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吐酒后吐黄水急救方法 酒后反复呕吐怎么止吐

吐酒后吐黄水急救方法 酒后反复呕吐怎么止吐

酒后呕吐可以把喝进去的酒吐出来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若是吐出来后还是一直在吐建议先喝点温水,温暖放松一下胃部,若是没有效果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止吐。

晨吐吐的是黄水 晨吐吐黄水怎么回事

晨吐吐黄水这是正常的妊娠反应。在怀孕期间体内绒毛膜促使性腺激素分泌量明显增加,而使胃酸显著减少,随之消化酶的活性也降低,出现吐黄水的情况属于正常的。多数在妊娠12-14周左右自行消失。

孕妇如果吐得厉害,加上空腹,胃里没有东西时,就会吐胆汁出来,表现为黄水、苦水,最好每次吐完吃点东西或喝点淡盐水,反复吐苦水容易伤胃,平时在饮食上,多吃些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粥、蔬菜汤、牛奶、豆浆等等。

随着孕周的增长,子宫增大顶着,再加上胃蠕动变慢了,很容易出现反酸的症状,也可能吐黄水或酸水,这是孕妇经常会碰到问题,没事的,就是饮食上注意点,少吃多餐,注意适当活动,促进肠胃蠕动,别吃太多甜食,淀粉类的,还有肉类的,吃得清淡点就可以。

晨吐吐黄水怎么回事 晨吐吐黄水怎么办

晨吐是一种正常的妊娠反应,大部分孕妇都会经历,一般在孕3个半月左右会消失,可以通过调理饮食缓解。

干的淀粉类食品可减轻呕吐。如起床前,为了减少呕吐,可先给孕妇漱洗,吃些烤面包干、馒头干、饼干等食品,然后躺半小时左右,再慢慢起床,可有效地防止呕吐。水分补充对孕妇很重要,不要怕吐,吐了以后再喝,反复几次就不会再吐了。水里里还可加少许食盐,以防呕吐造成低钠现象。反胃时含片生姜或薄荷糖都能缓解。

吐酒后吐黄水急救方法 喝酒后吐黄水有危险吗

喝酒后吐黄水有一定的危险。

过度饮酒后,酒精刺激胃剧烈收缩,胆汁从十二指肠回流到胃,剧烈的恶心呕吐可能会诱发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可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反流的胆汁还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一定刺激,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灼烧感、疼痛等症状。

发生食物中毒如何处理

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时,立即拨打120呼救。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吐 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导泻 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的时间较长(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保留食物样本 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小孩止呕吐推拿 热吐推拿

操作方法: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退六腑,顺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推天柱骨,推下七节骨。

1.清脾经:以左手拇指置于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食指置于其拇指末节背侧,右手拇指桡侧面自拇指根向拇指尖推200-300次。

2.清胃经:用左手握持患儿左手,拇指,食指二指夹持固定其左拇指及其掌指关节,以右手拇指指腹或桡侧面,自掌根向拇指根推300-500次。

3.清大肠:用左手托住患儿左手,使其手掌侧置,右手食指,中指二指夹住其拇指,以拇指桡侧面,由虎口推至食指尖200-300次。

4.退六腑:以右手持患儿的左手,以左手拇指自肘尖推至大横纹尺侧头的阴池100-150次。

5.顺运内八卦:一手持患儿四指以固定,掌心向上,拇指按定离宫,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夹持患儿手腕,拇指自乾宫运至兑宫,运100-500次。

6.横纹推向板门:用一手持患儿手以固定,另一手拇指指端用推法自腕横纹推向指根,推100-300次。

7.推天柱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自上向下直推天柱骨100-300。

8.推下七节骨:患儿仰卧,以拇指或食指,中指二指指腹自第2腰椎棘突向尾骨尖推100-200次。

呕吐食物中毒急救方法

1、如进食后一至两小时,可採取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尽快排出毒物。

2、如进食中毒食物时间已超过两小时,但精神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3、大量饮水,稀释毒素浓度。

4、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而引起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亳升,加水200亳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5、若情况严重,请务必到医院诊治。

酒后吐黄水急救方法

酒后吐黄水还能适量吃一些水分含量较高的水果,食用后有助于促进排尿,加速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出,尽快将人体的酒精排出体外。

酒后吐黄水,可能引起体内液体的流失,在这期间多喝温水或者淡盐水,不仅可以预防脱水,还有助于促进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

