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数创新高
日本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数创新高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4日宣布,2013年,日本全国患有风疹孕妇所生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数达到31人,创1999年开始调查以来最高纪录,是2004年最高纪录(10人)的3倍多。
2013年初到当年夏季,日本曾流行风疹,患者总数达到约1.4万人,约为2012年的6倍。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指出,风疹感染者人数多的年份,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患儿数存在增加趋势。
由于孕妇无法进行预防接种,厚生劳动省呼吁:“孕妇周围的人和准备怀孕的人如果免疫力不足,希望能考虑接种疫苗。”
风疹的症状是什么
.获得性风疹(或自然感染的风疹)
潜伏期平均18天(14~21天)。
(1)前驱期:较短暂,约1~2天,症状亦较轻微,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咳嗽、喷嚏、流涕、咽痛、结合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炎症,偶伴呕吐、腹泻、鼻出血、牙龈肿胀等,部分患者软腭及咽部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颊黏膜光滑,无充血及科氏斑,一般说来,婴幼儿患者前驱期症状常较轻微,或无前驱期症状,而年长儿及成人患者则较显著,并可持续5~6天。
(2)出疹期:通常于发热1~2天后即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向下蔓延,1天内布满躯干和四肢,但手掌,足底大多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为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类似麻疹,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
皮疹一般持续3天(1~4天)消退,亦有人称为“三日麻疹”,面部有疹为风疹之特征,少数患者出疹呈出血性,同时全身伴出血倾向,出疹期常伴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脾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其中尤以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最明显,肿大淋巴结轻度压痛,不融合,不化脓,有时风疹患者脾脏及淋巴结肿大可在出疹前4~10天就已发生,疹退时体温下降,上呼吸道症状消退,肿大的淋巴结亦逐渐恢复,但完全恢复正常常需数周以后,皮疹消退后一般不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仅少数重症患者可有细小糠麸样脱屑,大块脱皮则极少见。
无皮疹性风疹:风疹患者可以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淋巴结肿痛,而不出皮疹,也可以在感染风疹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为阳性,即所谓隐性感染患者,在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显性感染和无皮疹的或隐性感染患者的比例为1∶6~1∶9。
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
胎儿被感染后,重者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轻者可致胎儿发育迟缓,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等均比正常新生儿低,此差距至1岁时往往还不能纠正,此类患婴易有多种畸形,有谓新生儿先天畸形中5%以上由于先天性风疹所致,先天畸形或疾病常见者有白内障、视网膜病、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神经性耳聋、前庭损害、中耳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坏死、高血压、间质肺炎、巨细胞肺炎、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肾小球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脑炎、脑膜炎、小头畸形、智力障碍等。从先天性风疹患儿的咽部、血、尿、脑脊液内可分离出风疹病毒,阳性率以1岁内为高,也有报告经先天感染后,风疹病毒于脑组织内持续存在在达12年,而引起进行性风疹全脑炎,多数先天性风疹患儿于出生时即具临时症状,也可于生后数月到数年才出现进行性症状和新的畸形,1岁以后出现的畸形可有耳聋,精神动作异常,语言障碍,骨骼畸形等,因此对有先天性风疹和可能的小儿自出生后需随访至2~3年或3~4年,国外有报道在一次风疹大流行期中出生的4005例新生儿经病毒分离或血清检查证明先天性风疹>2%(当地平时新生儿中只0.1%为先天性风疹),此4005例中68%为亚临床型,在新生儿时期无畸形或缺陷症状,但其中71%在生后头5年内的随访中,在不同时期陆续出现上述各种不同的先天性风疹病症,可见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是风疹病毒感染的严重后果,我国近年也有报道在825例早孕妇女中,查出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占1.44%,其胎儿血风疹IgM阳性率占孕妇感染的62.5%。
风疹病毒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在妊娠前3个月内感染风疹后,风疹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使胎儿发生先天性风疹;重者可致死产及早产;轻者可有先天性心脏畸形、白内障、耳聋及发育障碍等,称为先天性风疹或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据观察,孕妇妊娠第1个月时感染风疹,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率可高达50%;第2个月为30%;第3个月为20%;第4个月为5%;妊娠4个月后感染风疹对胎儿也有影响。有的新生儿不一定在出生后立即出现症状,而是在出生后数周、数月或数年才逐渐出现症状。
风疹病毒引发胎儿畸形有两种:一种是病毒所致炎性病变,一种是对胚胎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使发育缓慢,分化受到抑制,故使某些器官发育不全或生长落后。
妊娠早期妇女,不论是否患过风疹或接种过风疹疫苗,均应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因妊娠时易患本病或再感染。而准备怀孕的妈妈们,若未接种过风疹疫苗,应予补种,并避免在接种后3个月内怀孕,以防减毒活疫苗毒害胎儿。
风疹有哪些症状
依感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然感染性风疹及先天风疹,其表现有不同。
