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营养师传授长胎不长肉的营养策略

营养师传授长胎不长肉的营养策略

怀孕各阶段 补充营养需有侧重点

孕期不同阶段需要的营养也不同。怀孕前三个月,由于孕妇食欲较差,饮食宜清淡。在恶心不严重时要尽量多吃些主食、水果和酸奶等。可以补充孕妇专用的营养素,但没必要吃任何补品;怀孕4-6月时开始增加食量,此时孕妇每天需要增加的蛋白质和能量分别是15克和200千卡,大约只相当于1个鸡蛋+半斤低脂牛奶(约14克蛋白质,200千卡);怀孕7-9个月的孕妇每天需要增加蛋白质20克,能量200千卡,蛋白质的量大约相当于1两瘦牛肉+半斤低脂牛奶+1两豆腐(约22克蛋白质,210千卡)。

有些孕妇在怀孕后期大量吃肉吃鱼、喝油汤,认为这样才能给宝宝“长肉”。其实这样做对母子双方健康实在没有丝毫帮助,只会一味令孕妇添肉。另外,孕期全程都要少吃高度加工食品、甜食、煎炸食品、膨化食品之类营养素含量低的食物。应该用有限的胃口装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海产食肉鱼含汞过高,每周食用最好不超过一次。蔬菜、水果、粗粮、豆类、牛奶、豆浆等食物有帮助重金属排除的作用,宜常吃。特别是孕期最后三个月容易便秘,要多吃些粗粮、薯类、蔬菜等高纤维的食物。

营养有的放矢 锻炼如影相伴

不过除了营养的补充,适度的锻炼和孕期一些生活习惯对控制体重也很多帮助。中国营养联盟副秘书长、中国营养学会会员王旭峰介绍,一些准妈妈由于暴饮暴食,导致大量脂肪贮备在腰腹部,或者臀部和腿部,这部分脂肪与胎儿发育并无直接关系。所以孕妇应加强日常锻炼,多活动,经常散步,这样不仅不会使孕妇体重过度增加,还会对胎儿的发育有好处,同时也会增加顺产的几率;其次,晚饭要适当少吃,避免热量在体内堆积,促进发胖。准妈妈不用担心,这样做并不影响对胎儿的营养供给;同时还要适当减少主食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进食。这样吃不仅减少多余的能量,营养素也较丰富,而且蔬果中的纤维素还能缓解或消除便秘现象;最后,孕妇要有经常称体重的习惯,当体重增加过快时要及时控制饮食,用多吃蔬菜、水果等低热能的食品,代替一部分主食,力争不要使每周体重增加量超过0.4公斤。孕期切记要保证饮食重“精”不重“多”。

孕期增重多少最合适?

专家建议,正常孕妇在孕期全程的体重增加在12公斤左右即可,体重的增加不应在某个阶段突飞猛进,而应该是均匀。例如孕期若增加12公斤,那么怀孕体重应分别在怀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内)增加2公斤,中期(怀孕3个月至6个月)和末期(怀孕7个月至9个月)各增加5公斤为宜

胎儿最害怕的12件东西

1.怕噪音

胎儿6个月大时,已经听得到外界的声音,因此,胎教专家多半建议妈妈从6个月起可以经常温柔地对宝宝说说话。

【影响】

*如果生活中充满噪音就会对宝宝造成影响,例如:突然的巨大声响可能会使宝宝受到惊吓,长期的噪音会让宝宝觉得烦躁,甚至影响听觉的发育。

*美国的新生儿科医师曾研究过,在机场附近地区居住的人群中,新生儿畸形率从0.8%增加到1.2%,主要症状有脊柱畸形、腹部畸形和颅脑畸形。

*有研究显示,孕妇若受过85分贝以上的噪音影响,胎儿在出生前就已丧失了听觉的灵敏度。

*噪音也会使孕妈咪本身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影响睡眠,母亲没有办法好好休息,胎儿就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了。

【对策】金纯正医师建议,怀孕期间最好离开噪音的环境,多聆听一些轻快、悦耳的音乐。

2.怕烟酒

【影响】

*过量的酒精可能造成胎儿生长迟滞、神经发生异常、畸形、智能受损的危险。

*香烟可能会造成出生婴儿体重过轻、早产、胎死腹中等危险。因此,烟酒是胎儿健康成长非常大的敌人。

【对策】孕妈咪应该严格遵守不喝酒、不抽烟、不吸二手烟的原则,使宝宝免于受到烟酒的危害。

3.怕妈妈情绪过度不安

【影响】

*怀孕期间孕妇有可能因为担心胎儿健康、对角色转变的不适应、家人不够体贴等等原因,而产生焦虑或忧郁的情况,如果母亲处于长期过度情绪不安、烦躁可能会使胎儿生长迟滞。

*宝宝出生后易有脾气暴躁、易生病、易怒、常哭泣等表现,可见孕妈咪长期情绪不安,对胎儿影响颇大!

