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游泳池会传染什么病 皮肤病

游泳池会传染什么病 皮肤病

皮肤浸泡在水中的时间越久,感染皮肤病的机会就会增高,因为泡水太久,作为皮肤屏障的角质层越容易出现松懈,很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害,而大多数公共泳池并不会很经常地换水,因此很容易感染真菌性皮肤病,如体癣、足癣、水猴子等。

预防:身上有伤口最好不要游泳,可增加感染的风险;游泳结束后,马上洗澡,将细菌、病菌冲洗掉,降低皮肤病的风险。

泳池游泳会不会传染乙肝

乙肝是性传播疾病

让我们先从大家最担心的病毒开始说起。最常见的经体液传播的病毒是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

乙肝病毒(HBV)对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强,一般的消毒方法,比如低温和医用酒精都杀不死它,但含氯的消毒剂以及常见氧化剂可以破坏其传染性。泳池所用的水至少经过了两次以上的氯系消毒剂(主要是次氯酸盐)处理,也有的泳池是采用双氧水消毒,经过这样处理的池水通常已不必担心HBV病毒感染。另外,即使泳池内还有少量活性HBV,在大量水的稀释下,其经由泳者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体内的几率也非常非常低。再退一步说,即便有极其微量的HBV碰巧进入人体,也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消灭(打过疫苗的人就更不必担心了),因此,在游泳中感染HBV的可能性接近于0。

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型肝炎病毒不会通过受污染的食品或水传播,通常不可能在工作场所传播。主要传播途径如下:

a)母婴传播。母婴传播包括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是指怀孕期间胎儿在子宫内被传染乙肝,水平传播是围生期或出生后通过密切生活接触传播乙肝。垂直传播约占母婴传播的10%,更多的母婴传播是水平传播。

b)医源性传染。医源性传播是指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中,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的、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所引起的感染。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消毒不彻底,都可能引起乙肝的传播。另外,在刮痧、修脚、纹身、纹眉、打耳洞等过程中,如果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也可以引起乙肝的传播。

c)输血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后,如全血、血浆、血清等,可引起乙肝传染。

d)密切生活接触传播。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包括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血液等。生活当中如果皮肤黏膜受到损害,再沾染含有乙肝病毒的体液,就可能感染乙肝。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均有可能因划破皮肤,引起乙肝病毒传播。

e)性传播。性传播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精液或阴道的分泌物中都可能含有病毒,因此,乙肝病毒可通过性生活传播。

f)不安全注射。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每年新发乙肝病例中,约32%是由不安全注射引起。不安全注射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注射毒品者(IDUs)中,随着毒品注射年限的增加,慢性HBV感染率也随之增高,除了共用注射器外,还与频繁注射和共用准备毒品的器皿有关。我国的安全注射问题令人担忧,不安全注射因素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广泛存在。

其他疾病会传染吗

艾滋病病毒(HIV)和丙肝病毒(HCV)比HBV脆弱很多,在体外存活时间更短,且同样对上述消毒剂敏感,所以也无需担心游泳会感染艾滋病和丙肝。

性传播疾病里较常见的是淋病、梅毒和生殖器疣(主要指尖锐湿疣等疣样病损)。

生殖器疣的病原是人乳头瘤病毒(HPV),主要经性行为、母婴和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在公共浴室或泳池共用毛巾、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可能导致感染,但未见在泳池中经池水感染的报告。

淋病奈瑟菌和梅毒螺旋体对干燥、寒冷、热以及常见消毒剂均敏感,因此只要泳池和水进行过必要的消毒处理,一般是不必担心经游泳传播的,不过,如果卫生条件不合格,池水也有可能导致淋病或梅毒传播。

警惕皮肤病、消化道疾病、眼病

尽管乙肝和大部分性病都不会经消毒过的泳池传播,但某些皮肤病却会,所以正规的游泳馆都会明确规定,患有皮肤病者不得进入泳池。

患有脚癣、体癣等真菌感染皮肤病的人在游泳时有可能将疾病传给他人;脓疱疮等细菌感染造成的皮肤脓痂也很容易在水中播散。疥螨、阴虱等寄生虫一般不会在池水中传播,但容易经共用物品传染。

