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心 三类食物更容易使乳腺癌盯上你

小心 三类食物更容易使乳腺癌盯上你

1、吃精白米、精白面较多的女性,比吃全谷杂粮比例较大的女性容易患上乳腺癌。研究数据表明,排除其他差异因素,则膳食的血糖指数(GI)和血糖负荷(GL)越高,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同时有汇总分析发现,GL和GI较高的饮食,还会升高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危险。

2、喜欢烹炒煎炸和高脂肪食物的女性,比饮食清淡的女性容易患上乳腺癌。膳食中的脂肪含量过高和许多癌症都有关系,如肾癌、肺癌等,也包括乳腺癌。有关脂肪之害有多种理论,如动物脂肪中环境污染物富集量较高、脂肪促进化学致癌物的致癌作用、高温加热油脂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和脂肪氧化聚合物质等。

3、大量吃煎炸肉类和加工肉制品(比如香肠、火腿、腊肉、培根等)的女性,比吃肉量较少且只吃低温烹调新鲜肉(比如蒸、煮、炖)的女性容易患上乳腺癌。肉类在吃得较多时增加癌症风险。粉红色的加工肉制品除了含有动物蛋白质和动物脂肪之外,还比新鲜肉类增加了一项危险,就是腌制肉类时加入的亚硝酸盐会和肉类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物合成致癌物亚硝胺。尽管数量微小,但成年累月经常食用的乳腺癌风险不可忽视。

哪些人更容易患乳腺癌

现在科研机构已明确指出,某些乳腺癌就是坐出来的或胖出来的:

1、久坐(或绝经后),可能会造成体内雌激素水平长期增高,雌激素的活性对诱导乳癌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还指出,月经过早来潮(小于12岁)或绝经晚(迟于55岁),未生育,晚育(第一胎在35岁以后)或生育后不哺乳,乳癌的发生率较高。

2、久坐或肥胖者抗病能力都较差,易被各种病毒感染,其中致癌性RNA病毒感染可能导致乳腺癌发生。

3、肥胖女性易出现乳腺非典型增生,有乳腺导管和小叶非典型增生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4、久坐及肥胖者,易出现能量代谢紊乱,高血脂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5、因工作关系的久坐人群,可能会有高水平电离辐射,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另外,具有乳腺癌家族史(一级直系亲属患乳腺癌)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2-3倍。

最容易被乳腺癌盯上的3类产后女性

1、不爱哺乳的妈妈易得乳腺癌

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在生产之后以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日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越小。 研究专家指出,很多女性在婴儿6个月大后,便不继续喂哺母乳。如果她们能够喂哺6个月以上,每年至少有1000人可免受乳腺癌的侵犯。通过哺乳可以促使女性的内分泌系统进行调整,使性激素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资料表明,哺乳次数越多,时间越长,乳腺癌的危险越小,而未哺乳女性的乳腺癌发生率要比哺乳女性高出5倍左右。

哺乳对宝宝有益,对妈妈更有好处。民间常说,金水银水不如妈妈的奶水。的确,母乳的价值对宝宝来说是任何其他食品所无法代替的。母乳喂养可促进宝宝与母亲的感情建立与发展,可使宝宝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是宝宝心理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更好地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对于母亲来说,产后坚持哺乳有利于子宫恢复,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那种认为产后哺乳会影响身材的看法是错误的,喂奶是一个大量消耗热能的过程,有利于妈妈减轻体重。

2、产后不当挤奶易得乳腺癌

乳房是个非常娇气的地方。对乳房护理知识不了解、没经过正规培训的人,无法掌握好手法的轻重,多用蛮劲对乳房进行暴力挤压。暴力挤压,不仅不能将乳汁淤积的乳腺管通开,反而还会使乳汁淤积更严重,从而引发乳腺炎,继而导致乳腺癌。 此外,对于乳头发生皲裂的产妇,如果按摩者不卫生,会大大增加感染的机会,细菌可从乳头皲裂处进入乳腺组织,从而引发乳腺炎。