【对策】

*如果只是偶发一、两件事令妈咪不开心,只要妈妈尽快平复情绪,对于胎儿的影响并不大,妈妈不必太担心。

*怀孕期间母亲应该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如果原来就有忧郁症的妈咪更要细心关照自己的情绪,必要时应就医与精神科医师讨论合适控制情绪的方式,使忧郁状况降至最低。

4.怕药物

【影响】严重错误用药,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器官发育异常,甚至死亡。

【对策】

*不是所有的药物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不过,怀孕期间药物的使用,确实需要谨慎注意。

*医师表示,怀孕期间不管外用或内服的药物都应遵照医师的指示,不可任意使用不了解成分的药物。

孕期用药分5级包括有A、B、C、D、X级。

*A级是可以安全服用。

*B级多半还能接受。

*C级其安全性目前无法确定,但如果有必要时,医师还是会选择使用。

*D级药物医学证明可能会造成胎儿异常,不过,如果在利多于弊的特殊情况下,还是可能会使用。

*X级的药物基本上绝对禁止孕期使用。

5.怕母体不健康

【影响】健康的母亲才能孕育健康的宝贝,如果母亲本身不健康,例如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可能会造成胎儿异常,甚至死亡的高危险。

即使母亲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熬夜、不运动、过度劳累等,也可能让胎儿没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而无法健康的成长。

【对策】母亲生病就应该积极就医,使病情稳定控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别忘了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心,当一个健康的快乐母亲。

6.怕放射线

【影响】

*不当的放射线照射,例如接受X光检查、计算机断层检查等,有可能使胎儿发生流产、畸形、心智发育迟缓的危险。

*主要是根据照射剂量、照射部位及怀孕周数三个因素来判断,照射剂量越高,越接近胎儿,其危险性就愈高。

【对策】

*接受X光等检查之前,都要留心自己是否可能怀孕了,必要时应先验孕再做检查。

*如果怀孕期间需接受X光检查或其它放射线的治疗时,应该明确告知医师,让医师评估最安全的方式。

7.怕营养不良

【影响】

*一般来说,现在孕妇多半都是营养过剩,很少有孕妇会发生营养不良。不过,一旦孕妇营养不良或过度减肥,就可能造成宝宝营养吸收的不足,而导致发育障碍、智力受损等问题。

*澳洲的产科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是否患心脏病、糖尿病以及其它成人疾病,明显与怀孕期间的节食减肥有关,因为减少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取,将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

*有些孕妇过度挑食,也可能会使胎儿缺乏某些营养素,例如怀孕初期严重叶酸摄取不足,可能造成胎儿神经管的发育缺陷。

*德国Hann.Muenden诊所的Tracy Yang也指出,在最新研究中发现,母亲的口味可以通过羊水和母乳传给胎儿,如果孕妇偏好某种食物,宝宝出生后也容易偏食。

【对策】孕妈咪应保持适当、均衡的饮食习惯,以防胎儿不健康。

8.怕高过敏食物

【影响】现代过敏儿的比例相当高,而过敏与遗传息息相关。怀孕期间如果母亲吃太多过敏食物可能会导致本身过敏发作,进而诱发胎儿的过敏体质,未来宝宝出生之后,成为过敏儿的机率就会大增。

【对策】怀孕期间已有过敏反应的妈咪,最好避免食入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例如牛奶、柑橘类、芒果、核果类、巧克力、蛋白、带壳的海鲜等,才能减少胎儿过敏的机率。

9.怕妈妈玩宠物

【影响】居家宠物中,较为担心的是猫咪粪便中可能有一种会传染给人的“弓形虫”。若孕妇受弓形虫感染,易导致胎儿畸形、脑部发育迟缓等。

【对策】

*其传染途径来自于猫咪的粪便,因此,怀孕期间将猫咪清洁工作交给家人,家人也需注意双手的清洁,大致上应可放心。

*如果妈妈还是担心可考虑暂时交给别人代为照顾。

*除了猫咪、小狗之外,有些人家中有特殊的宠物,例如黄金鼠、鸟类等,原则上如果要养,清洁工作都应交给其它家人处理,但最好还是先送请他人暂养。

10.怕未接受定期产检

【影响】胎儿在妈妈腹中是阶段性的成长,每个阶段生长发育的器官都不同,医师在产检时所注重的检查内容也会有所不同,透过定期产检,能够预防早产、并发症、胎盘早前剥离等各种危害胎儿的事件发生。

【对策】定期产检是维护宝宝健康最好的做法,如果妈妈没有确实接受定期产检,对宝宝的影响是很大的喔!

11.怕强烈撞击

【影响】孕妇如果因为车祸、跌倒或受外力强烈的撞击,很可有能会发生早产、破水、胎盘早期剥离、子宫破裂等种种危险。

即使撞击力道还不至太过严重,但腹中宝宝对于突如其来的撞击感受,往往也会产生惊吓反应。

【对策】怀孕之后最好不骑车、走路应穿止滑的鞋子、如果感觉反应变差时,也最好不要开车、上下楼梯要留意脚步、预防地板湿滑等,以减少伤害胎儿的意外发生。

12.怕长途劳累旅行

【影响】过度劳累或长途奔波的旅行,不但无法放松身心,反而可能造成胎儿早产的危险。愉快的旅行有助于宝宝胎教,但如果过了头,变成一种负担就不适合了。

【对策】

*想要出游,医师建议,孕妇应避开不稳定的初期及负担太大的后期,原则上,怀孕中期是适合旅行的时间。

*孕妇旅行仍要注意行程不要太过紧凑以及避免前往卫生条件不佳的地方。

*穿着好走的鞋子以及轻便透气的服装等。

*开车旅行时也要注意适时休息,下车走动走动,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而造成血液循环不良。

