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疏泄太过怎么办
肝气疏泄太过怎么办
①肝气郁结:肝气郁结简称肝郁、肝气郁,是肝脏病理中最常见的病理变化。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或病久不愈而因病致郁,或他脏之病理影响于肝等,均可使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形成肝气郁结之候,其轻者称为肝气不舒或肝气郁滞。
肝气、肝阳失调:肝气、肝阳失调;以肝气、肝火、肝阳的亢盛有余为多见。肝阳上亢多为肝阴不足,阴虚阳亢所致,故放在肝阴、肝血失调之中阐述。因此,肝气、肝阳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肝气郁结和肝火上炎等方面。
肝气郁结之病理特点是肝之疏泄功能受到抑制,气机不得条达舒畅,其滞或在形躯,或在脏腑。因此,临床上以情绪抑郁、悒悒不乐,以及胁肋胀痛等气机郁滞之候为特征,且每当太息、嗳气之后略觉舒缓。
肝气郁结的病理发展趋势为:其一,气滞血瘀。气有一息之不行,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肝气郁结,气机阻滞,则血行不畅,必然导致血瘀,表现为胁肋刺痛、症积肿块、舌青紫或瘀点瘀斑等。影响冲任二脉,则冲任失调,可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或经血有块等。
所以大家还是要重视这种情况的出现的,不要忽视,不然的话身体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平常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下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就能够很好的防止出现这种的病症,现在大家是不是更加的清楚了呢。
口苦是什么原因
口苦的病因很多,肝失疏泄最为常见,多与情志、情绪、情结等方面有关,一为肝气郁结,疏泄失职。二为情志抑郁,郁怒伤肝所致。三为情结所致常见郁郁寡欢,悲忧欲哭,胸肋、两乳或少腹部位胀痛不舒等症。四为肝气亢逆,或疏泄太过,多为暴怒伤肝,气机紊乱所致。五为肝阳亢盛,日久化火,火迫胆汁妄行上逆于口而苦。
肝的疏泄还能促进脾胃功能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脾胃一脏一腑、一实不满,一满而不实,一升一降,完成二者的运化功能,体现在脾胃之气的升降,从而促进脾胃的运化机能。另一方面,食物的消化吸收还要借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因为胆汁是参与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精汁”。胆汁乃肝之余气所化,其分泌和排泄受肝气疏泄功能的影响。因胆囊又是中医五脏六腑的奇恒之腑,奇恒之腑顾名思义,具有奇特的功能,又有持之以恒的能力,能协调肝脏,导疏泄,还能帮助脾脏,帮助胃消化排解,化解,让机体更加旺盛充实体魄。
一旦肝胆遭不和,失于疏泄,肝气横行,肝气犯胃,肝气协胆汁上逆而造成口苦,纳呆,消化不良,或目眩等各种病症,如清浊不分、呃逆频作、很少虚恭(放屁)、善太息,两肋胀隠痛等。由此可见,引起口苦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在治疗上同样是口苦治疗方剂用药方面必须要整体诊断,分纲举目方能得到满意的疗效。
肝气郁结有哪些症状 月经不调
人体血液的正常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和调控,若肝气疏泄失常,在气机失调的同时,常可见有血行异常,可到血行不畅,甚至停滞成瘀。出现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伤肝的行为有哪些 用眼过度
“肝藏血”,肝脏贮藏着极为丰富的血液。肝血的主要作用有营养眼睛、保证视力,供养并牵制肝气疏泄升发,濡养滑利关节肌腱韧带,肝木生心火、可补充心血。长期使用电脑、看电视,或者高考长时间看书,都是久视,会造成用眼过度。“肝开窍于目”,久视很容易使肝血不足。
肝不好有什么症状 色斑暗疮总是此起彼伏
肝脏负责帮助人体调节气血水液,维持人体代谢正常。肝气疏泄正常,气血就不会瘀滞。水液也需要跟随气机流通,气机畅通无阻,水湿就能正常排出体外,脸上也不会长暗疮。
月经颜色发黑竟然和这些有关
1、气血两虚
气血可以滋润五脏,使其正常发挥功能,月经受气血的影响是很大的,身体里的气血供应赶不上需要,血液循环不到,令子宫缺少气血的滋养,子宫内膜不能正常的增厚而脱落,进而出现经量变少,经血发黑的情况。同时,还经常会有腰酸、头晕眼花、神疲肢倦,脸色苍白或萎黄等情况。
2、气滞血瘀
肝气的疏泄作用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作用,气滞血瘀与肝脏失疏泄密切相关,由于情志不畅影响到肝气疏泄,患者进而会出现经行不畅,经血颜色暗紫或发黑,且带有血块,小腹疼痛明显,乳房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等症状。
3、肾虚
月经周期不规律,经血量少,颜色偏淡或黯红,并且较稀薄,有时会伴有腰膝酸软,脚跟痛。还会出现头晕耳鸣、小腹怕冷、起夜情况。
肝火旺症状 男性肝火旺的症状
肝主疏泄,男性的排精与肝主疏泄的功能密切相关,肝气疏泄有度,与肾气的闭藏功能协调,则精液排泄通畅有度。若肝火旺盛,疏泄太过,精室被扰,则常见有梦中遗精的症状。
肝火旺盛的症状 女性肝火旺盛症状
女子月经来潮是肝气疏泄及肾气闭藏功能相互协调的结果,如果肝火旺盛,疏泄太过,精血不循经内,常可导致月经前期、量多、崩漏等。
妇女在怀孕后如果肝火旺盛,肝火可挟冲脉之火上冲患胃,引起呕吐苦水、挑食、食欲不振、口苦头晕等症状。
中医治疗肝肿瘤怎么样
1、健脾益气
肝癌病位在肝,但与脾关系密切。肝属木,生疏泄,脾属土主运化,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肝朱疏土,助其运化之功;脾土营木,成其疏泄之用。外邪直干,惑内生邪气困脾,脾运化失职,脾困日久,正气亏损,皆致脾气鍪弱、脾失健运。宜选用黄芪、党参、太子参、西洋参、甘草益魏健脾;白术、山药、陈皮、半夏、猪苓、茯苓、薏苡仁理气燥鼗健脾;砂仁、蔻仁、藿香、苏梗、鸡内金、焦三仙芳香醒脾助邋聪勰以资后天气血。
2、养阴柔肝
由于肝气郁结,而致血行不利,津液不布,肝失濡润;脾失健运,气血津液生化不足,后天失养;气滞、血瘀、湿热等病邪久羁,郁而化火,灼伤阴血;皆易致肝阴亏虚,阴虚则火旺,肝阴受损,木失涵养,肝阳偏亢。宜选用天冬、麦冬生地、黄精、女贞子、枸杞子、龟板、鳖甲、山茱萸、白芍、白蒺藜、牡蛎。
3、疏肝行气
肝主疏泄,无论肝为何种因素的邪气所伤,首先使肝气不得疏泄,郁郁不畅。气机郁结是肝癌形成的原因之一,肝癌形成后又影响肝气疏泄条达。气机以疏泄条达为顺,宜选用木香、青皮、香附、枳壳、八月札、郁金、川楝子、佛手、大腹皮疏泄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