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血沉的参考值

血沉的参考值

魏氏法

<50岁:男性 0~15mm/h,女性 0~20mm/h;

>50岁:男性 0~20mm/h,女性 0~30mm/h;

>85岁:男性 0~30mm/h,女性 0~42mm/h;

儿童: 0~10mm/h。

潘氏法

成人:

男性 0~10mm/h;

女性 0~12mm/h。

(注:其中魏氏法是临床检验中常用的方法)

血常规正常参考值

WBC——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 ;

新生儿(15.0~20.0)×10^9/L

2.RBC——红细胞计数:成年男性:(4.0~5.5)×10^12/L(400万~550万/mm3);

成年女性:(3.5~5.0)×10^12/L(350万~500万/mm3);

新生儿:(6.0~7.0)×10^12/L (600万~700万/mm3)。

3.HB——血红蛋白浓度:120~160g/L

4.HCT——红细胞压积:40%~48%

5.MCV——平均红细胞体积:80~97fL

6.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6.5~33.5pg

7.MV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00~360g/L

8.PLT——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

9.LY%——淋巴细胞比值:17%~48%

10.MONO——单核细胞比例:4%~10%

11.NEUT%——中性粒细胞比例:43%~76%

12.LY——淋巴细胞:(0.8~4.0)×10^9/L

13.MONO——单核细胞计数:(0.3~0.8)×10^9/L

14.NEUT——中性粒细胞计数:(1.2~6.8)×10^9/L

15.RDW——红细胞分布宽度:11%~14.5%

16.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9%~18%

17.MPV——平均血小板体积:7.4~12.5fL

18.P-LCR——大血小板比例:10%~50%

血常规的参考标准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3:血红蛋白浓度(HB)(参考值:120~160),(单位:g/L)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

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

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参考值:43~76),(单位:%)

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10^9/L)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

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

15: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参考值:11~14.5),(单位:%)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

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

风湿四项检查是什么

风湿四项检查是什么?风湿四项检查是指抗链O (ASO)、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四项检查。风湿四项是诊断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参考指标。如:

1、抗链球菌溶血素:抗链球菌溶血素“O”,简称抗“O”或ASO。 正常参考值:成人<500U,儿童<250U。正常值因年龄、季节、气候、链球菌流行情况,尤其地区而有所差别。

类风湿的ASO分为四种血清类型:

抗链球菌溶血素型:ASO升高、RF阴性时,见于风湿病;

凝集型:ASO正常、RF阳性时,表示预后不良;

混合型:ASO升高,RF阳性,见于类风湿;

正常型:ASO阴性、RF阴性,可排除类风湿。

2、类风湿因子(RF):由于细菌、病毒等感染因子,引起体内产生的以变性IgG(一种抗体)为抗原的一种自身抗体。

正常值 阴性(<20kU/L) 阴性 (乳胶凝集试验)

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sjogren综合征,waldenstro-m综合征,结节病,sle等。偶尔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感染性疾病和老年人(低滴度的RF)。

3、C反应蛋白(CRP):丙种反应性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期)蛋白,亦称C反应蛋白(CRP)。

正常参考值≤10mg/L

类风湿早期和急性风湿时,血清中可达50mg/L,其阳性率为80%~90%。

CRP阳性,亦可见于肺炎、肾炎、恶性肿瘤及急性感染、外伤和组织坏死、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胆石症、肝炎、痢疾、风湿热、PM、PSS、结节性多动脉炎、SLE、结核和菌苗接种等。但病毒感染时通常为阴性或弱阳性,故可作为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指标。

4、血沉[ESR]: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而言,简称血沉。

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潘氏法:成年男性0-10mm/h 成年女性0-12mm/h。

通过上述专家针对风湿四项检查的相关内容的详细讲解,相信现在大家对于风湿四项检查是什么应该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了吧,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深入疾病有所帮助,在此专家提示,一旦诊断出患有类风湿疾病,应及时的去正规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

肾功能正常值

那么,肾功能检查的正常值是多少?