盘点孕妇肚中胎儿最害怕的十件事情

事情1.怕噪音

胎儿6个月大时,已经听得到外界的声音,因此,胎教专家多半建议妈妈从6个月起可以经常温柔地对宝宝说说话。

【影响】

*如果生活中充满噪音就会对宝宝造成影响,例如:突然的巨大声响可能会使宝宝受到惊吓,长期的噪音会让宝宝觉得烦躁,甚至影响听觉的发育。

*美国的新生儿科医师曾研究过,在机场附近地区居住的人群中,新生儿畸形率从0.8%增加到1.2%,主要症状有脊柱畸形、腹部畸形和颅脑畸形。

*有研究显示,孕妇若受过85分贝以上的噪音影响,胎儿在出生前就已丧失了听觉的灵敏度。

*噪音也会使孕妈咪本身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影响睡眠,母亲没有办法好好休息,胎儿就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了。

【对策】金纯正医师建议,怀孕期间最好离开噪音的环境,多聆听一些轻快、悦耳的音乐。

事情2.怕烟酒

【影响】

*过量的酒精可能造成胎儿生长迟滞、神经发生异常、畸形、智能受损的危险。

*香烟可能会造成出生婴儿体重过轻、早产、胎死腹中等危险。因此,烟酒是胎儿健康成长非常大的敌人。

【对策】孕妈咪应该严格遵守不喝酒、不抽烟、不吸二手烟的原则,使宝宝免于受到烟酒的危害。

事情3.怕妈妈情绪过度不安

【影响】

*怀孕期间孕妇有可能因为担心胎儿健康、对角色转变的不适应、家人不够体贴等等原因,而产生焦虑或忧郁的情况,如果母亲长期过度情绪不安、烦躁可能会使胎儿生长迟滞。

*宝宝出生后易有脾气暴躁、易生病、易怒、常哭泣等表现,可见孕妈咪长期情绪不安,对胎儿影响颇大!

【对策】

*如果只是偶发一、两件事令妈咪不开心,只要妈妈尽快平复情绪,对于胎儿的影响并不大,妈妈不必太担心。

*怀孕期间母亲应该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如果原来就有忧郁症的妈咪更要细心关照自己的情绪,必要时应就医与精神科医师讨论合适控制情绪的方式,使忧郁状况降至最低。

事情4.怕药物

【影响】严重错误用药,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器官发育异常,甚至死亡。

【对策】

*不是所有的药物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不过,怀孕期间药物的使用,确实需要谨慎注意。

*医师表示,怀孕期间不管外用或内服的药物都应遵照医师的指示,不可任意使用不了解成分的药物。

孕期用药分5级包括有A、B、C、D、X级。

*A级是可以安全服用。

*B级多半还能接受。

*C级其安全性目前无法确定,但如果有必要时,医师还是会选择使用。

*D级药物医学证明可能会造成胎儿异常,不过,如果在利多于弊的特殊情况下,还是可能会使用。

*X级的药物基本上绝对禁止孕期使用。

事情5.怕母体不健康

【影响】健康的母亲才能孕育健康的宝贝,如果母亲本身不健康,例如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可能会造成胎儿异常,甚至死亡的高危险。

即使母亲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熬夜、不运动、过度劳累等,也可能让胎儿没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而无法健康的成长。

【对策】母亲生病就应该积极就医,使病情稳定控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别忘了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心,当一个健康的快乐母亲。

事情6.怕放射线

【影响】

*不当的放射线照射,例如接受X光检查、计算机断层检查等,有可能使胎儿发生流产、畸形、心智发育迟缓的危险。

*主要是根据照射剂量、照射部位及怀孕周数三个因素来判断,照射剂量越高,越接近胎儿,其危险性就愈高。

【对策】

*接受X光等检查之前,都要留心自己是否可能怀孕了,必要时应先验孕再做检查。

*如果怀孕期间需接受X光检查或其它放射线的治疗时,应该明确告知医师,让医师评估最安全的方式。

事情7.怕营养不良

【影响】

*一般来说,现在孕妇多半都是营养过剩,很少有孕妇会发生营养不良。不过,一旦孕妇营养不良或过度减肥,就可能造成宝宝营养吸收的不足,而导致发育障碍、智力受损等问题。

*澳洲的产科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是否患心脏病、糖尿病以及其它成人疾病,明显与怀孕期间的节食减肥有关,因为减少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取,将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

*有些孕妇过度挑食,也可能会使胎儿缺乏某些营养素,例如怀孕初期严重叶酸摄取不足,可能造成胎儿神经管的发育缺陷。

*德国Hann.Muenden诊所的Tracy Yang也指出,在最新研究中发现,母亲的口味可以通过羊水和母乳传给胎儿,如果孕妇偏好某种食物,宝宝出生后也容易偏食。

【对策】孕妈咪应保持适当、均衡的饮食习惯,以防胎儿不健康。

事情8.怕高过敏食物

【影响】现代过敏儿的比例相当高,而过敏与遗传息息相关。怀孕期间如果母亲吃太多过敏食物可能会导致本身过敏发作,进而诱发胎儿的过敏体质,未来宝宝出生之后,成为过敏儿的机率就会大增。