3、产后护胸不当容易致乳腺癌

没有哪个女性不爱护自己的胸部,但是有些女性认为自己的乳房长得不称心,于是人为的抑制或增大,结果却适得其反,因此,要有骄人的胸部,千万不要再犯下列错。

压迫法缩胸:有些女性,生育之后感到过度乳房增大,认为不美观,便使用乳罩予以压迫,殊不知这种“压迫法”往往会适得其反,一旦解除“压迫”,乳房立刻一蹶不振耷拉下来。

人工填充:至于采用填充材料来丰乳“增肥”的人工方式,对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国外有资料统计,硅胶之类的填充物在体内时间长了,容易诱发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不能吃什么

一,忌食温热性食物。因为温热性食物容易生热助火,导致病情加重,这样的食物有羊肉、荔枝、香莱、雀蛋、雀肉、茴香、生姜、狗肉、酒、鸡肉、龙眼肉等。

二,忌海腥河鲜类食物。乳腺癌患者使用此类食物后,会使炎症扩散,不容易控制病情,这样的食物有墨鱼、鲤鱼、鲫鱼、鳝鱼、海鳗、海虾、带鱼、乌贼鱼等。

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酱、芥末、辣油、咖喱、辣椒、大蒜、榨菜等,食用后容易使乳腺炎症进一步扩散,所以应该禁食。

四,容易使人上火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乳腺癌患者也要禁食,如烧、烤、煎、炸食物。

以上就是专家列举的乳腺癌患者不能吃的四大类食物,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乳腺癌饮食专家还提醒,大家除了要知道哪些东西不能吃以外,还应该知道要多吃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蟹、芦笋或者文蛤以及海带和海马等多吃都会对我们身体有益。

哪些人更容易患上乳腺癌呢

第一种人:13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

女性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0岁以后绝经),经期长(大于35年),都是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统计数据表明,月经初潮年龄每提前 4-5岁,患乳腺癌的几率就增加1倍;初潮年龄在13-15岁以上者,患乳腺癌的机会要比12岁以下者少20%。绝经期在55岁以下者,乳腺癌的发病率则较低。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绝经年龄小于45岁者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第二种人:乳腺增生多年不愈

乳腺增生有四种怪脾气:一是乳房出现边缘不清的肿块;二是经前乳房胀痛,甚至放射至双肩或背部,有时还很难受;三是有发生癌变的可能,特别是属于囊性增生类型的,据说它的癌变率在0.35%;四是治疗时间长,增生组织对药物敏感性差,或者说,至今还缺乏特效药治疗。因此,乳腺增生在现代科学发达的今天还令众多医生感到棘手,更令许多妇女感到困惑。

第三种人: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

反复人工流产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症的可能性大增。一项研究表明,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18岁以前做过人工流产的妇女,比没有做过人工流产者高110%。这是因为怀孕妇女每次人工流产后,妊娠被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以至消失,乳腺复原。而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可成为乳腺癌的诱因。

如何预防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发生

预防一、定期进行乳房体检:

临床进行的乳腺检查,一般以月经干净后7-10天内为准。关于已绝经的更年期妇女,只要选择一个不轻易忘却的日期即可。

预防二、必要的器械检查:

如钼靶检查、B超、红外线检查等。特别是钼靶检查,是发觉早期乳腺癌的最有效,最权威的检查,它能发觉钼靶片上1厘米范围内针尖样的集簇成团的微小钙化点,一般此为乳腺早期癌即零期癌的表现。哪里可以做钼靶检查?做钼靶检查的费用是多少?

