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调节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调节
Q:本来乳房是女性美的一种象征,所以一旦发现自己得了乳腺癌以后,知道将可能失去乳房,很多女性就会特别地沮丧,心灵会遭受很大的打击,请问患者的心理是怎么调节的?
得乳腺癌跟其他疾病不一样,我胃疼就治胃就可以了,乳腺癌如果不能保乳,就失去乳房。无论是谁,都要走过这样的经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尤其是身体的残缺,失去乳房,我们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她会非常敏感,非常在意这个。
群体治疗很重要,当你孤立地在一个周围所有人都是很健康的环境下,只有你一个人没有乳房,你会觉得非常难过。如果有一群人,大家都在一起,他们都跟我一样,没有乳房,可是他们生活很好,很快乐。我非常喜欢一个名词,我们跟其他一些乳癌组织有交流,乳癌患者会称自己是“少奶奶”,什么意思? 乳房少了一块或者少了一个,叫自己是少奶奶。一方面是自嘲,因为我缺少了,另外她也非常诙谐,我不在乎我少了,另外还有,她有很尊重自己的意思,我是少奶奶,我并不觉得我比别人差什么。从心理上要给自己自信,但是这种自信是慢慢培养起来的,不是说我得了乳腺癌,我一下子就变了一个人,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一方面需要自己心理的调试,周围患者朋友的帮助,家人的帮助,同事、朋友、亲友的鼓励,这非常重要,这是综合性的东西,不是完全靠一个人就解决的问题,大家自己的力量是最重要的。
当你患乳腺癌的时候,应该尽快找到一个新的起点,你会觉得无论怎么说,它都是缺少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你没有办法。当你知道,即使我缺少了,我仍然可以过更快乐的日子,虽然你的身体残缺了,但是心理是完整的,可能你的日子比原来更好。
我周围很多失去乳房的这些女人,都会走过这道槛,走过以后,她们的生活真得比以前更加快乐,大家不要太担心这个问题,而且自己要珍视自己,疼爱自己,周围人也会觉得你很正常,比周围人更正常。
Q:一旦自己承受不了的话,有没有请心理咨询师做这方面的帮助?
会有的,但是无论是多么好的咨询师,没有失去过那一部分(乳房),就不会感同身受,就很没有说服力。现在有很多乳癌的组织,它的建立会吸引很多乳癌患者,她们到这里非常有归属感,到聊天的时候,她们会问:你为什么这么好?如果健康的人说你失去这个没有什么,人家肯定会想,那当然了,你有,所以你不在乎,没有的人是我。当跟她是同样人的时候,她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她也没有,她很快乐。于是人就找到样板。
我了解到台湾有一个乳癌组织。所有的职工都是乳癌患者,他们找到了这样的组织,他们又成为这个组织的职工。在台湾,每一个乳腺癌患者只要当她得了乳腺癌,这些组织就到她家去,告诉她,你不用担心,失去乳房,仍然会生活很快乐,去的时候,大家都把自己打扮特别精神。
见到这群女人,非常亮丽,特别精神,精心化妆,带上她们应该带的东西,去到乳腺癌患者的家里。这个组织的职工培训中,对带什么东西,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情,有非常科学的一套东西。患者已经躺在那个地方觉得我自己要死了,我失去乳房了,我还怎么生活,我不吃饭了,头也不梳了,脸也不洗了,等死了。这个组织的人一进去的时候,做得第一件事情是关上房门,解开衣服,让患者看到站在她对面的这群女人跟她是一样的,她们失去乳房,但是穿上衣服的时候,没有人看见她们是乳癌患者,非常漂亮,非常自信。等这群女人走了以后,这个患者会跳起来说我要去吃饭。这步就解决了,她知道,虽然她得了乳腺癌,她会失去乳房,但是她依然可以像以前一样亮丽生活。患者自助对患者的心理康复非常重要。
做好躁郁症患者心理调节
躁郁症并不少见,但很多人“掉以轻心”,觉得自己只是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心情受了影响,是生活环境或工作造成的,自己调整一下,缓一缓就能好。同时还有不少躁郁症患者被错误的诊断为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可能让病情更严重。那么哪些症状有助于我们识别躁郁症呢?
