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
一、病理性黄疸
如果是病理因素造成的新生儿黄疸称为“病理性黄疸”,这些病理因素包括:
1.胆红素生成过多: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等。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
3.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常见的病因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胆管阻塞等。
诊断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应对
病理性黄疸需入院治疗,具体治疗方式有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药物治疗等。
二、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而发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诊断
孩子吃母乳,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应对
出现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出现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继续用母乳喂养。
三、溶血性黄疸
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诊断
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逐渐加重。
应对
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严重者早期可进行换血治疗。
四、感染性黄疸
因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
诊断
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若母亲坚持产前保健、检查,孩子出现感染性黄疸的很少。
应对
感染性黄疸需送医院治疗。
新生儿黄疸病人的饮食宜忌
新生儿的饮食主要以母乳或奶粉为主,因此,在饮食上一般没有特殊禁忌。对于已发生黄疸的患儿除了必要的治疗外,应注意加强护理,促进黄疸早日消退。
新生儿黄疸的饮食注意:
1、喝白开水:每天早晚可以给宝宝喂白开水,让宝宝能够排掉体内的黄疸。如果是喝配方奶粉,要加喂水。
2、喝葡萄糖:发现新生儿黄疸指数高的时候,给孩子喝点儿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宝宝喝就可以。
3、停止母乳: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可以尝试停止喂养母乳两到三天,因为黄疸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乳,所以停止喂养母乳以后,黄疸指数就会下降的。黄疸症状较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等宝宝黄疸退了,可以继续喂母乳。
婴儿黄疸偏高怎么办
一般新生儿黄疸如果高,超过了正常值,那就属于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干预,一般是建议去医院,由新生儿科专科的医生,对宝宝做仔细的检查,必要时需要住院或者是吃药干预治疗,黄疸高家长还是不建议自己处理,因为家长一般都不知道新生儿什么时候属于病理状态,这种是最好是要专科医生对宝宝进行治疗干预,然后专科医生会指导宝宝的黄疸治疗的。
新生儿黄疸多久能褪去
新生儿黄疸是家长都需要面临的问题,因为新生儿黄疸是孩子出生后基本都会出现的。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一般生理性黄疸是无需治疗的,一般一两周后就会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是需要科学规范治疗,具体何时回痊愈,需要看治疗的效果。所以,对于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的这个问题,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不过对于新手爸妈来说,一定要了解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恰当的应对,才能保证宝宝的健康。
步骤/方法:
1、对于病理性的黄疸,一般是采用蓝光的治疗,即让孩子晒蓝光,这个治疗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候需要一整天。如果黄疸指数未能下降的话,则需要继续的治疗。此外,中药治疗也是新生儿黄疸常用的治疗方式。
2、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还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就是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识别问题。生理性黄疸是无需治疗的,而病理性是需要治疗的,如果搞错了,错误的接受了治疗,这无疑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其实,新生儿黄疸是可以识别的。
第2步
3、生理性黄疸的识别主要是看宝宝的症状,主要是皮肤呈浅黄色、眼白微带黄色,口腔黏膜微黄,手心、脚心正常。此外,生理性黄疸出现后到4天会有黄疸高峰。而病理性黄疸是24小时内就会出现,且持续的时间较长。
4、此外,病理性黄疸容反复,孩子出现的症状是皮肤色深呈橙黄色,全身都会涉及。而且,孩子还容易出现睡眠、精神不好,躁动不安、哭闹不止的情况。所以,家长一定的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及时的到医院就医。
注意事项:
新生儿出现黄疸后,没有及时的接受治疗,导致黄疸严重的话,会出现核黄疸。核黄疸对于孩子的大脑是有损伤的。所以,新生儿黄疸需要及时的应对,如果不懂这些知识,需要及时的就医。
认识到了新生儿黄疸的知识以后,我们就能比较有效的治疗这一疾病了。其实常常出现的现象就是新生儿黄疸能自行褪去的。要是没有褪去了,而且出现了不短的时间的话,我们一定要及早去医院进行疾病的治疗的。最后也祝新生儿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下去!
