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养心的食物 清热解毒
补气养心的食物 清热解毒
夏季容易使人热毒过盛,如果皮肤上出现痱子、皮疹,也可能是因为体内热毒过盛。如何清热解毒,成为了许多人入伏后常要面对的难题。
养生建议:绿豆汤
自己动手煮绿豆汤,煮的时间以30分钟到1小时为宜,豆子煮烂到开花,汤变得浑浊,喝起来有沙沙的感觉。
绿豆汤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对于轻度中暑、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无汗烦热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补气养心的食物
1)猪心。性平、味甘咸,有养心补血、安神定惊之功。富含蛋白质和较多钙、磷、铁、维生素、烟酸等成分,脂肪含量少,能加强心肌营养、增强心肌收缩力。
2)鸡蛋。性平味甘,具有滋阴润燥、补气养血、定惊安胎等功效。不仅富含蛋白质和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而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还含有能增强和改善记忆功能的卵磷脂,并经现代实验研究证实确实具有清除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保护血管作用。故每日食用不超过2 个,不仅无增加血脂的害处,还能够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对老年性痴呆症也益处多多。
3)蜂蜜。性平味甘,具有滋阴养血、补心润肺之功。富含糖类、有机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酶类、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强健、滋补、强壮等功效,能提高脑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功能。虽甜,但适当食用,不仅不会发胖,还具有减少体内脂肪聚积作用。但不宜多食久服,忌与其他滋补药、土获荃、威灵仙等中药同服。
4)莲子。性微凉、味甘涩,功能养心补脾、补肾固摄。除含蛋白质、糖类、少量脂肪、多种维生素外,还富含磷、钙、铁等矿物质。所含莲心碱有强心降压、平静性欲之功。
5)大枣。性温味甘,功能养血安神、益气生津、补脾胃、缓和药性。除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外,还含有可以调节物质代谢和细胞增殖分裂的环磷酸腺普 CAMP, cGMP,能扩张血管、改善心肌营养状况、增强心肌收缩力、利于稳定心脏的正常活动。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达玛烷型皂贰还分别有镇静、催眠、降压和抗疲劳、增加耐力等作用。因其富含多种维生素尤其是V;, C 含量居鲜果之首,是苹果的82 倍,故有 “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
清热解毒的食物
1.百合,清心养神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解渴、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久咳,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状。
2.梨,生津润燥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
梨是最常见的清肺食物,可以将它蒸着吃,可以煮汤,还可以捣泥成梨糕,可清肺,治疗咽喉痛,效果极佳。
红薯红莲百合粥的做法 功效
补中益气、养心益肾、润肺止咳、清热解毒,适用于肾气虚、肺络疾病的患者。
枸杞绿茶大枣泡水好吗 绿茶大枣一起泡有什么好处
绿茶大枣一起泡有补气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绿茶含有茶多酚,经常喝绿茶,绿茶中的茶多酚可以抗氧化、防止衰老,达到清热解毒、美容养颜的效果;大枣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常吃大枣可以美容养颜、提高身体免疫力。绿茶是寒性食物,红枣是热性食物,将绿茶和红枣放在一起泡水喝可以中和性质,不会产生药效反应。
补气养心的食物 补气
暑天容易伤气,这会导致人体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所以三伏天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
养生建议:花旗参泡茶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花旗参,特别是汗出过多、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花旗参泡茶饮。
金银花和黄芪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金银花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黄芪性味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将两者配合泡水喝,可以达到清热解毒、补气养血的功效。
但两种药材的性味、功效有所差别,要是以金银花为主的话,那么主要达到的是清热解毒的功效,要是以黄芪为主的话,主要达到的是补气养血的功效。
补气养心的食物 健脾
夏天没胃口是不少人的通病,脾胃为后天之本,吃不好就会引发很多问题。
养生建议:陈皮茶
可以取陈皮10克、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
陈皮茶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适合暑天肚子胀气、消化不好,或者吃饭没胃口时饮用,如搭配上普洱茶,则效果更佳。
风心病的中医治疗
急性期治疗:
(1)风热外袭:治疗原则: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用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豆鼓、桔梗、 甘草、芦根。
方义分析:方中以银花、连翘为君,有辛凉透邪清热,芳香辟秽解毒之功;荆芥、豆鼓助君药开皮毛而透邪;牛子、桔梗宣肺利咽,甘草清热解毒;竹叶清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
加减:若头胀痛较甚者,加桑叶、菊花清利头目。若咳嗽痰多者,加贝母、前胡、杏仁
化痰止咳:若咽喉红肿疼痛者,配土牛膝、元参解毒利咽。若热毒症状明显者,配大青叶、蒲公英等清热解毒。
(2)气虚感邪:治疗原则:益气解表,散风祛邪。
方药: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用人参、苏叶、葛根、前胡、半夏、茯苓、 陈皮、甘草、桔梗、枳壳、木香、羌活、独活。
方义分析:方中以人参、甘草、茯苓补气以祛邪;苏叶、葛根、前胡疏风解表,;半夏、枳壳、桔梗宣理肺气,化痰止咳;陈皮、木香理气和中;羌活、独活散风寒以祛邪。
加减: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加防风。黄芪、煅牡蛎益气固表。若痰多者,加紫菀、杏仁化痰止咳。
(3)阴虚发热:治疗原则: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化裁。用玉竹、生葱白、桔梗、白薇、淡豆鼓、苏薄荷、炙甘草、豨莶草、海桐皮、红枣。
方义分析:方中以生葳蕤甘平柔润滋阴益液而资汗源;配生葱白、桔梗、淡豆鼓、苏薄荷解表宣肺,止咳利咽,为臣药;白薇凉血清热而除烦渴;炙甘草、红枣甘润滋脾。诸药配合,使滋阴清热而不碍解表,发汗解表而不伤阴气,故适用于阴虚而有风热表证之病人;豨莶草、海桐皮散风祛湿,通络止痛且药性不温,免燥伤阴之弊。
加减:若口干渴明显者,加沙参、麦冬以养阴生津。若热毒盛者,加公英、地丁、牡丹皮清热解毒。
(4)气阴两虚,余邪未清:治疗原则: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加减。用人参、麦冬、五味子、莲子芯、双花、连翘威灵仙、忍冬藤。
方义分析:方中以人参大补元气,麦冬甘寒养阴生津,清虚热而止热,五味子酸收敛肺 止汗;莲子芯清心火;双花、连翘清热解毒;威灵仙、忍冬藤通利关节。
加减:若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以加重补气之力量。若阴虚明显者,加用沙参、黄精等益 气养阴。
慢性期治疗:
慢性期的治疗应为控制瓣膜病变的发展,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链球菌感 染,以避免风湿活动加重心脏瓣膜损害。慢性期:治疗原则:养心为主。
方药:心阴不足为主者,滋阴补血,养心安神,以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为主加减。
气阴两虚为主者,益气养阴,以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为主加减。
气血虚为主者,补气养血复脉,以炙甘草汤(《伤寒论》)为主加减,
心阳不振为主者,温实心阳,以拯阳理劳汤(《医宗必读》)为主加减。
食疗 :
(1)大黑豆30g,小米90g,鸡蛋2枚,三味同煮至蛋熟,去壳再煮至粥熟,当晚饮食,服后以微汗出为妙。
(2)鲤鱼1条(约500g),去鳞及内脏,洗净、加入冬瓜250g、葱白5根,加水煎煮,不放盐食之,汤亦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