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患有妊高症应如何治疗
妈妈患有妊高症应如何治疗
(1)随时注意观察:如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或经休息后仍不能减轻或消退的水肿,有头晕、失眠等,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2)保证充足的睡眠:早期妊高症孕妇要注意休息,不能做家务。睡眠每天应保证10小时左右,睡眠时应以左侧卧位为宜。
(3)节制性生活:有妊高症的孕妇,应暂停性生活,也不要看带有性色彩的书刊和影视。即使同房,也以“短平快”为原则。另外,性交姿势也要注意,不宜仰卧位,因可能诱发胎盘早剥和胎儿缺氧,可采取女上位或侧卧位。
(4)营养全面均衡:孕妇应常吃鱼、蛋、瘦肉、新鲜蔬菜等,适当控制盐的摄人,每日不应超过9克。
(5)按医嘱服药:临床上经常遄到有些孕妇害怕药物对胎儿的反良反应而不按医嘱服药,造成病情加重。其实、医嘱用药对胎儿是安全的。
(6)力口强对胎儿的监护:孕妇可每日测胎动3次,早、中、晚各1次,每次l小时,每次胎动数应在3次以上。如胎动减少或消失,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妊娠高血压怎么控制
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情绪,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这样会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机会控制到最低。
减少盐的摄入量
过多摄入钠可引起水钠潴留而致血压升高,使孕妈妈患妊高征的风险增高,因此需要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2~4克。同时还要避免食用含盐量高的食物,如调味剂、腌制食品、熏干制品等。
补充多种营养素
蛋白质
患有妊高征的孕妈妈因尿蛋白丢失过多,常有低蛋白血症,应该多摄入优质蛋白质以弥补其不足。可通过食用瘦肉、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食物获得足够的蛋白质。但是肾脏功能异常的孕妈妈则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钙
补充钙在妊高征的防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因为钙摄入不足可致低血钙,引起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促进钙离子跨膜内流,引起微小动脉血管收缩,使得血压升高,从而加重妊高征病情。
锌
患有妊高征的孕妈妈,血清中锌的含量一般比较低,通过饮食补充充足的锌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功能,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锌制剂。
胎盘破裂的原因
胎盘破裂的原因:
⒈ 孕妇的血管病变。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病等疾病,这些疾病都可引起底蜕膜小动脉痉挛、梗塞,造成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导致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和胎盘之间,形成胎盘后血肿,进而导致胎盘剥离。出血不断增加,血肿面积也不断扩大,胎盘剥离面积也随之扩大。孕妇的血管病变是胎盘早剥的最重要的原因,约占发生率的一半。
⒉ 腹部损伤。孕妇腹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可引起底蜕膜血管的破裂、出血,导致胎盘早剥。
⒊ 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羊水流淌速度过快、过多,可使宫腔压力骤降,宫腔容积突然缩小,引起子宫壁与胎盘之间错位、剥离,损伤小血管,引起出血,也是导致胎盘早剥的原因之一。妊娠晚期性交或患有阴道炎时,易发生胎膜早破。双胎分娩时,第一胎娩出后,或羊水过多的孕妇进行破膜放羊水时,羊水流出速度过快,也易发生胎盘早剥。
⒋ 子宫静脉压升高。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孕产妇长时间取仰卧位姿势,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造成静脉回流障碍,盆腔静脉和子宫静脉淤血,静脉压持续升高,造成蜕膜内静脉过度淤血、破裂出血,导致胎盘剥离。
准妈妈如何预防胎盘破裂:
若孕妇在妊娠中后期感到头痛、头昏、眼花及下肢水肿等表现,并在产前检查中发现血压增高,蛋白尿和浮肿等情况,就要及时作出妊高症的诊断,予以积极有效处理措施,控制妊高症,防范胎盘早剥。
轻度妊高症重在休息,饮食调理,保持休息及睡眠时的正确体位,即左侧卧位,大多数无需特殊药物治疗。中重度妊高症应住院治疗,在医生监护下规范治疗下减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即一方面严格防止子痫及其并发症,另一方面防范胎盘早剥和早产的发生,特别是临近妊娠晚期及临产时,务必有效控制妊高症的病情,同时警惕胎盘早剥的风险。
孕期脚肿准妈咪轻松应对
孕妈为什么会出现脚肿
由于孕妈的子宫压迫下肢静脉,导致血流不畅,就很容易造成脚肿。有的孕妈在怀孕12周便出现了脚肿的状况,怀孕时,这种情况是正常现象。准妈妈们一般通过休息和睡一觉就可以解决问题。
当孕妈发现自己脚肿后,用手指按压肿起的地方至凹陷,松开后不是很快恢复,或者休息后症状减轻这是属于正常的妊娠期生理水肿,如果休息后不能缓解,且有加重现象,就需要查找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