消毒不合格的池水还会成为细菌和真菌的温床。游泳时难免吞进少许池水,初学者和儿童吞进的池水会更多。调查显示,未成年人游泳45分钟时吞进的池水体积大约在37毫升,成年人则在16毫升左右。儿童缺乏经验,再加上咽鼓管位置比成人更接近水平,吞进池水后细菌很容易经咽鼓管进入耳内,引起中耳炎。当池水中致病菌数目较多时,吞入池水还有可能引起胃肠道疾病,表现为腹泻等症状。

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是常见的胃肠道寄生虫,国外资料显示,在游泳池内感染这两种腹泻型寄生虫的几率大约在万分之五和万分之一以下,国内的泳池卫生与国外尚有差距,因此这两种疾病虽不多见,但也不能忽视。此外,在泳池中因“吞入“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而引起的腹泻就更常见了。

沙眼衣原体(能引起包涵体结膜炎)在严格消毒的池水中可被杀死,但如果池水被污染,则有可能造成游泳者感染,引起游泳池结膜炎。

不过,公共泳池虽有传播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但我们也不必因噎废食,谨慎行动即能帮我们远离风险。关于如何最大限度地确保游泳卫生,这里有几点建议:

1.选择信誉好,管理规范的游泳馆,其消毒措施比较严格,卫生情况相对有保障;

2.不要在人多的时候去游泳。游泳的人越少,潜在的传染源也就越少;

3.游泳时间不要过长,游泳结束后立即洗澡,可有效防止皮肤病的感染;

4.个人物品独立存放,任何时候都不要与他人共用;不用游泳场所提供的泳衣等贴身物件。

游泳越久易得皮肤病

游泳时间越久,越容易得皮肤病?YES!

对于“游泳时间越久,得皮肤病风险越高”的传言,专家表示,皮肤浸泡在水中的时间越久,作为皮肤屏障的角质层越容 易出现松懈,从而降低对外来病原的屏障作用,理论上感染皮肤病的机会就会增高。如果游泳时发现手脚皮肤泡得发软起皱,甚至发白,说明皮肤屏障功能已经下降,这时最保险的选择是上岸。

在游泳池最容易感染的皮肤病主要是手足癣。此外,细菌感染引发的毛囊炎、疥疮,也有可能在 游泳池里传播。他建议,皮肤病患者应讲究公德,不要到公共泳池游泳。手足癣患者特别是手脚正在脱皮、起疱的人,最好不要到公共泳池游泳,普通人游泳前一定 要去洗脚池浸脚消毒。

泳者应尽量去水质合格的游泳池,有些泳池氯超标,或者尿碱超标,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尤其是皮肤敏感的人、老人和小孩,应慎选游泳池。

游泳时可传染性病?NO!

“游泳时究竟会不会感染性病?”这个传言在公众中已经流传了很久。专家表示,没有证据显示正常情况下游泳会感染性病。

绝大部分性病病原体离体几个小时就会自然死亡。游泳池水通常采用加氯的方法消毒,氯的浓度高,会加速病原体的死亡。常见的性病主要有淋病、梅毒和尖锐湿疣,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液、精液传播,淋病还可通过尿液传播。皮肤黏膜没有破损的普通人,接触病人的汗液、唾液等,是不会有感染风险的。

如果去泡温泉,或者去温泉泳池,需要警惕尖锐湿疣的传播可能。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以肛门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约有三成病人属于非性途径的间接传染。有病人反映,发病前没有性行为,也没有去游泳,但是曾经泡过温泉。HPV病毒在温湿环境下有一定传播力,在泡温泉时如果皮肤破损,或者刚好和尖锐湿疣患者同时下水,就有感染的风险。有些酒店游泳池和温 泉会提供拖鞋和浴巾,如果消毒不过关,也可为病毒和真菌传播制造条件。如果皮肤擦伤、破损、过敏等状态下,最好不要下水畅游,尽量不要使用公用的浴巾擦身,尤其不能用其擦拭私处。

滴眼药水防红眼病没用?YES!

