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产伤身体 中药药膳助调理

小产伤身体 中药药膳助调理

中医学中有一句话说:“小产重于大产”,意思是对于流产的护理要比正常分娩更重视,因为正常分娩在某种程度是女性的生理行为,而小产就好比是未熟的瓜果强行采摘下来,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子宫壁的物理伤害,多次流产可使子宫壁变薄,有可能造成不孕症。所以像人流这样的“小产”应该注重产后的调理,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产后调理方法吧!

产后调理膳食:

黄芪陈皮粥

用料:黄芪30克,陈皮末3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与用法:黄芪水煎3次,去渣取汁,同粳米共煮为粥,再加陈皮末稍煮,然后加糖。每日1次,连食5~7天即可。

适应症:黄芪擅补气固表,为补脾益气主药,又长于温运阳气,为利水消肿佳品,而陈皮也能理气调中。

海参牛肉汤

用料:海参适量,牛肉250克,食盐少许。

制作与用法:将海参浸泡洗净,牛肉切片,然后一起入锅,煮至牛肉熟。温服。

适应症: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燥,适用于精血亏损、体质虚弱、肾虚尿频、肠燥便秘等症;牛肉性味甘温,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故两物合炖为汤饮服,能补产后气血虚弱、百节空虚之症。

阿胶炖母鸡

用料:阿胶10克,老母鸡一只,食盐适量。

制作与用法:将鸡洗净,加水先炖至烂,然后加入阿胶、食盐,待阿胶容化后起锅即得。分2次服用,隔日1剂,7次为一疗程。

适应症:阿胶性味甘平,入肝补血,入肾滋阴,故有补肝血、滋肾阴、润肺燥之功效;老母鸡则具温中、益血之功,故合炖为食,可疗产后贫血。

固然在产后除了要注意进补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休息,做适量的运动,在食疗的基础,辅助休息及运动,就更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温馨提示:小产若出现剧烈的腹痛及其他症状,请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及诊疗。

三种药膳帮产妇调理身体

1、黄芪陈皮粥

用料:陈皮末3克,黄芪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将黄芪用水煎3次,只取汁;然后加入粳米,煮熟后加入陈皮末,然后加糖。

用法:每日1次,连食5-7天。

功效:黄芪有补脾益气的作用,是消除水肿的佳品,陈皮也能够理气调中,主要用于调理产后气虚型恶露。

2、海参牛肉汤

用料:牛肉250克,海参与食盐适量。

制作:将海参浸泡洗净,牛肉切片后一起入锅,直至煮熟。

用法:趁温服用即可。

功效:海参能够补肾益精,适用于体质虚弱、尿频肾虚等;牛肉则有强健筋骨的疗效。一起炖汤服用,能够补产后气血虚弱之症。

3、阿胶炖母鸡

用料:阿胶10克,老母鸡一只,食盐适量。

制作:将老母鸡洗干净,加水先炖烂,然后依次加入阿胶和食盐,待阿胶融化后即可。

用法:分两次服用,隔日1剂。

功效:阿胶入肝补血,入肾滋阴;老母鸡有益血之功,一起炖服,可以治理产后贫血。

产后身体虚怎么补 产后体虚吃药膳调理

女性分娩时失血多,过于用力,疼痛,都会导致气,血,津液耗损,分娩后可以通过中药膳食来帮助身体恢复,在中医的指导下,选择用党参,黄芪,当归,麦冬,桂圆,核桃,黑芝麻等食材煮粥或者煲汤食用好。

产后4种月子病药膳帮助调理

1.产后腹痛

(1)产妇表现为腹痛隐隐,喜温,恶露量少色淡,脉细弱。宜用当归生姜羊肉汤补气养血,温中散寒。

药膳:取当归15克,生姜50克,陈皮10克,羊肉400克。将羊肉切小块放入沸水中焯去血腥后用清水洗净,生姜切片。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和盐,武火烧开文火炖至肉烂即可食用。

