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后反而觉得冷怎么回事

艾灸后反而觉得冷怎么回事

艾灸是一种热疗方式,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等功效,所以对于本身体内有寒湿阻滞的人群,在艾灸就可以起到祛除寒气的作用,而寒气在排出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发冷的情况,但这种情况说明艾灸起到了好的效果,一般不需过于担心,也不需停灸,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即可。

艾灸的时候会损耗人体一定的正气,如果体质虚弱,不宜艾灸的人群在艾灸后,有可能会导致正气受损,阳气进一步亏虚而出现发冷的情况,一般只要建议控制好艾灸的频率和强度,同时配合补气的中药即可缓解。

有些艾灸的部位是需要把衣服去除的,如果保暖工作没有做好的话,在艾灸后就有可能会因为受寒而出现浑身发冷、酸痛、鼻塞、流涕等症状,一般建议先进行治疗后再继续艾灸,以免病情更为严重,但如果只是发冷,没有其他症状的话,则可以先观察不做治疗。

夏天艾灸很热怎么办

可以在不直接对着皮肤的地方开风扇或者开一扇窗,这个过程要保证,冷风不会直接吹到皮肤上来。

夏天的时候身体的毛孔是张开的,在夏天进行艾灸,有利于阳气的进入和寒湿之气的排出,艾灸这个过程就是发热的,因此,艾灸热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实在是觉得炎热可以在不直接对着皮肤的地方开风扇或者窗户,缓解燥热的空气。

宝宝拉肚子可以艾灸吗 宝宝拉肚子艾灸注意事项

给拉肚子的宝宝艾灸,一定要选对艾灸,选用上等艾草制成的艾,不要用劣质艾,以免从各个方面给宝宝带来伤害。

给宝宝艾灸要掌握艾灸的量和艾灸的时间,应该以循序渐进为主,比如一开始每个穴位5分钟或者更短,逐渐增加艾灸时间。

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给宝宝艾灸一定要注意保暖,不然在艾灸的过程中着凉了,会加重腹泻症状的。可以在有暖气、热空调的地方给宝宝艾灸,也可以选择将随身灸的盒子绑在宝宝的身上,让宝宝穿着衣服灸。

艾灸属于借火治病,在艾灸后会感觉口干舌燥,因此在艾灸前后一定要记得给宝宝喂问温开水。而且拉肚子的宝宝体内的水分流失也是比较多的,多喝水也能预防宝宝由于腹泻脱水。

宝宝的皮肤相比成人而言更加娇嫩,有的家长用艾条在自己身上试过觉得不烫,但是同样的距离在宝宝身上会觉得很烫的,因此要注意观察宝宝,避免烫伤。

艾灸很好,也不是万能的。所以也不可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艾灸身上,对症就医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持续艾灸1-2天后,如果宝宝拉肚子的症状没有好转或者愈发严重了,那么最好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就诊,配合药物治疗。

当宝宝腹泻的症状经过艾灸治疗恢复后,只要宝宝没有出现发热、上火等禁忌症,还可以继续给宝宝艾灸大肠俞、关元俞、足三里等位置,能够帮助宝宝调理肠胃,令宝宝食欲变好,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艾叶熏肚脐

但是灸肚脐,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第一,脐部如果有损伤、炎症及孕妇禁灸,第二,在我们刚吃过饭后,不能艾灸,另外就是空腹觉得很饿的时候,也不能灸,第三,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觉得热热的感觉就可以了,第四,注意防火,第五,艾灸过后,脐后不能粘水,如用湿毛巾擦拭或者是用水洗(包括冷水和热水)。

艾灸肚脐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可以直接手持(最好使用大艾条,如华夏艾灸网特级大艾条或夹心大艾条)进行艾条悬起温和灸,也就是用手直接拿着艾条,让艾条点燃的一端对着脐部慢慢的燻烤施灸,灸的时候,可以打着圈的来灸,脐正中,脐周围都可以灸到。另一种方法,可以进行隔物灸,所隔的物可以是盐,蒜,姜等,这里值得提的就是,隔物灸与着肤灸一样,都应该用比较好的艾绒,五年陈极品金艾绒就是很好的选择,这种艾绒不但陈放年数长,并且纯度也比较高。不管用哪种方法,每次施灸15~20分钟为宜,每天灸1次,连灸10次,也就是10天为一个疗程。

