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化妆品皮炎应该怎么办
得了化妆品皮炎应该怎么办
多数患者在使用化妆品后数小时即发生过敏现象,这在医学上称立即型(或速发型)过敏反应;经过数天才发生过敏反应的则称为迟发型反应。一般以立即型反应较多。
常见的化妆品过敏原为香料、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对苯二酚、油酰胺丙基二胺、硫酸镍、秘鲁香油、甲醛、羊毛醇、对羟基苯甲酸酯混合物、松香、防腐剂等。如香料广泛存在于各种化妆品中,是常见的过敏原,引起光敏性或过敏性反应。为了避免放置发霉并使其稳定,还需加表面活性剂、防腐剂,以及色素和香料。针对不同需求者的心理特点,再配成不同剂型,如避光剂、增白剂、除臭剂、染甲剂、清洁剂、润肤剂及抗衰老剂等,还有适宜于皮肤病患者所使用的雀斑霜、痤疮霜、营养霜、增白霜等名目繁多的化妆品。化妆品皮炎轻者仅有局部皮肤瘙痒,少许零散的。小红丘疹,红斑及轻度肿胀,重者局部皮肤水肿,有弥漫性红斑,大小不等的水疤,甚至渗液糜烂。
对苯二酚是染发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强的致敏物质。油酰胺丙基二胺是一种常用于婴儿及妇女洗剂中的乳化剂,是常见的过敏原。
防腐剂是为了抑制化妆品中病原微生物生长而加入的,配制使用时要严格控制用量百分比和pH值,否则会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那么化妆品皮炎怎么办呢?
即刻停用确定的化妆品,并用无刺激液体清洗残留的过敏性分妆品。如含油品可用石蜡油等洗除,粉剂,水剂或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洗涤干净。
红肿充血性皮脱疹,局部冷敷以抑制皮疹恶化。
头皮染发剂造成头皮红肿渗液者可自制1%黄连素液冷浸或湿敷头皮,1次/日至肿消退,渗液停止。
慢性营养不良性皮肤变化发生如破裂,脱屑可适量外涂10%鱼肝油软膏或锌硼软膏,3次/日。
得了化妆品皮炎应该去医院治疗呦。
化妆品皮炎如何判断
首先,要引导患者保持镇定,并让其了解以下几点:
1、过敏主要在于人的本身而不在于过敏原,任何人在某些时候都有可能产生过敏。
2、任何产品在某一时期都有可能成为过敏原。越高档的产品可能过敏率越高。
3、发生过敏现象的部位不一定是涂抹东西的部位,如涂指甲油可引起整个手部皮肤过敏。
4、即使某些产品标以“低过敏”或“专用于敏感皮肤”也可能造成过敏。
其次,询问产品的使用方法及用量,有些过敏是由于使用不当所造成。
第三,排除化妆品以外的其他原因,比如:
1、是否为妊娠期、更年期、女性生理周期前后。
2、是否为季节交替期间。
3、生活环境是否改变,如突然从北方到南方。
4、饮食,如最近有否吃过海鲜食物。
5、药物史,有否服用避孕药、安眠药等。
6、过敏前所使用化妆品性况,如是否劣质保养品或含激素类保养品。
最后,仔细观察过敏部位,确定轻、重程度。
化妆品皮炎可以避免吗
远离化妆品皮炎 预防很重要
化妆品皮炎实际上是由化妆所致的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皮炎的主要特点是在使用化妆品数天或数年后发生,多数病人在发病时往往并不怀疑是化妆品引起的。皮炎初期往往在涂用化妆品的部位出现红斑,并有肿胀和灼热感,然后出现小丘疹和水疱。在炎症过程中,可有痒感、痛感、胀感和热感,这些症状在去除致敏原后,可很快消失或减轻。如未能及时诊治或未去除有关致病物质,病变可扩展和加重。如继续使用这些化妆品,则会形成慢性皮炎。因此,若在经常接触化妆品的部位,如面部、头部、手部等出现皮肤红斑、脱屑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皮肤科门诊进行诊治,以减轻痛苦。
远离化妆品皮炎 更换化妆品要谨慎
除询问病史和皮肤检查外,斑贴试验是诊断化妆品皮炎的关键。斑贴试验是用来测定人的皮肤对所接触物质的敏感性的,用这种疗法可确定哪种物质是化妆品皮炎的致敏原。患者也可自带可疑化妆品进行斑贴试验,以判定何种化妆品可继续使用。确诊为化妆品皮炎后,首先是对症治疗,如有红斑、丘疹、水肿可用3%硼酸冷湿敷,一日2-3次,每次30分钟;有红斑、脱屑者可外用含皮质类固醇的霜剂或软膏。若斑贴试验显示对某种香料或化妆品过敏,那么以后不应再使用含此类香料的化妆品,或改换其它品牌。但各种染发液、唇膏、甲漆等多使用同一种原料,故改换不同品牌的产品不一定有效。
化妆品皮炎的预防极为重要,因此,在使用某种化妆品耐受性良好时,不要轻易更换。