(2)产后表现为小腹疼痛,恶露淋漓不爽,颜色紫黑有块,脉弦涩有力。宜三七山楂炖鸡,活血化瘀。

药膳:取鸡肉500克,山楂20克,三七50克(捣烂),葱、姜、盐、料酒适量。先将鸡肉切块,加入适量清水和盐,炖至肉熟,然后加入三七、山楂、葱、姜、盐、料酒,炖至肉烂。

2.产后大便难

产妇大便干燥数日不解,解时艰涩难下,脉虚细。宜用鸡蛋阿胶小米粥滋阴补血,润肠通便。

(1)药膳:取鸡蛋1个,阿胶6克,小米100克。先将小米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熬成稀粥,把阿胶放入杯中烊化,将鸡蛋打碎调好,然后用热小米粥300毫升冲兑,加入适量蜂蜜即可。

(2)药膳:也可用红薯蜂蜜粥调理,取红薯500克,蜂蜜适量,当归10克,黄芪20克。红薯蒸熟捣成泥,当归、黄芪放入砂锅中加水300毫升,煎30分钟,取汁倒入红薯泥中,加适量蜂蜜后,置文火上煨10分钟,调匀即可。

3.产后自汗盗汗

(1)产后汗多,不能自止,动则加剧,脉虚弱。宜用黄芪小麦粥益气健脾,固表止汗。

药膳:取黄芪15克,防风5克,小麦40克,糯米20克。黄芪、小麦先放入砂锅中加水800毫升,小麦炖烂后加入糯米、防风,再炖30分钟即可。

(2)产后睡中汗出,醒来自止,头晕耳鸣,口燥咽干,脉细数。

药膳:宜用三麦粥养阴益气,生津敛汗,取小麦30克,浮小麦30克,麦冬6克,五味子6克,粳米30克。这些原料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1200毫升,熬成粥状即可。

4.产后发热

(1)产后外感风热之邪,表现为发热恶寒,脉浮数。宜用银花粥疏散风热。

药膳:取白米50克,银花5克,薄荷5克,饴糖20克。先将白米放入砂锅中加水600毫升,熬成稀粥后再放入银花、薄荷、饴糖,再熬10分钟即可。

(2)产后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脉数有力。宜用石膏粥清气分实热。

药膳:取生石膏30克,粳米50克。将粳米洗净放入砂锅中,加500毫升,石膏用纱布包裹放入锅中同煮,成粥状时取出纱布包,食用米粥。

产后如何调养身体

注意清洁卫生:顺产后女性的生理规律会发生改变,身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而且进入恶露时期,通常称为产褥期,这段时期会出现月经一样的血流出来的情况,所以要注意自己的清洁卫生,以防感染疾病。

注意饮食健康:顺产后免疫力会下降,各项身体机能下降,所以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平时要多喝水,多吃那些促进排出恶露的食物,如猪肝等食物,另外还有助于补血功效的食物。进补不宜过急,循序渐进,尤其身体特别虚弱的时候,大补的效果不显著甚至出现反效果。

注意多喝水:产后妇女要多喝水,及时补充身体缺失的水分,喝水有助于身体内毒素、色素排出体外。但是产后不能喝饮料和功能饮料,而应该喝温开水或喝补汤。

注意经常姿势:产后需要多休息,休息时尽量换着姿势来休息,让身体保持最起码的运动,也是为了顺产后尽快恢复原本的身材。简单来说就是尽量活动。

注意短期内停止性生活:产后女性身体需要等待恢复,通常需要等2个月左右,到医院做子宫恢复检查,再根据身体状况才能进行性行为。最安全的做法是顺产后3个月才同房。如果在产后立即进行性生活,会严重地影响子宫的恢复程度,甚至引起炎症。

产后恢复三大食物:红糖、鸡蛋、小米粥。红糖性温和,又保暖润肠胃之功效、能养气补血;而鸡蛋富含蛋白质、卵磷脂、卯黄素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容易消化;小米含铁和B族维生素较多,能起到恢复体力、刺激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流产后怎样调理身体 流产后调理身体的意义

