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方法影响蔬菜中维生素C
烹调方法影响蔬菜中维生素C
1.炖菜:维生素C的损失率为8.1~33.5%,平均为23.6%,但炖菜时间的长短不同,其损失情况也不同,10分钟损失率为0.4~45.2%,30分钟损失率显著升高,达11.4~66.9%。
2.煮菜:维生素C的损失率为15.3~19%,煮熟后所保有的维生素C有50%左右在菜汤中,如果只吃菜而不喝汤,则损失率在60%以上。煮菜后挤出菜汁,其维生素C损失最大,达83.3%。
3.炒菜:青菜切成段,用油炒5~10分钟,维生素C的损失率为36%;小白菜用油炒11~13分钟,损失率为31%;菠菜切成段,用油炒9~10分钟,损失率为16%;番茄去皮切成块,用油炒3~4分钟,损失率仅6%;辣椒切成丝,用油炒1.5分钟,损失率为22%;卷心菜切成丝,用油炒11~14分钟,损失率为32%。以上情况说明炒菜的时间越长,菜中维生素C损失也越多,只有番茄例外,番茄是酸性食物,且含抗坏血酸氧化酶较少,能使维生素C较稳定而不易被破坏。一般炒菜只要大火快炒,维生素C的损失率可以控制在10~30%。
4.菜烧好后存放:有时菜烧好后不及时吃,存放20分钟至1小时,与下锅前相比,维生素C损失率达73~75%。
5.熟菜冷冻后再回锅加热:菜烧好后不及时吃,又怕变坏,使先冷藏起来,到要吃时再回锅加热。这样维生素C也会损失,损失率达熟菜的14~17%。
维生素C很脆弱遇到6大天敌易损失
维生素天敌一、“水”。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处于水溶液状态时,更易流失。比如,清洗蔬菜时,维生素C会从切口随水流失;焯烫蔬菜时,会溶解于水中造成损失等。为了避免维C的过多损失,建议在烹调蔬菜时先洗后切,切后马上烹调,焯烫时尽量保持蔬菜完整。
维生素天敌二、“碱”。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下稳定,而遇到碱特别不稳定,容易被破坏。说到碱,很多人想到了烹调中人为添加的小苏打,而实际上我们烹调所用的自来水通常也是碱性的。这些“碱”都会影响到食物中的维生素C。烹调菜肴时适当加点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而且可以防止维生素C遭到破坏,如炒土豆丝和炒豆芽时最好加点醋。
维生素天敌三、“热”。维生素C很怕热,在焯、蒸、炒、煎、炸等烹调方式下,蔬菜中的维生素C都会有所损失。高温长时间加热的情况下,维生素C损失更多。因此,在烹调时要尽量少用煎炸等烹调方式,旺火急炒能够缩短菜肴成熟时间,从而降低营养素的损失。另外葱、姜、蒜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烹调时,加一些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有利于延缓并减少维C破坏。
维生素天敌四、“光线”。研究发现,食品暴露于光照下维生素C会损失。烹调原料储存时或烹调后要尽量避免日光照射,放入冰箱内冷藏保存效果会更好。
维生素天敌五、“氧气”。维生素C接触到氧气后,会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造成损失。而且维C的破坏率随金属的存在而增加,尤其是铜和铁的作用最大。许多蔬菜、水果一旦切开或切碎暴露在空气中,维生素C就被氧化破坏。因此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切开后不能在空气中久存。
维生素天敌六、“盐”。有研究发现,烹饪时加入食盐,会导致蔬菜中维生素C被部分破坏;且加盐量越多,蔬菜中维C的损失越大。其原因可能是烹调时盐形成的高渗溶液使细胞中的维C浸析出来,使其更容易和一些氧化酶接触,更容易发生氧化。同时,加盐的先后不同,影响也不一样,先加盐会使维C渗出量增多,损失更大。建议做菜时要少加盐、后加盐。最好菜快出锅时再加盐,对保存维C有益。
维生素c有哪些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c需要天天吃吗
维生素c可以长期吃,对人体是具有好处的,但不需要天天特意去吃,如果不是有特殊的需要进行摄取,那么一般是不建议通过药物获取的,一般只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获取就可以了。