患上躁郁症,同一患者在躁狂与抑郁之间的变化之大甚至会令家人都难以适应。在躁狂发作期间,有的患者会出现情感高涨、自负,一时冲动辞去工作,或者大手大脚消费、兴奋、精力过剩、睡眠需求减少,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有时爱发脾气,听不得一点意见,爱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对自己评价过高,夸大自我,做事盲目;注意力随境转移。而在抑郁发作期间,又会感到情绪低落、悲伤,对自己没有信心、无助,对过去感兴趣的事都不愿意做了,经常独处不愿见人;甚至出现强烈的自我厌恶、绝望,甚至有自杀的想法。
躁郁症如不治疗,易反复发作,长期的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疾病慢性化、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因为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在该病发病和复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防治躁郁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试方法,培养乐观、积极、健康的性格,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2、纠正不良的认知模式,比如:对人、对事、对社会过度从否定、悲观、消极、负面的角度看问题,自卑或自尊心过强,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做出客观评价。
3、努力改正不良行为模式,如冲动盲目、不顾后果,孤僻离群、缺乏沟通和社会交往,应积极融入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
4、避免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避免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生活状态,适当给自己减压。
血管瘤患者心理调节是关键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血管瘤患者大多存在心理问题,特别是青少年居多,因此当血管瘤患者长期情绪低落,或者精神萎靡的时候,就会影响到病情的控制与治疗。很多血管瘤生长在头部,容貌上的变化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回避社会活动、恐怕被人看见自己患了血管瘤,有种被歧视与自卑感。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血管瘤患者的心理问题,医生与护士要时常提醒血管瘤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血管瘤患者如何调节情绪
一、平时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战胜心理压力的基础。
二、 当情绪低落或者不良情绪产生时,可向家人、朋友倾诉,适当发泄愤懑,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自己的方式宣泄负面情绪。
三、血管瘤患者应把注意力从消极情绪上转移到其他方面去,是一种很有效的血管瘤心理治疗办法。比如幽默的笑话、轻松的音乐都能缓解情绪。
血管瘤患者心理调节是关键
一、平时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战胜心理压力的基础。
二、当情绪低落或者不良情绪产生时,可向家人、朋友倾诉,适当发泄愤懑,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自己的方式宣泄负面情绪。
三、血管瘤患者应把注意力从消极情绪上转移到其他方面去,是一种很有效的血管瘤心理治疗办法。比如幽默的笑话、轻松的音乐都能缓解情绪。
患了乳腺癌也能安度更年期
美国研究人员在7月刊的《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和预防》杂志上称,更年期出现新陈代谢综合征会增加女性绝经后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而乳腺癌患者因化疗、内分泌治疗等抗癌治疗导致雌激素水平降低,女性往往会出现更年期综合征。调查表明,乳腺癌患者更年期显著提前,症状发生率是正常更年期女性的6倍,程度也更为严重。所以,来自身体、心理和外界的多重作用,使得乳腺癌患者备受更年期煎熬。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注意调整,尽量穿棉质、多层、开襟的衣服,既吸汗又易于穿脱,减少潮热带来的尴尬。睡觉时盖多层薄被,潮热到来时,既容易掀掉,又不易着凉。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忌辛辣。高脂饮食容易导致肥胖,过多的脂肪会把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使人处于高雌激素状态,不利于康复。保持心情舒畅,遇事往乐观的方面多想想。不要拒绝性生活。适当的药物治疗能使更年期过得更加平稳,非激素类的药物是缓解乳腺癌妇女更年期症状的首选,而性激素治疗是禁用于乳腺癌患者的。