小产伤身胜于大产,大产是瓜熟蒂落,身体有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对子宫的伤害也小。而小产是生生的从中间掐断,对身体的摧残更甚。所以小产之后更需要好好的“坐月子”调理身体,以避免落下病根,引起女性不孕。下面的这些食疗方可以帮助流产后女性快速恢复身体,可以尝试一下。

适合夏季调养身体的药膳

药膳可选择“薏苡百合荸荠煲”:

薏苡仁30克百合30克荸荠250克将薏苡仁、百合洗净用温水发透荸荠去皮洗净从中间切开将荸荠、薏苡仁、百合同入瓦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浇沸再用文火炖煮45分钟可健脾、养阴、清热。

养阴生津“瓜族”当家

饮食调养:宜进食养阴生津食物如白茅根、西瓜、凉瓜、西红柿、绿豆、冬瓜、木耳、丝瓜等。

药膳可选择“丝瓜粥”:

鲜丝瓜1条粳米100克白糖少许将鲜丝瓜去皮和瓤;粳米淘洗干净备用将粳米放入锅内鲜丝瓜切成长2厘米、厚1厘米块放入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浇沸再用文火煮熟成粥加入白糖即成鲜丝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块做粥有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润肌肤功效。

防湿热困脾“五叶芦根饮”最佳

饮食调养:应避免暴饮暴食以防损伤脾胃宜进食健脾清热祛湿食物为主如荷叶、荠菜、白茅根、芦根、茯苓、冬瓜、西红柿、西瓜、木瓜等。

药膳可选择“五叶芦根饮”:

藿香叶、薄荷叶、荷叶各3克枇杷叶、鲜芦根、佩兰叶各30克冬瓜60克白糖适量将上料洗净先以枇杷叶、冬瓜共煎汤代水约500ml再加入其药同煎10分钟调入白糖即成有芳香化湿健脾醒胃功效。

健脾益气首选薏苡仁沙参

饮食调养:宜以健脾、益气、养阴为主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薏苡仁、沙参、百合、苋菜、枸杞叶、木耳、桂圆、木瓜、椰、香瓜等。 ◆药膳可选择“薏苡杏仁粥”:

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薏苡仁、粳米淘洗干净杏仁去皮洗净先将薏苡仁、粳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熬煮至半熟放入杏仁继续用文火熬煮到米熟粥成加入冰糖即成有健脾祛湿补肝功效。

淮山茯苓可清热祛湿

饮食调养:宜多吃健脾祛湿之品如淮山、太参、白术、茯苓、绿豆、冬瓜、苋菜、枸杞叶、木瓜、椰、香瓜等。

哪个减肥药效果好

传统中医认为,肥胖与痰、湿、气虚等有关。如《内经》曰:“素嗜肥甘,好酒色,体肥痰盛”。另有一些医者提到“肥人多痰湿”,“肥白人多湿”,“肥人沉困怠情是气虚”等等。

因此,采用中药减肥,应从益气、健脾、化痰等着手,利用中药的优势,通过益消泻的方法,调整人体各器官恢复原有功能,将人体多余的脂肪转化成,恢复人体能量代谢,从而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中药透过去湿制水、健脾、活血行气等方法、有助调理脏腑和内分泌,令身体气血运行更佳,可将体内多馀水份、以及积聚于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排除,加速新陈代谢。不过,中药也是药;药材毕竟有药性和禁忌;减肥药不会因为含中药就百分百安全。

产后调理药膳方推荐

产后药膳调理也有小规矩

药膳是个好东西这件事,也因人而异,并不是每个新妈都适合药膳调理的。产后想要用药膳调理身子,新妈要注意以下问题:

身强or体弱药膳都不同

如果是身体向来强壮且产后无疾病的新妈,可以每天吃但记得控制一下量,一天进补一次就好,进补调理大概一周左右就好。如果是脾胃比较弱的新妈,可以用药膳调理半个月这样,看看身体恢复再决定。在这建议一下的是,最好去咨询一下医生,在他指导下药膳进补最好。