这样每天坚持着来做,连灸一段时间后,就会明显的感觉身体很舒服,精神状态也会很好。更重要的是,艾叶熏肚脐,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亚健康,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夏天艾灸出水是湿气还是出汗 夏天艾灸要不要盖被子

夏天艾灸时,如果并不觉得凉,那么不需要盖被子。

艾灸的时候盖被子,是因为在艾灸的时候需要将衣服脱去,担心接受艾灸的人着凉才盖上的。一般在天气凉的时候,艾灸时需要在身体其他不需要艾灸的部位盖上被子,但是夏季天气炎热,皮肤裸露在外也不觉得凉,并不需要盖被子。

总觉得冷是怎么回事

1、阳虚之人会怕冷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了,所谓阳虚,就是人体的生命之火不足。究其原因,可能有父母遗传的体质,也有过食寒凉导致的阳气受伤,也有吃多了寒凉的药物,导致伤阳,还有过度消耗等。

总之,这样的人,周身怕冷,一年四季都四肢冰冷,风吹草动就着凉,身体总是感觉疲倦欲睡,脸色苍白或者黧黑,小便清长,大便容易溏薄,性欲和性功能都减退,舌质淡白,脉迟弱。

但是,只要是阳虚者,需要坚持温阳,我的看法是,即使出现上火的情况,那也是假象,要坚持下去,就会发现火自己下去了。而现在的人们往往是比较娇嫩,一旦有点不适,就立刻反映:我是不是吃错了呀?其实,对症之后,有时是需要坚持的。

阳虚之人,用药可以请教医生,用些比如四逆汤,金匮肾气丸等等方子,自己食疗,可以用些姜糖等,都是可以的。

需要说一句,艾灸对阳虚体质,作用突出。

2、血虚之人也会怕冷

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血虚也会怕冷,因为血液是带着温度循行身体的,有温煦身体的作用,如果血液不足,则四肢容易冰冷。

很多女性因为生孩子的时候(甚至小产),导致气血大亏,又没有补足,结果导致血虚,然后,出现怕冷的症状,结果怎么补阳,都没有效果,这样的情况,只要养血,身体会立竿见影地恢复的。

血虚的时候,同时伴随出现的情况是,夏天手脚温暖,冬天手脚冰凉,这与阳虚的夏天手脚也凉不同。同时,血虚者容易失眠,尤其是从生孩子过后出现的失眠,我会作为判断血虚的重要依据。

同时,血虚之人劳累过后,容易头晕心悸,非常容易疲惫,本来女性是喜欢逛街的,血虚的女性,逛一条街下来,就会四肢无力,疲惫不堪。

血虚的人,容易脸色苍白,或者发黄无光。最主要的,是蹲在地上找东西,过一分钟站起来,就会瞬间头晕眼花,眼前一黑。

您蹲地上半个小时,再站起来头晕是正常的,如果蹲下一两分钟,站起来就眼前发黑了,这是血虚啊。

血虚的原因,其实比较简单,一个是脾胃不好,吸收营养不足,一个是心思过重,思考问题太多,消耗心神。还有一个,就是女性没有好好保养自己,尤其是产后,和月经期没有保养好的,容易血虚。

血虚了,就要养血,但是在养血的过程中,也会有些问题,因为血虚往往是和其他因素混杂的,比如肝气不舒,比如痰湿,因此,我建议,如果有肝气不舒的情况,舌头形状是尖尖的,就要先用疏肝理气的方子用几天,然后再养血。如果有痰湿的,可以先化痰湿几天,再养血,然后几天后再去痰湿,然后再养血,这样逐渐增加养血的比例,最终变成全部养血。

艾灸肚脐后的排病反应

1、口渴

艾灸后会出现上火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主要表现速度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等,秋冬季艾灸容易上火。艾灸所擅长的是扶阳,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

2、出现灸疱

灸疱是艾灸时出水汽是因为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后不知不觉起的。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可以用针刺破,每天手拿艾条悬灸下,艾灸可以杀菌消毒,促进愈合,一般不用包扎。期间可能不断有水排除,痊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之间,期间泡处不要见水。

3、皮肤痒

灸时、灸后皮肤奇痒,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寒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的说明寒邪比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现,坚持灸即可缓解。

4、皮肤灸出花斑或红点

皮 肤灸出花斑或红点,花斑的皮肤会红一块白一块,红点的可能带有痒的感觉。花斑的多见些,为体内寒湿重所致,一般灸段时间都会消失,消失的同时,体质大都能 感觉到改善。红点的大多是体内寒湿过重,大都是灸一段时间后才出的,出红点后,不易用随身灸来灸,需要烟力直接些的灸法,大都会逐步缓解。

