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 胎盘或胎膜残留
产后出血的原因 胎盘或胎膜残留
副胎盘,或胎盘一部分和子宫粘连,子宫内膜炎或过早牵拉胎盘,都可以导致胎盘娩出不全,残留的胎盘或胎膜若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清除,也会引起产后大出血。
恶露的治疗和护理
1、若子宫复旧不全,恶露增多、色红且持续时间延长时,应及早就医,给予子宫收缩剂。若合并感染,恶露有腐臭味且有子宫压痛,应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2、一般对产后恶露延长的治疗主要选用抗生素治疗,加上促进子宫收缩和复旧的中药治疗,如益母草等,就会好转。
3、如有胎盘、胎膜残留,或蜕膜残留及血块不易排出者,则需要刮宫。
4、如果发生严重的感染、剖宫产产后切口感染大出血、出血休克难以控制时,需要手术治疗。
5、产后恶露不断从阴道排出,应该注意外阴清洁,勤换护垫。另外,产妇的内衣裤要勤洗、勤换,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一次。
产后恶露不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产后恶露有问题的表现?
1、恶露有臭味或你出现发烧或者打寒战症状。
2、血量大到不正常的程度(1小时内浸透一片卫生巾,或出现大块的血块)。这预示着产后大出血,你需要马上去医院就诊。
3、如果你大量出血,并感到要晕倒,一定要马上叫急救车。
4、如果恶露颜色已经变浅后,再次出现鲜红色的血点,那就说明你需要好好休息了。如果卧床休息一天以后,仍有血点出现,你就应该去医院就诊了。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你也需要去咨询医师:
5、分娩4天以后,恶露仍然是鲜红色的。
如何处理产后恶露?
产后至少6周之内,不要使用卫生棉条,因为这时候你的阴道和子宫正在复旧,伤口正在愈合,使用卫生棉条会增加你感染的可能性。恶露干净前最好暂时禁止夫妻生活,避免受感染。
要尽可能多休息,不要使自己劳累。刚开始时,你可以使用医院为你准备的加厚、加大的卫生巾,回家以后,也要多买一些卫生巾放在家里。随着恶露的逐渐减少,你可以改用小的卫生巾或护垫。
产后恶露不净的三种原因
1、宫腔感染:
可因产后洗盆浴,或卫生巾不洁,或产后未满月即行房事,也可因手术操作者消毒不严密等原因致使宫腔感染。此时恶露有臭味,腹部有压痛,并伴有发热,查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升高。
2、宫缩乏力:
可因产后未能很好休息,或平素身体虚弱多病,或生产时间过长,耗伤气血,致使宫缩乏力,恶露不绝。
3、组织物残留:
可因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原因,也可因手术操作者技术不熟练,致使妊娠组织物未完全清除,导致部分组织物残留于宫腔内。此时除了恶露不净,还有出血量时多时少,内夹血块,并伴有阵阵腹痛。
产后恶露不绝的预防
1、分娩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全,如有残留者及时处理。检查胎盘胎膜将胎盘平铺,母体面向上,注意各叶能否对合,有无缺损。然后将胎膜提起,检查是否完整,同时注意有无异常血管通过胎膜,如有血管断端者,说明可能有“副胎盘”残留在宫内。如胎盘不完整或大部分胎膜残留,须在严密消毒下,徒手或用器械进入宫腔取出,以防产后出血或感染。如有小部分胎膜残留,可于产后使用宫缩剂促其自然排出。
2、坚持哺乳,有利于子宫收缩和恶露的排出。
3、分娩前积极治疗各种妊娠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阴道炎等。
4、对胎膜早破、产程长者,给予抗菌素预防感染。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
产后出血是产妇经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也是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妇科疾病,该症一旦出现,第一时间就应该判断出血量,然后尽可能快的找出出血原因,这样才能正确治疗。发生产后出血一般都是由以下四个原因造成的。