日光性皮炎,俗称“晒斑”,是因强烈日光照射后,出现红斑、水肿甚至水泡的急性皮肤炎症,属光毒反应。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日光毒侵伤肌肤所致。多发于盛夏酷暑季节,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臂、手背等部位。患部灼热疼痛或微痒,有脱屑或轻度色素沉着,严重者可有全身不适,发热、恶心、心悸等全身症状。笔者几年来在临床上分为两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得了良好效果。
热毒侵袭型
受晒皮肤红肿、光亮,或有红色丘疹集簇,灼热刺痛、瘙痒,或伴身热、头疼、口渴、小便赤短。舌红,苔薄,脉滑数。处方:生石膏30克,银花、生地、紫花地丁各15克,野菊花、丹皮、黄芩、连翘、栀子各10克,竹叶、甘草各6克。局部水肿者,加冬瓜皮、泽泻各10克;身热、口渴者,加天花粉、桑叶各10克。每日1剂,水煎3次合并药液,早、中、晚分服。
湿毒互结型
曝晒处红斑弥漫,肿胀明显,水疱簇集,疱壁紧张,破后流黏液,或糜烂结痂,自觉瘙痒,灼热,口不渴或渴不多饮,眼睑红。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处方:生地15克,泽泻、车前子、黄芩、赤芍、丹皮、柴胡各10克,龙胆草、木通、甘草各6克。水疱溃破糜烂者,加马齿苋、黄柏、苍术各10克;身热、口不渴者,加佩兰8克,淡竹叶6克。每日1剂,水煎3次,合并药液,早、中、晚分服。
儿童急性皮炎有哪些症状呢
1、瘙痒。皮损区域阵发性瘙痒,夜晚尤甚,可影响入睡。
2、苔藓样皮损。本病的皮损特征为皮肤苔藓化,病变区皮肤呈苔藓样变,皮肤增厚,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区呈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散在的扁平丘疹。
3、化妆品皮炎,化妆品选择或使用不当,会引起化妆品皮炎。首先不要选择带有激素的化妆品,其次不要认为最贵的就是最好的,如果发现有一种化妆品很适合自己,那就继续用下去,不宜经常更换化妆品。
过敏性皮炎概述
过敏性皮炎是由许多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常见的过敏性皮炎主要有二类:接触性皮炎和化妆品皮炎。不同致病因素所致的过敏反应不同。
接触性皮炎是因皮肤或粘膜部位接触某种外来刺激物质后所导致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其原因可分两大类:原发性刺激,主要由强酸、强碱、斑蟊和某些刺激性较强或浓度较大的化学物质引起。
由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炎症,称化妆品皮炎。有人经常使用某种化妆品,一旦停用或再次使用便会发生过敏反应;也有人在首次使用后面部即出现过敏反应;还有的是在使用后经过日光照晒而发生反应。
多数患者在使用化妆品后数小时即发生过敏现象,这在医学上称立即型(或速发型)过敏反应;经过数天才发生过敏反应的则称为迟发型反应。一般以立即型反应较多。化妆品皮炎轻者仅有局部皮肤瘙痒,少许零散的小红丘疹、红斑及轻度肿胀,重者局部皮肤水肿,有弥漫性红斑,大小不等的水疤,甚至渗液糜烂。
化妆品皮肤病逐年增加接触性皮炎最常见
2003年卫生部组织有关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对化妆品皮肤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监测发现的化妆品皮肤病565个病例中,以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最为常见,其它依次是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痤疮、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和化妆品甲损害。
监测表明,化妆品皮肤病发病呈现两个特点,一方面,与往年数据相比,监测的化妆品皮肤病逐年增加,成为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以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最为常见。同时,化妆品造成的难以恢复或不可逆皮肤损害的严重病例也在增多。但尚未发现由化妆品引起的群体伤害事件。另一方面,致病化妆品的种类多样,以护肤类和祛斑类产品为多。美容院自制产品和“三无”产品以及粉刺类产品引起化妆品皮肤病的例数虽然相对较少,但所引起的皮肤病往往是较难恢复和不可逆的严重病变。
有关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引起化妆品皮肤病的主要原因为:
化妆品卫生质量不合格,如化妆品中违规添加禁用物质或限用物质超标。例如,不法企业经常会在祛斑类产品中违规添加苯酚和氢醌,而苯酚具有较强腐蚀性,氢醌则容易引起色素脱失。