新妈要细心留意身体有否不适

如果吃了药膳后觉得身体无什么排斥的反应,可以多用药膳进补。如果吃了身体出现不适的新妈,就应该停止药膳进补,要是情况严重,要记得去问问医生。

新妈体质不同,补法也不同

在产后补身体这块,新妈们要秉持着辩证思维,因为体质不同,理所当然的进补也不相同。有针对性的调理,这样的进补效果才能一级棒。

阳虚体质的新妈进补方法

特征: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稀、嗜睡乏力、不爱喝水。

适合的食物:羊肉、甲鱼、鳝鱼、桂圆、樱桃。

适合的中药:鹿茸、杜仲。

推荐的药膳:当归羊肉汤、麻油鸡。

气虚体质的新妈进补方法

特征:说话语气弱、四肢无力、容易出汗、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易疲劳、嗜睡。

适合的食物:鸡肉、牛肉、糯米、山药。

适合的中药:黄芪、人参、党参、西洋参、甘草。

推荐的药膳:黄芪乌鸡汤、人参莲肉汤。

血虚体质的新妈进补方法

特征:脸色发白或发黄、手脚发麻、易头晕眼花、指甲常常无血色、心慌失眠。

适合的食物:猪肝、鸡肝、葡萄、樱桃、苹果。

适合的中药:当归、何首乌、枸杞、红枣、熟地黄、白芍。

推荐的药膳:枸杞鲢鱼汤、当归红枣汤。

中药调理高血糖的药膳

桑叶

被称为‘神仙草’,桑叶有抗糖尿病作用。日本人称桑叶茶为长寿茶,是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桑叶有利水作用,能“消肿”、“清血”,清血是将血液中性脂肪或胆固醇排清,血液中的中性脂肪或胆固醇增加过多就是高血脂症。

玉竹

玉竹性味甘、平,具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指出,玉竹有降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可调节人体免疫力、抗衰老、延年功效。

葛根

葛根享有“亚洲人参”之美誉,葛根具有清火排毒、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降低胆固醇、减肥、通便等功效,还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抗衰老等。

习惯性流产调理药膳

枸杞杜仲炖鹌鹑

材料:鹌鹑3只,枸杞子20克,杜仲适量,生姜、葱、盐、味精、绍酒各适量。

做法:1、将鹌鹑3只洗净,枸杞子、杜仲浸透洗净,生姜切片,葱切段。

2、锅内加水烧开,放入绍酒、姜片、鹌鹑煮开,捞起待用。

3、将鹌鹑、枸杞子、杜仲、姜片一起放入干净的炖盅内,加入清水炖两个小时,调入盐、味精,最后撒上葱段即成。

功效:杜仲能理气安胎,可治疗胎动不安等症,鹌鹑肉能益精血、安胎,对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均有食疗的效果。

补肾乌鸡汤

材料:杜仲、菟丝子、桑寄生、山药、白果各适量,枸杞5克,乌鸡肉300克,盐、姜各适量。

做法:1、乌鸡肉洗净切块,杜仲、菟丝子、桑寄生、山药、白果和枸杞分别洗净沥干,姜洗净,去皮切成片。

2、将全部材料放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水,加盐拌匀。

3、用大火煮开,转小火炖约30分钟即可。

功效:杜仲、菟丝子均有滋补肝肾、理气安胎的功效,对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均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杜仲艾叶瘦肉汤

材料:阿胶适量,杜仲15克,艾叶30克,猪瘦肉120克。

做法:1、杜仲、艾叶洗净,阿胶打碎。

2、猪瘦肉洗净,切大块。

3、把杜仲、艾叶与猪瘦肉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1小时,加入阿胶同炖,搅拌至烊化即可。