预防三、要做到五个注意:

1、避免使用利尿剂

利尿剂的确有助于排放体内的液体,也能减轻乳房的肿胀。但过度使用利尿剂会导致钾的流失、破坏电解质的平衡,影响葡萄糖的形成,会增加患上乳腺癌的几率。

2、要适当的改变饮食习惯

采用低脂高纤的饮食方式,多食用谷类、蔬菜及豆类。

3、不吃高盐食物

高盐食物易使乳房胀大,促使乳腺癌的发生。

4、穿稳固的胸罩

胸罩除了可防止乳房下垂外,更重要的是防止已受压迫的乳房神经进一步受到压迫,避免了患上乳腺癌的几率。

5、保持心情愉快

心情愉快有助于恢复疾病。与此相反,情绪低落,特别是压抑和紧张将让人体更容易生病或者不易康复。

晚育更容易患上乳腺癌

现代社会,由于事业、爱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晚婚晚育成为潮流,一些家庭甚至干脆计划不要小孩,享受自由时尚的“丁克”生活。但不幸的是,不孕、不育、晚生晚育都可能增加女性的患癌几率。

女人不生育,女性卵巢很受伤

不生育,女性卵巢癌风险高。“不生育对女性健康影响很大。”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曹泽毅教授表示,妊娠使育龄女性发生卵巢癌的机会逐渐降低。妊娠期间,女性卵巢会停止排卵,产后哺乳期卵巢也不排卵,因此一次生育可让卵巢休养护一年多。

相反,不孕会让女性更易患卵巢癌。“不怀孕的女性每个月都会排卵,排卵会对卵巢造成一定的损伤,身体会产生新的细胞来修复受损部位,而新细胞在产生过程中很可能发生变异,出现癌变。”曹泽毅解释道。此外,一些女性本身患有不孕症,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子宫肌瘤等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也会增加妇科癌症的几率。

晚生育 女性易得乳腺癌

晚生孩子不哺乳,女性易得乳腺癌。法国一项涉及9.1万女性的研究证实,未生育或者晚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大。其中,35岁以上生育者得乳腺癌的几率比35岁以下者高3倍。

对此,曹泽毅表示,近些年我国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升高,与生育晚密切相关。女性在怀孕过程中,体内会产生大量黄体酮,能很好地保护女性健康。但如果不生育或者过晚生育,会使体内雌激素增高,增加对乳腺的刺激,患乳腺癌的风险也就会高。

此外,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母亲得乳腺癌的机会,现代女性不母乳喂养,也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

过早过多生育,宫颈癌找上身。晚生或者不生对身体不好,但20岁以前就生或是生孩子太多也对女性宫颈造成威胁。曹泽毅说,过早开始性生活或生孩子太多,会对女性宫颈造成损伤,自我保护能力下降,会增加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可能性,因此更容易患上宫颈癌。

为什么年纪较大的女性更易患上乳腺癌

在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乳腺癌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除了年龄,过度肥胖也是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原因之一,过多脂肪会加速生长发育,性成熟提早,使乳腺细胞较早暴露于雌激素与催乳素之中,从而增加癌变机会。肥胖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相对高于体重正常的人,这也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原因。脂肪能增加雄烯二酮转化为雌激素,因此高脂肪饮食可改变体内的内分泌环境,加强和延长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使乳腺癌的患病危险性增高。

肥胖会抑制人体免疫功能,从而失去对癌细胞的监控。而很多致癌物质是脂溶性的,肥胖者身上的脂肪会成为致癌物的运载工具,导致致癌物质在人体中的含量增加,从而提高了诱发乳腺癌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脂肪还会成为某些癌变增强剂提供营养来源。过度肥胖还容易造成乳腺癌转移。这是由于肥胖者一般都患有高脂血症,而高血脂能加速血液凝固加速,降低纤维蛋白分解活性降低,从而易使癌细胞形成团块,增加了乳腺癌转移的机会。

另外乳腺癌还具有一定的遗传性,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多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没有患过乳腺癌,但在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成员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人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乳腺癌最易盯上10种女人

第一种人:13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

女性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0岁以后绝经),经期长(大于35年),都是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统计数据表明,月经初潮年龄每提前4-5岁,患乳腺癌的几率就增加1倍;初潮年龄在13-15岁以上者,患乳腺癌的机会要比12岁以下者少20%。绝经期在55岁以下者,乳腺癌的发病率则较低。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绝经年龄小于45岁者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第二种人:乳腺增生多年不愈