葛根水能在一定程度上分解酒精的毒性,阻止酒精对人体肝脏、大脑的损害,还有助于减少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加速酒精在血液循环中的代谢。

吐酒后吐黄水急救方法 漱口+温盐水

酒中含有的酒精,为无色芳香易挥发性液体,饮用过量的话,不仅情绪容易极度兴奋、言语思维混乱,而且皮肤还易潮红、眼结膜充血、肢体动作失调、呕吐等,但发生呕吐吐出黄水时说明酗酒过量,是比较危险的行为,应在饮酒者吐完黄水后,采取侧卧位或座位,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然后喝温开水漱口,缓解口腔不适,再喝杯温盐水,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孕吐吐黄水

孕吐吐黄水主要原因

由于怀孕,减少了胃酸的分泌,胃肠平滑肌张力降低,活动减弱,食物就会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导致孕妈们发生呕吐的现象,若呕吐严重的孕妈不及时处理好,很可能会脱水,甚至出现发热、肝功能异常等。

由于孕妈们在孕期体内促绒毛膜性腺激素水平的升高,出现一些早孕反应是正常的,孕吐就是早孕反应的其中一个症状,有些孕妈妈由于没有胃口,不怎么进食,所以孕吐的时候会出现吐黄水的现象。

在怀孕早期,雌激素水平的迅速升高,孕妈们嗅觉对气味的敏感度提高了,一闻到自己不喜欢的味道就会感到恶心,想吐,加上胃肠道对孕早期的各种变化更为敏感,导致吐出来的是黄水,更加的难受。

孕吐吐黄水如何避免

在饮食上,保持少食多餐,多喝水,多吃点富含维生素的东西,避免便秘;为了减轻孕吐吐黄水的症状,可以适当吃些饼干、面包、烧饼等;如果孕吐严重的,要多吃蔬果等偏碱性的食物,防止酸中毒;总之,要尽量吃适合自己口味的东西,这样不仅会激发你的食欲,还会对孕吐症状有所减轻。在心理上,孕妈妈要学会放松心情,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总想一些有的没的,这样只会加重孕吐的症状,心理放轻松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孕妈们是担心胎儿的健康的话,可以多了解一些相应的科学知识,多与有经验的孕妈交流,相互学习,从而解除心理压力。

吐出黄水是吐干净了吗 空腹呕吐黄水怎么缓解

1、求医,通过胃镜、B超检查是否有腹部发炎,明确呕吐原因可对症治疗。

2、饮食调整,空腹呕吐黄水,即呕吐胆汁,此时不可给肠胃过多负担,可吃较软的粥以减轻空腹呕吐。

3、大量饮水,空腹呕吐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导致脱水,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及时补充水分也会起到抗炎作用。

4、保持腹部温暖,可以用热水袋热敷腹部,可以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5、适度饮食,有规律的生活,适当的运动,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疾病反复发生。

蘑菇中毒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催吐

吃蘑菇出现中毒首先需要做的及时催吐,用筷子或勺子刺激咽部,促使呕吐,突出毒素物质减轻中毒。

洗胃

在催吐之后大量的食用茶水或者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催吐,反复如此几次,清洗胃肠。

就医

蘑菇中毒可大可小,轻微只是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可出现呼吸苦难、休克、死亡等,因此,蘑菇中毒及时就医十分必要。

蘑菇中毒的急救措施

中毒后,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呼叫救护车急救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并保留毒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催吐、洗胃和导泻

为减少毒素的吸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随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可反复多次。

补水

催吐后,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盐水和加入食用糖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

防止窒息

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保暖

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小孩止呕吐最有效方法 阴虚呕吐

临床表现:病伤气阴,热耗胃津,胃不得濡,不能润降,厌食,呃逆干呕。得食则胃燥不受,反见呕吐,胃阴更耗,必生内热,又称虚火呕吐。

治则:清补脾胃,降逆止呕。

治法:揉二人上马10分钟,揉板门15分钟,清胃10分钟,运八卦15分钟,清补牌15分钟。

对症加减:生虚热者加推天河水10分钟。

生姜能止呕吐吗 生姜能止哪些呕吐

生姜缓解呕吐包括外感呕吐、饮食不洁呕吐、经行呕吐、妊娠呕吐等,都可善用姜来有效纾缓症状。

酒后吐黄水急救方法 吐出胆汁是吐干净了吗

一般胆汁吐出来了说明胃内的东西也已经排空,酒精也是基本排出去了的,但是血液中的酒精对消化系统的刺激可能还有一定残留,所以有些人会有吐出胆汁后还会再次呕吐的症状,若是症状很严重,还是建议去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

相关推荐

食物中毒症状及治疗是什么?