【对策】怀孕期间已有过敏体质的妈咪,最好避免食入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例如牛奶、柑橘类、芒果、核果类、巧克力、蛋白、带壳的海鲜等,才能减少胎儿过敏的机率。

事情9.怕妈妈玩宠物

【影响】居家宠物中,较为担心的是猫咪粪便中可能有一种会传染给人的“弓形虫”。若孕妇受弓形虫感染,易导致胎儿畸形、脑部发育迟缓等。

【对策】

*其传染途径来自于猫咪的粪便,因此,怀孕期间将猫咪清洁工作交给家人,家人也需注意双手的清洁,大致上应可放心。

*如果妈妈还是担心可考虑暂时交给别人代为照顾。

*除了猫咪、小狗之外,有些人家中有特殊的宠物,例如黄金鼠、鸟类等,原则上如果要养,清洁工作都应交给其它家人处理,但最好还是先送请他人暂养。

事情10.怕未接受定期产检

【影响】胎儿在妈妈腹中是阶段性的成长,每个阶段生长发育的器官都不同,医师在产检时所注重的检查内容也会有所不同,透过定期产检,能够预防早产、并发症、胎盘早前剥离等各种危害胎儿的事件发生。

【对策】定期产检是维护宝宝健康最好的做法,如果妈妈没有确实接受定期产检,对宝宝的影响是很大的喔!

老人强健骨骼必须补充的7大营养

1.骨骼“支撑者”:钙

人的骨骼是“活”的,当钙摄入不足时,骨骼中的钙就会释放到血液里,以维持血钙浓度,导致骨密度越来越低,骨质越来越疏松,进而引发骨折、骨质退行性增生或儿童佝偻病。

营养策略:有人做过统计,在普通人一天的膳食中,平均只能摄入250—350毫克钙,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每日800—1000毫克钙摄入量相差甚远。

年轻时就要多吃含钙食物,才能为骨骼储蓄充足的钙。一般情况下,多吃牛奶、豆制品、海带、虾皮等,就能够满足正常人补钙的需要。

烹饪时可以放点醋,有助钙质溶解,帮助吸收。喜欢吃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以及爱吃咸的人,要特别注意补钙,因为油脂和盐会抑制钙的吸收。

2.骨骼“加油站”:维生素D

它能促进肠道钙吸收,减少肾脏钙排泄,就像加油站一样,源源不断地把钙补充到骨骼中去。如果缺少维D,骨头的硬度会降低,形成“软骨症”。幼儿往往颅骨、胸廓发育不全,容易佝偻;孕妇、老人的下肢、骨盆等处骨骼力量则会减退。

营养策略:人体90%的维D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通过自身皮肤合成;其余10%通过食物摄取,比如蘑菇、海产品、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等。

补维D最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是晒太阳。美国研究人员建议,天气晴朗时,每天正午前后两小时内,不擦防晒霜,暴露40%以上的皮肤,晒太阳5—15分钟就足够。对于长年在写字楼办公的人来说,隔着玻璃照射阳光达不到补维D效果,最好假期多进行户外运动。

3.骨骼“混凝土”:蛋白质

骨骼中,22%的成分都是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蛋白。有了蛋白质,人的骨头才能像混凝土一样,硬而不脆、有韧性,经得起外力的冲击。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和多肽有利于钙的吸收。

如果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不仅人的新骨形成落后,还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有研究发现,不爱吃肉、豆制品,长期缺少蛋白质的人,容易发生髋骨骨折。

营养策略:常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对骨骼健康最有益,比如牛奶、蛋类、核桃、肉皮、鱼皮、猪蹄胶冻等。正常人不需要额外服用蛋白粉等保健品。蛋白质摄取过多反而对骨骼不利,会使人体血液酸度增加,加速骨骼中钙的溶解和尿中钙的排泄。

4.骨骼“保卫者”:镁

人体60%—65%的镁存在于骨骼中。专家表示,在新骨的形成中,镁起到重要作用。骨骼中镁的含量虽然少,可一旦缺乏,会让骨头变脆,更易断裂。

长期缺镁,还会引发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健康。饮食中镁摄入低的女性,骨骼密度也较低。

营养策略:紫菜、全麦食品、杏仁、花生和菠菜等都富含镁。每星期吃2—3次花生,每次5—8粒就能满足一个人对镁的需求;多喝水也能促进镁的吸收。

5.骨骼“稳定剂”:钾

人体每个细胞都含有钾元素,骨骼也不例外。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酸碱平衡,参与能量代谢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这对于骨骼的生长和代谢是必不可少的。钾能够防止钙流失,使骨骼更硬朗。

营养策略:要想补钾,多吃香蕉、橙子、李子、葡萄干等水果,西红柿、土豆、菠菜、山药等蔬菜,以及紫菜、海带等海藻类食品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橙汁,里面含有丰富的钾,而且能补充水分和能量。钾补充剂最好不要轻易服用,因为它可能对心脏不利。

6.骨骼“添加剂”:维生素K

就像食物需要一定的添加剂一样,骨头也需要添加剂维K来激活骨骼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骨钙素,从而提高骨骼的抗折能力。

如果女性维K摄入较低,就会增加骨质疏松和股骨骨折的危险。补充维K能促进儿童骨骼健康,减少关节炎的发生。

营养策略:膳食中,蔬菜叶片的绿颜色越深,维K的含量就越高。每天只要吃500克蔬菜,其中包含300克以上的深绿叶蔬菜,就能有效预防维K不足。

长期服用抗生素的人,肠道菌群平衡可能被破坏,影响维K的合成,要特别注意多吃绿叶蔬菜。此外,维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补充时最好不要生吃蔬菜,而是加调味油炒熟。