出生婴儿黄疸的症状体征
针对新生儿黄疸高的症状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新生儿黄疸高的症状为你解答如下:
1、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现象。在足月产的新生儿中,其发生率约为50~75%,而在早产儿中发生率则可能更高些。据统计,90%以上的新生儿都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其中大多数是无害的,是新生儿的一种生理现象,称为生理性黄疸,对于这类黄疸是不必过分紧张的。另一方面,黄疸又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症状,严重的黄疸尚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往往造成新生儿死亡或留下终生的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这类黄疸被称为病理性黄疸,对于这类黄疸不能忽视。
2、那么如何区别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生后第2~3天,表现为轻度的皮肤黄染,呈黄红色带有光泽,进展较慢,至生后第4~6天时最为明显。但其血清胆红素的最高限值不超过每分升12毫克(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多于生后7~10天逐渐消退;一般足月儿完全消退的时间不超过2周,早产儿不超过4周。除了黄疸以外,没有贫血或肝脾肿大,新生儿的一般情况良好。而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①黄疸出现较早,生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②黄疸程度较深,呈土黄色或黄表纸色,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上述正常生理的最高限值;③黄疸进展迅速,一天中早午晚可见黄疸颜色有加深的表现,或黄疸迟迟不退,或有退后重现的现象;④尚有其它疾病的伴随症状。
3、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母乳也可以引起新生儿黄疸,母乳因含有使胆红素代谢发生异常的物质,故可使婴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及其黄疸持续时间延长,其特征是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可持续1~3个月,但无其他症状,婴儿生长发育正常。如停喂母乳48小时,则血中胆红素水平便可下降,再食母乳又可回升,但不会升至以前的水平。如血中胆红素过高或黄疸较深(超过每分升20毫克时),可停喂母乳2~4天,改用人工喂养,否则不必停止母乳喂养。
看过了新生儿黄疸高的症状以后,一定对于大家治疗这一疾病有所帮助的。同时,我们也要预防好新生儿黄疸高这一疾病的出现的。要是不幸患上了新生儿黄疸高这一疾病的话,我们就及时进行这一疾病的治疗,以便更好的保护新生儿的健康的。
新生儿黄疸病人的饮食宜忌
新生儿黄疸的饮食注意:
1、喝白开水:每天早晚可以给宝宝喂白开水,让宝宝能够排掉体内的黄疸。如果是喝配方奶粉,要加喂水。
2、喝葡萄糖:发现新生儿黄疸指数高的时候,给孩子喝点儿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宝宝喝就可以。
3、停止母乳: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可以尝试停止喂养母乳两到三天,因为黄疸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乳,所以停止喂养母乳以后,黄疸指数就会下降的。黄疸症状较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等宝宝黄疸退了,可以继续喂母乳。
新生儿黄疸高峰期的治疗方法
一、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二、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
专家认为,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2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2周就要注意。
三、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
1.生理性的黄疸也称是母乳性的黄疸,一般是出生之后3-4天慢慢加衙的,到了第10-16天黄疸就会达到最高峰期的,但是不会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如果一直都是喂奶,黄疸就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就会慢慢下生的,约3-12周恢复正常的。其实识别母乳性黄疸的方法很简单,停喂母乳2~4天,皮肤黄疸消退一半,若再次喂奶,皮肤黄疸又重现。
2.如果一旦确定为母乳性黄疸,妈妈不必惊慌,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也不要中止母乳喂养。为防止乳黄疸对大脑的轻微损害,可在黄疸高峰期减少喂奶次数,必要时暂停喂母奶2~3天,给予配方奶粉喂养,待血清胆红素值降至安全范围内再恢复喂母奶.
如何处理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皮肤的黄染,一般正常的宝宝也会出现黄疸的现象,但是那是属于一种生理性黄疸,如果是说宝宝黄疸出现时间比较早,像二十四小时内出现或者是黄疸进展很快,就是测的黄疸值明显有升高,或者是说它的发展程度比较重,或者是黄疸持续时间太长了,还有就是黄疸退而复现,这种都属于病理性黄疸,一般是病理性黄疸是建议去新生儿专科医生那里就诊,由专科医生对宝宝做一个详细的检查,判断宝宝需不需要治疗干预。如果是黄疸程度比较重,然后家长不放心,是建议及时去医院的,有可能会需要住院治疗干预。如果是黄疸程度太高了,有存在一些病理因素,家长不会观察宝宝,状态不太好,黄疸持续升高有可能会进入脑子,出现胆红素脑病,这种就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了,所以黄疸高还是建议及时干预。如果黄疸处于高峰期,建议每天都要检测黄疸,如果是黄疸高及时干预是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的。
新生儿黄疸275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值已经高于275了,这个就是黄疸有升高了,一般黄疸高是建议完善血的肝功能检测,看一下血里面的黄疸多高,如果血里面的黄疸也是明确高于275了,这肯定是属于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一般是建议去医院,由新生儿专科的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指导治疗,如果宝宝有其他的一些伴随症状,有可能是需要住院干预治疗的,如果一般情况还好,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有可能会让你回去吃药或者是其他的干预,定期复诊,黄疸高还是建议家长及时去医院干预。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
新生儿在刚出生的第一个星期,很多方面都还不稳定,也很容易出现皮肤黄染,也就是患上新生儿黄疸。家长们对此也很担心会影响宝宝健康,那么,新生儿黄疸高有什么危害?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产生过多、肝脏功能不成熟、肠肝循环而导致胆红素浓度增高,出现的黄疸,临床上称为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出现,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小便稍黄,一般情况好,第4~5天到达高峰,在第1~2星期消失,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但多于生后四周消退。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溶血、重症感染、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以及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对病理性黄疸进行病因分析,通过对新生儿黄疸及早进行相关的检查和临床观察,加强新生儿胆红素监测,及早发现病因,进行对因治疗,可有效地减少胆红素脑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早期新生儿轻度黄疸不会有严重后果,但重度黄疸在早期新生儿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核黄疸不仅危及生命,幸存者可因神经系统受损终生致残。近年来多中心研究表明: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听觉损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因此应该对黄疸患儿早期进行胆红素水平动态监测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