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发热:发热是急性白血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半数以上患者以发热起病,当体温>38.5℃时常常是由感染引起的,其热型不一且热度不等,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或病毒感染;极少数患者还可发生局灶性或多部位坏死,引起高热或骨骼疼痛。
出血:急性白血病的整个病程中,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40%~70%患者起病时就有出血,有研究报道,成人ALL患者血小板在10×109/L和20×109/L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只有当血小板<5×109/L时,才可能发生致命性出血,严重的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易诱发DIC。
白血病髓外并发症;由于白血病细胞可以侵犯各种组织器官,或影响各系统功能,因此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有时这些系统的并发症甚至成为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报道中的多数系统并发症与白血病细胞有直接的关系,有些则沿不能明确其发病机制。
呼吸系统并发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节病;胸腔积液;肺纤维化。
循环系统并发症:心包积液,某些ALL的首发表现为心包积液,对难治性ALL或复发ALL而言,心包积液并非少见表现,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高血压等。
消化系统并发症:急腹症;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
泌尿系统并发症:肾浸润,儿童ALL可能更易发性肾浸润;肾功能不全;睾丸白血病;可发生任何年龄的ALL,以儿童ALL最常见,8岁以下ALL占全部TL的86.6%,CLL与CML偶尔发生TL,高危ALL更易发生,TL初诊时白血胞>30×109/L是TL的危险因素。
血液系统并发症;内分泌与代谢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颅内出血,是白血病严重患者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并发症如皮肤损害,骨关节病变,视网膜出血,水肿,耳聋,急性腮腺炎等。
温馨提示:希望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借鉴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成功经验,疗效也有了明显提高,初期治疗完全缓解率可达70%以上,约30%左右患者有望治愈可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50年来稳步提高,5年无事件生存率达80%。主要是联合药物化疗的应用。支持治疗的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预防治疗及危险因素进行的分组治疗。所以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策略是:诱导缓解治疗、巩固强化治疗、维持治疗和庇护所(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治疗。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在高危及复发时应用要掌握适应证。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借鉴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成功经验,疗效也有了明显提高,初期治疗完全缓解率可达70%以上,约30%左右患者有望治愈可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是一个整体,包括药物化疗方案的改进;支持治疗的加强。干细胞移植的推广和不断上市的新药应用等。也与按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和疾病危险分层进行合理选择治疗的策略密切有关。
白血病的六个早期症状
白血病的六个早期症状
通常情况根据白血病病情发展的快慢,可分为急、慢性两种。前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后者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青壮年人群以急性白血病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多见,老人则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青壮年人出现以下六种症状时,应及早就医:
一、发热
白血病发病初期约有50%至84%的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这也是最容易被大家误诊和忽视的一种症状。发热有两种:一种是由白血病本身引起,一般不超过38℃,抗生素治疗无效;另一种是因身体免疫力降低,导致感染引起,往往高烧39℃至41℃,常见感染有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口腔炎最多见。
二、骨关节痛
此症状多见于急性白血病。常表现为胸骨下端压痛。可出现关节、骨骼疼痛,尤以儿童多见。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
三、贫血
贫血是白血病最主要的症状,也是首发症状,此症状会随病情进展而加重。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急、多汗等。
四、出血
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口腔及鼻黏膜出血最常见,其次为消化道、尿道、子宫和呼吸道出血。
五、肝脾肿大
尤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显著。
六、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的六个早期症状,多局限于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处,全身淋巴结肿大以急性
白血病初期的治愈率是多少
以成人和儿童白血病患者为例来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般治愈率是比较高的,治愈率现在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治疗缓解后,治愈机率很高,这是3-10岁左右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缓解率比较高,但是复发率较高,所以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愈率差一些,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还细分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而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一些。