孕妈患上脚肿怎么办
如果出现脚肿的问题,孕妈首先要搞清楚脚肿是怎么回事。首先要看自己的血压高不高,是不是妊娠高血压症引起的。如果不是的话, 就测一下血压和尿常规,看是不是妊高症,应及时的补钙。如果是生理性脚肿的话,那么最好做到以下五个步骤,相信在一定程度上会解决孕妈脚肿怎么办的疑惑。
准妈妈如何预防胎盘早剥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妇女在妊娠期最为常见的特有疾病。其发病率高,国内报道可达43.3%—60%,成为在产前检查中必须重点观察的疾病。妊高症持续发展对母婴危害很大,其中的严重危害之一就是诱发胎盘早剥,易造成早产、难产,并促进胎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疾病增加。
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其与胎盘早剥的关系已比较明确,被公认为胎盘早剥的最主要诱因。其作用机理是妊高症引起子宫底蜕膜层的小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毛细血管缺血坏死和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层,使得胎盘易从子宫壁剥离而发生胎盘早剥。
并不是所有妊高症都会诱发胎盘早剥,只有那些控制不良,持续发展的中重度妊高症患者才是胎盘早剥的高危对象。因此,若孕妇在妊娠中后期感到头痛、头昏、眼花及下肢水肿等表现,并在产前检查中发现血压增高,蛋白尿和浮肿等情况,就要及时作出妊高症的诊断,予以积极有效处理措施,控制妊高症,防范胎盘早剥。
轻度妊高症重在休息,饮食调理,保持休息及睡眠时的正确体位,即左侧卧位,大多数无需特殊药物治疗。中重度妊高症应住院治疗,在医生监护下规范治疗下减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即一方面严格防止子痫及其并发症,另一方面防范胎盘早剥和早产的发生,特别是临近妊娠晚期及临产时,务必有效控制妊高症的病情,同时警惕胎盘早剥的风险。
一旦控制不良的妊高症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虑及胎盘早剥的可能:
①无明原因的胎心率异常变化,同时伴有临产先兆(阵发性宫缩性腹痛);
②子宫张力增高伴胎心率减缓;
③出现阴道持续少量流血或流出出血性羊水;④B超检查发现胎盘厚度增加。确诊后要果断采取措施尽快结束分娩,以降低胎盘早剥对母婴造成的更大危害。
妊高症可以生二胎吗
Q:妊高症可以生二胎吗?
A:可以的,建议至少间隔2年以上再考虑要孩子,第一胎妊高症的患者,再次怀孕的话发生妊高症的风险比普通人的几率要高,但也不是一定会发生的。
如果本身第一胎有妊高症的话,建议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咨询。
高龄怀孕与肥胖是祸首
■ 闻唱
天气寒冷,心脑血管意外就会增多,所以冬季也是准妈妈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发季节。近来许多医院的妇产科收治患妊娠期高血压的准妈妈明显增多,杭州市三医院妇产科主任林晓冰说,准妈妈的血管和老年人一样脆弱,天气骤冷,情绪不稳定,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血压大大升高。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很多家庭开始准备生二胎,专家提醒,过了35岁后,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的风险成倍增加,怀孕后一定要严密监测血压。尤其是头胎有妊高征,怀二胎时很有可能会再次发生。
高龄怀孕、肥胖等是妊高症诱因,五成二胎准妈妈是高危产妇
青岛市妇儿医院产科副主任范冬梅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这些疾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该病病情发展快,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林晓峰主任医师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威胁孕产妇生命的第二大“杀手”,危险性仅次于产后大出血,而且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轻度患者仅有头晕,严重者会出现水肿、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子痫”,表现为抽搐与昏迷等症状。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自我检查方法
1.血压测量:每天临睡前及起床后都是自我检测血压的好时机。不过有时激动的情绪、较为激烈的活动都会使血压攀升。如果第一次测血压时显示升高,那么不妨平静休息一小时后再测。若血压仍≥140/90mmHg,就要小心是否患了妊高症。
2.是否水肿:虽然水肿已不做为妊高症的诊断标准,但超过足踝以上的水肿、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甚至在卧床休息后水肿也无法减轻,这些都可能提示着妊高症的发生。对于体重1周内增加大于500g的胖孕妈来说,水肿也是一种明显的警告标志。
3.头痛、头晕:孕早期,很多孕妈会出现轻微的头痛、头晕,这就是妊高症的表现吗?不完全是。因为85%以上的孕妈都体会过类似感觉,这只是正常的妊娠反应而已。但如果孕期>20周,头痛仍继续加重,并伴有呕吐、胸闷,甚至视物模糊、眼冒金星等症状,就要警惕了。
4.排尿:尿量的减少、尿色是否浑浊都可能预示妊高症。
9种女人易妊高
