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儿童脑瘤的病因有哪些
引起儿童脑瘤的病因有哪些
【引起儿童脑瘤的病因有哪些】
一、病毒感染:母亲怀孕期间乃至初出生的婴儿,假如受到乳头 状病毒、EB 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引起体内病变。
二、滥用药物:对新生儿用了不应该用的药物,或者过量使用抗 菌素等,以及孕期滥用药物,都可能对婴儿造成难以预估的伤害。
三、环境污染:独生子女都是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小孩 只需想吃什么,家长都会尽可能满足。殊不知,现在许多食品、快餐 以及饮料中都有添加剂,如色素、增稠剂、香料和防腐剂等等,其中 许多并不能确定是否会致病。成年人身体代谢能力强,可能吃了没什 么问题,可是儿童肝肾能力原本就弱,毒素容易堆积在体内,引发恶 性病变。
四、电磁辐射:冰箱、现代家庭中的各种电器如电视机等等,本身都存在电磁辐射。不少母亲怀孕时常用电脑,也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除此以外,很多家长为了随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小小年纪就给他们配备了手机。即便自己没有手机,孩子也可能常常拿着父母的手机 玩儿。电磁辐射对人的身体肯定是有影响的,这是已经经过研究表明 了的。
为什么会有脑瘤
脑瘤病因1、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说法,包括很多方面。脑瘤放射治疗数年后,在照射区发生其他性质的肿瘤是脑瘤的发病因素之一。动物试验发现放射线可使组织间变癌变。其机制是放射线使颅内纤维母细胞或脑膜内皮细胞的癌基因突变,而引起细胞的癌变。
脑瘤病因2、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主要是某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导致的。动物实验证实多种化学物是脑瘤的发病因素各种胶质瘤、脑膜瘤、肉瘤、上皮癌、垂体腺瘤等,常见的有蒽类化合物,如甲基胆蒽、二苯蒽、苯并比等等。
脑瘤病因3.先天因素:
提起先天因素我们首先会想到胎儿时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细胞或组织异位残留于颅腔内,在一定条件下又具备分化与增殖功能,可发展成为先天脑瘤的发病因素。这类肿瘤生长缓慢,多属良性,常见有颅咽管瘤、脂肪瘤及胶样囊肿等。
脑瘤病因4.遗传因素:
很多疾病的发生都和遗传因素相关,而脑瘤也带有一定的遗传性质。人体基因缺陷或突变可形成脑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属神经系统肿瘤遗传最具典型的代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约半数病人有家族病史。
以上就是对引发脑瘤的原因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知道原因之后我们会就可以针对原因提前进行预防工作。具体脑瘤的预防方法,这里就不多介绍了,如果感兴趣,您可以继续浏览本站其他文章。
儿童脑瘤的常见症状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儿童脑瘤的一般发病年龄为3岁~8岁,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脑瘤患者有4万人左右,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有7000名左右儿童患上脑瘤,但由于小儿神经外科专业人员紧缺,且分布地区不平衡,加之父母对儿童脑瘤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儿童脑瘤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诊。
一般小儿脑瘤最易被误诊为先天性脑积水、胃肠道疾病、脑膜炎、肠蛔虫症。因此,她建议父母们应了学会鉴别小儿脑瘤的常用知识。
小儿脑炎的一般表现:包括呕吐、头痛、头颅增长、走路不稳、眼斜或者眼球不能上视、身材矮小或肥胖等。假如发现孩子出现类似这些症状,又不能确定是其他疾病所致,此时就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判断是否患有脑瘤。
怎么会发生脑瘤
脑瘤病因1、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说法,包括很多方面。脑瘤放射治疗数年后,在照射区发生其他性质的肿瘤是脑瘤的发病因素之一。动物试验发现放射线可使组织间变(癌变)。其机制是放射线使颅内纤维母细胞或脑膜内皮细胞的癌基因突变,而引起细胞的癌变。
脑瘤病因2、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主要是某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导致的。动物实验证实多种化学物是脑瘤的发病因素(各种胶质瘤、脑膜瘤、肉瘤、上皮癌、垂体腺瘤等),常见的有蒽类化合物,如甲基胆蒽、二苯蒽、苯并比等等。
脑瘤病因3.先天因素:
提起先天因素我们首先会想到胎儿时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细胞或组织异位残留于颅腔内,在一定条件下又具备分化与增殖功能,可发展成为先天脑瘤的发病因素。这类肿瘤生长缓慢,多属良性,常见有颅咽管瘤、脂肪瘤及胶样囊肿等。
脑瘤病因4.遗传因素:
很多疾病的发生都和遗传因素相关,而脑瘤也带有一定的遗传性质。人体基因缺陷或突变可形成脑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属神经系统肿瘤遗传最具典型的代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约半数病人有家族病史。
易引起儿童脑中风
烟雾病是孩子脑中风的病因之一
烟雾病约45%的患儿发生在10岁以下,女孩多于男孩。在应激状态下,烟雾病患儿脑血流会突然急速下降,当侧支循环无法代偿时就会出现急性脑梗死。过去认为该病非常少见,但最近得益于无创检查技术应用,检出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青少年人脑卒中的主要疾病之一。
症状复杂多变易被误诊
目前东方国家该病的发病率是西方国家的20倍,其中儿童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尤为复杂,极易误诊并导致治疗延误。缺血型患儿首发症状多为肢体无力、头痛、肢体麻木和抽搐等,上述症状也可以首发独立存在,也可能伴发其他次要症状。出血型患儿首发症状则多为头痛伴意识障碍。但是,患儿在不同年龄阶段,首发症状也会有所差异。幼儿期仅见肢体无力和抽搐。学龄前,除肢体无力抽搐外,还开始出现头痛、肢体麻木。学龄后,开始出现视力障碍和不自主运动。当患儿首次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后,随着脑血管进行性狭窄、闭塞,可能会发生脑梗死,出现多组脑缺血症状,如偏瘫、记忆力下降、视力障碍等。
烟雾病及早治疗可痊愈
对于烟雾病患者来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首先应做PET和功能核磁检查,进行科学正确诊断,确诊后及时手术。早期手术的病人大多能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如果延误治疗,一旦发生了脑出血或脑梗塞,有可能导致偏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为何小儿脑瘤误诊率一直很高
儿童脑瘤易被误诊为感冒,该病的误诊率高达50%。
假如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而有些医生往往不重视,把它当平常的感冒。
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二位。脑瘤的发病率为3~4/10万/年,我国12亿人口每年应有新发生的脑瘤4万人左右,而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千左右的新脑瘤患儿,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视为成人脑瘤的“缩影”。
小儿脑瘤常常在诊断时已进入晚期,其原因有:
1、家长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不太了解,有病乱投医。
2、小儿对自己的痛苦表达不清,有的甚至不会说话。
3、小儿对医生的检查一般不够配合,见了医生就哭闹,使检查无法进行。
4、我们的小儿神经科医生太少,而一般儿科医生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不太熟悉,脑子里没有这根“弦”,把脑瘤错当成其他疾病(如感冒)。
脑癌的表现症状
儿童脑瘤的一般发病年龄为3岁~8岁,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脑瘤患者有4万人左右,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有7000名左右儿童患上脑瘤,但由于小儿神经外科专业人员紧缺,且分布地区不平衡,加之父母对儿童脑瘤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儿童脑瘤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诊。
一般小儿脑瘤最易被误诊为先天性脑积水、胃肠道疾病、脑膜炎、肠蛔虫症。因此,她建议父母们应了学会鉴别小儿脑瘤的常用知识。
小儿脑炎的一般表现:包括呕吐、头痛、头颅增长、走路不稳、眼斜或者眼球不能上视、身材矮小或肥胖等。假如发现孩子出现类似这些症状,又不能确定是其他疾病所致,此时就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判断是否患有脑瘤。
小儿脑瘤的假象有哪些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二位。脑瘤的发病率为3~4/10万/年,我国12亿人口每年应有新发生的脑瘤4万人左右,而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千左右的新脑瘤患儿,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视为成人脑瘤的“缩影”。
