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最“青睐”的3类人
直肠癌最“青睐”的3类人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第3位,死亡率排第5位,国内每年新发病患者17万多人,死亡10万人左右。在市肿瘤医院历年收治结、直肠癌患者中,年龄最大的90岁,年龄最小的才20岁。
20岁的小美是一名学生,原有痔疮,去年年初经常发现大便带血,以为是痔疮出血,没在意。拖了一段时间不见好转,才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肠癌,已经有腹腔和卵巢转移,属于晚期。医生为她做了直肠切除手术,并切除了卵巢。据家人介绍,小美平时喜欢吃肉,蔬菜基本不吃,人较胖,也不太爱锻炼,身高160厘米左右,体重有140多斤。
爱吃肉食者,一般相对摄取蔬菜、水果的量较少,导致膳食纤维量摄入少。肠道中若缺少膳食纤维,容易发生便秘,使毒素在肠道内滞留,对肠道造成伤害。此外,有研究显示,食用红肉的人细胞内亚硝酸盐的水平升高,而亚硝酸盐会附着于DNA上,使之更易发生变异,增加癌症发生率。他建议,饮食的荤素黄金比例应为1:3,即1分荤3分素,同时,要少吃煎炸类食物。
此外,从临床上肠癌发病人群看,常坐办公室、活动较少的患者占较大比例。对此,徐建忠解释,惯于久坐的人更可能发生恶性肠道息肉,而防止肠癌的关键因素就是要减少肠道息肉发病。研究表明,经常锻炼有助于促进免疫系统健康、减少肠道炎症和帮助降低胰岛素水平等,罹患肠道息肉的几率降低16%,发生较大息肉或癌变息肉的危险也降低30%。
据了解,临床上80%的肠癌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但实际上肠癌确诊并不难,80%的肠癌会发生在直肠的中下段,花3元钱做个指检就能知道八九不离十,且肛门指检与肠镜能形成互补,一些直肠癌患者的患病位置比较低,肠镜不能停留太久,看不仔细,但是指检却能很好地弥补这个不足。
卵巢癌会有什么症状 这些人特别要防卵巢癌
对有卵巢癌高危发病因素者,要提高警惕,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如: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包括卵巢、乳腺、直肠等处的癌);青春期前后患过风疹者;患有不孕症或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者。
常吃快餐当心患上大肠癌
近几十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升高,在恶性肿瘤中,已成为居民的第三大“杀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上升更为明显。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控制,将对国人健康造成灾难性后果。大肠癌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也可称为结直肠癌。肠癌属于下消化道肿瘤,一定程度上讲,与吃得过好有关,因此也被认为是种“富贵癌”。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肠癌发病率略低,但增长速度却比他们快。三四十年前,大肠癌在我国“癌症杀伤力排行榜”中,居第6位,如今已跃居第3位。广州疾控中心数据显示,10年间大肠癌发病率上升了50%;30年间,上海大肠癌患病人数也增加了5倍多。
常吃快餐当心惹上大肠癌
快餐食品包括汉堡、炸鸡、牛肉饼、炸薯条、碳酸饮料等以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少纤维素而着称,容易吸收而很少残渣,在西方倍受大众青睐。又因其方便快捷而得到上班族喜爱。但高脂肪膳食促使肝胆汁分泌增多,胆汁中初级胆汁酸在肠道厌氧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脱氧胆酸及石胆酸,而脱氧胆酸和石胆酸是促癌物质,日久刺激便形成直肠癌。因此,如果有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又缺乏运动,那么直肠癌很容易找上门。
究竟那些人易得到前列腺癌青睐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即先有非浸润性前列腺癌转变。事实上,非浸润性前列腺癌在白种人和亚洲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会随年龄增大,发生率明显上升,一半的患者是年龄在70岁以上。非浸润性前列腺癌,可长期与您和平共处,不表现出临床症状。真正对人体有害的是临床前列腺癌。在白种人中,临床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比亚洲人高难10-15倍。研究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基因和生活方式不同所导致的。亚洲人饮食中富含纤维素食物,这些食物中拥有一些抑制前列腺组织中双氢睾酮的生成。
针对前列腺癌现在是中老年男性的高发疾病,专家特意为广大男性朋友大预防针:究竟那些人易得到前列腺癌青睐?如果您不幸被列入名单,请赶快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免中招。
1、早婚
夫妻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较长。
2、年轻时性欲旺盛
年轻时性生活过多,进入中老年之后性生活减少或者停止
3、饮食方面
摄入肉类多,鱼类少,果蔬也摄入很低;喜吃用咖喱、姜、胡椒等调料烹饪的食物,喜吃咸味。
4、患过前列腺肥大症
5、年龄在50岁以上
尤其是70岁左右的老年人要尤为注意。不过研究发现,现在年轻人生活舒适,性生活频繁,也容易得前列腺癌。因此,该病的发病年龄可能降低。
大龄剩女最受卵巢癌青睐
卵巢癌的死亡率居各类妇科肿瘤之首,对女性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专家表示,女性每一次排卵和修复过程对卵巢上皮都会造成伤害,很可能会因此引起卵巢上皮基因突变而导致癌变,形成卵巢上皮癌。而女性在怀孕生产过程中,卵巢停止排卵,卵巢可以得到了暂时的休息和养护,伤害减少,也减低了癌变的机会。
因此,未生育的女性,卵巢肿瘤的发病率高于有生育史的女性。