做菜应少加盐后加盐
说到蔬菜中的营养素,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维生素C。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也是人体需要量最大的一种维生素。不过它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脆弱”:在烹调中极易损失或被破坏。
做菜时要少加盐、后加盐。最好菜快出锅时再加盐,对保存蔬菜中维C有益;可以适当加点醋和酱油;炒菜的时候可以适量配点葱姜蒜以保护维生素C。
近来的一些研究发现,烹饪中的一些调料,也会对蔬菜中的维生素C产生影响。
盐可能“搞破坏”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同济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烹饪时加入食盐,会导致蔬菜中维生素C被部分破坏;且加盐量越多,蔬菜中维C的损失越大。其原因可能是烹调时盐形成的高渗溶液使细胞中的维C浸析出来,使其更容易和一些氧化酶接触,更容易发生氧化。同时,加盐的先后不同,影响也不一样,先加盐会使维C渗出量增多,损失更大。
盘点大白菜和小白菜的不同功效
1、食用方法。
大白菜能生吃,小白菜需要煮熟才能吃。
2、胡萝卜素。
小白菜的胡萝卜素最高。小白菜是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最丰富的蔬菜之一,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高于大白菜。胡萝卜素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对眼睛也有好处。同时,小白菜的钙、铁、锌等含量高于大白菜。
3、维生素C。
大白菜的维生素C最高。虽然单从营养素分析,大白菜并不比小白菜高,但大白菜水分高、口感好,烹调方法多种多样,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菜肴。常吃大白菜能起到润肠、帮助消化的功用,大白菜维生素C含量高于小白菜,常吃还有护肤养颜的效果。
烹调蔬菜的原则
1.先洗后切:流动水清洗蔬菜,洗净后切菜,不要将蔬菜在水中浸泡时间过久,否则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流失过多。
2.急火快炒: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绿叶蔬菜用油急火快炒,加热温度为200℃-250℃,这样可使蔬菜组织内的氧化酶迅速变性失活,防止维生素C因酶促氧化而损失,还可促进胡萝卜素的吸收。据测定,叶类蔬菜用旺火速炒的方法,可使维生素C保存率达到60%-80%;维生素B2和胡萝卜素可保留76%~94%。(如,豆瓣菜、冬寒菜、芥蓝等)。
3.开汤下菜:维生素C含量高、适合生吃蔬菜应尽可能凉拌生吃,或在沸水中焯1-2分钟后再拌,也可用带油的热汤烫菜。用沸水煮根菜类蔬菜,可以软化膳食纤维,改善其口感。(萝卜、辣根、荠菜、甜菜根等)
4.炒好即食:已经烹调好的蔬菜应尽快使用,连汤带菜吃;现做现吃,避免反复加热,因为营养素会随储存时间延长而丢失,还有就是因为细菌的硝酸盐还原作用增加亚硝酸盐含量。
合理烹调蔬菜四原则
蔬菜的营养价值除了受品种、部位、产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烹调加工方法的影响。加热烹调可降低蔬菜的营养价值,西红柿、黄瓜、生菜等可生吃的蔬菜应洗净后食用,需要加热烹调的蔬菜在加工过程中注意以下四个原则。
可以减少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正确的方法是流水冲洗、先洗后切,不要将蔬菜在水中浸泡时间过久,否则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流失过多。
通过急火快炒,能缩短菜肴的成熟时间,从而降低营养素的损失。另外,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绿叶蔬菜用油急火快炒,不仅可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还可促进胡萝卜素的吸收。