食物中毒后往往是腹部的不适,首先会感觉到腹胀,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的情况。其症状以恶心、呕、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一旦有人出现上、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呼救。在急救车来到之前,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以减少毒素的吸

酒后呕血怎么办

酒后呕往往被认为是有伤大雅之举,遭人耻笑。实际上,几乎所有的过量饮酒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呕。一些专家认为,呕是酒精中毒后的一种自救方法。 医学研究表明,空腹饮酒时,酒精在1小时内60%被吸收,2小时内吸收量可以达到95%。专家认为,呕是过量饮酒后的正常生理反应,也是一种自救的有效方法。呕的直接结果就是减少酒精吸收。 专家说,呕是有效的解酒方法。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被送往医院抢救时,洗胃是经常采用的抢救方法。饮酒过量时,可以用刺激咽喉的办法,引起呕反射,将酒等胃内物质尽快呕出来,减少进入血液的酒

如何处理食物中毒

一旦有人出现上、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时,立即拨打120呼救。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以减少毒素的吸收。经大量温水催后,呕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的时间较长(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

食物中毒如何自救

很多食物中毒的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中毒症状,往往在送到医院的时候,症状已经非常严重。因此,食物中毒后早期的发现和处理十分重要。 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急救科主任何忠杰提示,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的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的情况。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既有个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腹痛、腹泻为主,

治疗呕的快速方法 急性呕按摩法

掐内关穴:用拇指指尖掐住对侧内关穴(在手腕上两横指之中)1分钟,以有麻胀感为度。 擦任脉:用一手的手掌自鹏中穴(在两乳中间)擦至肚脐向下反复5—7。 推膀跳经:让别人用其一手手掌自肺俞穴(在第3脑稚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推至胃俞穴(在第12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自上向下左、右各5—7遍。

急性肠胃炎呕 葱枣止呕茶

葱枣止呕茶能够清热、暖急,非常适合急性肠胃炎呕腹泻者饮用。 取葱须25g、大枣25g、甘草5g、绿茶1g; 把大枣、甘草用水煎沸15分钟,趁热加入葱须、绿茶即成。

急性胃炎怎么急救

放心医苑网核心提示:急性胃炎怎么急救,这是很多患者都想知道的,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都会引起肠胃炎的发生,肠胃炎主要症状有恶心、呕、腹痛、腹泻、发热等,下面看下急性胃炎怎么急救: (1) 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1-2餐),然后给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质饮食,利于胃的休息和损伤的愈合。 (2) 鼓励饮水,由于呕腹泻失水过多,病人在尽可能情况下多饮水,补充丢失水分。以糖盐水为好(白开水中加少量糖和盐而成)。不要饮含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呕频繁的病人

食物中毒怎样进行自救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的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的情况。 很多人由于不能及时发现自己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导致在送院的时候,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所以食物中毒的早期发现和处理都非常重要。那么出现食物中毒之后应该怎样自救呢?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的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的情况。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

药物中毒能彻底治愈吗

说起中毒,我们经常会想到食物中毒,药物中毒,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说说药物中毒。药物中毒常因药剂过量,吃错药导致,中药、西药、农药都可一起中毒现象,那么药物中毒到底能不能彻底治愈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药物中毒的治愈方法。 根据误服药物或毒物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措施,积极进行自救与互救。如果是过量服用了维生素、健胃药、消炎药等、通常问题不大,只要大量饮水使之大部分从尿中排出或将其呕出来即可。 若是大量服用了安眠药、有机磷农药、石油制品及强酸强碱性化学液体等毒性或腐蚀性较强的药糊时,如果医院在附近的,原则上应立即去医院

婴儿呕是怎么回事 呕羊水

新生儿因在生产过程中,胎儿吞入过多的羊水、产道中的分泌物或血液,可以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出生当天或第二天出现多次呕。呕物为泡沫粘液样,含血液者则为咖啡色液体。将吞入的羊水尽后,呕即消失。如无其它并发症,小儿一般情况正常,不伴有发绀和呛咳,轻者不需特殊处理,重者请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