7.骨骼“清道夫”:维生素B12

维B12是唯一含有矿物质磷的维生素,对维持骨骼硬度起着重要作用。它就像个“清道夫”一样,能清除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保护骨骼,防止因为高半胱氨酸过多导致的骨质疏松,甚至是髋骨骨折。

营养策略:动物肝脏、贝类、瘦牛肉、全麦面包和低脂奶制品,都是富含维B12的食品。不过,老人很难吸收维B12,植物性食物(螺旋藻等藻类除外)中不含维B12,所以50岁以上的人和素食者可适当服用补充剂,每天摄入的标准是2.4微克。

长胎不长肉的秘诀 少吃多餐注重营养

孕期营养讲究均衡多样,食材的颜色也易丰富,这样有助于营养的多方面摄取。孕妈妈每日摄入的总量逐渐增多,并由原来的每天三餐,变成了每天四五餐。孕早期三个月,主要补充些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和叶酸含量比较高的动物肝脏都是不错的选择。过了三个月,胎儿所需营养增多,孕妇的胃口不适感逐步消失,食量逐渐增大,此时的营养尽量呈现多样化。


哪些方法有助于强壮骨骼

1.骨骼“支撑者”:钙

人的骨骼是“活”的,当钙摄入不足时,骨骼中的钙就会释放到血液里,以维持血钙浓度,导致骨密度越来越低,骨质越来越疏松,进而引发骨折、骨质退行性增生或儿童佝偻病。

营养策略:有人做过统计,在普通人一天的膳食中,平均只能摄入250—350毫克钙,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每日800—1000毫克钙摄入量相差甚远。

专家指出,年轻时就要多吃含钙食物,才能为骨骼储蓄充足的钙。一般情况下,多吃牛奶、豆制品、海带、虾皮等,就能够满足正常人补钙的需要。

烹饪时可以放点醋,有助钙质溶解,帮助吸收。喜欢吃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以及爱吃咸的人,要特别注意补钙,因为油脂和盐会抑制钙的吸收。

2.骨骼“加油站”:维生素D

它能促进肠道钙吸收,减少肾脏钙排泄,就像加油站一样,源源不断地把钙补充到骨骼中去。如果缺少维D,骨头的硬度会降低,形成“软骨症”。幼儿往往颅骨、胸廓发育不全,容易佝偻;孕妇、老人的下肢、骨盆等处骨骼力量则会减退。

营养策略:人体90%的维D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通过自身皮肤合成;其余10%通过食物摄取,比如蘑菇、海产品、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等。

专家指出,补维D最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是晒太阳。美国研究人员建议,天气晴朗时,每天正午前后两小时内,不擦防晒霜,暴露40%以上的皮肤,晒太阳5—15分钟就足够。对于长年在写字楼办公的人来说,隔着玻璃照射阳光达不到补维D效果,最好假期多进行户外运动。

3.骨骼“混凝土”:蛋白质

骨骼中,22%的成分都是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蛋白。有了蛋白质,人的骨头才能像混凝土一样,硬而不脆、有韧性,经得起外力的冲击。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和多肽有利于钙的吸收。

如果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不仅人的新骨形成落后,还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有研究发现,不爱吃肉、豆制品,长期缺少蛋白质的人,容易发生髋骨骨折。

营养策略:常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对骨骼健康最有益,比如牛奶、蛋类、核桃、肉皮、鱼皮、猪蹄胶冻等。正常人不需要额外服用蛋白粉等保健品。蛋白质摄取过多反而对骨骼不利,会使人体血液酸度增加,加速骨骼中钙的溶解和尿中钙的排泄。

4.骨骼“保卫者”:镁

人体60%—65%的镁存在于骨骼中。专家表示,在新骨的形成中,镁起到重要作用。骨骼中镁的含量虽然少,可一旦缺乏,会让骨头变脆,更易断裂。

长期缺镁,还会引发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健康。饮食中镁摄入低的女性,骨骼密度也较低。

营养策略:紫菜、全麦食品、杏仁、花生和菠菜等都富含镁。每星期吃2—3次花生,每次5—8粒就能满足一个人对镁的需求;多喝水也能促进镁的吸收。

5.骨骼“稳定剂”:钾

人体每个细胞都含有钾元素,骨骼也不例外。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酸碱平衡,参与能量代谢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这对于骨骼的生长和代谢是必不可少的。近日,发表在美国《环境营养》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还指出,钾能够防止钙流失,使骨骼更硬朗。

营养策略:要想补钾,多吃香蕉、橙子、李子、葡萄干等水果,西红柿、土豆、菠菜、山药等蔬菜,以及紫菜、海带等海藻类食品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橙汁,里面含有丰富的钾,而且能补充水分和能量。钾补充剂最好不要轻易服用,因为它可能对心脏不利。

6.骨骼“添加剂”:维生素K

就像食物需要一定的添加剂一样,骨头也需要添加剂维K来激活骨骼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骨钙素,从而提高骨骼的抗折能力。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如果女性维K摄入较低,就会增加骨质疏松和股骨骨折的危险。荷兰研究则发现,补充维K能促进儿童骨骼健康,减少关节炎的发生。