乳腺增生有四种怪脾气:一是乳房出现边缘不清的肿块;二是经前乳房胀痛,甚至放射至双肩或背部,有时还很难受;三是有发生癌变的可能,特别是属于囊性增生类型的,据说它的癌变率在0.35%;四是治疗时间长,增生组织对药物敏感性差,或者说,至今还缺乏特效药治疗。因此,乳腺增生在现代科学发达的今天还令众多医生感到棘手,更令许多妇女感到困惑。

第三种人: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

反复人工流产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症的可能性大增。一项研究表明,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18岁以前做过人工流产的妇女,比没有做过人工流产者高110%。这是因为怀孕妇女每次人工流产后,妊娠被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以至消失,乳腺复原。而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可成为乳腺癌的诱因。

第四种人:晚婚晚育女性易患乳腺癌

资料表明,从未生育妇女患该病的危险性比已生育妇女高30%;未哺乳妇女患该病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高1.5倍以上!乳腺癌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在全球范围来说,它的发病率是最高的,中国的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低,但其每年正以2%-5%的速度增长。据估算,中国现在每年大概有乳腺癌患者10万左右,死亡人数是4万-5万,所以死亡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中国乳腺癌的特点是上升比较快,年龄有提早的趋势。

据了解,中国人乳腺癌发病高峰要比欧美的提早10-15年,欧美一般发病高峰是56岁,中国是45-49岁。其主要原因是人种的问题。

但乳腺癌年轻化与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也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可使乳腺癌发病提高4倍以上;一个年轻妇女每周饮酒3-6次,每次按250毫升的啤酒或185毫升的烈性酒计算,其日后患乳腺癌的危险将增加30%-60%。

第五种人:未哺乳或哺乳过长

发现:乳房“酒窝”当心乳腺癌:酒窝如果长在脸上,可能会使您更加妩媚动人,可如果乳房上突然长了“酒窝”,那可能就是得了乳腺癌。大多数乳腺癌并无明显疼痛,在发病早期,约5%的人可伴有乳头血性溢液,当肿瘤侵犯皮肤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称为“酒窝征”。

“酒窝征”更偏爱七种女性:一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特别是母亲或姐妹曾患过乳腺癌;二是月经初潮早(12岁以下)、绝经年龄晚(在55岁以上)的人;三是患有某些乳腺良性疾病的人;四是经常接受放射线胸透或拍胸片的人;五是从未哺乳、从未生育或生育过晚或流产次数多的人;六是乳腺密度高,质地较坚实的女性;七是腰部以上特别肥胖,腰围与臀围相近的女性。

乳房内肿块是乳腺癌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症状,肿块好发于乳房的外上方,大小一般在2厘米左右,为不规则的球形块。另外,乳房轮廓及弧度和乳头形状的改变,如双侧乳房不对称、乳头内陷等也是乳腺癌的表现。

第六种人: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

有些药物如降压药利血平、吩噻唑等及甾体类药物有增加乳腺癌患病率的作用。有些保健品、护肤品、化妆品中含有致癌成份。循证医学表明,妇女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有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因此妇女不能随便补充雌、孕激素。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个人护理用品,如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

在化妆品中,指甲油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很多化妆品的芳香成分也含有该物质。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成昌梅教授说,化妆品中的这种物质会通过女性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如果过多使用,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还会危害到她们未来生育的男婴的生殖系统。

第七种人: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

瑞典和美国科学家最近联合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患有厌食症的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较低。这说明女性早年的热卡摄入情况对后来乳腺癌的形成和发展可能有着较大的作用。研究人员同时告诫说,厌食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可以导致一些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女性不要错误地将这一研究结果理解成:采取饥饿的办法可以避免患乳腺癌。他们的研究结果只解释了乳腺癌可能的形成机制。

研究人员对1965年至1998年期间因患厌食症而住院的7303位瑞典女性患乳腺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些被调查的女性年龄均在40岁以下,其中大多数在20岁以前就患有厌食症。