1、血尿素氮(BUN)

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 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 3.2~6.1mmol/L。

2、血肌酐(Scr)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儿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

3 、血尿素

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

4、血尿酸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男149~417μmol/L 女89~357μmol/L >60岁 男250~476μmol/L 女190~434μmol/L。

5、尿肌酐(Cr)

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μmmol·kg-1/d 儿童44~352μmol·kg-1/d 成人7~8mmol/d。

6、尿蛋白

参考值:正常情况:定性 阴性

7、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

参考值:正常情况:SPI<0.1表示选择性好 SPI0.1~0.2表示选择性一般

8、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

参考值:正常情况:23~62μl/min

9、尿素清除率

参考值正常情况:标准清除值 0.7~1.1ml·s-1/1.73 m2 (0.39~0.63ml·s-1/m2) 最大清除值 1.0~1.6ml·s-1/1.73 m2 (0.58~0.91ml·s-1/m2)。

10、血内生肌酐清除率

参考值:正常情况:血浆 一般情况下成人 0.80~1.20ml·s-1/m2 尿液 成人 男0.45~1.32ml·s-1/m2 女0.85~1.29ml·s-1/m2 50岁以上,每年下降0.006ml·s-1/m2。

11、尿素氮/肌酐比值(BUN)

参考值:正常情况:12:1~20:1

12、酚红(酚磺太)排泄试验(PSP)

参考值:正常情况:15min0.25~0.51(0.53) 30min0.13~0.24(0.17) 60min0.09~0.17(0.12)120min0.03~0.10(0.06) 120min总量0.63~0.84(0.70)。

心肌酶的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

琼脂糖电泳法:健康人血清中各肌酸激酶同工酶占肌酸激酶总活力的百分率为:CK-BB 0%;CK-MB台0%~3%;CK-MM 97%~100%;CK-Mt 0%;CK-MB的阳性决定水平为5%。

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或CK-B(包括非M-CK):血清中正常水平CK-MB小于10 U/L;CK-MB/总CK小于5%。急性心肌梗死时CK-MB大于15 U/L(做测定空白)。如不做空白时,CK-MB大于25 U/L,CK-MB/总CK在6%~25%。CK-BB异常增高时或某些肿瘤时,非M-CK(CK-B)/总CK中大于30%(非M-CK即为非M亚基的肌酸激酶,在计算上CK-MB活力以一半计)。

琼脂糖电泳法测定CK-MM亚型:CK-MM1(57.7±4.7)%;CK-MM2(26.5±5.3)%;CK-MM3(15.8±2.5)%。

2.临床意义

①CK-BB(CK1)患轻度或中度脑损伤病人的血清CK-BB明显高于对照值,血清CK-BB的高低与脑损伤范围的大小及死亡率的高低相一致;在脑血管意外及脑手术后,血清CK-BB亦可升高。新生儿产程窒息,若CSFCK-BB升高,多提示脑组织发生实质性损害;若CK-BB超过CSF-CF总活性15,则易发生脑性轻瘫、智力发育障碍等严重后遗症。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胸痛发作开始2小时,血清CK-CC已见升高,7~20小时达峰值(为对照组的3~100倍),然后迅速下降。其敏感性优于CK总活性测定,且早于CK-MB,对急性心肌梗塞是一项敏感而早期的指标。

各种心血管手术15分钟,血中CK-BB业已上升,当天即达峰值(为正常均值的6~10倍),至第3~4天恢复正常。CK-BB的变化是单纯心肌创伤的特异指标。

有89%的前列腺癌病人血中CK-BB含量升高。其他肿瘤若发生广泛转移时,血中CK-BB亦明显高于无继发癌灶的病例。由于CK-BB主要存在于自内胚层发生的器官,当这些器官发生病变时,血中CK-BB常少升高,故测定血中CK-BB,可能有助于内胚层源性组织肿瘤的诊断。

②CK-MB(CK2)血清CK-MB测定的最重要意义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胸痛发作后4~6小时,病人血清CK-MB先于总活性开始升高,12~36小时达峰值;多在72小时内恢复正常。其最高值达对照组4.9~22倍以上。如果梗塞后3~4天,CK-MB仍持续不降,表明心医学教育 网收集 整理肌梗塞仍在继续进行,如果已下降的CK-MB再次升高则提示原梗塞部位病变扩展或有新的梗塞病灶;如果胸痛患者在48小时内尚未出现CK-MB升高,或小于总活性的2,即可排除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临床上常以CK-MB超过CK总活性的3(离子交换柱层析法)或10(免疫抑制法)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依据。

用CK-MB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时必须注意无论是CK-MB的绝对活性或占总活性百分率的界限值,均不适用于14岁以下的儿童,因为婴幼儿和儿童的CK-MB均高于成人。

各种类型的心脏手术后可引起血清CK-MB活性增强,在并发术间或术后心肌梗塞时升高更为显著。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人血清CK-MB亦升高。