维生素C含量高、适合生吃的蔬菜应尽可能凉拌生吃,或在沸水中焯1~2分钟后再拌,也可以用带油的热汤烫菜。用沸水煮根类蔬菜,可以软化膳食纤维,改善蔬菜的口感。
已经烹调好的蔬菜应尽快食用,连汤带菜吃;现做现吃,避免反复加热,这不仅是因为营养素会随储存时间延长而丢失,还可能因细菌的作用使硝酸盐还原从而增加亚硝酸盐含量。
水果熟吃的功效和作用 特殊人群熟吃水果更利健康
脾胃虚弱的人,将水果做熟吃,可以减缓寒凉引起的肠胃不适,加热还可以灭活水果中某些对消化道有伤害的蛋白酶,减少肠道受到的刺激。做熟后的水果,味道更浓郁,酸甜可口,对于食欲不佳的人有开胃消食的功效。蒸煮等烹调方式能使水果变得软糯,很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食用。
一 些人担心水果做熟后会损失很多营养物质,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不会因加热而损失,主要损失的只是少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据美国农业部 的数据分析显示,常见的食物做熟后维生素损失量大约只为10%~25%。损失的维生素可以多吃蔬菜来补充,如大白菜、绿苋菜、芦笋、莲藕、甘蓝等蔬菜维生 素C含量都很高。
补充维生素C注意6大天敌
维生素C是人体需求量最大的营养素之一,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氧化,增加人体免疫力,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等。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如青菜、韭菜、菠菜、青椒、黄瓜、菜花、小白菜、西兰花等 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鲜枣、猕猴桃、山楂、柚子、草莓、桔子、柠檬等, 含维C的食物能增强免疫力、减少心脏病和中风、加速伤口愈合、缓解气喘、预防感冒、延缓衰老的奇效。然而它比较“脆弱”,尤其面对以下六大“天敌”时,更容易损失。
第一个天敌是“水”。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处于水溶液状态时,更易流失。比如,清洗蔬菜时,维生素C会从切口随水流失;焯烫蔬菜时,会溶解于水中造成损失等。为了避免维C的过多损失,建议在烹调蔬菜时先洗后切,切后马上烹调,焯烫时尽量保持蔬菜完整。
第二个天敌是“碱”。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下稳定,而遇到碱特别不稳定,容易被破坏。说到碱,很多人想到了烹调中人为添加的小苏打,而实际上我们烹调所用的自来水通常也是碱性的。这些“碱”都会影响到食物中的维生素C。烹调菜肴时适当加点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而且可以防止维生素C遭到破坏,如炒土豆丝和炒豆芽时最好加点醋。
第三个天敌是“热”。维生素C很怕热,在焯、蒸、炒、煎、炸等烹调方式下,蔬菜中的维生素C都会有所损失。高温长时间加热的情况下,维生素C损失更多。因此,在烹调时要尽量少用煎炸等烹调方式,旺火急炒能够缩短菜肴成熟时间,从而降低营养素的损失。另外葱、姜、蒜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烹调时,加一些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有利于延缓并减少维C破坏。
第四个天敌是“光线”。研究发现,食品暴露于光照下维生素C会损失。烹调原料储存时或烹调后要尽量避免日光照射,放入冰箱内冷藏保存效果会更好。
第五个天敌是“氧气”。维生素C接触到氧气后,会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造成损失。而且维C的破坏率随金属的存在而增加,尤其是铜和铁的作用最大。许多蔬菜、水果一旦切开或切碎暴露在空气中,维生素C就被氧化破坏。因此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切开后不能在空气中久存。
