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新生儿游泳项圈存隐患
注意新生儿游泳项圈存隐患
新生儿游泳是一项有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的有氧运动,很多家庭在孩子出生之后都会带孩子去游泳。有关育儿专家就提醒家长们,新生儿游泳用项圈存在健康隐患。孩子入水后受水的浮力影响,整个身体的重量都集中在孩子的脖子上,对孩子的脊椎发育会造成影响。
1.新生儿用项圈游泳存在安全隐患
新生宝贝的脖子还没有发育好,是软的,项圈套在脖子上,孩子整个身体的重量也就压在了脖子上,这样会给孩子的脊椎增加压力,不利于孩子的颈椎健康。日常所使用的孩子项圈都由塑料制成,新生儿的皮肤很娇嫩,一不小心可导致过敏或是摩擦发生皮炎;项圈需套在宝贝脖子上才不会掉下去,可能压迫到宝贝们的气管;最危险的是项圈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可能压到脖子上的动脉,导致孩子血压下降,严重情况之下甚至导致休克。
2.可以采用托着宝贝游泳的方式
很多家和认为孩子游泳就要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漂浮在水中,有关专家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新生儿游泳只是一样普通运动,并不需要用项圈的方式来完全,完全可以大人抱着孩子放在水中游泳,让孩子感受到水的浮力,知道在水中划动手脚就行了。所谓的用项圈游泳有辅助刺激孩子协调能力发展等说法都只是噱头。
3.至少出生几天的婴儿不宜项圈
新生儿刚刚出生的头几天,妇幼保健科的专家们就提醒父母,最好是不要用项圈带孩子游泳,因为这几天宝贝们的颈椎会受到影响,可以等宝贝们的颈椎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时再给孩子使用项圈,那样造成的伤害会小一些。再说了戴着项圈游泳对孩子的腰椎也不好,宝贝学游泳最好是等一段时间,大概到了会坐的年龄再学比较合适。过早地学游泳没必要,只要让孩子感受一下水,玩一下水就行了。
4.最适合宝贝们的游泳方式
相关专育儿专家就提醒父母们,最适合新生宝贝们的游泳方式是父母站在水中抱着孩子,或是托着宝贝的屁股,让宝贝紧贴大人的身体下水。也可以抱住孩子的腋下,让孩子的大半个身子浸在水中。这样孩子即有安全感,双可以很好地感受到水的浮力,还能用手脚打水。宝贝学游泳家长们存在的一些误区要及时纠正,比如学得越早越好,游得越久越好等,在合适的年龄,孩子学起来才简单和安全。
婴幼儿游泳
及早参加婴幼儿游泳训练,可以很好的去刺激婴儿身体上的神经系统,还有就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健康,对于有效的去促进人们的身体上循环系统,还有肌肉骨骼系统的健康带来很好的帮助,并且还是可以更好的去促进婴儿大脑、骨骼、肌肉的发育,激发婴儿的早期潜能,效果是很不错的。
婴儿游泳是指新生儿(出生当天至28天为新生)或2周岁内婴儿在专业护理人员或经过培训婴儿父母的看护下,运用专业婴儿游泳器材进行的一项特定的阶段性婴幼儿水中早期健康保健活动,分为有秩序、有部位、有技巧的婴儿被动游泳操和自主游泳两部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宝宝享受到婴儿游泳给他带来的乐趣与健康,婴儿游泳的发展事态良好。为发展婴儿游泳运动,不少国家的政府机构和学术团体积极倡导婴儿游泳,并以各种方式鼓励更多的婴儿参加游泳训练。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童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为了提高未来中国儿童的整体素质,特设立了 《婴儿潜能早期开发工程》婴儿游泳项目部,在《中国婴儿游泳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科学的、规范的推广0—1岁的婴儿游泳。