每年夏天,医院眼科门诊红眼病(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都会增加,一是因为夏季气温高,病菌最活跃;二是游泳 的人多了,受污染的泳池水直接接触眼部会快速传播,增加感染机会。滴眼药水可以起到“洗眼睛”的效果,可以稀释病菌,但对预防红眼病的效果不大。

有时候游泳时眼睛觉得涩痛,有可能是泳池的水余氯过高。杨为中说,余氯过高有可能使角膜上皮损伤。戴游泳镜隔绝眼睛和池水直接接触,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感染几率或受余氯刺激,但难以100%避免。

常常游泳对防治骨质疏松有很好的作用,但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建议游泳。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则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做好充分的运动前准备再下水,如果自己对病情评估不准,不妨听听医生的建议。

游泳会皮肤过敏吗 游泳如何避免皮肤过敏

要选择到那些有资质、信誉好的游泳池游泳。

游泳时间最好选择在人相对较少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每天下午或晚上去泳池游泳较好,因为这时游泳的人少,泳池的水质也就相对人多时要好一些。

因为如果是在户外的游泳场游泳,应提前做好全身防晒准备,选择SPF值在30以上(最好不要超过40)的防晒霜,每隔60分钟重复涂抹一次,以免紫外线晒伤而引发皮肤病。

不要共用浴巾、毛巾、拖鞋,以防止交叉感染。应该自带毛巾、衣物、拖鞋、救生圈等。公用的扶梯、水龙头、躺椅等都是皮肤病传播的媒介,应减少接触。

皮肤病等病菌要在身体停留一段时间才能传染到体内,所以,游泳时间最好不要太长,应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游泳完毕后应马上冲洗。游泳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全身,也可冲洗掉皮肤上可能污染的致病微生物,确保皮肤干净、卫生、健康。

游泳池会传染什么病 腹泻

游泳的水中可能潜伏一些会引起腹泻的细菌,包括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志贺氏菌属和大肠杆菌等。游泳时如果不小心喝了泳池的水,则可能会发生腹泻,但腹泻不一定会在游泳当天马上出现,有时甚至在游泳1-2周后出现。

预防:游泳后不宜立即进食,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诱使胃肠道疾病的发生。游泳时戴好鼻夹和耳塞,注意及时换气,避免呛水,游泳后及时清理口鼻。

游泳后皮肤痒怎么回事

水质不干净

一般的游泳池中,并不会进行比较严格的消毒杀菌,并且在泳池里游泳的人,有时候也会有一些不卫生的行为出现,如汗水、鼻涕甚至小便等,难免会造成水质不干净,所以很容易造成游泳后皮肤瘙痒。

消毒液影响

如果游泳池中的消毒液过量,其中的有毒物质增多,对于某些皮肤比较娇嫩或者属于过敏性皮肤的人,也有可能在游泳后造成皮肤瘙痒的情况。

皮肤干燥

对于某些患有鱼鳞病或特应性皮炎的人来说,其本身的皮肤比较干燥,游泳池中的次氯酸钠很容易刺激皮肤,就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真菌或细菌感染

在某些时候,一些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的人群如果到游泳池游泳,也有可能会造成感染,从而导致皮肤瘙痒。

谨防游泳带来的5种病

游泳谨防五种病

皮肤瘙痒

游泳池里的水含氯等化学消毒成分,如果氯浓度过高,而你又刚好对消毒剂过敏,就容易皮肤过敏,出现潮红等。如果游泳池水消毒不到位,有的人也会出现皮肤瘙痒等问题。首先要选择卫生达标的正规泳池。游泳时间不要过长、过于频繁。如果你身上有皮肤破损,也不要去游泳,因为在水中长时间的浸泡,会使得角质层软化,皮肤破损加重,细菌容易入侵,会诱发一些皮肤病。同时,本身有皮肤病如足癣、皮疹、湿疹等,去游泳会加重病情。此外,每次游泳后,要用清水洗头、洗脸,浴巾及毛巾专人专用,有条件的话,最好自己带毛巾拖鞋。

妇科病

女性在游泳中坐在池边或场地的躺椅上休息,或会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等。黄光民表示,沐浴后,不要直接坐在洗浴间的长凳上换衣服,最好垫上毛巾等自用的干净物品,以免交叉感染。游泳后应尽快彻底冲洗并擦干身体,以保持皮肤及外阴清洁。

过敏性鼻炎

游泳池内一般会投放漂白粉来消毒。漂白粉里有次氯酸钠,这种化学物质对鼻黏膜有刺激作用,游泳时如果被呛水,含有漂白粉的水进入鼻子,可能将鼻子里的分泌物、细菌带入鼻窦,易诱发鼻窦炎。建议,有鼻炎的人,游泳前要做好防范工作,例如戴鼻夹等。