此外,不同类型的卵巢癌年龄分布也不同。卵巢上皮癌40岁以后迅速增加,高峰年龄为50-60岁,到70岁以后逐渐下降;性索间质肿瘤类似卵巢上皮癌,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而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20岁以前的年轻女性,独身或未生育的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
有人统计,独身者的卵巢癌发病率较已婚者高出60%-70%。
卵巢癌高发的三大原因:
一、月经初潮早、绝经晚。
研究发现每个月经周期中,排卵后卵巢上皮增生迅速,排卵点周围有丝分裂活跃,因此女性的排卵周期越多,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就越大。
二、未婚、未育。
不结婚或未生育过孩子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几率比生育过孩子的女性高1.7倍,妊娠可降低卵巢癌发生的危险性,孕产次及累积妊娠月越多,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就越低。
三、高脂肪饮食。
高动物脂肪摄入可增加患卵巢癌的风险,因为动物脂肪通过某种激素效应发挥其致癌作用,而且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后,机体的免疫功能就会发生改变,增加女性的患癌风险。
苕尖是什么菜
苕尖又叫薯尖。薯尖是红薯茎的一部分,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它所含有的蛋白质成分,仅次于蔬菜大王中的菠菜。因其具有的物质成分可以预防结肠癌、乳腺癌,从而被许多人所青睐。
但是它在食用的时候,味道有些苦涩,所以要注意做法,做法好,也会相对于好吃些。
乳腺癌更青睐哪种人
西医学从生物学角度出发,认为乳腺癌与雌激素水平过高、肥胖、遗传、初潮早、未哺乳等方面有关。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道德的转变,发现心理-社会-应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使免疫系统受损,从而导致恶性肿瘤的生长并影响其病程和转归。
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认为乳腺癌的产生与生理-社会因素有很大关系,其中情志因素不容忽视。综上所述本研究将乳腺癌的病因大致分为内因(情志)、外因(环境)、饮食起居三大方面。
吸烟:吸烟不仅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而且加剧乳腺癌的复发与患者死亡,患者预后不良。彻底戒烟不仅可以降低乳腺癌的风险与发病率,而且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饮食:饮食为后天之本。研究证实:长期的高热量、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及饮酒,会持续增加乳腺导管上皮对雌激素的敏感性,诱发乳腺癌。许多研究资料揭示,以油炸或高脂肪饮食为主的女性患乳腺癌概率,较低脂肪饮食者明显升高。
睡眠:近期的研究结果,女性连续3年长期上夜班,会比正常上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高出40%,如果连续3年以上长期上夜班,患病的概率会高出60%,夜间睡眠不足,会导致褪黑素的减少和雌激素分泌的增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资深的已经连续上夜班超过10年的笔者,会比正常上班的读者您患病的概率会高出60%,您听到笔者心碎的声音了吗?
情绪:国内外的多项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与乳腺瘤的发病关系密切,尤其是负性情绪与乳腺癌的关系更让人关注。大量文献报道,负性情绪能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使肾上腺皮质酮分泌增加,最终破坏人体免疫功能,增加癌症的发病率,并促进肿瘤的进展。长期的不良精神状态、人际关系失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会影响机体神经、免疫和内分泌功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细胞癌变。
其中,抑郁和焦虑都能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女性所表现出的精神病态、轻躁狂和癔症的人格特征是乳腺癌的影响因素。
重大生活事件和乳腺癌发生存在相关性,其中夫妻离异、丈夫去世等事件影响较大。
没有发现工作压力高、较长工作时间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而发现高节奏工作的女性比适当节奏工作的女性乳腺癌发生风险高,但是这项研究无法排除工作压力如家庭压力等对乳腺癌发生的影响。
喜欢肉食是直肠癌的重要诱因
直肠癌在所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排名第三位,死亡率排名第五位,国内每年新发病患者有17万之多,每年死亡率10万左右,近年来还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常州市肿瘤医院历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才20岁,年龄最大的已经90岁。直肠癌最“青睐”三种人:喜欢荤食的、不爱锻炼的以及生活不规律的人群。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一般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我们的肠胃并不习惯高脂肪。肉食成为肠癌的主要诱因之一,爱吃肉食者,一般相对摄取蔬菜、水果的量较少,导致膳食纤维摄入较少。膳食纤维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有助于消化和分解脂肪,肠道中若缺少膳食纤维的帮助,就容易发生便秘,便秘会延长毒素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对肠道造成伤害。此外,有研究显示,食用红肉的人其细胞内亚硝酸盐的水平升高,而亚硝酸盐能够附着于DNA上,使之更易发生变异,从而增加癌症发生率。
建议,饮食的荤素黄金比例应该为2:6,即2分荤6分素,避免大量肉食加重胃肠负担,同时,要少吃煎炸类食物,以免埋下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