③CK-MM(CK3)骨骼肌几乎只含CK-MM,心肌中除CK-MB外,也主要含此型同工酶。CK-MM是健康成人血清CK的主要成份。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一步分离其亚带发现,心肌梗塞发病10小时内,首先是CK-MM2和CK-MM3升高。而后,CK-MM1进行性增加,而CK-MM2和CK-MM3逐渐消失,故在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其血中CK-MB消失后CK总活性升高,实为CK-MM1亚带升高所致。CK-MM3/MM1比医学教育 网收集 整理值在胸痛发作后6小时从0.38基线开始上升,10小时达高峰,共比值为1.2~4.2。比值增加常在总酶活性升高之前出现,是一种敏感的早期诊断依据,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一种检测方法。

肌肉创伤、感染、惊厥、癫痫,特别是破伤风可导致病人血清CK-MM高于正常人7倍。

缺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肺梗塞,甲状腺机能低下,脑血管疾病,巴比妥或其它外源性毒物中毒,亦会引起血清CK-MM升高。

④ 巨型CK(M-CK)成人血清M-CK-I虽与特定疾病无关,但对因产程窒息缺氧发生脑性瘫痪或癫痫的新生儿来说,其血清M-CK-I则是肯定神经损伤的早期指标,是脑组织长期缺氧后,释出的CK-BB在血中与Ig聚合的结果,对于判断疗效亦有潜在的价值。

M-CK-Ⅱ主要来自肝脏或肿瘤组织。M-CK-Ⅱ是CK-Mt(CK4)在细胞严重损伤后,释放血中聚合而成的巨分子酶,见于恶性肿瘤、肝硬化、心脏病、高脂血症等病人的血清,常是病情恶化、预后不佳的标志,但亦有随疾病恢复而自行消失者。

总胆红素的参考值

一般来说小于34.2μmol/L的黄疸,视诊不易察出,称为隐性黄疸;34~170μmol/L为轻度黄疸;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340μmol/L为高度黄疸。完全阻塞性黄疸340~510μmol/L;不完全阻塞者为170~265μmol/L;肝细胞性黄疸为17~200μmol/L;溶血性黄疸<85μmol/L。

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定量测定结果应低于17.1μmol/L,包括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其中直接胆红素占血清总胆红素的比值应小于35%.当血清总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时可出现巩膜、皮肤的黄染。总胆红素的检测能确定有无黄疸、黄疸的程度及黄疸的类型,对于黄疸的诊断与鉴别有很重要的价值。

当总胆红素 < 85.5μmol/L,为轻度黄疸,85.5~171μmol/L为中度黄疸,> 172μmol/L为重度黄疸。

hcg参考值

β-HCG 人绒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 mIU/ml参考值:

正常人:0-3mIU/ml

孕早期(孕周是未次YJ开始计算)

孕3周 5.8-71.2mIU/ml孕

4周 9.5-750 mIU/ml

孕5周 217-7138 mIU/ml

孕6周 158-31,795 mIU/ml

孕7周 3697-163,563 mIU/mL

孕8周 32,065-149,571 mIU/mL

孕9周 63,803-15,1410 mIU/ml

孕10周 46,509-186,977 mIU/ml

孕11-12周 278,32-210,612 mIU/ml

孕13-14周 139,50-62,530 mIU/ml

孕15周 120,39-70,971 mIU/ml

孕16周 90,40-56,451 mIU/ml

孕17周 81,75-55,868 mIU/ml

孕18周 80,99-58,176 mIU/ml

总蛋白的参考值

一、总蛋白的参考值:

总蛋白是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不同的年龄阶段,总蛋白的正常值是各不相同的:

新生儿:46~70g/L(出生~1周 44~76g/L);

7个月~1岁:51~73g/L;

1~2岁:56~75g/L;

3岁以上:60~76g/L;

成年男性:68~82g/L;

成年女性:67~81g/L。

检查中总蛋白有可能是生理性升高,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升高。

血常规检查项目参考值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3、血红蛋白浓度(HGB)(参考值:120~160),(单位:g/L)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

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

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 (参考值:43~76),(单位:%)

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 血常规10^9/L)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

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

15、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

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

相关推荐

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1、血尿素氮(BUN)参考: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 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 3.2~6.1mmol/L。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大量内出血、烧伤、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2、血肌酐(Scr)参考:正常情况:成人 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儿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