5、失眠或嗜睡

灸后失眠大多出现在艾灸的某个时段,大多是寒邪外排所致,有的会一休不眠,说不出的难受,不过过后,大都能感觉的已有问题的好转。

灸后嗜睡比较常见,灸后阴阳重新建立,体内正气和邪气会互相斗争,而睡眠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战场,有助于身体恢复,此时注意适当休息,不要晚上艾灸太晚。

6、尿多

有些人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没有关系这些反应慢慢都会消失的。

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7、拉稀

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有问题,或有肿瘤发生。肠道问题居多。

8、肚脐出水

艾灸肚脐出水了,并且比较多的话,也可能是艾灸的排湿反应,这也说明身体内部有寒湿之气。建议平时注意腹部保暖勿受寒,饮食注意清淡细软温热易消化,忌生冷的食物,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和热汤粥。

9、月经提前或推后

艾灸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的话,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可能出现提前或推后。

10、寒感

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有的人艾灸时手心脚心出冷汗,也是寒感的一种,需要继续艾灸。

11、热感

艾灸后会有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效果好。

12、沉感

艾灸后的排病反应还包括沉感,感觉身体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艾灸激发人体的正气,在冲击经脉。

艾灸疗法有哪些禁忌

艾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祛病防病、保健养生的疗法。不少人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

【艾灸的作用】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艾灸的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艾灸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经穴,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学大师周楣声先生指出,正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的双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并呼吁对艾灸深入研究,推进艾灸的现代化发展。艾灸的作用有哪些这里不做过多的讨论,需要具体了解这几种灸法的朋友,可以去“香怡艾灸养生指南”看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的温灸疗法,并不直接接触皮肤,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的方式作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只用,效果也很好。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

【艾灸的禁忌】

艾灸是中医的治疗方法,用艾炷为主熏灸穴位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艾灸可以起到温经通络、温阳补气、补中益气的作用。中医提示,艾灸虽好,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十个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禁忌九: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能不能天天做

进行艾灸养生保健,或者是疾病的治疗,很多事情都应当注意,比如说学会选择需要注意,如果学会选择不准确,那么在艾灸的时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让人感觉更加痛苦,或者导致身体严重不舒适。另外艾灸的时候要注意防火,避免引起火灾。艾灸还应当注意在时间上的选择,下面就来介绍艾灸到底能不能天天做。

如果是治疗疾病,每天艾灸,自己把握,时间以自己适合为度,如果是为了保健,就要看自己的身体是否适合,适合到什么程度,这里的“度”很重要。当然笔者也觉得大家还是不要盲目艾灸了,如果艾灸之后身体反应情况比较大,那么建议大家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什么问题导致的。

艾灸可以天天做。艾灸虽然可以天天做时但是做艾灸时也要注意时间,比如:做艾灸必须要坚持,艾灸本身是一个有养生保健的效果,如果想要有养生保健的效果一定要坚持,不能够半途而废不然不仅浪费时间还没有效果,在做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集中不能扎错地方,一旦扎错也是没有效的。而且还要注意做艾灸的时间,对于有的失眠患者一定要在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不能在空腹的时候做而且不能吃完饭就立刻做。

上面介绍了很多有关艾灸的注意事项,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很多人可能喜欢在冬季进行艾灸治疗或者养生保健,冬天天气寒冷,艾灸的时候一般需要脱下衣服裸露出皮肤,这个时候就要注意身体保暖,室内温度不能太寒冷,最好控制在25℃左右。

艾灸减肥好不好

艾灸减肥是哪里肥就灸哪里,一定要多喝水,在结合按摩,这样效果应该是不错的,如果觉得大腿比较粗,可以在艾灸之前可以先用绳子量一下大腿的粗度,等灸一段时间后在量一下,这样就会知道究竟瘦了没有。用艾灸减肥,穴位已经不是很重要了,您可以哪肥减哪,如果您觉得肚子大,那么这里就是您艾灸的重点。有一个患有糖尿病腹大的网友,来反馈说,他没有刻意减肥,只是因为治疗糖尿病,每天都艾灸腹部一个多小时,一个月后,他神奇的发现,自己的腹部瘦了,原来的裤腰带进去了三个眼。等于一个月的时间腰围剪掉了10公分。