●遗传的力量是无穷的。调查显示40%的妊高症有 家族史。特别是至亲的妈妈或骨肉相连的姐妹有高血压的孕妈更易患妊高症。
●A型准妈妈。
A型性格不仅是多种疾病的始作俑者,对孕期健康一样不利。因为A型孕妈对刺激容易产生过度反应,使血压升高。
●年轻的孕妈(<18岁)以及高龄初产孕妈(>35岁)也是妊高症的高发人群。
●孕前已被确诊患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的孕妈更要密切关注血压指数。
●孕前超重(BMI=[体重(kg)÷身高m2>24)会增加孕后血压升高的危险。
●超重固然害处多多,但营养不良(如低蛋白血症、 严重贫血)同样也会引发妊高症。
●羊水过多、双胎、糖尿病、巨大儿及葡萄胎等都会 使子宫张力过高,引起高血压。
●寒冷和气温的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冒,也增加了准妈妈患上妊高症的危险。
●近年来的缺钙学说提示,血钙的降低也是妊高症易发的因素之一。
妊娠高血压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妊高症,一些准妈妈不以为然:“我的身体很健康,不会得什么妊高症。”而另一些准妈妈则是杯弓蛇影,血压稍稍比平时高一点就怀疑自己是的了妊高征。其实,这些误解都是对妊高症了解得过于片面而导致的。
误解一:即使得了妊高症,准妈妈也不用太在意,等过了孕期自然就会痊愈。
事实:妊高征,它的全称是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孕产妇特有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至产后两周。
妊高证症的主要病变是全身的小动脉发生痉挛,从而引起全身重要器官的血管痉挛,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是妊高征最常见的症状,发病率大约为10%左右。
目前,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和防病意识的提高,得了妊高症甚至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的准妈妈越来越少了,80%以上的发病者为轻度妊高症。但这并不表示,得了妊高征以后可以不加治疗和控制,因为如果应对方法不正确,很可能会导致一些非常严重的后果:胎死宫内、胎盘早剥、视力障碍、抽搐,甚至昏迷等。
误解二:只有高龄产妇才会患妊高症,35岁以下的孕妇不必担心。
事实:妊高症的病因目前还没有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子宫胎盘缺血、免疫与遗传等因素有关。但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有一些准妈妈是属于妊高症的高发人群,应该特别注意:
1. 精神经常保持高度紧张状态的准妈妈;
2. 生活在寒冷环境或气温变化过大的地区的准妈妈;
3. 年轻初孕妇(低于18岁)或高龄初孕妇(高于35岁);
4. 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等病史的准妈妈;
5. 营养不良或患有严重低蛋白血症的准妈妈;
6. 体重超重的准妈妈;
7. 有高血压家庭病史的准妈妈。
另外,冬季也是妊高症的高发季节,准妈妈要特别注意保暖,因为冬天气候寒冷,全身血管遇冷后收缩,会导致血压升高。
误解三:只要多运动、注意休息,饮食平衡,就可以避免得妊高症。
事实:当然,多运动、多休息,保持饮食平衡能够保证大多数准妈妈可以健康地度过孕期,但根据遗传学的研究显示,妊高症有家族遗传倾向,有妊高症家族史的孕妇要比无家族史的准妈妈发病率高8倍。因此,休息和饮食的调整也不能完全杜绝准妈妈患妊高征。
目前还没有确实有效的预防措施,过去认为补充钙剂、服用阿司匹林等可以预防妊高症的发生,但大样本的研究发现,上述措施并未减少妊高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目前也尚无有效预测妊高症的手段。
由于妊高症既没有办法预防,也缺乏有效的预测手段,因此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十分重要。除了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外,还要加强营养,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及叶酸的摄入,补充铁剂和钙剂。另外,应该特别重视经常测量血压,可以把产前检查时测出的第一次血压记住,作为血压的基础和以后测量的结果相对照。
胎儿缺氧的原因
1、母体因素
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是重要原因。如母体患有妊高症、重度贫血、一氧化碳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与急性感染发热等。
2、胎盘、脐带因素
脐带血运受阻,如脐带过长、过短,脐带缠绕、打结、扭转,胎盘功能低下等。有些孕妈妈因为胎盘功能低下,造成怀孕3个月胎宝宝缺氧。
3、胎儿因素
胎儿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颅内出血、胎儿畸形等。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
妊高症喜欢招惹哪些准妈妈
26岁的朱莉怀孕了,全家人都为此开心。在她怀孕20周的时候,丈夫陪她去医院做产检,不料经医院诊断朱莉患有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她的血压高达160/110mmHg,尿蛋白也有+ + ,医生建议她尽快入院治疗。