1.获得性风疹(或自然感染的风疹)潜伏期平均18天(14~21天)。
(1)前驱期:较短暂,约1~2天,症状亦较轻微。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咳嗽、喷嚏、流涕、咽痛、结合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炎症。偶伴呕吐、腹泻、鼻出血、牙龈肿胀等。部分患者软腭及咽部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颊黏膜光滑,无充血及科氏斑。一般说来,婴幼儿患者前驱期症状常较轻微,或无前驱期症状。而年长儿及成人患者则较显著,并可持续5~6天。
(2)出疹期:通常于发热1~2天后即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向下蔓延,1天内布满躯干和四肢,但手掌、足底大多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为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类似麻疹。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
皮疹一般持续3天(1~4天)消退,亦有人称为“三日麻疹”。面部有疹为风疹之特征,少数患者出疹呈出血性,同时全身伴出血倾向,出疹期常伴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脾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其中尤以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最明显,肿大淋巴结轻度压痛,不融合,不化脓。有时风疹患者脾脏及淋巴结肿大可在出疹前4~10天就已发生。疹退时体温下降,上呼吸道症状消退,肿大的淋巴结亦逐渐恢复,但完全恢复正常常需数周以后。皮疹消退后一般不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仅少数重症患者可有细小糠麸样脱屑,大块脱皮则极少见。
无皮疹性风疹:风疹患者可以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淋巴结肿痛,而不出皮疹。也可以在感染风疹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为阳性,即所谓隐性感染患者。在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显性感染和无皮疹的或隐性感染患者的比例为1∶6~1∶9。
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 胎儿被感染后,重者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轻者可致胎儿发育迟缓,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等均比正常新生儿低,此差距至1岁时往往还不能纠正。此类患婴易有多种畸形,有谓新生儿先天畸形中5%以上由于先天性风疹所致。先天畸形或疾病常见者有白内障、视网膜病、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神经性耳聋、前庭损害、中耳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坏死、高血压、间质肺炎、巨细胞肺炎、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肾小球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脑炎、脑膜炎、小头畸形、智力障碍等。从先天性风疹患儿的咽部、血、尿、脑脊液内可分离出风疹病毒,阳性率以1岁内为高。也有报告经先天感染后,风疹病毒于脑组织内持续存在在达12年,而引起进行性风疹全脑炎。多数先天性风疹患儿于出生时即具临时症状,也可于生后数月到数年才出现进行性症状和新的畸形。1岁以后出现的畸形可有耳聋、精神动作异常、语言障碍、骨骼畸形等。因此对有先天性风疹和可能的小儿自出生后需随访至2~3年或3~4年。国外有报道在一次风疹大流行期中出生的4005例新生儿经病毒分离或血清检查证明先天性风疹>2%(当地平时新生儿中只0.1%为先天性风疹)。此4005例中68%为亚临床型,在新生儿时期无畸形或缺陷症状,但其中71%在生后头5年内的随访中,在不同时期陆续出现上述各种不同的先天性风疹病症。可见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是风疹病毒感染的严重后果。我国近年也有报道在825例早孕妇女中,查出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占1.44%,其胎儿血风疹IgM阳性率占孕妇感染的62.5%。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预防
1、婚前育龄妇女进行风疹病毒lgG抗体筛查,抗体阴性或抗体滴度小于1:16者,属易感者,应予风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半年后抗体转为阳性方可怀孕,此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2、对孕早期(1-3月)的孕妇,普通检测血清风疹病毒lgM抗体,对确诊为风疹初次感染的孕妇,应劝其终止妊娠。
3、风疹多于春季流行,故此季节孕妇,尤其是孕早期,应避免接触风疹患者,尽可能少到公共场所,以减少风疹病毒感染机率。
4、孕妇不宜注射风疹疫苗,因为风疹疫苗是减毒的风疹病毒制成,为防对胎儿产生危害,不给孕妇接种为好。
风疹的介绍
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R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临床上以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但风疹极易引起暴发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为多,易感年龄以1~5岁为主,故流行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孕妇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虽然临床症状轻微,但病毒可通过胎血屏障感染胎儿,不论发生显性或不显性感染,均可导致以婴儿先天性缺陷为主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如先天性胎儿畸形、死胎、早产等。因此,风疹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极为重要。目前没有特异性方法治疗风疹,但是可通过免疫接种预防疾病发生。
急性荨麻疹有哪些症状
风疹其实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说除了患者应该积极接受治疗之外,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应该做好保健工作预防,这些病毒的感染才能够更好的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远离这些风疹伤害。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低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由于全身症状轻,病程短,往往认为本病无关紧要,但是近年来在风疹暴发流行中,重症病例屡有报道。如果妊娠早期妇女感染风疹,将会严重损害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中医学称本病为风疹、风痧、隐疹。认为系感受风热时邪,发于肤表所致。
