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看出骨质疏松
怎样才能看出骨质疏松
1,一般骨质疏松是能在X片中的看出来,在检查的时候要是看到骨质透亮性明显增高,一般就是骨疏松的表现,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x光检查看看自己的情况,要是已经确诊是得了骨质疏松的话,还需要积极地进行治疗和调理,患了骨质疏松应该考虑使用雌激素,常用的是:乙二醇和乙烯雌酚,还可考虑补钙和维生素D,这样就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平时也需要适当的多出去运动一下,对患者的身体恢复也会有好处。
2,有多种药物应用于骨质疏松,的症状,但是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才可以,患者还需要在饮食中多补充一些含钙物质的食物摄入,这样也会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适当的补充一些钙剂也会有很好的作用,补钙的同时补充软骨骨胶原也会得到很好的作用,钙吸收能力下降的时候,可以多晒晒太阳,促进钙吸收,还需要经常保持心情舒畅会有更好的帮助,不可以总是心情大起大落。
3,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比如:排骨汤、鸡汤等,还需要补充产充足的维生素,维生素A、C参与骨胶原和粘多糖的合成,有利于患者骨质疏松症状的缓解和身体的恢复,而且平时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蛋类,瘦肉,鱼肉等等,还可以多喝点牛奶,豆浆之类的东西,也会对老年人的身体有好处。每天都要做到早睡早起,尽量多运动。
女人的骨骼保健盲点
现在,减肥已经成为我们周围最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在夏天,追求“骨感美”的女性趋之若鹜。但你知道吗,节食、吃美容院指定的所谓的“营养餐”等减肥方式,都可能带来营养的流失,最终会导致骨质疏松!日前,笔者从各大医院内分泌科了解到,近来因为减肥减出骨质疏松症的女性患者越来越多。同时,骨骼保健往往成为大部分女性的保健盲点。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现在去医院体检时增加了几个新的项目,其中有个就叫骨密度检测,但很多人不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其实,它的目的是测定受检者的骨量,以早期诊断、预防骨质疏松症。研究发现,当骨量丢失到一定程度时,即会发生骨质疏松症。
专家介绍说,现在检出骨量减少的受检者越来越多,有些居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骨量流失现象,而且三四十岁的女性也很常见。而骨质疏松的一大后果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发生骨折,而且骨折后的症状会更严重,尤其髋部骨折,除造成生活不能自理外,甚至增加死亡率。
在大家周围应该有这样的现象:一些中老年女性只是轻轻摔倒在地后,就发现已经造成骨折。
其实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脆性骨折,即在低于身高的高度上摔倒所造成的骨折。而出现脆性骨折的患者,很可能本身已有明显的骨量流失,甚至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了。
据了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它最大的危害是引起人体骨骼脆弱,大大增加发生骨折的风险。由于骨质疏松症早期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所以被人们称为“沉默杀手”。而女性激素的特殊性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尤其是30岁以后的女性,更要警惕骨量丢失,提防骨质疏松症的提前侵袭。
人体在30岁时骨量达到最高值,即“峰值骨量”。30岁以后,骨质流失会逐渐加快,骨密度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相当于一家“银行”,30岁以前,我们是往“银行”里“储蓄”骨量;30岁以后,则从“银行”里往外取出、消耗这些骨量。如果女性减肥过度,容易引起雌性激素功能低下,导致骨量合成不够,将来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几率也将会大大提高。
笔者在平时的门诊中,也经常碰到一些年轻的女性患者,由于减肥过度而引起闭经、神经性厌食症,可以肯定地说,这类人群将来的骨量也是“入不敷出”的。
怎样查骨质疏松
一、生化检查
骨骼是需要不断新陈代谢的,新骨在不断的产生,不停的循环,如果骨骼出现了问题,当然新骨的产生会变慢,就可以运用人身上的血与尿来反应,人们身上的骨骼状态,反映出骨骼更新快慢,反映出骨骼健不健康,生化检查也是检察骨骼必不可少的一步,可以及时修正治疗。
二、X线检查
X闲也是一种容易、普及的检查骨质疏松的方法,而且只有在骨量大量流失时,才可以看到,不够灵活也不够灵敏,虽然是一种检查骨质疏松的一种方法,也可以检查出骨质的其他病症,也算是一种方法。
三、骨矿密度的测量
可以用定量CT,而且可以看出皮质骨或者是松质骨的骨量,而且还是有选择性的,但是准确度会有稍稍的偏差,而且患者接受辐射较大,不便普及。还有用超声波来测定骨的密度,还有骨的强度,而且这种方法简便,安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国人超过三成骨骼指数不达标