通过婴幼儿游泳训练,我们还可以让婴儿胃肠道上的激素快速的释放,提高婴儿们的神经兴奋,让婴儿的食欲快速的得到了增加,且这种方式让孩子的吸收性增强,生长素水平也会逐渐的升高、生长速度也是会加快。同时,婴儿也可以正常睡眠。是很有利的。
婴儿游泳馆泳池标准
根据英国游泳协会STA的规定,国际专业婴幼儿游泳池的标准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方面:
1.水温:应严格遵从英国游泳协会STA对婴幼儿水温设置的高端标准:水温常年保持在31-34℃,并为0~2岁婴儿另设独立婴儿泳池,保证34℃最佳水温(一般成人泳池水温26℃,加热到30℃以上时会滋生大量细菌,整个系统无法支持);
2.消毒:成人泳池主要用氯消毒,会诱发婴幼儿皮肤病,加剧患有哮喘病儿童的病情,甚至可能诱发心脏病及癌症。为避免损害健康,专业的婴幼儿游泳池则应采用最安全的无氯全臭氧水处理方式;
3.循环:为保证最佳水质,专业的婴幼儿游泳池应保证每1小时就对水进行一次循环更新(一般成人泳池每6小时循环一次);
4.泳池设计:泳池设计应顾及孩子的安全,尤其是泳池的边角处,一定要设置成圆弧形,这样才不会成为安全隐患,而不是成人泳池四四方方的棱角形;
5.环保标准:所有建筑材料应采用环保材料,所有防水、粘胶等附材,均应符合欧盟环保标准;
6.游泳教具:摒弃不利于宝宝发育的游泳项圈,完全采用英国进口特制适合婴幼儿的游泳专业道具,以确保宝宝是在一个四肢完全舒展、自由的状态下进行游泳锻炼。
另外,并不是所有宝宝都适合游泳,患有心脏、麻疹、腹泻、耳朵感染、哮喘、感冒等疾病的宝宝,不建议下水游泳。应等这些症状消除至少48小时以后,再带宝宝去专业的婴幼儿游泳池。
不适合的游泳池
游泳池市场上,一般成人泳池的水温只能到达26度,宝宝对于这个温度是承受不了的。而且成人游泳池人多,加热到30℃以上时会滋生大量细菌,整个系统无法支持。
另外,成人泳池的消毒系统是通过氯气来消毒的,池水消毒过程中可能添加了过多的漂白粉。由于婴幼儿本身的皮肤抵抗力不强,对泳池的水质要求很高,而氯气消毒的泳池对宝宝的皮肤非常不好,难免会对其鼻腔、口腔、外生殖器等部位的皮肤、黏膜造成破坏,极容易导致宝宝形成体质过敏,严重者则导致哮喘和心脏病。
泳池中水的循环系统也需要注意,成人泳池一般6小时循环一次,而宝宝游泳池则需要更短时间,如1个小时循环一次,这样的话,泳池中的水才能保持清洁。如果水池的水有各种杂质和细菌,宝宝入水后则极易导致外耳发炎。
专家认为,3岁以前的婴幼儿尽量不要去成人游泳池游泳,最好去专业婴幼儿游泳池。
新生儿游泳大揭谜
新生儿就可以接受训练吗?从科学上讲,我们应该提倡这种做法吗?
A:新生儿游泳是一项新型的护理项目。模仿母体子宫羊水环境,让婴儿在水中自主的全身运动,增加肌肉活动强度、调节循环的速度、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肺活量,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同时使婴儿全身心得到抚慰,消除“孤独”、“焦虑”、“恐惧”等,从而促进婴儿身心的健康发育。所以,对于新生儿游泳这项护理项目我们是大力提倡的。
Q:那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多长时间可以下水游泳?
A:不论平产或剖腹产,48小时后就可以。
Q:那新生儿游泳有哪些必须的准备工作,比如在佳佳家我们看到游泳的水中被放入了一种水疗溶质,这是必须的吗?
A:首先呢,必须做好保暖的准备工作,新生儿游泳的室温应该在26―28℃之间,水温要保持在37―39℃之间。选用取暖设备时候要注意,像浴霸这种光线比较强的取暖设备不要采用,会刺激新生儿的眼睛。新生儿游泳池也必须是专用的,当水温达到了之后,还要放一种水疗溶质到水中,这种水疗溶质是模仿母体子宫内环境配置的,它能对新生儿皮肤起到的作用。对于1个月大的婴儿这种水疗溶质就不需要了。
做好这些外部的准备工作后,就要给孩子一个缓冲的过程了。我们一般都将新生儿游泳的时间安排在下午两三点钟之间,同时妈妈要提前1个小时给孩子喂好奶,好让他们有足够的体力去游泳。
Q:是不是每个新生宝宝都可以接受游泳训练呢?