子宫收缩乏力
胎盘娩出后,良好的子宫收缩会迅速关闭血窦,减少出血。产妇可感到下腹部阵痛,并于下腹部触及一个很硬的圆球,即收缩的子宫。有些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力较差,产后也容易发生子宫收缩迟缓。如产妇合并有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贫血、产程延长、精神过度紧张、临产后应用过多镇静剂等,都可造成子宫收缩乏力。甚至充盈的膀胱都可能造成子宫收缩乏力。因此在产程中要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保持良好的心理及身体状态,适当补充高热量、高营养饮食,定时排尿,进入第二产程后要按照助产人员的指导正确使用腹压。
胎盘因素
胎盘部分剥离、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胎盘、胎膜残留都会引起产后出血。因此产后接生人员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子宫壁上,不能自行剥离叫胎盘粘连。多次人工流产易导致子宫内膜受损及发生子宫内膜炎,或由其他原因引起子宫内膜炎,因此在要孩子之前应避免多次人工流产,或积极防治子宫内膜炎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
软产道损伤
急产、胎儿过大、宫缩过强、不正当的阴道助产、分娩过程中保护会阴不正确,都可能造成软产道的损伤而引起产后出血。分娩应选择正规、有抢救设施的医院,尽量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造成凝血功能不良,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造成产后出血。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孕早期开始产前检查,不宜妊娠者及时在孕早期终止妊娠,孕期积极防治贫血,是可以大大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产后出血的治疗,其主要在于正确估计出血量,及早识别产后出血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可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加强宫缩;胎盘、胎膜不全应及时清宫;软产道损伤,要快速缝合止血;凝血功能障碍,应治疗原发病,补充凝血因子。
以上内容是关于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所在,相信大家在阅读后对该症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产后出血对产妇是有影响的,如果出血量少,产妇自身体质好,经过治疗即可痊愈,但失血过多,产妇本人贫血或者是体质虚弱,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因此,产后出血需要引起重视。
产后恶露的病因
产生产后恶露不尽的原因很多,如子宫内膜炎;部分胎盘、胎膜残留;子宫肌炎或盆腔感染;子宫黏膜下或肌壁间肿瘤;子宫肌腺瘤;子宫过度后倾、后屈;羊水过多,胎盘过大使子宫肌肉收缩力弱而影响子宫复旧,等等。产后子宫滋养细胞肿瘤也可引起子宫出血。
本病属晚期产后出血范畴。其病因主要是子宫复原不全,当部分胎盘、胎膜残留或感染而影响子宫收缩和复原。产妇其他全身因素,如患有慢性疾病、失血过多、过度疲倦、体质未能恢复,或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瘤等局部因素,均可影响子宫复原不全。其次,剖宫产术后,子宫壁切口裂开、手术时止血不彻底或因术后感染,影响子宫复原而导致流血不止。
产后胎膜残留有何症状
产后胎膜残留有什么症状
不论是足月顺产,还是中孕引产,都有可能出现产后胎膜残留的情况。那么,产后胎膜残留有何症状呢?这主要取决于胎膜残留的数量和子宫收缩的情况来决定的。