通过适度的心理调适、生活调整和适宜药物的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更年期能够美好起来。
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该如何调节
1、怀疑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被确诊乳腺癌的病人大都怀疑是误诊,心理矛盾,情绪紧张,想方设法从各种渠道获得有关乳腺癌的检查和诊断方法。2、绝望期过后的强烈求生欲望。患者经过不同心理过程之后归于平静、准备接受事实的心理状态,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持以积极的态度。特别是术后正接受化疗的患者,对化疗药物盲目依赖,忽略自身的免疫状况。3、自卑心理。患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居多,她们因乳房疾病或外观的改变,怕遭丈夫的嫌弃,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性患者,由于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不适,情绪很不稳定,性格的改变使他们常会对身边亲人和医护人员宣泄自己的情绪。所以作为家人尤其是爱人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把患者当做正常人对待是最好的方式。4、恐惧乳腺癌。由于对恶性肿瘤的认识程度不同,患者往往有恐惧心理,害怕死亡,寝食难安,反复向医护人员和患同种疾病的患者打听与自己疾病相关的信息。此时医护人员与家属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耐心,尽量用比较客观的语言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
乳腺癌晚期的护理
临床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意识到改善乳腺癌晚期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治疗方法,在这方面发挥了优势。
中医认为肿瘤之所以生成,是因为正气不足,邪气盘踞,"积之成也",在治疗时,一方面要“祛邪”,一方面要“扶正”,对于晚期乳腺癌,“扶正”更显得重要。
我院专家说,在此提醒,除了要中医治疗外,食疗也很重要,乳腺癌的晚期饮食一定要注意:乳腺癌晚期选择食物的主要原则是:宜食海带、海藻、紫菜、牡蛎、芦笋、鲜猕猴桃等具有化痰软坚散结功能的食物;乳腺癌患者应适当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如少食肥肉、乳酪、奶油等,忌食辛辣之品,如辣椒、胡椒、大蒜、蒜苔、大葱、洋葱、芥末、韭菜,及老南瓜、醇酒厚味等,以免助火生痰,忌食含雌激素食品以及蜂王浆之类的。
多吃一些营养的食品:鲫鱼、蚕蛹、合什蟆油,及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
坚持乳腺癌患者的日常的起居健康环境,养成良好的习惯等等,都是非常必要的。让乳腺癌晚期患者心理得到安慰。
乳癌患者的心理调节
得乳腺癌跟其他疾病不一样,我胃疼就治胃就可以了,乳腺癌如果不能保乳,就失去乳房。无论是谁,都要走过这样的经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尤其是身体的残缺,失去乳房,我们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她会非常敏感,非常在意这个。
群体治疗很重要,当你孤立地在一个周围所有人都是很健康的环境下,只有你一个人没有乳房,你会觉得非常难过。如果有一群人,大家都在一起,他们都跟我一样,没有乳房,可是他们生活很好,很快乐。我非常喜欢一个名词,我们跟其他一些乳癌组织有交流,乳癌患者会称自己是“少奶奶”,什么意思? 乳房少了一块或者少了一个,叫自己是少奶奶。一方面是自嘲,因为我缺少了,另外她也非常诙谐,我不在乎我少了,另外还有,她有很尊重自己的意思,我是少奶奶,我并不觉得我比别人差什么。从心理上要给自己自信,但是这种自信是慢慢培养起来的,不是说我得了乳腺癌,我一下子就变了一个人,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一方面需要自己心理的调试,周围患者朋友的帮助,家人的帮助,同事、朋友、亲友的鼓励,这非常重要,这是综合性的东西,不是完全靠一个人就解决的问题,大家自己的力量是最重要的。
当你患乳腺癌的时候,应该尽快找到一个新的起点,你会觉得无论怎么说,它都是缺少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你没有办法。当你知道,即使我缺少了,我仍然可以过更快乐的日子,虽然你的身体残缺了,但是心理是完整的,可能你的日子比原来更好。
我周围很多失去乳房的这些女人,都会走过这道槛,走过以后,她们的生活真得比以前更加快乐,大家不要太担心这个问题,而且自己要珍视自己,疼爱自己,周围人也会觉得你很正常,比周围人更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