淋巴结白血病治疗费用
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是一种综合治疗,包括多方面,如预防感染、支持疗法、免疫疗法、放射疗法、中医疗法、护理等。对小儿白血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化疗。大多数小儿白血病患者单纯采用化疗就可以治愈,少数疗效差的类型则需要在化疗之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经过正规治疗,90%以上的白血病患儿可以获得完全地缓解。骨髓移植曾经被认为是根治白血病的唯一手段,然而寻找合适的骨髓非常困难。大部分儿童白血病不需要骨髓移植。在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化疗是主要手段,同时结合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事实上,只有少数高危型的白血病才有必要进行骨髓移植。
90%以上的儿童白血病为急性白血病,其中70%至85%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种白血病对普通化疗药物十分敏感,因此,采用多种药物进行联合化疗是治疗这种儿童白血病的最常用的方法。据介绍,欧美等国在治疗白血病患儿时也主要采用化疗方案,而把骨髓移植视为第二线治疗措施。
2010年起,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农村儿童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医疗保障,各地将通过“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等方式,向0—14岁(含14周岁)患儿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目前的计划是,补偿约为总费用的90%。8万—10万元的总治疗费用,指的是中低危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没有发生并发症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按此计算,大部分白血病患儿家庭仅需支出1万元,即可完成治疗。这一医疗保障计划所覆盖的白血病有两种,一种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另一种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尽管疾病性质有所限定,但上述计划可惠及我国70%以上的白血病患儿。
白血病必须要骨髓移植吗
骨髓移植限制条件多:
骨髓移植要受到患者经济条件、是否有合适的供者、移植相关并发症、心理接受程度等很多因素限制,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这些白血病不用移植也能治愈:
比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传统化疗疗效很好,不需要首选骨髓移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通过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联合化疗药物,可治愈75%-80%左右的患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通过常规化疗也可治愈80%的患者。
只有出现复发和难治病例时,才考虑选择骨髓移植。
这些白血病不需要首选移植:
有些类型的白血病,用药物治疗也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预后良好。比如t(8,21)染色体阳性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EO型,不需要首选骨髓移植。
白血病分为哪几类
一、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来源的恶性克隆性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以感染、出血、贫血和髓外组织器官浸润为主要表现,病情进展迅速,自然病程仅有数周至数月。一般可根据白血病细胞系列归属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两大类。
(一)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分型
1.FAB分型:
M0:未分化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M1:部分分化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M2:分化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M3: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M4:粒单细胞性白血病
M5: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M6:红白血病
M7: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2.WHO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相关前驱细胞肿瘤2008分类
1997年来自美、欧、亚等各大洲的国际血液病学家和肿瘤学家组成的临床医师委员会与病理学家共同讨论,提出血液肿瘤疾病、白血病、淋巴瘤的新分类方法。在白血病FAB、MIC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WHO分类法,经过2年的临床试用后,于1999年及2000年对新分类修定,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认定,形成WHO 2000分类,在此基础上又形成2008分类。
(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分型
ALL根据免疫表型不同可分为B-细胞和T-细胞两大类。2000WHO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分为三种亚型:(1)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亚型):t(9;22)(q34;ql1),(BCR/ABL);t(4;llq23),(MLL重排);t(1;19) (q23;p13);(E2A/PBX1);t(12;21) (p12;q22),(ETV/CBFα)。(2)前体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3)Burkitt细胞白血病。FAB分型中的急淋形态学亚型分型方法,因可重复性较差,现已基本放弃,不再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L1、L2、L3。骨髓中幼稚细胞》25%时诊断采用ALL的名称,幼稚细胞≤25%称为母细胞淋巴瘤。
二、慢性白血病:其特征是有功能的已分化成熟细胞过度增生,因此慢性白血应是一种由于信号传导不良或细胞增殖失控所至的疾患,而非成熟障碍所至。慢性白血病常见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
白血病遗传吗
白血病遗传吗?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啊有关于白血病的染色体相关的内容,不是吗?