灸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几个穴位。其实,艾灸减肥就是哪胖就灸哪。肚子肉多就灸肚子。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体经络系统来起到减少体内多余能量的作用我们简称“降脂”,一般的灸疗方法,多则一天一次,少则三天一次每次十分钟左右即可。常此下去有健脾,化痰,消脂的作用。艾灸的热度,可以燃烧脂肪,坚持艾灸,艾灸热的渗透,加上运动和多饮水,增加排泄,就达到了减肥的目的。

再通过艾灸减肥之后一定要注意身体保暖,比如在秋冬的时候,往往爱就要脱衣服,这时候一定要维持合理的室温,否则,因为爱情导致感冒着凉就不划算了。另外还要注意,在艾灸之后半个小时之内身体是不能够碰冷水的,如果艾灸前后或者是艾灸的过程当中感觉到有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向医生反馈。

膝盖寒凉应该怎么办

针对阳气不足、肾阳虚的人,在艾灸上述穴位的同时,可以艾灸:关元、命门、肾俞、大椎、至阳、神阙、气海、涌泉这些穴位,可极大地补益人体的阳气。这些穴位,建议艾条悬灸为主,活的艾火比使用灸盒等器具类的死火更容易让你在施灸过程中感受灸感,让穴位更快地得到艾火的气感和热度。需要说明的是,艾灸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出现惊奇的效果。

针对膝盖凉、怕冷,您可以艾灸膝盖周围的穴位,和疼痛部位重点灸,如: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膝阳关。每个穴位可以施灸5-10分钟。如果觉得麻烦,可以使用灸道堂的竹制的四孔或者六孔艾灸盒。

以上就是治疗膝盖寒凉的方法,大家还应多一些运动练习,这样内外兼顾,疗效更好。另外,平时还可以多用艾叶热水泡脚,气血通透,能极大地舒缓疲劳。 很多人上了年纪就会膝盖疼,上下楼梯都困难,所以要趁早关爱自己的膝关节。

相关推荐

一个穴位,帮您留住身体的阳气 大椎穴的作用,身体的小太阳

低下头,用手顺着脖子向下摸,在脖子和背部交接的地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骨性突起,那就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大椎穴就在它的下面凹陷内。 搓 热 当您觉得环境温度有些寒冷,或是出现风寒感冒的症状时,可以把手搓热去温暖大椎穴,或是用手直接去搓热大椎穴就可以了; 围 围 巾 夏季室内空调开得较低,室外又很热,这时您就可以随身带一条围巾,到了室内觉得凉时就把围巾围上,保护大椎穴; 艾 灸 夏季养阳,艾灸是最好的办法,点燃艾条后在大椎穴上方悬灸,以自己能感觉到舒服的温热感为准,每天15分钟左右,就可以很好的保护您身体的阳气

孕妇可以艾灸

很多人反对孕妇艾灸,所以孕妇尽量不要艾灸。但是也不能说全部不适合艾灸,例如有些宫寒的孕妇用艾灸来去除宫寒,这样宝宝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孕妇是否可以艾灸这个要取决于自己的。 只要你不灸小腹部,应该是不直接对宝宝的,没有问题的,你可以艾灸中脘,激发食欲,提高正气,你可以艾灸八髎穴,这里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最好的温度,是你自己觉得温热的,不要太烫的。可以放心艾灸足三里,如果有恶心和呕吐,可以艾灸内关。 当你情绪有波动的时候,你可以艾灸太冲来控制情绪,当你睡眠不好的时候,你可以艾灸涌泉穴来帮助你提高睡眠质量。每

艾灸太烫怎么办

艾灸热度如何掌握?时间如何确定?这些其实也非常容易。艾灸是一种体验式的疗法,在调理身体的过程中,要自己去体会它的作用,时间和温度都要自己去掌握。如果你觉得热了,那就想办法让温度降下来,可以在艾灸罐外面包条毛巾,也可以把艾条离灸点远一些。当然,我建议,艾条的温度以能让你感觉到热,但又不会烫伤为宜。对于一个刚接触艾灸的人而言,温度不能太高。 有些老人感觉差一些,在不觉得烫的时候可能就烫伤了,所以不能让艾条离皮肤太近,艾灸多长时间呢?如果你自己感觉差不多了,那就停一会儿。有些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书中有很多地方都提