转氨酶高的参考

肝功能十三项正常参考 谷草转氨酶 GOT正常是0-37u/L(各种肝病、心肌梗塞早期、肝细胞坏死变性肝硬化肝癌都异常偏高) 谷丙转氨酶 GPT正常是0-40u/L(肝炎药物中毒阻塞性黄疸、肝变性硬化胆管炎胆管瘤都有异常偏高) 谷丙/谷草正常比是1.5~2.5 : 1(当比例小于1时称为倒置、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特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正常是 0-50u/L(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胆道感染肝硬化、心肌梗塞都异常偏高) 碱性磷酸酶AKP(ALP) 正常是15-112u/L(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

怀孕孕酮指标是多少呢

女性孕酮分为正常妇女月经周期孕酮参考以及妊娠期妇女孕酮参考和绝经期妇女孕酮参考,不同时期的具体参考数据如下。 孕酮不同时期的正常: 测定时间标本旧制单位正常旧-新系数法定单位正常新-旧系数 卵泡期血0.2~0.6ng/ml3.180.6~1.9nmol/L0.3145 黄体期血6.5~32.2ng/ml3.1820.7~102.4nmol/L0.3145 孕7周 血24.5±7.6ng/ml3.1276.4±23.7nmol/L0.32 孕8周血28.6±7.9ng/ml3.1276.4±23

糖尿病的数对照表

糖尿病的数对照表:了解糖尿病血糖的相关数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先关的内容希望对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些帮助,下面就让我们详细的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 尿病的数单位是mmoi/l,具体的数请浏览以下内容: (1)糖尿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血糖测定来判断,正常人空腹血糖(fbg)参考: 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i/l 邻甲苯胺法: 3.9~6.4mmoi/l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参考: 轻度糖尿病:7.0~8.4mmoi/l,中度糖尿病:8.4~10.1mmoi

精子质量检查参考

1精液量:每次2~6毫升。超过8毫升称为精液量过多症,不足1.5毫升者则为精液量过少症。 2 精液酸碱度:7.2-8.6,平均 3 精液液化情况:30分钟完全液化。超过1小时不液化者称为精液液化不良症。 4 精液中精子数量:每毫升6000万-2亿。每毫升不足2000万者称为少精症。 5 精子活动力:前向运动精子定量,第一小时不少于60%,第二小时不少于50%。 6 精子存活率:死精子不超过50%。 7 精子形态:正常形态精子不少于70%。 如果送检的精液化验结果与上述数比较出现明显差距,则应疑患有不育症

肾功能检查项目

1、 血尿素氮 参考: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 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 3.2~6.1mmol/L。 临床意义:正常成人空腹时血尿素氮为3.2-7.1mmol/L(9-20mg/d1)。而患有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内占位性和破坏性病变等情况的患者,尿素氮都是增高。 2、 血肌酐 参考: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μmol/L、女70.7~106.1μmol/L,小儿26.5~62.0μmol/L,全血88.4~159.1μmol/L。 临床意义:当

hb的正常参考范围

血红蛋白参考因性别和年龄不同而略有差异,参考范围如下: 1.男 130~175g/L(13.0~17.5g/dl) 2.女 115~150g/L(11.5~15.0g/dl) 3.婴儿 160~220g/L(16.0~22.0g/dl) 4.儿童 110~160g/L(11.0~16.0g/dl) 儿童的血红蛋白量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而接近于成年人。

孕酮正常 孕酮正常参考

孕酮在女性卵泡期正常为0.6~1.0nmol/L;排卵期正常为2.40~9.40nmol/L;排卵后正常为20.8~103.0nmol/L。女性孕酮分为正常妇女月经周期孕酮参考以及妊娠期妇女孕酮参考和绝经期妇女孕酮参考,不同时期的具体参考数据如下。 1、不同医院的检验单位有可能不同,以上数据仅为参考,如果对检验结果有疑问,建议询咨询医生。 2、各个医院换算的单位不一样,如果你拿到的化验单参考的单位是ng/ml,如卵泡期旧制单位正常X 3.18换算就是nmol/L这个单位了。(即:ng/ml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正常

甲状腺作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分泌的主要活性物质有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它们对于蛋白质合成、体温调节、能量产生和调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T3可由甲状腺直接分泌后释放到血液中,但是大部分T3是由游离T4在外周组织脱去一个碘原子而释放入血。 血清中的T3大多数与结合蛋白结合,其中约90%与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结合,其余与白蛋白结合,与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BPA)结合的量极少,仅有少量为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它们之间处于可逆的平衡状态。只有FT3才能进入靶细

血hcg正常参考

妊娠不同时期以及各孕妇之间血清hcg绝对变化很大,也就是说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比较大,因此,血hcg只可与自己比较,与别人没有可比性,。一般没有怀孕的女性血H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