经研究证实,遗传因素、染色体以及基因异常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某些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1、在单合子双生(同卵双生)中,一人患白血病,另一人患白血病的机会约为20%-25%,比双合子孪生(双卵双生)者高12倍,其白血病类型主要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一般情况下,在白血病患者的兄弟姐妹之间,白血病的发病率相对于普通人来说要高2~4倍,而主要是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3、某些遗传性疾病常伴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这些遗传性疾病多数具有染色体畸变和断裂。如Down综合征,其21号染色体为三体型,易发生急性粒细胞3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比正常儿童患病几率高约15-20倍。
另外,Fanconi贫血和Bloom综合征易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易并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Kleinefelter综合征(先天性辜丸发育不全)易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因此,可以很明确的说,白血病并不一定会遗传给自己的胎儿。虽然某些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然而日常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白血病不属遗传性疾病。
白血病的五个明显症状分析
有统计显示,在儿童及35岁以下青壮年人群的恶性肿瘤中,白血病死亡率高居首位。白血病现已成为青年人群的重要死因。
根据病情快慢,白血病可分为急、慢性两类。前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后者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青壮年人群以急性白血病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多见,老人则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
青壮年人出现以下六种症状时,应及早就医:
一、发热约50%至84%的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小尹就为这种情况。发热有两种:一种是由白血病本身引起,一般不超过38℃,抗生素治疗无效;另一种是因身体免疫力降低,导致感染引起,往往高烧39℃至41℃,常见感染有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口腔炎最多见。
二、骨关节痛多见于急性白血病。常表现为胸骨下端压痛。可出现关节、骨骼疼痛,尤以儿童多见。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
三、贫血可为首发症状,随病情进展而加重。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急、多汗等。
四、出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口腔及鼻黏膜出血最常见,其次为消化道、尿道、子宫和呼吸道出血。
五、肝脾肿大尤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显着六、淋巴结肿大多局限于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处,全身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
白血病疾病有没有遗传性
要知道白血病有没有遗传性,需求知道一些染色体等的关联常识。经研讨证明,遗传要素、染色体以及基因反常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某些白血病的发作与遗传要素有关。
1、在单合子双生(同卵双生)中,一人患白血病,另一人患白血病的时机约为20%-25%,比双合子孪生(双卵双生)者高12倍,其白血病类型主要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在白血病患者的兄弟姐妹间,白血病的发病率比自然人群中高约2-4倍,其类型也主要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3、某些遗传性疾病常伴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这些遗传性疾病大都具有染色体畸变和开裂。如Down综合征,其21号染色体为三体型,易发作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病率为40-60/10万,较正常少年高约15-20倍。别的,Fanconi贫血和Bloom综合征易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大症易并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因而,可以很清晰的说,白血病并不一定会遗传给本人的胎儿。尽管某些白血病的发作与遗传要素关系密切,可是平常所见到的绝大大都白血病不属遗传性疾病。白血病的遗传是可能发作的,可是可能性比较小。所以若是女人得上了白血病,不需求关于白血病的遗传这个问题纠结不清,只需求正轨的参与医治就可以了,只需身体好了就可以了。
小儿急性白血病有什么特点
成人白血病和儿童白血病在很多状况下是不同的。儿童白血病在发病率、常见的白血病类型、预后等方面有以下与成人白血病不同的特性:
1.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相对高。在儿童的恶性疾病中,急性自位居首位,约占50%。
2.小儿白血病的发病率约占急性白血病总数的35%,以2到5岁多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70%到8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占15% 到3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高是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特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以成人居多,40岁以上是发病顶峰人群。慢粒细胞白血病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小儿发病率仅占3%。
3.髓外白血病发作率高。所谓髓外白血病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和睾丸白血病。在儿童易发作,应注重治疗。
4.疗效优于成人。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率高,可达90%以上,5年以上的长期无病生存高达80%左右。但小儿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成人相差无几。
急性白血病遗传吗