妊高症是产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妊娠期(尤其是在20周之后)孕妇中有近5%的人会患上这种疾病,它是造成孕妇及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一直也是妇产科医生关注的重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蔡坚说,妊娠期高血压的三大临床表现是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除以上三种主要症状外,孕妇还会出现头晕、头痛、上腹不适、胸闷及恶心呕吐等,此时血压多在160/110 mmHg以上,孕妇随时可能发生抽搐,这对孕妇和胎儿来说是十分危险。所以,专家提醒孕妇,应按时产检,如果发现有妊高症,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防止发生子痫。
“在临床上,有不少孕妇产检时发现血压偏高,但由于自己感觉没什么症状,因而并不重视对血压的控制,对医生的意见也不重视,就医的依从性不好,”蔡坚说,“妊娠期高血压可以引起死胎,这可不是吓唬人,因为孕妇高血压可引起全身的血管病变,而胎盘里有丰富的血管,当胎盘血管的功能下降时,胎盘就有可能出现早剥,这样胎儿的风险就更大了。”
蔡坚强调,以下7种女性是妊高症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血压监测:
1、35岁以上才怀孕;
2、肥胖,体重指数超过24;
3、在20岁之前就怀孕;
4、有高血压疾病的家族史;
5、有妊高症病史;
6、怀双胎以上;
7、妊娠期有糖尿病的患者。
由于妊高症是孕妇特有的疾病,病因还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此病与其体内激素的变化有较大的关系。蔡坚表示,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来预防妊高症,但90%的人会在生完孩子之后能自愈,只有少部分肾损伤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合并肾炎。
研究发现,补钙可以减少妊高症的发病率或者减轻发病的程度。专家建议,怀孕前后都应该补充丰富的钙。同时患有高血压的孕妇,饮食要遵循低盐、低糖和低脂原则,讲究营养均衡。另外,专家还强调,心情紧张的话,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发展,所以,孕妇应当放松心情,适当休息。
妊高症的7类高危人群
1、35岁以上才怀孕。
2、肥胖,体重指数超过。
3、在20岁之前就怀孕。
4、有高血压疾病的家族史。
5、有妊高症病史。
6、怀双胎以上。
7、妊娠期有糖尿病的患者。
由于妊高症是孕妇特有的疾病,病因还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此病与其体内激素的变化有较大的关系。蔡坚表示,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来预防妊高症,但90%的人会在生完孩子之后能自愈,只有少部分肾损伤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合并肾炎。
研究发现,补钙可以减少妊高症的发病率或者减轻发病的程度。专家建议,怀孕前后都应该补充丰富的钙。同时患有高血压的孕妇,饮食要遵循低盐、低糖和低脂原则,讲究营养均衡。另外,专家还强调,心情紧张的话,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发展,所以,孕妇应当放松心情,适当休息。
这些女人易患妊娠高血压
妊高症是产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妊娠期(尤其是在20周之后)孕妇中有近5%的人会患上这种疾病,它是造成孕妇及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一直也是妇产科医生关注的重点。专家说,妊娠期高血压的三大临床表现是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除以上三种主要症状外,孕妇还会出现头晕、头痛、上腹不适、胸闷及恶心呕吐等,此时血压多在160/110mmHg以上,孕妇随时可能发生抽搐,这对孕妇和胎儿来说是十分危险。所以,专家提醒孕妇,应按时产检,如果发现有妊高症,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防止发生子痫。
“在临床上,有不少孕妇产检时发现血压偏高,但由于自己感觉没什么症状,因而并不重视对血压的控制,对医生的意见也不重视,就医的依从性不好,”医师说, “妊娠期高血压可以引起死胎,这可不是吓唬人,因为孕妇高血压可引起全身的血管病变,而胎盘里有丰富的血管,当胎盘血管的功能下降时,胎盘就有可能出现早剥,这样胎儿的风险就更大了。”
肥胖,体重指数超过24;
有高血压疾病的家族史;
在20岁之前就怀孕;
35岁以上才怀孕;
妊娠期有糖尿病的患者;
怀双胎以上;
有妊高症病史。
由于妊高症是孕妇特有的疾病,病因还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此病与其体内激素的变化有较大的关系。蔡坚表示,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来预防妊高症,但90%的人会在生完孩子之后能自愈,只有少部分肾损伤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合并肾炎。
研究发现,补钙可以减少妊高症的发病率或者减轻发病的程度。专家建议,怀孕前后都应该补充丰富的钙。同时患有高血压的孕妇,饮食要遵循低盐、低糖和低脂原则,讲究营养均衡。另外,专家还强调,心情紧张的话,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发展,所以,孕妇应当放松心情,适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