第六个天敌是“盐”。有研究发现,烹饪时加入食盐,会导致蔬菜中维生素C被部分破坏;且加盐量越多,蔬菜中维C的损失越大。其原因可能是烹调时盐形成的高渗溶液使细胞中的维C浸析出来,使其更容易和一些氧化酶接触,更容易发生氧化。同时,加盐的先后不同,影响也不一样,先加盐会使维C渗出量增多,损失更大。建议做菜时要少加盐、后加盐。最好菜快出锅时再加盐,对保存维C有益。
哪些蔬菜维生素C含量高 野苋菜
野苋菜是一种一年生草本生植物,它多为野生状态,是非常出名的野生蔬菜,每100克可食部分的野苋菜含有153毫克维生素C,是Vc含量非常丰富的野生蔬菜,维生素C可以加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癌能力,常吃常吃野苋菜可以清热解毒,滋阴润燥。
哪些蔬菜含维生素C 芥蓝
芥蓝的花苔品质脆嫩,清爽可口,每100克芥蓝花苔中含有维生素C80到101毫克,芥蓝有清暑解热,解乏清心的功效,芥蓝中所含有的大量膳食纤维可以防止便秘,帮助消化。
维生素c的蔬菜有哪些 维生素A的蔬菜有哪些
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一般存在于动物体中,在鱼类特别是鱼肝油中含量很多,而植物、蔬菜中几乎不含维生素A。
但是许多蔬菜和水果却都含胡萝卜素,而胡萝卜素在小肠中可分解为维生素A,从而为机体补充维生素A。很多人的蔬菜都含有胡萝卜素,比如说胡萝卜、南瓜、西兰花等等。
哪些蔬菜维生素C含量高 空心菜
空心菜又叫竹叶菜,蕹菜,每100克空心菜中含有维生素C87毫克,除了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丰富外,空心菜中的粗纤维含量也较丰富,而且空心菜的菜汁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可预防感染。
蔬菜营养的误区
误区一:生吃蔬菜不洗干净。现在蔬菜污染越来越严重,各种农药和寄生细菌的残留,因此生吃蔬菜最好洗干净,去皮。
误区二:小火炒菜。维生素C,B1都怕热。因此炒菜时要避免用小火焖,应该用旺火炒。再有,加少许醋。也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还有些蔬菜更适于凉拌来吃,比如番茄,黄瓜等。
误区三:菜做好了不马上吃。很多人喜欢作好了饭菜后放在锅里温着或者放在保温桶里面,等上一段时间再吃。这样也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物质。
误区四:吃菜不喝汤。炒菜时,蔬菜中大量的营养物质都溶解在菜汤里了。不喝多可惜。
误区五:丢掉含维生素最多的部分。人们的一些习惯性蔬菜加工方式也影响蔬菜中营养素的含量。列如,有人为了吃豆芽的芽而将豆瓣丢掉,实际上豆瓣的维生素C含量比豆芽多2-3倍。再如,做饺子馅的时候把菜汁挤掉,维生素也会损失70%以上。正确的方法是,切好菜后用油拌好,在加盐和调料,这样油包菜的方法,饺子馅就没那么多汤了。
误区六:偏爱吃炒菜。很多减肥的人相信肉菜一起炒可以降低脂肪的摄入,其实蔬菜更容易吸收油脂。
蔬菜水果维生素C的来源
维生素C有氧化还原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抗氧化剂,可有效防止脂质过氧化以及某些化学物质的危害作用。
维生素C是胶原蛋白合成中的重要辅助因子,胶原蛋白是体内最多的蛋白质, 如存在于皮肤中。
缺乏维生素C时,出现创伤不易愈合、毛细管出血等症状。维生素C还参与体内某些代谢反应,并可以促使钙、铁的吸收。维生素C对感冒、感染等的作用也有众多报道。
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C主要存在蔬菜和水果中,蔬菜中的柿子椒、番茄、菜花及各种深色叶菜和野菜类,水果中的柑橘、柠檬、青枣、山楂、猕猴桃、刺梨、沙棘等维生素C含量十分丰富。植物种子(粮谷、豆类)不含维生素C,动物性食物除肝、肾、血液外含量甚微。维生素C在一般烹调条件下极易被破坏,因为其水溶液不稳定,也不耐热,不耐碱。建议大家对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能生吃的尽量生吃,如要烹调,也应遵循“现洗现切,现切现炒,急火快炒”的原则,才能把维生素C因烹调而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
维生素C的需要量:每天摄入20mg维生素C,即可预防坏血病。我国营养学会提出的维生素C需要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