消费者具有过敏体质、选择化妆品不当或使用不当。例如,使用化妆品前没有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没有进行相应的皮肤敏感试验。
标签、说明书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美容院对消费者施用化妆品不当。
得了化妆品皮炎就不能用化妆品了
化妆品皮炎的病因主要由于不当使用化妆品造成,那么得了化妆品皮炎是不是就不能再使用化妆品了?如果真是这样,不少女性要失声痛哭了。
化妆品皮炎属于接触性皮炎中的一种。其发生原因可因使用各类化妆品对皮肤直接刺激所致,也可因皮肤对化妆品中的大分子物质发生过敏而引起。皮炎发生时可在使用过化妆品的部位出现红斑、肿胀、丘疹、水泡、渗液、结痂等,当停用化妆品后可自行减轻好转,少数人遗留下黄褐色的色素沉着。
一旦患了化妆品皮炎该怎么办呢?上海华肤医院专家介绍说,首先,应立即停用正在使用的各种化妆品,尽可能找出引起皮炎可能性最大的化妆品种,如新买或新近使用的化妆品种。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斑贴试验,以明确病因。局部症状较轻者可用温水清洗,忌用手搔抓,不用碱性肥皂或香皂,数日后可自行痊愈。若红肿明显有水泡但未破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薄荷脑涂擦患部止痒。若有明显渗出液时,应采用适量硼酸或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湿敷。合并感染者可适当使用抗生素。
化妆品皮炎治愈后再选用化妆品应慎重为宜,一般原则为:避免使用已明确或高度怀疑能引起本病的化妆品,特别要学会识别和避免使用质量低劣的产品。尽可能选用性质柔和无刺激性的化妆品,并以淡妆轻描为宜。
女性朋友是不是捏了把冷汗?不用慌张,只要适当使用,避免使用自己过敏的品种,开始可以把自己化得美美的哟。
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
一、化妆品的种类;具有皮肤清洁、保护、美化、改变体表气味的物质均属于化妆品。具体包括:肥皂、香波、浴液、染发剂、香水、眼影、口红、牙膏、除臭剂、增白剂、祛斑剂、防晒剂、纹唇剂、纹眉剂、植毛等。常见化妆品过敏原有香料、对苯二胺、防腐剂、色素、乳化剂、防晒剂、抗氧化剂、抗菌剂等。
二、化妆品皮肤病
1)化妆品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无个体差异,常在接触后迅速发生,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境界清楚,有明显疼痛或烧灼感。皮疹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糜烂。
2)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化妆品过敏。有明显个体差异,仅发生于对化妆品某一种或几成分过敏者,并需要一段时间致敏后才发生皮疹。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渗液,伴瘙痒。常发生在接触部位,也可由于局部致敏物或变性坏死物吸收而出现全身播散性皮损,称为自敏性皮炎。
3)色素性化妆品皮炎
日本皮肤病学者中山秀夫,在观察到大量日本妇女使用化妆品后出现面部灰黑色色素沉着斑,经组织病理及斑贴试验而确认本病由化妆品引起。化妆品引起的色素斑因发生缓慢常常容易被忽视。
4)化妆品性色素减退斑
一些增白、祛斑化妆品可以引起皮肤色素减退甚至脱失。临床容易误诊为白癜风或白色糠诊。
5)化妆品光毒性/光敏性皮炎
部分化妆品中含有光毒性物质或光敏性植物,接触皮肤后再经紫外线照射,可引发皮肤红斑、丘疹,甚至水疱、糜烂。
6)化妆品痤疮
某些化妆品可造成毛囊口机械性堵塞,毛囊口内形成厌氧环境,使痤疮杆菌繁殖,其皮损常散布于整个面部。
7)异物性肉芽肿
由纹唇剂、纹眉剂或植毛引起的皮肤异物反应,称为纹唇肉芽肿、纹眉肉芽肿及植毛肉芽肿。表现为局部瘙痒,红斑、结节。由于化妆品被植入皮肤真皮、甚至皮下组织较深部位,难以祛除,所以较难治愈。
三、化妆品皮炎的预治
美国、日本和某些欧洲国家规定化妆品必须标示成分。因我国现没有该规定和要求,为化妆品皮炎的预防带来困难。患病后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过敏化妆品,这是治愈的前提条件,同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同时应做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