要了解白血病是不是可以遗传的,需要了解一些染色体等的相关知识。经研究证实,遗传因素、染色体以及基因异常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某些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1、在单合子双生(同卵双生)中,一人患白血病,另一人患白血病的机会约为20%-25%,比双合子孪生(双卵双生)者高12倍,其白血病类型主要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在白血病患者的兄弟姐妹间,白血病的发病率比自然人群中高约2-4倍,其类型也主要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3、某些遗传性疾病常伴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这些遗传性疾病多数具有染色体畸变和断裂。如Down综合征,其21号染色体为三体型,易发生急性粒细胞3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比正常儿童患病几率高约15-20倍。另外,Fanconi贫血和Bloom综合征易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易并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Kleinefelter综合征(先天性辜丸发育不全)易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因此,可以很明确的说,白血病并不一定会遗传给自己的胎儿。虽然某些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然而日常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白血病不属遗传性疾病。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白血病的遗传是可能发生的,但是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如果女性得上了白血病,不需要对于白血病的遗传这个问题纠结不清,只需要正规的参加治疗就可以了,只要身体恢复健康就可以。
白血病有哪些类型
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以原始及早幼细胞为主,疾病发展迅速,病程数月。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较好,以幼稚或成熟细胞为主,发展缓慢,病程数年。按病变细胞系列分类,包括髓系的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和淋巴系的T细胞、B细胞系。临床上常将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以往称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基因检测的病种类有哪些
基因检测的病种类型:
(1)、D类34种:Graves病、桥本甲状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乙肝、慢性重型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I型糖尿病、 Vogt-小柳原田综合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尿毒症、 Iga系肾病、非Iga系膜增值性肾炎、抗肾小球基底膜性肾炎、激素敏感型肾病、肾癌、发作性睡病、哮喘、骨关节结核、克罗恩病、再生障碍性贫血、Hiv感染和艾滋病、过敏性鼻炎、牙周炎、膀胱癌、食管癌、结肠癌、直肠癌、白塞氏病、慢性荨麻疹、视神经炎。
(2)、E类9种:心脑血管疾病易感基因检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房颤、老年痴呆、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
(3)、F类5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易感性检测(包括Ⅱ型糖尿病、糖尿病并发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Ⅱ型糖尿病神经病变)
(4)、Gc类13种:男性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包括肺癌、肝癌、胃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结肠癌、直肠癌、喉癌、食管癌、胃溃疡、鼻咽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
(5)、Hc类15种:女性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包括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食管癌、鼻咽癌、肺癌、原发性肝癌、胃癌、胃溃疡、结肠癌、直肠癌、喉癌、膀胱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6)、X类5种:胰腺癌、Ⅱ型糖尿病足、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老年性白内障、慢性支气管炎。
(7)、Y类5种: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IIb型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人群的膳食干预敏感性
(8)、美丽一号M1——健康美容基因检测
(9)、美丽二号M2——肥胖易感基因检测
孕妇产前易感基因检测:子痫,妊娠性高血压,唇腭裂,胎盘早剥,子宫肌瘤,乳腺癌,妊娠性糖尿病等。
白血病有多少种类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当今少数几种能通过化疗彻底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95%以上的患儿可获得完全缓解(即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正常、骨髓中白血病细胞《5%),获得完全缓解者继续治疗3年左右,在缓解后5年仍处于无病生存状态(称无病生存率)的占80%左右。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也达70%左右,5年无病生存率为30%左右。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为60%~70%,5年无病生存率儿童为30%左右,成人为20%左右。
多数病人经联合化疗可获得完全缓解,缓解后继续多疗程治疗2~3年,有30%~70%的病人于5年时仍健康生存,其中相当部分的病人可能已治愈。此外,完全缓解的病人如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还能进一步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更多的病人将得以根治。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自然病程为3年左右,单纯化疗后其“中数生存期”(即一半的病人仍存活的时间)提高至4~5年,但无长期生存及治愈者。近10余年应用干扰素α治疗,中数生存期延长至6年左右,但同样不能长期生存及治愈。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病程的第1年内如有条件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则60%~70%可治愈。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所有白血病中进展最缓慢的类型,且大多又发生于老年患者。由于半数病人进展十分缓慢,几乎不影响寿命,因此,其相对预后最好。不同类型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的自然病程相差很大,最好的可达10~20年,最差的仅为2年左右,平均病程在5年以上。需强调指出的是半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良好,无需特殊治疗也可享受正常健康生活10年以上。
白血病并不可怕
近年来,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疗效,尤其是儿童白血病的疗效明显好于成人。儿童白血病90%以上是急性的,急性白血病中70%~80%是淋巴细胞白血病,虽然来势很凶,进展很快,但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疗效还是很不错的。目前,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已达90%以上,我国也达到了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