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怎么养骨
骨质疏松怎么养骨
一、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使人体皮肤产生活性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延缓骨质疏松、强壮骨骼。一般情况下,春秋季每天坚持晒太阳20~30分钟、夏季5~10分钟、冬季30~60分钟。
二、健康饮食
骨骼中22%的成分是蛋白质,建议多吃蛋类、奶类、核桃、肉皮等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钾对骨骼生长代谢也必不可少,可从香蕉、橙子、李子等水果中补充。骨骼所需的维生素D10%通过食物摄取,主要存在于深海鱼、动物肝脏和瘦肉。
三、适当运动
保证骨骼健康,除了补,还应练。建议每天户外锻炼1~2次,每次1小时左右,以轻微出汗为宜。有关节问题的老人可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如骑车、游泳或散步。需要注意,老年人要量力而行,少量多次。
四、避免伤骨坏习惯
1.背单肩包。冈上肌被单肩包包带压着,时间长了会肌肉缺血,肩膀发酸,久而久之,冈上肌受磨损,对肩关节不利。相较于单肩包来说,双肩包比较好。
2.低头玩手机。低头看手机时,颈椎承受更重的头部重量,同时颈肩过度紧张,腰椎负担也加大了。低头看手机不应超过15分钟,最好保持手机与视线平齐,不要含胸驼背。
3.久坐不动。建议大家不要久坐,尤其是在松软的沙发上。如果腰有问题,最舒服的坐姿角度是腰椎后仰120~140度,必要时在腰后垫一个靠垫。
灸足三里能防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老年性退化、性激素缺乏等关系密切。肾主骨,骨骼的生理功能与肾精有密切关系。肾藏精,精生髓,髓又能养骨,故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肾精不足有关。
肾俞为背俞穴之一,为肾脏之气输注之处,临床曾报道过刺激肾俞穴,可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关节、肌肉、韧带功能,增强患者活动能力。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祛痹、补虚助阳以及防病保健的功效,男女老幼皆可应用。
艾灸肾俞穴可以益肾纳气、填精补髓、强腰健脊。本方法与目前临床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其他方法相比,在降低医疗费用和预防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原则
补肾壮骨法
根据"肾主骨"的中医学理论,肾虚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关键,故治疗宜补肾壮骨,若肾精充足,则筋骨坚硬有力。有
杨氏等选择退化期骨质疏松症患者11例,按临床表现分成肾阴虚和肾阳虚型,分别用左归丸及右归丸加减治疗,连服2个月,结果9例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用X线显示骨密度明显增高者6例。王氏等用补肾益骨膏(熟地、淫羊藿、紫河车、泽泻、龙骨等)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服药3个月后,患者挠、尺骨骨矿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
梁氏等以续断、桑寄生、山萸肉、骨碎补、熟地等治疗58例,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密度平均值略有回升,其中尺、桡骨骨矿物质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呈进行性减少。由以上临床案例表明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不但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针的检测亦可得到改善,证实了补肾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优良。
益气健脾,活血调肝
脾虚则肾精亏虚,骨骼失养,骨骼脆弱无力,以致发生骨质疏松症。故治疗宜补气活血、健脾调肝。
老年人需利用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是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关键。老年骨质疏松病人因行动不便及痛苦等缘由,常常卧床休息或是运动很少,这不只会加剧骨质疏松病况,还可引发肌肉萎缩、关节生硬等,所以可通过运动来保健养生。
1.腰背部肌肉训练
运动的办法是,立正姿态,足尖渐渐踮起,足跟举高,挺胸昂首,然后足跟向下着地,重复训练并逐渐添加运动量和用力程度。通过一段时间之后,可在双手提起几公斤重物的情况下重复做上述运动。这样有利于训练腰背部肌肉,避免驼背,可达到骨质疏松养生目的。
2.进行关节活动
能够用一只手托住另一只手,重复活动肘关节,也能够请别人协助,抓住小腿或足部,活动膝关节和髋关节,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关节生硬。
3.进行肢体肌肉训练
可作上肢举高、平举,以训练臂部的肌肉;握健身球,以训练手部的肌肉;作下肢直腿举高动作,以训练腿部的肌肉。也能够通过重复、有规则的握拳,活动足趾、绷紧和放松大腿或小腿肌肉等方式进行肌肉训练,避免肌肉萎缩。
骨质疏松骨折能恢复吗 骨质疏松骨折了怎么办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三大临床表现之一,但骨质疏松的骨折有自己的特点,是脆性骨折,因为骨单位减少,骨骼产生退变,然后导致应力强度下降,造成的骨折就是脆性骨折,表现为一个很轻微的外力就能造成骨折。