潜伏期16~21天,平均18天,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感染风疹病毒后常有发热、头痛、咽痛、流涕等轻微前驱症状和枕骨下、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约1~2天从面颈部开始出现淡红色斑疹、斑丘疹,24h内蔓延躯干、四肢。皮疹特点是历时短、消失快。躯干部皮疹可融合,四肢皮疹散在不融合。一般第3天皮疹迅速消退,不留痕迹,有时可有轻度脱屑。软腭可见针头大小的红色瘀点,皮疹一出现前驱症即消失,但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长,伴触痛,但不化脓。风疹是良性传染病,一般预后良好。并发症少见,有时可并发气管炎、中耳炎、关节痛、紫癜等。孕妇在早期妊娠(4个月内)如患风疹后可致流产、早产、死产及胎儿畸形(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风疹的表现
风疹临床上可分为获得性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前者最为常见。
1.获得性风疹
(1)潜伏期 14~21天。
(2)前驱期 1~2天,表现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打喷嚏、流涕、咽痛、结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偶有呕吐、腹泻、鼻出血、齿龈肿胀等,部分患者咽部及软腭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无颊黏膜粗糙、充血及黏膜斑等。
(3)出疹期 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扩展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类似麻疹。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躯干皮疹一般持续3天(1~4天)消退,亦有称“三日麻疹”。可有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结膜炎,或伴有关节痛(关节炎)等。
(4)无疹性风疹 风疹患者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淋巴结肿痛而无皮疹;也可在感染风疹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为阳性,即所谓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型患者。显性感染患者和无皮疹或隐性感染患者的比例为1:6~1:9。
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
母体在孕期前3个月感染RV可导致胎儿发生多系统的出生缺陷,即GRS,感染发生越早,对胎儿损伤越严重。胎儿被感染后,重者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轻者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甚至累及全身各系统,出现多种畸形。新生儿先天畸形多为先天性风疹所致。多数先天性患者于出生时即具有临床症状,也可于生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症状和新的畸形。
准妈妈养生保健慎防患风疹是关键
春天准妈妈慎防患风疹
春天是万物滋长的季节,但同时也是传染病最猖獗的时期。每到春季,医院里的病号儿都会增多,在这里特别要提醒那些准妈妈们,自身的健康更要注意,别忘了还有个小人儿要照顾呢。
生活实例
刘蕾结婚多年,夫妻恩爱,事业有成,一心盼望能生育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宝宝。自打刘蕾怀孕以来,两人对胎儿“精心呵护”:又是补充各种营养素,又是进行胎教。终于等到了新生命降临的那一天,可他俩万万没想到,生下来的孩子却是一个瞎子(先天性白内障)。经医生诊断,原来婴儿患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而这是由于小王在怀孕期间受到风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专家点评
在我国,每年有30余万带有各种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来到人间。据保守估计,约有4万名是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所生育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患儿。有研究证明,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与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存在因果关系。
风疹是什么样的疾病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成人感染风疹病毒后的典型症状是出现皮疹,表现为淡红色斑丘疹,先从面颈部开始,24小时可蔓延至全身,出疹第二天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同时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一般类似感冒的症状。
宝宝怎么预防风疹入侵
一、小儿风疹预防
1、冬春季好好保护儿童,不要抱孩子到处窜门、走亲戚,有风疹流行时,应立即隔离孩子,必要时关闭幼儿园,防止感染扩散。
2、感染风疹的病儿可由咽部排出病毒,通过污染的奶瓶、乳头、衣被等感染其他小儿。因此,要注意消毒工作。健康孩子的乳具应专用,不用患儿用过的东西。
3、接种风疹疫苗是预防的关键。
由于多数人,在学龄前期就已经受了风疹病毒感染,人群感染率80%-90%,因此,孕妇易感率很低,大约1%-3%,其中3-5月份是感染高峰。虽然该病症状很轻,易被人们忽视。但孕期、特别是孕早期感染了风疹病毒以后,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其中,致畸率高达10%-30%。
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预防
1、婚前育龄妇女进行风疹病毒lgG抗体筛查,抗体阴性或抗体滴度小于1:16者,属易感者,应予风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半年后抗体转为阳性方可怀孕,此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2、对孕早期(1-3月)的孕妇,普通检测血清风疹病毒lgM抗体,对确诊为风疹初次感染的孕妇,应劝其终止妊娠。
3、风疹多于春季流行,故此季节孕妇,尤其是孕早期,应避免接触风疹患者,尽可能少到公共场所,以减少风疹病毒感染机率。
4、孕妇不宜注射风疹疫苗,因为风疹疫苗是减毒的风疹病毒制成,为防对胎儿产生危害,不给孕妇接种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