中耳炎

游泳后引发中耳炎的病人不少,多因呛水逆行感染引起,其中以孩子居多,因为孩子鼻咽管比较平直,游泳池的水容易通过鼻咽部进入中耳,把细菌带入引发中耳炎。外耳道进水,如果处理不当也容易引发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因为泳池中的水灌进外耳道后导致潮湿,容易滋生细菌,产生炎症。如果游泳后用棉签挖耳朵不当,不慎损伤外耳道,也有可能造成细菌感染,引起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大家游泳后要尽快恢复和保持耳道干燥,如有水进入外耳道,可用棉棒放在外耳道口将水吸出,或者歪头将进水侧的耳朵向下,蹦跳几下,同时向后外方向牵拉耳廓,让水流出后擦干。现在有游泳专用耳塞、鼻夹,可以防止水的进入。耳朵有炎症的人最好不要去游泳,容易因为呛水和进水加重病情。

红眼病

游泳时如果不小心接触红眼病患者用过的毛巾、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等,就非常有可能被传染。如果有些市民自行买一些氯霉素、氧氟沙星类眼药水治疗红眼病,眼药水、眼药膏不是人人都适用,最好请医生对症下药。红眼病防范的关键是不要让病毒、细菌接触眼睛。游泳时佩戴泳镜,能减少感染病菌的几率。游泳以后要及时用干净水洗脸、洗澡。

游泳注意事项

1.忌饭前饭后游泳。

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

3.忌在非正规或不具备救生条件的游泳场所游泳。

4.忌长时间曝晒游泳。

5.忌不做准备活动就游泳。

6.忌游泳时间过久。

7.忌有癫痫病史或精神病患者游泳。

8.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游泳。

9.忌患某些皮肤病、传染病者游泳:传染病患者、过敏性的皮肤病患者等忌入公共游泳场所。

10.忌酒后游泳。

11.进入公共游泳场所前应做好自身清洁工作。

12.下水游泳前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水性,切忌逞能或贸然跳水、潜泳或互相打闹等。

13.在游泳中如遇身体不舒服,应立即呼救或上岸休息。

14.下水前应了解相关急救知识,以在遇到溺水时能科学有效施救或自救。

泳池里要警惕皮肤病

游泳池里感染性病皮肤病可能性不大

不少人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在游泳池里会不会导致感染上性病皮肤病?也有患者在皮肤不适去看医生后询问是否是游泳的关系。毛教授认为,虽然并不能完全排除泳池中可以传染性病皮肤病的可能,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不必过多担心。

毛教授解释,由于游泳池内通常会放入消毒液消毒,因此一些通过分泌物传染的性病皮肤疾病的传染难度会因此增大。因为分泌物从患者身上经过水流到达健康人身上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而在此过程中,在消毒液的作用下,大多数病菌会被杀死,到达健康人身上的病菌的数量和活力所剩无几,因此传染机会不大。但如果病菌携带患者与健康人靠得很近,病菌和泳池中消毒水接触时间不长即到达健康人身上,就有可能感染性病皮肤病。

患有皮肤病的患者不应当去游泳

游泳池是公共场所,因此,患有皮肤病如淋病、足癣、毛囊炎等疾病的患者不应当到泳池游泳,以避免传播病菌,同时也防止来自他人的病菌导致自身疾病恶化。

专家支招防止游泳池内染疾病

皮肤有破溃不要去游泳

由于大多数皮肤病都是接触性传染,如果健康人身上皮肤有破溃,兼之泡在水里一段时间后皮肤角质层软化,极易吸收外部物质,此时游泳会增大被游泳池中他人携带的病菌或者水池中本身带有的细菌感染的危险。

在游泳池内不应呆太久,游泳后应立即洗澡

游泳池中含有大量物质包括病菌、细菌、他人的分泌物等,因此在游完泳之后,必须马上洗澡,将身体上残留的细菌、病菌以及消毒剂等清洗干净,以降低皮肤病的感染风险。

清洗时勿选择强碱性洗剂,也别太依靠洗剂

不少人在游完泳后洗澡习惯使用强碱性的洗剂以期达到消毒的效果,但毛教授指出,在游泳过程中,一方面水会起到脱脂作用使皮肤显得干燥,另一方面则是泳池中含氯的消毒剂也会对皮肤造成干燥效果,此时若使用强碱性洗剂产品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应尽量选择温和一些的洗剂或者沐浴产品。如果是患有湿疹皮炎的患者,清洁后应当用比平时稍微强效一点的润肤剂进行清洁。同时毛教授提醒,虽然一些洗剂和沐浴产品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但千万不可将其当成消毒剂或药物来使用,不能认为洗了就一定安全。如果出现不舒服的状况,应当及时就医。

游泳体检都检查哪些项

伏天来临了,游泳是让人兴奋的一点,很多人喜欢在这个时候去游泳,但是游泳时需要检查什么呢?具体检查内容,还是小编来告知你吧!