功效:杜仲可滋补肝肾、理气安胎,阿胶有补血止血、安胎的功效,艾叶能散寒暖宫、安胎,三者搭配,具有养血安胎、暖宫止血的功效,尤其适合习惯性流产的患者食用。

阿胶猪皮汤

材料:阿胶25克,葱白适量,猪皮500克,姜、花椒水、绍酒、味精、盐、酱油、蒜末、香油各适量。

做法:1、将阿胶放入碗内,加入绍酒,上蒸笼蒸化。

2、把姜洗净切片,把猪皮洗净放锅内煮透,捞出用刀切成条。

3、锅内加适量的开水,下猪皮及阿胶、葱白、姜片、花椒水、盐、绍酒、酱油、蒜末、香油,先用旺火烧开,再转慢火熬30分钟即可。

功效:此汤具有补血安胎的功效,对气血亏虚引起的胎动不安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以上就是小编推荐的习惯性流产的患者调理的几款药膳,不仅美味,而且还能保胎的效果,赶紧吃起来吧。

中医药膳调理月经紊乱

月经先期

宜在冬令双补气血,在这个季节,可以用乌鸡,当归、黄芪、茯苓各9g,将鸡洗净,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烂熟、去药渣。调味后食肉喝汤,分2次服完。月经前每天1剂,每个月经周期服3~5剂。

月经后期

宜在冬令补血调经,可用羊肉500g,黄芪、党参、当归各25g,生姜50g。将羊肉、生姜洗净切块,药物用布包好,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2小时,去药渣,调味服食。冬季每逢月经后,每天1次,连服3~5天。

相关推荐

药膳调理小儿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可出现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及口唇、眼结膜、指甲、手掌苍白等。血象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偏低,做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生化检查即可确诊。 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偏高,有喂养方式、生活习惯、卫生保健乃至疾病、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仍是膳食因素。治疗除使用包括铁剂在内的药物外,食疗不失为安全易行的好方法。一般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高,可达10%~20%左右。常用的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动物血、猪心、猪肚、瘦肉

小孩厌食用点中成药帮调理

厌食小儿常伴有嗳气恶心、多食后腹部胀气,甚至呕吐,大便不调,形体偏瘦。对于小儿厌食,目前多数医家主张运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厌食症,如用药物调整肠道菌群,促进食欲。 从中医来说,中医将厌食小儿分为脾胃不和、脾胃气虚、胃阴不足3型,治疗上以运脾和胃、健脾益气、益胃养阴为原则,可选用有健脾消积功效的中成药进行治疗。中药的副作用较小,是调养孩子脾胃的理想选择。 中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因此,小儿厌食症的预防尤为重要,日常生活中要多做一些易于消化、营养全面的饭菜,在饮食结构上,做到荤素搭配、米面搭配、颜色搭配;食

秋季不是人人都适合吃药膳进补

药膳并非人人适合 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食用得当可以达到调理、保健、养生的效果。随着秋季进补时节来临,不少餐馆纷纷打出药膳的招牌,宣称药膳中的中药能辅治疗某些疾病,食用药膳“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吸引了不少顾客。 “药膳虽然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但并非人人适宜,不要凭个人喜好随意食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食用。”食用不当不仅起不到滋补健身作用,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青少年尽量不要食用药膳,尤其是未成年儿童不宜服用药膳,因为儿童新陈代谢旺盛,根本不需要滋补。 药膳要达到其功效有两个前提,首

药膳

药膳方一——薏米扁豆粥:薏米30克、炒扁豆15克、山楂15克、淮山50克。 制法:薏米、扁豆、山楂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水同煮成粥,淮山蒸熟与粥同时食用。可健脾燥湿、化痰调经。 适应症:痰湿内阻导致的不孕。女性往往月经周期超过40多天或更长,量少色淡,形态肥胖,常感胸闷口腻。 专家点评:薏米、扁豆均有较好的健脾化湿作用,淮山健脾而不滋腻,脾气较弱者可多食,山楂可起到消食健脾效果。 药膳方二——枸杞熟地猪肉汤:猪肉250克、枸杞15克、熟地15克、女贞子15克。 制法:肉与药材同时加入1200毫升清水炖