艾灸天天做好吗

艾灸是中医治病保健的一种方法,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同时几乎无毒性和副作用,只要使用正确,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那么艾灸天天做好吗? 1、首先,我们要根据情况去分析,如果身体的症状比较严重,那么我们可以灸的时间灸一些,一天灸一次到两次左右,但是有个前提就是自己的身体能吃得消!艾灸的时候心态要放好一些,毕竟艾灸是一个慢性调理过程。 2、其次,如果某种疾病困扰我们很多年了,也就是慢性疾病,小编觉得刚开始艾灸的时候要慢慢来,讲究循序渐进。刚开始可以天天艾灸,灸半个月左右,也就是十五天,之

小儿腹泻艾灸什么部位 小儿腹泻艾灸注意事项

1.为了增加艾灸的效果,每次在给患儿艾灸前可先用手心摩腹7-10分钟。 2.如果小儿脐部有损伤,炎症,或是刚吃过饭,空腹期间都不能进行艾灸。 3.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觉得有热热的感觉就可以了。 4.艾灸过后,脐部不能沾水。

先拔罐好还是先艾灸好 先艾灸还是先拔罐

原则上是先拔罐、后艾灸。不过特殊情况也可以先艾灸再拔罐。所以说,如果是条件允许,艾灸后也是可以拔罐的,注意应该咨询专业人士,不要自己盲目摸索。 具体分析: 1、拔罐后是可以艾灸的,而且配合着效果会更好。拔罐是针对经络穴位或是疼痛点进行刺激,能让痛点周围的风寒湿邪聚积一处,此时若再艾灸温通,能很好的将痛处的邪气排出。 2、如果寒湿重可能会觉得烫或是出水珠,如果风邪重会觉得痒,这些都是邪气外排的好现象,拔罐后连续灸几次效果会更好。 3、如果我艾灸一段时间后,可能到了停滞期,那么近期我就会艾灸和拔罐同上。如果近

艾灸后吃什么好 艾灸要注意什么

1、注意寒冷,注意保暖,注意在艾灸的时候,尤其是冬季不要碰冷水。 2、艾灸期间不要生气,如果生气,气赌经络,艾灸就不会起作用,反之会加重气血的瘀阻。 3、大饥大饱不宜艾灸,饥饿艾灸容易晕灸,太饱艾灸气血运行慢,容易发生腹胀。 4、患有胃肠疾病的,艾灸期间不要吃食物,灸后半小时才可以吃饭。 5、艾灸前最好喝温开水200-250毫升,艾灸后要喝温热水200-250毫升,甚至更多一点。 6、艾灸前可以洗温水澡,艾灸后半小时,可以洗热水澡,稍稍烫一点皮肤的温度。 7、有些人艾灸的时候,想泡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你

糖尿病艾灸灸哪里

糖尿病主要症状:口渴多饮,善饥多食,尿频量多,消瘦无力。 艾灸疗法:灸关元,气海,三焦俞,阳池,足三里,三阴交穴。 操作手法:用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着,一手中,食二指,放于所取穴位两旁,另一手持艾卷垂直旋起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觉得温热至微有灼痛感觉为度,如果觉得太热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艾灸功效:滋阴清热止渴。

瘦脸艾灸哪里最好

艾灸地仓 地仓在面部,位于口角外侧,直对瞳孔。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燃端对准地仓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觉到温热为止,每次灸5-10分钟。 艾灸功效:地仓位于鼻下口唇旁(地格处),口以入谷,故谓仓,又脾主口,脾气通于口,脾胃水突,仓禀之官,故名地仓,艾灸地仓能增强脾胃运化水液功能,从而达到消肿瘦脸的效果。 艾灸颧髎 颧髎位于人体面部,颧骨尖处的下缘凹处,大约与鼻翼平齐,即目眦立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颧髎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觉到温热

艾灸减肥的原理

1、艾灸产生热:皮肤受热后毛孔扩张,使药物可以快速渗透到皮下,直达病灶。细胞温度每升高一度,其利用氧气的氧化率就提高2.5倍。艾灸可以提高细胞吸收营养的能力和速度。 2、艾灸结合了艾草以外的其他中药:艾灸的材料中加入诸多名贵中草药后,使其药性成分快速达到病灶,在热力和灸力的作用下,瞬间起到通经活络,活化细胞的作用。 3、艾灸可以达到瞬间刺激经脉腧穴,打通经络之目的。 4、艾灸人体腧穴时,人体经络腧穴有自我双向调节作用。如腹泻与便秘,完全相反的两种病态,可以只艾灸天枢一个穴位,即可解决便秘与腹泻两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