如果胎膜残留不多,子宫收缩力强,那么,产妇的症状就轻微或者没有症状,大多只有阵发性子宫收缩痛,小腹酸胀等。这时,阴道流血少,一般不超过月经量。而且这种阴道恶露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几天后,这种分泌物颜色变浅淡,除了有正常的血腥味外,其他的都没有特殊的异味。产妇精神状况良好,饮食佳,大小便也正常。
反之,如果产后宫腔内的胎膜组织残留较多的话,可能会影响子宫收缩。这样,子宫胎盘创面的血管就不能有效闭合,导致出血较多,一般都是会超过月经量的,甚至出现大出血。同时,腹痛较重。出血量过多的话,可能导致头晕,出虚汗,疲倦,面色苍白,甚至发生休克。这个时候就需要抗休克治疗,必要时进行输血。
最关键的是可能需要急诊进行清宫处理,将残留的胎膜组织清除干净,才能有效止血和促进子宫收缩,再辅以补血和预防感染药物的治疗。
所以,产后胎膜残留的症状,主要与出血量多少有关。需要观察出血量,如果发生大出血,要及时就医,避免发生危险。
并发症
1、胎盘粘连
多表现为第三产程延长或出血。第三产程的长短与产后出血发生率有明显关系。当第三产程时间超过10分钟,产后失血量明显增加,而超过20分钟时失血量增加更为明显。
2、胎盘剥离后滞留
多因子宫收缩乏力,产妇体弱腹肌收缩不良或膀胱充盈,以致胎盘虽已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但滞留于子宫腔内,进一步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
为什么会产生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1 病因:
1.1 胎盘、胎膜残留、蜕膜脱落不完全。
1.2 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或盆腔感染。
1.3 子宫肌瘤,如子宫肌壁间肌瘤、子宫腺肌瘤(adenomyoma)。
1.4 子宫过度后屈或侧屈,恶露排出不畅,致使恶露滞留在子宫腔内。
1.5 胎盘面积过大(如多胎妊娠、前置胎盘等)影响子宫复旧,因胎盘附着部位的肌层较薄子宫收缩力明显减弱。
1.6 多产妇因多次分娩使子宫纤维组织相对增多,影响子宫收缩力。
1.7 膀胱过度膨胀或膀胱经常处于膨胀状态,以产后尿潴留最常见。
胎盘粘连怎么办
胎盘粘连怎么办
超声检查对胎盘粘连是检查不出来的,只能是了解一下胎盘在子宫内的位置、胎盘的成熟度、胎盘内有没有异常肿物。一般孕期超声可能有一定提示,但不是绝对的。只有经验十分丰富的医生可能会猜想到。生孩子的时候发现胎盘粘连,当时医生会人工剥离胎盘,人工还没有剥离干净,待产后1-3天看在静脉滴注缩宫素下行清宫手术。
中期引产是很容易出现胎盘或胎膜残留和粘连的,这是因为胎盘和胎膜还没有生长成熟,这是中期引产中很常见的。如果是足月产,出现胎盘和胎膜残留、粘连的原因可能是子宫内膜的炎症或孕期使用保胎药造成的。建议下次怀孕前进行妇科检查,如果有内膜的炎症,可以进行治疗。
一般临床上都会用的防止粘连的方法就是手术完后24小时就要下床活动的,可以有效的预防。部分粘连时由于未完全剥离,而引起出血。常见于多次人工流产,造成子宫内膜受损及发生内膜炎或其他原因造成子宫内膜炎所致。处理方法:手入宫腔轻轻将胎盘剥离后取出。取出后立即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术后注射宫缩剂减少出血,抗生素预防感染。
产后恶露不绝
产后恶露不绝是由于产时劳伤经脉,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而致产后3周以上,仍有阴道出血者。相当于子宫复旧不良,子宫轻度感染,胎盘、胎膜残留。
[症状]:
产后3周以上阴道仍有少量出血。妇科检查可确诊子宫复旧不良,或子宫轻度感染,或胎盘。胎膜残留。以排除绒癌及恶性葡萄胎。
[病因]:本病发生常与气虚、血热。血瘀等因素有关。
[治法]:固冲任,健脾益气
黄芪30 党参20 白术15 炙甘草6 陈皮6 金樱子24 五味子9
首乌30 益母草20 淮山20 地榆15 乌贼骨15
[加减]:
(1)头晕目眩,加龙眼肉15 熟地20 当归15
(2)下腹疼痛并有血块者,加炒蒲黄12
(3)形寒肢冷,小腹冷痛,加吴茱萸10 艾叶10 台乌12
(4)肝郁气滞,胸胁胀痛者加柴胡10 香附12 郁金12
(5)夜尿多者,加川断15 补骨脂15
(6)气虚者,另炖服人参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