除了按照常规的骨折治疗方法之外,还得同时治疗骨质疏松,要做到双管齐下。常规骨折需要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特殊治疗就需要应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而且在固定的时候要考虑最好应用骨质疏松专用的器械、钢板、螺钉等。 目前很多公司都在生产,猪油这样才能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同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主要是为了让病人能够骨折快速愈合。
因骨质疏松
1、营养因素:钙、磷、蛋白质、微量元素如氟、镁、锌等、维生素C、维生素D等的缺乏与骨质疏松密切有关。其中尤以钙、磷两种元素缺乏为主要原因。
2、缺少活动:运动、日光照射、重力负荷因素与骨量多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运动时,神经内分泌调节对骨骼提供充分的矿物营养,使全身和局部骨钙含量增加;运动还可以保持对骨骼一定的机械刺激,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增加骨的形成;运动锻炼还可使绝经期妇女的雌激素分泌轻度增加。
3、遗传因素:骨量的丢失也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此,遗传因素也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身材矮小的人较身材高大的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即使生活条件、身体状态、环境因素相近、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两个人,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程度也有差别。
4、内分泌:在内分泌中,含有雌性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甲状腺素、雄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等,而以前4种激素尤为重要,特别是性激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尤其对妇女的影响更为明显,例卵巢摘除或过早闭经的女性,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或不分泌,易发生骨质疏松。
5、失用因素:因骨折或骨病而需长期固定的患者,因患病需长期卧床者,肌肉瘫痪者,可引起骨质疏松症。一般认为,机体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时,肌肉活动减少,骨缺少肌肉刺激,结果骨母细胞减少,正常骨的代谢过程遭到破坏,破骨细胞相对活跃,造成骨骼中的钙溶出,尿中的钙排出增加,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症。
治疗骨质疏松
(1)结合型雌激素:主要成分之一是马烯雌酮,对绝经前期的妇女能迅速缓解因女性激素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据报道,该药可使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和残废率降低很多。
(2)结合型雌激素/醋酸甲羟孕酮:该制剂的效用与上相同,其特点是把雌激素和孕激素合在一起包装,以方便用药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3)戊酸雌二醇/醋酸环丙孕酮:是一种高效的雌,孕激素复方制剂,能迅速缓解妇女更年期症状,对骨质疏松症有良好预防作用.
(4)替勃龙:是一个仿生育期孵巢激素的甾体激素,对绝经后的各种症状具有综合治疗作用.
(5)尼尔雌醇:为长效缓释制剂,口服一次,药效可维持20-25天,主要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萎缩性阴道炎等.
(6)盖福润:是由炔雌醇,甲基睾丸素,磷酸氢钙,维生素D,肌醇,重酒石酸胆碱和人参皂苷所组成,主要用于更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等.
骨质疏松症状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能艾灸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 经常会引起骨痛、骨折等临床症状体征。应用艾灸疗法可有效治疗该病。 患者取俯卧位,取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为肾俞穴。用温和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靠近肾俞穴熏灼, 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如果病人有温热舒适的感觉,就固定不动,灸至皮肤稍红晕即可,一般灸保持10~15分钟,每日一次, 每个月灸10次。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老年性退化、性激素缺乏等密切相关。肾主骨,骨骼的生理功能与肾精有密切的关系。肾藏精,精生髓,髓又能养骨,故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肾精不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