A:在,新生宝宝下水游泳之前必须接受严格的体格,包括体温、皮肤颜色、脐带脱落程度等。所以,初次游泳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Q:那新生儿游泳的频率应该是怎样的呢?
A:新生儿游泳以每天1次,每次1―2分钟比较好。佳佳妈有个习惯,每次佳佳游泳完后接着做抚触,这点呢,要按宝宝的身体承受能力来,一般来说,抚触我们会安排在上午,两者错开,这样避免宝宝过度。
婴儿怎样在家里游泳
20世纪60年代,俄罗斯著名的产科医生柴可夫斯基曾采用科学的“水中分娩法”让孕妇在水中直接分娩婴儿,或将刚出生几分钟婴儿直接放入水中,让其自由活动。经过追踪观察发现,这些身体及早与水接触的婴儿发育良好,体格健壮,头脑聪明。受这一发现启发,世界各地先后开始关注婴儿游泳。
数年前,美国纽约罗伯特夫妇创办了一个婴儿游泳基地,每年有3000多名出生仅3个月的婴儿参加游泳训练。日本也有婴儿游泳学校几十所,并定期举和婴儿游泳比赛。
2002年,世界各地科学家将婴儿游泳的时间提前至新生儿期,我国已有数万名出生后几小时或几天的新生儿参加了新生儿游泳训练。
什么样的新生儿适合游泳
“游泳室里的水已经备好,护士用温度计插进水里,摄氏40度,水温正好。我的儿子凯凯24小时前刚刚离开小文的身体,现在他又要回到一个他熟悉的水环境中去了。护士打开薄的包被,在他的肚脐眼上贴了一块“防水贴”,接着,在他的脖子上套一个充气的乳白色小圈,将他放进水里。凯凯好像还没有睡醒,很惬意地浮在水里,护士用手轻轻地推动他:“喔, B B,醒醒,开始游泳啦!” 这时,他的脚触到了游泳池的壁,蹬了一下,突然整个人在水里竖了起来,开始进入角色了。只见他"四脚朝天",两个脚一打一划,就游了起来。然后,他开始挺用劲儿地哭,每哭一声,脚就往前一蹬。不一会儿,他屁股一翘,身子一侧,自己换了个方向,从池子这边游到了那边,再一会儿又换一个方向。呵呵,我的好儿子,你的水性比老爸好!”
一位爸爸手记,写于2004年5月21日
什么样的新生儿适合游泳
让小宝宝学习游泳,这项运动在国外已经深入人心,俄罗斯、德国、日本等成千上万个婴儿在还未学会走路之前就在医务人员和游泳教练的监护下,在浴缸及游泳池中学习游泳了。目前,新生儿嬉水在国内也逐渐展开,那新生儿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游泳呢?
1. 足月正常分娩的剖宫产儿、顺产儿。
2. 2周-36周分娩的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评分低于8分不宜。(体重在2000-2500g,住院期间无须特殊处置者)
3. 如果宝宝身体不适,脐部有感染,就不要参加。
新生儿游泳准备工作:
1. 室温要求:28~30℃。
2. 水池准备:把小宝宝的游泳水袋放入水池中,加入温水,放入医院提供的特质溶质(这种溶质能使水质接近羊水成分)。水温控制在38~40℃,如果宝宝已经大于1个月,可以不放溶质。
3. 防水贴:下水前一定要贴好脐带防水贴(使用脐带夹者除外)。
4. 专用游泳项圈:新生宝宝游泳专用项圈是根据新生儿生理特点设计的,经过科学指导规范化的保护装置,避免宝宝发生呛水。戴泳圈时先测量宝宝的颈围,选择大小适当的泳圈,注意:从前往后将泳圈套入颈部,扣好双重保险粘贴,并检查一下。
5. 清洁工作:请爸爸妈妈们用中性洗液洗干净自己的手臂,以免在陪护的时候污染池水。
6. 需要专业护士的陪伴: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知道宝宝怎样的反射动作时觉得害怕或是喜欢,可以适时给于安抚或回应。
新生儿游泳进行时:
游泳时间:
一般在吃完母乳后1个小时以后下水为好。
游泳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小宝宝会觉得疲劳,每次控制在10~20分钟左右。
游泳方法:
步骤一:将宝宝缓慢放入水中,
步骤二:父母或医护人员把住宝宝腹部或背部进行练习,最好托住小宝宝的背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也可以在正面拉住两臂,使其头部抬出水面练习游泳。陪护人员始终在宝宝的一臂距离,如果小宝宝离开浮具漂浮时,父母或护士的双手应处于随时可能托住婴儿的位置。
步骤三:然后逐渐减少帮助,让宝宝可以自己游动,但仍须在旁作好监护。