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广东省营养学会等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首个骨指数报告显示,全国骨健康平均分未“及格”,超过三成受检国人骨骼指数不达标,国人的骨骼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记者了解到,该报告是通过分析一项在2011~2013年全国实施的“健康快车”体检项目资料得出的。报告显示,31.9%国民存在骨量低或骨质疏松问题,半数50岁以上的居民存在骨量异常,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四成。报告还发现了中国骨骼状况的“黄金海岸线”,即东部沿海地区的骨健康指数最高,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降低。其中,以重庆为首的西部地区,骨质疏松率高达11.2%,东部沿海地区是骨骼健康的“发达地区”,上海地区居民的骨骼最为健康。此外,骨质疏松有年轻化的趋势,35岁后骨质疏松发病率从1%上升至1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常翠青告诉记者,骨密度是衡量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反映出骨质疏松的程度并预测骨折危险性。上述报告中所谓的“骨指数”,也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骨密度T值换算而来。他解释说,“超三成国人骨密度未达标”表明这些人面临骨质疏松的危险。骨质疏松或骨密度减少,是一种退行性且不可抗的自然衰退现象,一般在35岁后都会出现骨密度流失,但当下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本身骨骼质量就相对较差的国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人数直线上升,甚至有20多岁就出现骨密度大量流失的情况。骨密度流失不仅会让人腰酸背痛,还容易导致骨折,对于老年人来说,骨折可能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进而危及生命。
常翠青分析说,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除了饮食、运动外,阳光照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能促进钙吸收,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这一点通过中国骨骼“黄金海岸线”也能看出来。比如,西南地区骨质疏松率高,可能就与该地区多阴雨天气,影响了人们到户外运动和晒太阳。而沿海地区,特别是上海地区饮食习惯受外来文化影响大,肉类食品和牛奶摄入较多,所以成为骨骼健康的“发达地区”。常翠青建议,要想改善骨骼健康,运动和饮食是关键,特别要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和绿叶蔬菜。此外,绝经期女性要适度采用雌激素干预疗法来缓解骨密度流失,久坐室内工作的年轻白领要多运动、多晒太阳。
骨质疏松怎么检测
质疏松目前的检查方法有几种,一种是X线检查,这种方法往往是很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才能够发现,并且也跟每次放射量的多少有关系,所以临床上很少用X线来检查,另外一种方法是超声检查,叫超声骨密度,比如说它一般查的是脚后跟,查的是腕关节,这个超声骨密度相对有比较大的误差,所以它可以作为筛查来进行检查,但是并不是特别的准确。第三种是骨密度检测仪。
这是现在最简单、最有效的检查骨质疏松的方法,通过测定椎骨相对密度(RVD),它的正常值是1,表示椎体密度高于椎间盘。如果RVD值为0,表示椎体密度椎间盘密度一样,就是患有骨质疏松,如果RVD为小于0,表明椎体密度比椎间盘要小,则是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检测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患者的脚或者胳膊放入仪器里面呆一会,计算机就能直接给出骨密度检测值,非常迅速,并且检测值相对于其他检查要精准,性价比相当高。
补钙会引起骨质增生吗 骨质增生可以补钙吗
骨质增生可以补钙。骨质增生曾被误解为“钙补多了,又长出骨头来了”,而多数老年人恰恰是骨质疏松和增生两病并存,不少医生采用高剂量钙剂治疗老年骨病取得了明显效果,所以对于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钙既是基础营养又是最基本的治疗药物。
牛奶适合什么人喝 骨质疏松患者
骨质疏松患者专家们指出,骨质疏松症除与钙有关外,还与锰和维生素D的不足有着 密切的关系。因为微量元素锰不但参与机体许多酶的激活过程, 而且还和维生素D一起促进人体 对矿物质钙的吸收。牛奶中富含有高活性的物质钙和维生素D等,对该病患者能够起到很好的 铺助治疗作用。
骨质疏松和退化性关节炎有什么区别吗
骨质疏松是硬骨骨质的流失,而且不会有任何疼痛的症状,除非是因骨质疏松造成骨折了才会痛,且必须要透过腰椎与髋关节才能检查出骨质密度,以脚踝超声波检查并不准确;至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则是必须要服用钙质与维他命D3,或是专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并且配合适度的运动与日晒才能改善,并无法以服用葡萄糖胺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