营养策略:膳食中,蔬菜叶片的绿颜色越深,维K的含量就越高。每天只要吃500克蔬菜,其中包含300克以上的深绿叶蔬菜,就能有效预防维K不足。

长期服用抗生素的人,肠道菌群平衡可能被破坏,影响维K的合成,要特别注意多吃绿叶蔬菜。此外,维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补充时最好不要生吃蔬菜,而是加调味油炒熟。

7.骨骼“清道夫”:维生素B12

维B12是唯一含有矿物质磷的维生素,对维持骨骼硬度起着重要作用。它就像个“清道夫”一样,能清除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保护骨骼,防止因为高半胱氨酸过多导致的骨质疏松,甚至是髋骨骨折。

营养策略:动物肝脏、贝类、瘦牛肉、全麦面包和低脂奶制品,都是富含维B12的食品。不过,老人很难吸收维B12,植物性食物(螺旋藻等藻类除外)中不含维B12,所以50岁以上的人和素食者可适当服用补充剂,每天摄入的标准是2.4微克。

所有的孕妇都适合喝孕妇奶粉吗

专家观点: 不是所有的孕妇都要喝孕妇奶粉

日前,记者在郑州大学三附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胡孟彩教授的门诊,见到了32岁的周女士,她怀孕五个月了,在围产保健中检查出血糖高,便来找医生咨询。

胡孟彩教授问她:“平时都吃啥?”

周女士说,家里做生意,不缺钱,一怀孕,各种补品都买了不少。“我以前饭量就大,怀孕后,没事就光想吃东西,血糖高可能跟这有关系。”

胡孟彩教授说,怀孕是个喜事,让孕妇吃些好的补充营养无可厚非。但只要日常饮食注重搭配,基本上就能满足孕妇的需要,不需要额外吃补品。

“门诊上经常遇到孕妇在怀孕期间,因为吃了太多补品,导致胎儿过大,明显超重,最后不得不选择剖宫产。”

胡孟彩教授说,不仅如此,有些孕妇在怀孕期间吃得虽然好,但腹中的宝宝却营养不良。

“很多孕妇想着一个人要吃两个人的饭,所以可劲吃,可是,孕妇吃下的东西,不一定都能被孩子吸收。”

郑州营养咨询师李爱莲也认为,多数孕妇都没有必要喝孕妇奶粉。一般情况下,孕妇会单独补充叶酸等营养物质,而且会比平时注重营养,所以孕期一般不会缺乏营养。此外,一些奶粉宣传中添加的DHA营养物质,在日常饮食中也能补充,比如深海鱼类富含DHA,动物肝脏如猪肝等蛋白质含量丰富,最好每周食用一至两次,瘦肉、蔬菜等含有丰富的叶酸,可以多吃一些。

此外,不少职场女性长期在外就餐,常规饮食很难做好孕前营养储备,那么,这类女性可以喝些奶粉,无论是孕妇奶粉还是普通的奶粉都行,每天一杯,约250毫升。

男人科学饮食孕育健康宝宝

1、大量吸烟致使体内缺乏维生素C

消除对策:在计划怀一个宝贝时,一定要在受孕的3-6个月前停止吸烟,同时,多吃绿叶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中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

2、不注意吃蔬菜水果

消除对策:准备怀孕时,制定一个合理均衡摄取营养的方案,而合理营养是指有充足的热量供应、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除了多吃一些鸡、鱼、瘦肉、蛋类、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为了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男子还应该多吃一些绿叶蔬菜、水果和粗粮,以保证精子发育所必要的营养,使遗传潜力得到最大的挖掘,同时为胎儿生长发育准备好充足而均衡的营养。

3、只喜欢吃肉类食物

消除策略:准备怀孕前在饮食安排上既要多吃肉食,同时也不可以疏忽吃蔬菜、水果和粗粮这些有助于形成碱性体质的食物,这样,才能摄取到高蛋白、必需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充足的能量等提升生育能力的重要营养素。

孕妇长胎不长肉的营养饮食策略

怀孕各阶段补充营养需有侧重点

“孕期不同阶段需要的营养也不同。”怀孕前三个月,由于孕妇食欲较差,饮食宜清淡。在恶心不严重时要尽量多吃些主食、水果和酸奶等。可以补充孕妇专用的营养素,但没必要吃任何补品;怀孕4-6月时开始增加食量,此时孕妇每天需要增加的蛋白质和能量分别是15克和200千卡,大约只相当于1个鸡蛋半斤低脂牛奶(约14克蛋白质,200千卡);怀孕7-9个月的孕妇每天需要增加蛋白质20克,能量200千卡,蛋白质的量大约相当于1两瘦牛肉半斤低脂牛奶1两豆腐(约22克蛋白质,210千卡)。

有些孕妇在怀孕后期大量吃肉吃鱼、喝油汤,认为这样才能给宝宝“长肉”。其实这样做对母子双方健康实在没有丝毫帮助,只会一味令孕妇添肉。另外,孕期全程都要少吃高度加工食品、甜食、煎炸食品、膨化食品之类营养素含量低的食物。应该用有限的胃口装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海产食肉鱼含汞过高,每周食用最好不超过一次。蔬菜、水果、粗粮、豆类、牛奶、豆浆等食物有帮助重金属排除的作用,宜常吃。特别是孕期最后三个月容易便秘,要多吃些粗粮、薯类、蔬菜等高纤维的食物。

营养有的放矢锻炼如影相伴

不过除了营养的补充,适度的锻炼和孕期一些生活习惯对控制体重也很多帮助。中国营养联盟副秘书长、中国营养学会会员王旭峰介绍,一些准妈妈由于暴饮暴食,导致大量脂肪贮备在腰腹部,或者臀部和腿部,这部分脂肪与胎儿发育并无直接关系。

孕期增重多少最合适?