儿童脑瘤易被误诊为感冒,该病的误诊率高达50%。假如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而有些医生往往不重视,把它当平常的感冒。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儿童脑瘤的特点
一般的发病高峰年龄为5~8岁。大宗病例统计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成人2/3以上发生在小脑幕上(即大脑),而儿童则半数左右发生在幕下(即小脑和脑干)。成人脑瘤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和桥脑小脑角区,而儿童脑瘤多发生在脑中线附近,如蝶鞍区、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等部位。成人三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20%)、垂体瘤(10%)和听神经瘤(8%)加在一起近40%,而这三种脑瘤在儿童期却十分少见,加起来还不到总数的5%。成人脑胶质瘤占40%,而儿童脑胶质瘤高达70%。
小儿脑肿瘤假象多
孩子的脑部肿瘤非常特别,由于孩子们,尤其是低年龄婴儿表达能力较弱,假象时有发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脑袋越大就越聪明,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正常头围在出生时平均为32-34cm;1岁时头围约为46cm;2岁时头围约为48cm;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由于小孩颅骨多为纤维性愈合,脑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颅缝可裂开而使头围增大,家长无意中敲击患儿头部可听到破壶音。因此,当发现孩子的头围明显大于周围同龄儿童时,家长们要引起重视。
什么样的头痛要怀疑脑肿瘤
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居第二位,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由于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往往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视为成人脑瘤的“缩小版”。对于脑肿瘤,我们应及早发现早期信号,早诊断,早治疗。脑肿瘤的出现和生长可有以下信号:
1、恶心呕吐 一般与饮食无关,有时伴有剧烈头痛,呕吐呈喷射状。颅内肿瘤患者80%可出现呕吐、头痛、视乳头水肿(由医生检查确定)——颅内高压三主征。
2、偏瘫 肿瘤多发生在大脑半球中央沟前后或神经束向下传导途径,故可出现此现象。
3、视力减退听力下降:可见双侧视力下降或丧失。值得注意的是,应避免将颅内肿瘤引起的视力下降误诊为屈光不正、青光眼、晶体浑浊等眼科疾病。听力下降多为听神经瘤所致。老年脑肿瘤病人的听力下降,经常被误诊为“老年性耳聋”。
4、癫痫发作走路不稳:可有一侧手足或肢体抽搐(局限性),也可由身体某一部位的癫痫发作扩展到全身,或一开始就是全身大发作,总发生率约为30%。其中约半数脑肿瘤病人是以癫痫发作为最初症状的,甚至是惟一症状。走路不稳可表现为动作笨拙、步态蹒跚、平衡困难。小脑是调节平衡的主要器官,所以当小脑患肿瘤时会出现以上这些症状。
5、面目改变声音嘶哑 可伴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口眼歪斜,额纹变浅或消失,鼻唇沟变浅。常见于桥脑肿瘤,累及面神经。
6、内分泌失调 常表现为尿崩症或垂体功能低下(如阴毛稀疏、性欲减退、畏寒倦怠、少气懒言或向心性肥胖等),多是鞍上区或丘脑下部肿瘤。
儿童也会“老花眼”
儿童 脑瘤和成人 脑瘤发生的部位相比,儿童脑瘤半数左右发生在小脑和脑干。儿童脑瘤临床非常容易误诊误治,父母如发现孩子视力减退且矫正不佳、呕吐不断、头痛、走路不稳等,都应排查脑瘤可能。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贾栋主任提醒,以下几类现象如反复出现则需引起家长高度重视,往往提示可能有脑瘤存在,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排查,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头痛:通常为颅内压增高所致。常无固定位置。患儿头痛会随肿瘤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严重时伴有呕吐和头部出汗。
视力减退或复视:有超过五成的患儿会出现视力减退迹象,还有小部分则表现为复视或斜视;走路不稳:如果肿瘤生长在后颅窝累及或压迫了小脑或脑干,就可能导致运动障碍,患儿通常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偏斜等;呕吐:属于儿童脑瘤的最常见症状,发生率高达73%~94%,常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及颈僵直。呕吐时间与进食无关,呈间歇性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