步骤四:游泳完毕后要把宝宝迅速用大毛巾包裹,擦干水迹并注意保温。具体的擦干手法和宝宝洗澡后擦干一致。
重点提示:
如果是出生10天内的小宝宝,游泳前脐部必须贴防水护脐贴,游泳完毕后取下,并做消毒,再用一次性护脐带包扎好。不过爸爸妈妈们放心,这个阶段一般是在医院里,有相关的医护人员会提供服务的。
游泳时可以做些小的游戏。比如让小宝宝辨别大人声音的方向,或者在水里抓小玩具。总之,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宝宝的能动性,让宝宝玩得开心。
一旦婴幼儿出现非常反应,比如“鸡皮疙瘩”,皮肤发青、发紫,过度兴奋或短暂的休克等症状,都应立即停止练习,并让医生采取相应医疗措施。
有些家长主张宝宝游泳完后接着做抚触,这点呢,要按宝宝的身体承受能力来,一般来说,两者最好错开,避免宝宝过度疲劳。
婴儿能游泳吗
新生宝宝可以天天游泳吗?
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宝宝是可以天天游泳的哦!炎热的夏季,最好的避暑休闲方式莫过于游泳。既清新舒爽,又能锻炼身体。对于宝宝,游泳的意义还远远不止这些。婴幼儿游泳的复杂动作,是在大脑的支配下完成的。游泳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的功能,促进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和智力发育。游泳时,身体在水中呈水平状态,四肢关节和脊柱在运动中不会受到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的直接冲击。这样不仅不易损伤,而且有利于骨骼系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更好地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纠正不良姿势。
游泳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减弱了重力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为心脏的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水波对皮肤的拍击,又能对外周血管起到按摩作用。因此,通过游泳可以使心脏得到更好的锻炼。游泳时,水对胸廓的压力使得肺活量增加,对胸廓的发育有良好的作用。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大。人在水中活动比在陆地上活动消耗能量多。为了补偿,就要求消化系统加强消化、吸收功能,来摄取大量的养分,以满足需要。这无疑对促进婴幼儿的生长有益。经常参加游泳的婴幼儿,由于从小就在水的环境中活动,因此极少伤风感冒。日本儿童游泳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证实,不游泳的婴幼儿比起练游泳的婴幼儿发病率要高3-4倍。另外,游泳可兼收日光浴之益,有利于婴幼儿骨骼钙化,防止佝偻病。
新生宝宝游泳需要更多呵护
新生宝宝体质较弱,在游泳时对水质、水温、室温的要求更加严格,也需要更多的特别呵护。
水质:新生宝宝游泳时的用水要经过专门消毒,并使水质接近羊水成分,以减少宝宝不适应。
水温:水温要求在38-40摄氏度之间。
室温:室温应保持在28-30摄氏度之间。
肚脐:游泳前要对新生宝宝的肚脐进行护理后,再贴上防水肚脐贴,以免被感染。
适当的游泳时间:选择适当的时间让新生宝宝游泳,勿在宝宝生病、饥饿、哭闹或进食后一小时内游泳。
专用游泳项圈:新生宝宝游泳专用项圈是根据新生儿生理特点设计的,经过科学指导规范化的保护装置,避免宝宝发生呛水。
专业护士陪伴:新生宝宝游泳时需要专业护士的陪伴,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知道宝宝怎样的反射动作时觉得害怕或是喜欢,可以适时给于安抚或回应。
哪些新生宝宝适合游泳
让小宝宝学习游泳,这项运动在国外已经深入人心,俄罗斯、德国、日本等成千上万个婴儿在还未学会走路之前就在医务人员和游泳教练的监护下,在浴缸及游泳池中学习游泳了。目前,新生儿嬉水在国内也逐渐展开,那新生儿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游泳呢?