专家建议,正常孕妇在孕期全程的体重增加在12公斤左右即可,体重的增加不应在某个阶段突飞猛进,而应该是均匀。例如孕期若增加12公斤,那么怀孕体重应分别在怀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内)增加2公斤,中期(怀孕3个月至6个月)和末期(怀孕7个月至9个月)各增加5公斤为宜。

长胎不长肉的孕期营养餐单 长胎不长肉的饮食原则

1、奶类、谷类、薯类、肉、禽、蛋、豆制品、坚果、蔬菜、水果、海鲜……在整个孕期是一样也不少。因为孕期营养讲究均衡多样,食材的颜色也易丰富,这样有助于营养的多方面摄取。

2、少吃多餐:将原来的每天三餐,变成了每天四五餐。胎儿逐步变大,占据了很大的腹部空间,所以需要减少食量,增多餐次以获取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准妈妈“长胎不长肉”的营养策略

怀孕各阶段补充营养需有侧重点

“孕期不同阶段需要的营养也不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介绍,怀孕前三个月,由于孕妇食欲较差,饮食宜清淡。在恶心不严重时要尽量多吃些主食、水果和酸奶等。可以补充孕妇专用的营养素,但没必要吃任何补品;怀孕4-6月时开始增加食量,此时孕妇每天需要增加的蛋白质和能量分别是15克和200千卡,大约只相当于1个鸡蛋半斤低脂牛奶(约14克蛋白质,200千卡);怀孕7-9个月的孕妇每天需要增加蛋白质20克,能量200千卡,蛋白质的量大约相当于1两瘦牛肉半斤低脂牛奶1两豆腐(约22克蛋白质,210千卡)。

范志红介绍,有些孕妇在怀孕后期大量吃肉吃鱼、喝油汤,认为这样才能给宝宝“长肉”。其实这样做对母子双方健康实在没有丝毫帮助,只会一味令孕妇添肉。另外,孕期全程都要少吃高度加工食品、甜食、煎炸食品、膨化食品之类营养素含量低的食物。应该用有限的胃口装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海产食肉鱼含汞过高,每周食用最好不超过一次。蔬菜、水果、粗粮、豆类、牛奶、豆浆等食物有帮助重金属排除的作用,宜常吃。特别是孕期最后三个月容易便秘,要多吃些粗粮、薯类、蔬菜等高纤维的食物。

营养有的放矢锻炼如影相伴

不过除了营养的补充,适度的锻炼和孕期一些生活习惯对控制体重也很多帮助。中国营养联盟副秘书长、中国营养学会会员王旭峰介绍,一些准妈妈由于暴饮暴食,导致大量脂肪贮备在腰腹部,或者臀部和腿部,这部分脂肪与胎儿发育并无直接关系。所以孕妇应加强日常锻炼,多活动

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经常散步,这样不仅不会使孕妇体重过度增加,还会对胎儿的发育有好处,同时也会增加顺产的几率;其次,晚饭要适当少吃,避免热量在体内堆积,促进发胖。准妈妈不用担心,这样做并不影响对胎儿的营养供给;同时还要适当减少主食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进食。这样吃不仅减少多余的能量,营养素也较丰富,而且蔬果中的纤维素还能缓解或消除便秘现象;最后,孕妇要有经常称体重的习惯,当体重增加过快时要及时控制饮食,用多吃蔬菜、水果等低热能的食品,代替一部分主食,力争不要使每周体重增加量超过0.4公斤。孕期切记要保证饮食重“精”不重“多”。

孕期增重多少最合适?

正常孕妇在孕期全程的体重增加在12公斤左右即可,体重的增加不应在某个阶段突飞猛进,而应该是均匀。例如孕期若增加12公斤,那么怀孕体重应分别在怀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内)增加2公斤,中期(怀孕3个月至6个月)和末期(怀孕7个月至9个月)各增加5公斤为宜。

孕期如何饮食只长胎不长肉

“长胎又长肉”的误区

现代营养学发达,生育当然不会以牺牲母亲的健康为代价。因而,孕妇需要注意营养的摄取,这不仅为胎儿,更为自身将来健康。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孕妇的体重需要合理增长,而不是盲目进补。盲目进补造成脂肪过度堆积,反而造成生育困难,造成妊高症、妊娠糖尿病。

孕期体重长在哪里?

