸氧化酶

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 苦瓜

每100克苦瓜中维生素C含量为56毫克,苦瓜清热解暑,明目解毒,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苦瓜中的大量维生素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使免疫细胞具有杀灭癌细胞的作用。

维生素C吃多了有什么影响

维生素C一旦摄入过多的话,会导致体内草酸盐分泌增加,这样就会大大增加患草酸结石的几率。 维生素C是酸性物质,食用过多的话就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大剂量食用还容易引起腹泻,反酸,胃酸返流等情况。 摄入过量的维生素C会使得体内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长期如此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体质就会变差。

维生素C不能代替水果、蔬菜

维生素C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它的主要来源是水果和蔬菜。有人以为,平时只要多服一些维生素C药片,不吃水果和蔬菜,也能达到同样效果。其实,这种做法并不能使人体有效地利用维生素C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维生素C,与人工合成维生素C相比,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优点,那就是很多水果和蔬菜中存在的维生素C是以两种物质,即维生素C与维生素P组合的状态存在的。在人体组织中,维生素P能协助维生素C发挥作用。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则是纯药物制剂,其效果远不如天然维生素C。此外,服用维生素C药片往往用量较大,如长期

孕妈妈饮食选材烹调的注意事项

1.选择食物,特别是蔬菜和水果时,一定要选择新鲜的,其营养丰富,尤其是维生素受损少,另外没有腐烂变质情况,可减少毒素对人体的危害,特别是避免对宝宝的危害。 2.烹调加工时注意在清洗蔬菜、谷米时,不要在水里浸泡时间过长,以免造成营养物质流失。特别是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在水里泡得时间过长很容易损失。 3.烹调菜肴时要做到高温短时间加工。如果慢火时间过长,无论从营养价值、颜色和口感上都会受损,孕妈妈食欲也会受影响,宝宝营养受损。 4.煮青菜、煮豆以及煮米粥时,严禁用小苏打(弱碱性),因为B族维生素、维生素C

维生素c怀孕可以吃吗 维生素c对胎儿的影响

维生素C在胎儿脑发育期起到提高脑功能敏锐的作用,血液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与智力有着密切关系,胎儿出生后自身合成维生素能力在10个月后迅速下降,到1周岁时几乎全部丧失。若不注意从饮食中供给维生素C,则可能使大脑发育不良,甚至导致脑功能紊乱。由此可见,孕妇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对胎儿的发育很重要。

蔬菜可以消灭胃中的有害细菌

空腹吃蔬菜蔬菜的养分会在短时间内进至血液中,有助于补充体力和养分,若蔬菜全部与正餐一同进食,会影响蔬菜中营养的吸收。 如胡萝卜切成丝用醋拌,不仅爽口,还能提高食欲和对感染的抵抗力;番茄,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和苹果酸,对整个肌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大有补益,并能促进胃液生成,加强对油腻食物的消化,每天吃2~3个番茄,可以满足一天维生素C的需要;芹菜,味道清香,可以增强食欲,芹菜的根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B2、C,适合维生素缺乏者食用;木瓜,维生素C远远多于橘子中的维生素C含量,而且木瓜有助于消化,还能防止胃溃

大白菜小白菜娃娃菜营养对比

大白菜小白菜娃娃菜营养对比 大白菜、小白菜、娃娃菜都同属十字花科,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能增强抵抗力和排毒。但是,大白菜、小白菜、娃娃菜口味略有不同,吃法略有区别。娃娃菜最爽口,生吃、做菜均可;大白菜可以熟吃,也可以凉拌,烹饪方法最丰富;小白菜不可生吃,熬、炒,做汤更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白菜、小白菜、娃娃菜各种的营养成份。 小白菜:胡萝卜素最高 小白菜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是蔬菜中的佼佼者,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高于娃娃菜和大白菜。胡萝卜素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对眼睛也有

怎么饮食治疗骨质增生方法

1、 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供给。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牛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2、补充钙质。膳食中应给予充足的钙,正常成年人每日达800毫克,老年人应给予1000毫克。日常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谷类、豆制品、黄、绿、红色蔬菜,虾皮等。 3、 注意烹调方法。烹调方法也相当重要,一些蔬菜如菠菜、苋菜等,含有较多的草酸,影响

青椒鸭肉怎么做好吃 吃青椒有什么营养

1.青椒富维生素B、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具有促进消化,加快脂肪代谢等功效。 2.青椒的水分含量高(74%~94%),热量低,但随着它的成熟水分含量会降低,热量会增高。维生素A和维生素C随其成熟度而增加。青椒含有的维生素是番茄的三倍多,比草莓还有柠檬的维生素还要多,所以说是蔬菜维生素C多的首位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