1. 足月正常分娩的剖宫产儿、顺产儿。
2. 2周-36周分娩的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评分低于8分不宜。(体重在2000-2500g,住院期间无须特殊处置者)
3. 如果宝宝身体不适,脐部有感染,就不要参加。
新生儿游泳准备工作:
1. 室温要求:28~30℃。
2. 水池准备:把小宝宝的游泳水袋放入水池中,加入温水,放入医院提供的特质溶质(这种溶质能使水质接近羊水成分)。水温控制在38~40℃,如果宝宝已经大于1个月,可以不放溶质。
3. 防水贴:下水前一定要贴好脐带防水贴(使用脐带夹者除外)。
4. 专用游泳项圈:新生宝宝游泳专用项圈是根据新生儿生理特点设计的,经过科学指导规范化的保护装置,避免宝宝发生呛水。戴泳圈时先测量宝宝的颈围,选择大小适当的泳圈,注意:从前往后将泳圈套入颈部,扣好双重保险粘贴,并检查一下。
5. 清洁工作:请爸爸妈妈们用中性洗液洗干净自己的手臂,以免在陪护的时候污染池水。
6. 需要专业护士的陪伴: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知道宝宝怎样的反射动作时觉得害怕或是喜欢,可以适时给于安抚或回应。
新生儿游泳进行时:
游泳时间:
一般在吃完母乳后1个小时以后下水为好。
游泳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小宝宝会觉得疲劳,每次控制在10~20分钟左右。
游泳方法:
步骤一:将宝宝缓慢放入水中,
步骤二:父母或医护人员把住宝宝腹部或背部进行练习,最好托住小宝宝的背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也可以在正面拉住两臂,使其头部抬出水面练习游泳。陪护人员始终在宝宝的一臂距离,如果小宝宝离开浮具漂浮时,父母或护士的双手应处于随时可能托住婴儿的位置。
步骤三:然后逐渐减少帮助,让宝宝可以自己游动,但仍须在旁作好监护。
步骤四:游泳完毕后要把宝宝迅速用大毛巾包裹,擦干水迹并注意保温。具体的擦干手法和宝宝洗澡后擦干一致。
重点提示:
如果是出生10天内的小宝宝,游泳前脐部必须贴防水护脐贴,游泳完毕后取下,并做消毒,再用一次性护脐带包扎好。不过爸爸妈妈们放心,这个阶段一般是在医院里,有相关的医护人员会提供服务的。
游泳时可以做些小的游戏。比如让小宝宝辨别大人声音的方向,或者在水里抓小玩具。总之,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宝宝的能动性,让宝宝玩得开心。
一旦婴幼儿出现非常反应,比如“鸡皮疙瘩”,皮肤发青、发紫,过度兴奋或短暂的休克等症状,都应立即停止练习,并让医生采取相应医疗措施。
有些家长主张宝宝游泳完后接着做抚触,这点呢,要按宝宝的身体承受能力来,一般来说,两者最好错开,避免宝宝过度疲劳。
新生宝宝游泳需要更多呵护
新生宝宝体质较弱,在游泳时对水质、水温、室温的要求更加严格,也需要更多的特别呵护。
水质:新生宝宝游泳时的用水要经过专门消毒,并使水质接近羊水成分,以减少宝宝不适应。
水温:水温要求在38~40摄氏度之间。
室温:室温应保持在28~30摄氏度之间。
肚脐:游泳前要对新生宝宝的肚脐进行护理后,再贴上防水肚脐贴,以免被感染。
适当的游泳时间:选择适当的时间让新生宝宝游泳,勿在宝宝生病、饥饿、哭闹或进食后一小时内游泳。
专用游泳项圈:新生宝宝游泳专用项圈是根据新生儿生理特点设计的,经过科学指导规范化的保护装置,避免宝宝发生呛水。
专业护士陪伴:新生宝宝游泳时需要专业护士的陪伴,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知道宝宝怎样的反射动作时觉得害怕或是喜欢,可以适时给于安抚或回应。
哪些新生宝宝适合游泳
新生儿嬉水在国内也逐渐展开,那新生儿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游泳呢?
让小宝宝学习游泳,这项运动在国外已经深入人心,俄罗斯、德国、日本等成千上万个婴儿在还未学会走路之前就在医务人员和游泳教练的监护下,在浴缸及游泳池中学习游泳了。目前,新生儿嬉水在国内也逐渐展开,那新生儿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游泳呢?