推荐小儿厌食药膳调理

1.香菇海参炖鸡 【材料】香菇30克,海参30克,鸡肉I50克。 【做法】海参浸透洗净去内脏,切成小块,香菇浸泡后去香菇脚,鸡肉切成小块,一同放入瓦盅内加适量清水,隔水炖1小时,以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用】滋阴养血,健脾和胃,适用于身体虚弱,精神疲倦,食欲不振,面色苍白之小儿。 2.淮芡猪肚汤 【材料】淮山10克,芡实10克,山楂6克,猪肚约200克。 【做法】淮山、芡实、山楂、猪肚(洗净切成小块)同放大沙锅中,加适量清水,煲2小时,用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用】益气健脾开胃。适合于肺脾气虚、易患感冒、

药膳调理老慢支

慢性支气管炎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人称"老慢支"。此病冬春易发作,夏秋则缓解。目前正值严冬,为防止"老慢支"发作,除首先控制肺部感染、消除诱因、增强免疫力外,药膳对该病可起到辅治疗作用。 "老慢支"在中医学中属于"咳嗽"、"痰饮"范畴,一般可分为热症型及寒症型,因此,患者应辨证用膳。此外,"老慢支"患者平日饮食应清淡,慎食辛辣刺激物,少用海鲜,菜不宜太咸,忌烟酒。 热症型患者药膳 热症型患者常有咳嗽咳痰,痰黄粘稠、不易咳出,肺部可听到干湿口罗音,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食疗

三伏天喝中药会上火吗 中药调理身体有用吗

对症有用,不对症则无用。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调理身体也不一定是药物饮服,也有药膳或者外用的,中药调理身体主要是讲究一个对症,若有对症,根据对症进行调理,一般都有效果,但若是不对症,则会起到反面作用。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不要自行使用中药调理身体,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

痛经的药膳调理

1、益母草、砂仁各15克,米醋20克,红砂糖30克。前2味水煎取汁,再加米醋和红砂糖少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饮用。功能:疏肝理气调血通经,适用于气滞血淤型痛经。 2、川芎10克,鸡蛋2个,黄酒适量。前2味水煎煮至蛋熟,去蛋壳再煮5分钟左右,加黄酒调匀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吃蛋喝汤。功能活血祛淤,理气止痛,最适用于气滞血淤性痛经。 3、佛手10克,生姜6克,白糖适量。前2味水煎取汁,加白糖调味饮用。每日1剂,分1~2次饮用。功能疏肝理气,调血通经,适用气滞血淤型痛经。 4、当归、生姜各25克,羊肉块

中医药膳调理中风后遗症

一、益气活血:中风后遗症见气短乏力、肢软神疲、偏身麻木、肢体瘫痪、瘫肢肿胀等,可选用以下药膳调养。①黄芪桂枝粥:黄芪15克,炒白芍、桂枝各10克,生姜3片,4味水煎取汁,与大米100克、大枣5枚同煮为稀粥服食。益气养血兼温经通络。②黄芪肉羹:黄芪30克,大枣10枚,当归、枸杞各10克,猪瘦肉100克(切片),共炖汤,加食盐调味,食肉喝汤。可滋阴阳、补气活血。③黄芪地龙瘦肉粥:鲜地龙50克,剖开洗净去泥,猪瘦肉50克,切丝,共用调味勾芡;取黄芪10克、大米50克,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地龙及瘦肉,煮至粥熟即

痛经的药膳调理

归参炖母鸡 材料:当归15克,党参20克,母鸡1只,葱、姜、料酒、食用盐各适量。 做法:1、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 2、将剁好的鸡块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 3、加清水,把砂锅放在大火上烧沸,然后再用文火炖至鸡肉烂熟,调入葱、姜、料酒、盐调味即可。 药膳功效: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的第一药,党参可益气补虚,母鸡大补无所,三者搭配炖汤食用,对气血虚弱型痛经有很好的调养效果。 何首乌炒猪肝 材料:何首乌20克,猪肝300克,韭菜花250克,生粉、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1、将猪肝切片,入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