孕妇在整个妊娠期增加的最佳体重是11~12公斤,这是最理想最健康的。造成孕妇体重增长的因素有羊水、胎盘、胎儿、增大的乳腺和子宫,为将来哺乳做的脂肪储备等。

小心变“长肉不长胎”

而孕妇体型大小已经决定了胎盘等大小,过多地进补,胎儿不一定长得快,而让孕妇身体脂肪堆积造成“长肉不长胎”,长上身的脂肪也难甩掉,还增加了孕妇患妊娠糖尿病、妊高症的风险。

相关推荐

老师传授男性护肤秘笈

使用男性保养品真的比较好吗?就我个人使用专为男性设计的保养品经验,真的会让我觉得比较舒适,像是质地偏清爽好吸收,在香味上也比较阳刚,外型设计适合握取、材质耐摔等,让粗犷男性方便安心使用等等。男性保养清洁最重要!许多男性工作上以外务为主,许多人又以机车为交通工具,面对恶劣的空气污染,再加上油性肌肤,清洁工作没有做好,很容易会有粉刺或痘痘的问题。我观察过很多身边好友,性子很急,挤一点洗面乳就直接涂在脸

徐长卿的营养价值 徐长卿的营养成分

徐长卿中主要成分是丹皮酚、异丹皮酚、黄酮甙、徐长卿苷、少量生物碱、糖类以及氨基酸以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适当食用有利于维持健康。

孕期进补如何长胎不长

妈胖宝宝轻?孕妈与宝宝体重不成比例。在国人的观念中,孕妈咪就是需要进补的,至于怎么补,却没有一个合理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有些孕妈咪自己胖了,结果小宝宝却只有那么一丁点,产后恢复也变得遥遥无期。黄女士已经怀孕23周了,作为全家重点的关注对象,黄女士享受着皇后般的待遇。每天衣来张手翻开张口,一日准时吃午餐,而且婆婆天天变着法子给进补,身形早就失了未孕前的苗条。本来黄女士也认为,吃得多主要是为肚子里的宝

六大流产因素难圆妈妈梦

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导致流产的最常见原因。英国科学家1997年的一项研究证明,约90%流产与妇科炎症有关。王丽娜教授解释说,在胚胎的发育初期,需要通过细小的树根状绒毛组织从母体汲取营养。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可影响绒毛的发育。此时,就像树根发生了坏死,枝叶也会枯萎一样,随着胚胎的死亡,自然流产就随之发生。对策:子宫内膜炎表现为白带量增多,经期延长,腰骶部疼痛等。有经验的医生根据病人症状和B超检查

别让孩子输在娘胎里

专家建议注重孕期的科学营养“不注重孕期和婴幼儿时期的科学营养,有可能让孩子的身体输在‘娘胎’里”。有关专家11月30日在“中国围产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严仁英教授百岁寿辰庆典”上如是说。这也是国际上新兴“健康与疾病发育起源”(DOHAD)理论的核心内容。“疾病的发生贯穿人的一生,疾病控制应从起源开始。”有关专家特别提到“千日计划”,即从母亲妊娠到孩子满两岁之间的约1000天时间内,孕产妇及儿童如都能

营养补充使肌增长

补充足够的热量,肌生长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没有足够的热量,就不能保证肌的正常生长。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运动时能量主要由糖原提供,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糖原,供给能量,并防止训练造成的肌分解。补充优质蛋白原料,蛋白质是肌构成的基石,也是肌生长的基础,因此每天必须摄人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优质的蛋白质包括类、乳清蛋白粉等(但也最好不要超过 3 g/kg人体质量)。促进合成、减少分解当肌的合

红酒遇到营养

一、红酒的营养成分红酒泛指红葡萄酒,采用酿酒专用的葡萄经过一系列的加工,酿造而成,保留了部分葡萄原有的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糖类、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的物质等。二、适当饮用红酒的好处1、保护心脏:法国研究者发现,每天喝1~3杯红葡萄酒可使心脏病的危险下降35%。2、促进睡眠:喝过酒的人基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喝酒之后睡觉更容易些。尤其是容易失眠的人,感受更明显些,3、美容养颜:葡萄酒富含花青素,就是

母乳充足,孩子添加辅食困难能否不添加

母乳充足,孩子添加辅食困也应该。4 ~ 6个月后,母乳所能提供的热量及营养已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所以,即使母乳充足,也必须添加辅助食品,而且添加辅食的目的并非单一的营养目的。对儿童的口腔肌训练促进语言发育及进食行为由授食转为自食有很大作用,不能忽略。

孕期进补如何长胎不长

长胎,怎么回事?1、孕期饮食规划不当。准妈妈长长胎,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孕期饮食没有规划好。尤其是孕早期,刚刚得知准妈咪怀孕,家里人各种进补,而这一时期的胎宝宝处于体重增长缓慢期,并不需要过多的营养,这样进补的结果就是孕妈咪自己变成大胖子。另一种情况,准妈妈即使吃不多,但体重仍然嗖嗖上涨,这就可能是食物的热量过高,身体吸收好有关。所以,准妈咪在饮食安排上,应该尽量避免各种高热量的食物,保证清

不同年龄的女性怎样保养私处

20岁女性的私处保养策略20岁的女性要注意提升阴道的免疫力,保持阴道的生态平衡。每喝3杯鲜榨果汁,有助降低阴道感染的几率。这是由于果汁中的纤维素和维生素C有助增加阴道弹性,还能在阴道壁上形成保护膜,增加私处的抵抗力。在性生活时要选择合适的避孕套,这样有助减少私处的不良摩擦,避免让细菌残留在阴道,对私处有很好的保护作用。30岁女性的私处保养策略30岁的女性往往压力最大,容易精神紧张,影响内分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