1. 足月正常分娩的剖宫产儿、顺产儿。
2. 2周-36周分娩的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评分低于8分不宜。(体重在2000-2500g,住院期间无须特殊处置者)
3. 如果宝宝身体不适,脐部有感染,就不要参加。
新生儿游泳准备工作:
1. 室温要求:28~30℃。
2. 水池准备:把小宝宝的游泳水袋放入水池中,加入温水,放入医院提供的特质溶质(这种溶质能使水质接近羊水成分)。水温控制在38~40℃,如果宝宝已经大于1个月,可以不放溶质。
3. 防水贴:下水前一定要贴好脐带防水贴(使用脐带夹者除外)。
4. 专用游泳项圈:新生宝宝游泳专用项圈是根据新生儿生理特点设计的,经过科学指导规范化的保护装置,避免宝宝发生呛水。戴泳圈时先测量宝宝的颈围,选择大小适当的泳圈,注意:从前往后将泳圈套入颈部,扣好双重保险粘贴,并检查一下。
5. 清洁工作:请爸爸妈妈们用中性洗液洗干净自己的手臂,以免在陪护的时候污染池水。
6. 需要专业护士的陪伴: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知道宝宝怎样的反射动作时觉得害怕或是喜欢,可以适时给于安抚或回应。
新生儿游泳进行时:
游泳时间:
一般在吃完母乳后1个小时以后下水为好。
游泳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小宝宝会觉得疲劳,每次控制在10~20分钟左右。
游泳方法:
步骤一:将宝宝缓慢放入水中,
步骤二:父母或医护人员把住宝宝腹部或背部进行练习,最好托住小宝宝的背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也可以在正面拉住两臂,使其头部抬出水面练习游泳。陪护人员始终在宝宝的一臂距离,如果小宝宝离开浮具漂浮时,父母或护士的双手应处于随时可能托住婴儿的位置。
步骤三:然后逐渐减少帮助,让宝宝可以自己游动,但仍须在旁作好监护。
步骤四:游泳完毕后要把宝宝迅速用大毛巾包裹,擦干水迹并注意保温。具体的擦干手法和宝宝洗澡后擦干一致。
重点提示:
如果是出生10天内的小宝宝,游泳前脐部必须贴防水护脐贴,游泳完毕后取下,并做消毒,再用一次性护脐带包扎好。不过爸爸妈妈们放心,这个阶段一般是在医院里,有相关的医护人员会提供服务的。
游泳时可以做些小的游戏。比如让小宝宝辨别大人声音的方向,或者在水里抓小玩具。总之,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宝宝的能动性,让宝宝玩得开心。
一旦婴幼儿出现非常反应,比如“鸡皮疙瘩”,皮肤发青、发紫,过度兴奋或短暂的休克等症状,都应立即停止练习,并让医生采取相应医疗措施。
有些家长主张宝宝游泳完后接着做抚触,这点呢,要按宝宝的身体承受能力来,一般来说,两者最好错开,避免宝宝过度疲劳。
婴儿游泳讲究多
眼下,婴儿游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除了医疗机构的婴幼儿游泳项目外,州城还开设了许多私家婴儿游泳馆。昨日,记者走访州城多家婴儿游泳会所了解到,婴儿游泳也有讲究,时间需控制在15分钟以内,若处理不当,会存在安全隐患。
16日,记者来到舞阳坝天桥附近的一婴儿游泳馆,看见不少家长带着自家宝贝排队等候游泳。
“带婴儿来我们这里游泳的家长有很多都不知道,婴儿游泳需注意很多细节。”该婴儿游泳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婴儿游泳时,家长必须严格控制时间,最好不超过15分钟,具体情况根据宝宝的体质和月份而定;室内温度要保证在28℃以上,水温控制在38℃左右,因为水温过高或过低均会对宝宝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婴儿游泳期间必须有专人看护,可以经常托起孩子臀部、腋下,帮助其减轻颈部负重。
记者留意到,不少家长对婴儿游泳缺乏常识。“原来娃儿游泳也有这么多讲究啊!”家住沿江路一带的黄女士说,她原以为婴儿游泳时间越长,越能锻炼身体,但没想到,这样不仅不科学,而且很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