第八种人:精神抑郁,经常生气,心情不好

心情抑郁可能当下高强度的生活压力有关。很多女性养成了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好、生活压力过大等不良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带来抑郁的精神,长此以往导致体质酸化,人体机能下降,造成气血不畅、内分泌激素失调、月经失调等现象从而引起乳腺疾病即乳腺增生。如果不加以干预治疗,有诱发乳腺癌的可能。

第九种人:反复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多次放射线、电脑、手机等)

电磁辐射。乳腺是对电磁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的组织。年轻时为乳腺有丝分裂活动阶段,对电磁辐射致癌效应最敏感。

第十种人:有乳腺癌家族史除去遗传原因和环境因素

英国科学家日前的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都是因为基因遗传而致病的。剑桥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在英国癌症研究所年会上发表报告称,他们发现如果人体的BRCA1和BRCA2两个基因发生变异,就会使罹患乳腺癌的几率提高到70%到80%。不过,他们发现,这两个基因变异的病例只占到所有乳腺癌患者的5%,其他因为遗传而患乳腺癌的妇女则是因为更复杂的基因组合而患病的。

目前,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正在进行一项总额为170万英镑(约合330万美元)的项目,寻找导致乳腺癌的复杂遗传因素。科学家估计,可能是10多个基因不确定的多种组合,增加了一个人罹患乳腺癌的几率。

相关推荐

哺乳期女性应注意乳腺癌的发生

证据显示有哺乳经历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几率低于不生育不哺乳的女性,但是哺乳期处理不当反而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因此哺乳期的女性应学会更好的预防乳腺癌,具体可分3点。 1.乳房发炎 导致乳腺癌的因素有很多,哺乳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会有很大的变化,更容易患“炎性乳腺癌”,炎性乳腺癌乳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病变,主要与饮食结构不合理、动物蛋白摄入过多、环境污染、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免疫力失调有关。 2.不哺乳 研究显示,女性在生产后母乳喂养婴儿时间越长,日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就越小,这是因为通过哺乳可促使女性

高蛋白食物更容易引起过敏

说起食物过敏,老百姓最常想到的是一些“发物”,那么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哪些?诸如鱼、虾、贝类等海产品、鸡蛋、牛奶和牛羊肉等,实际上任何食物都可以引起荨麻疹,以下一些日常接触的食物也常引起荨麻疹:巧克力、花生、西红柿、草莓、西瓜、猪肉、乳酪、大蒜、洋葱、辣椒等。 高蛋白食物更容易引起过敏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麽以前吃虾不过敏,偏偏这次出问题?”这时应该注意近期内有无腹泻、便秘等,在胃肠道功能异常的情况下,一些高蛋白食物更容易引起过敏。 有的患者饮食正常,没有服药的历史,为什麽也会莫名其妙出一身疙瘩?也许是

良性乳腺癌症状反应

乳腺癌早期或良性的症状表现 良性或早期乳腺癌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来说,当女性患上良性的乳腺癌以后,乳头同样会发现改变。在乳房疾病的影响下,乳腺的纤维组织以及乳腺的纤维导管系统非常容易受到病灶的影响而出现缩短的情况,这样容易使得乳头慢慢向肿瘤一侧偏倒。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甚至完全陷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因乳房内纤维组织挛缩,使整个乳房抬高,临床可见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上。乳头糜烂时湿疹样癌的典型症状。 另外,良性或早期乳腺癌的症状除了会表现出乳头改变的症状以外,比较常见

乳腺癌和饮食的关系是什么

乳腺癌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饮食,总热量摄入与乳腺癌:在研究脂肪摄入量的同时,科学家发现随着脂肪摄入量增多,总热量也必然增加。两者均可刺激脑垂体和卵巢,使雌激素分泌增多,雌激素具有促癌作用。许多研究人员分析发现,总热量摄入多同样可使乳腺癌发病率增加。 脂肪摄入量与乳腺癌:脂肪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有专家分析了22个国家乳腺癌死亡率与每人平均脂肪消费量,发现人均脂肪摄入量高的国家,其妇女乳腺癌死亡率也高。从1930年到1980年半个世纪内,美国乳腺癌发病率已从60/10万人上升到90/10万人,在此期间人

绝经期更容易出现乳腺癌

主要是因为通常中年女性朋友都会出现身体发福,严重的身体肥胖情况会导致中心性脂肪堆积,而且在女性绝经后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更加明显。肥胖可能通过雌激素生物利用度和脂类代谢影响乳腺细胞,卵巢内分泌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雌激素和孕激素是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分泌激素,初潮年龄早于13岁,行经40年以上的妇女的乳腺癌危险性较一般妇女要高1倍多。 随着女性朋友初产年龄的推迟,乳腺癌发病率也会渐渐的升高,而且女性朋友要注意了解,哺乳是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危害,所以在生产之后要给孩子哺乳,且哺乳总时间与乳

压力过大易患乳腺癌

精神紧张、压力大,是女性患乳腺癌疾病的重要原因。小编提醒,想要预防乳腺癌,需要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和乐观的心态。下面10件小事,就可以帮提高幸福感。 除了遗传因素,人际关系不良、精神过度紧张和精神压力过大都是导致乳腺癌的主要诱因。女性健康专家说,这是因为这些负面情绪会破坏人体内的激素平衡,导致细胞免疫力降低。所以,想要远离乳腺癌,首先要打造出积极健康的好心态。 压力大更易患乳腺癌 乳腺癌疾病在现代社会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女性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承受太大的压力就会导致身体整体机能的下降,从

为什么男性也患乳腺癌

1、嗜好饮酒 喜欢饮酒的男人得乳腺肥大的几率要比常人高15%。因为酒精很容易使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而肝脏承担着男性体内雌激素的分解、排泄任务,过量饮酒最终会导致雌激素在男性体内积蓄,引起乳房肥大,增加罹患乳腺癌的几率。 2、睾丸功能障碍 由于睾丸功能障碍,导致雄性激素缺乏、雌性激素分泌过多,增加了罹患乳腺癌的几率。 3、服用含雌激素类药物 服用含雌激素类药物,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使乳房肥大。 4、肝脏有问题 肝脏严重不好的男性体内分泌的雄性激素偏低,雌性激素偏高。所以他们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患上男性乳房发

胃癌盯上夜餐爱好者

胃黏膜是覆盖在胃内表面的一层组织,含有不同的分泌腺体,是一个复杂的分泌器官。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2至3天就要新生一次,而这一再生修复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肠道在这段时间内也就不能很好地休息和调整,胃黏膜的再生和修复就不能顺利地进行。 吃过夜宵再睡眠,食物会较长时间在胃内停留,这可促进胃液的大量分泌,胃液对胃黏膜可造成长时间的刺激,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胃黏膜糜烂、溃疡、抵抗力减弱,从而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因此,常在夜间进餐的人如果出现胃胀、胃口不好、腹痛、消化不良等症

小叶增生会不会变成乳腺癌

年轻女性应该对乳腺癌的发病、筛查等科普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不要轻视乳腺癌的早期筛查,也不要谈之色变,过分“敏感”。 小叶增生未必是乳腺癌的“前奏” 女性迈入30岁,多半会有小叶增生。为此,许多年轻女性“茶不思、饭不想”,始终担心小叶增生会癌变。 乳腺的小叶增生应该说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乳腺生理性变化。我们知道绝经期以前的乳腺受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调控,所以乳腺会有周期性乳房胀痛。雌激素会使乳腺的腺体、腺管增生,而孕激素会促使它退出复旧,所以乳腺每个月受雌激素、孕激素调控,会有个增生和复旧的过程。但

吸烟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

在众多的乳腺癌患者中,吸烟的女性患有乳腺癌疾病的概率较不吸烟女性高出很多,由此可见,吸烟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因而在生活中,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多加注意远离烟酒这类伤身物质,对于帮助的大家更好的保持身体健康,远离乳腺癌疾病是非常有帮助的。 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4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乳腺癌名列全球癌症发病率第二位,每年新增约120万患者。正常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为10%,而有吸烟习惯的女性患病几率要高出5-10个百分点。 近10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乳腺癌已成为威胁中青年女性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