体检必检项目包括内科、皮肤科、眼科及耳鼻喉科。游泳禁忌症病种有如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等。

内科:主要查心脏病和高血压。对于心脏病人来说,在水中的猝死率是非常高的,因为心脏病人本身心脏功能很弱,在游泳尤其是潜泳的时候,心脏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轻度心脏病患者最好在游泳前做一下运动平台试验(医学上也称心电图跑台试验)。

皮肤科:各个类型的癣,过敏性的皮肤病等,不仅诱发荨麻疹、接触皮炎,而且易加重病情。

眼科:急性眼结膜炎,特别是在游泳池里传染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在该病流行季节即使是健康人,也应避免到游泳池内游泳。

耳鼻喉科:不论是慢性还是急性中耳炎,因水进入发炎的中耳,使病情加重,甚至影响听力甚至可能蔓延导致脑炎。

此外,需要检查有无感染肺结核、皮肤病、红眼病等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

相关推荐

游泳对身体有什么坏处 游泳可导致皮肤

身体长时间浸泡在池水中,水里的细菌容易同身体表面的皮肤接触或附着在皮肤上,尤其是在卫生检查不严格,池水污染严重和消毒不彻底的情况下,更容易导致皮肤发生。常见的皮肤表主要有体癣,股癣和足癣三种。引起这三种皮肤变的原因主要是在卫生检查不合格,池水消毒不严的情况下,癣症患者进入泳池游泳,使大量皮丝状菌的癣屑脱落在水中,从而传染到其他人身上所致。 预防措施:严格游泳池的卫生体格检查制度,不在消毒不严和污染严重的游泳池中,游泳前后要认真淋浴,并用肥皂擦遍全身后再冲洗。

夏季宝宝游泳注意事项

【夏季宝宝游泳注意事项】——游泳可能致中耳炎 不少孩子游泳时容易呛水,呛水后含有细菌的脏水可能经过鼻窦开口倒吸侵入鼻窦,因局部刺激和污染、以及窦口的通气引流受阻,可能引起鼻炎和鼻窦炎。小孩子的咽鼓管具有短、平、粗的特点,如果孩子患上鼻炎和鼻窦炎,细菌沿耳咽管蔓延到中耳腔黏膜,导致中耳积液、阻塞,分泌物流不出来就导致中耳炎。中耳炎治疗起来比较麻烦,容易影响听力。 红眼找上门 因为很多游泳池不需要健康证即可入场,所以存在很大的隐患。孩子如果和一些患上沙眼、红眼的人一池游泳,原体通过池水传染,健康

牛皮癣传染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皮肤传染,得了牛皮癣传染人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牛皮癣是皮肤但是不传染人的。如果生活中因大家对牛癣癣的了解不多而导致一些人对牛皮癣患者孤立是特别不应该的。牛皮癣不是一种传染,它没有什么传染途径的,因此请大家放心它是不传染的。

经期避免游泳注重个人健康保护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在连续的桑拿天里,游泳成了人们消夏解暑的首选项目。泡在游泳池清凉的水里,的确是处在炎热夏天里面的一大享受。但我们在享受清凉的同时,需要提醒女性朋友注意的是,在公共游泳池游泳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卫生和个人健康保护,避免细菌通过泳池内的水进行传播,出现交叉感染。 女性生理结构决定其容易感染 出现感染症状时不能游泳 妇科炎症禁止游泳从女性的生理特点上来说,女性的阴道和外界是相通的,这就为细菌感染提供了可能。贾主任说,正因为女性在生理上有这样的结构特点,游泳的时候才更要特别注意,否则很容易让阴道受

脚气是不是传染

脚气是不是传染?说到脚气,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该疾在生活中比较普遍,发率也是非常高的,脚气的传染性很强,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以免发生传染,给自己的家人带来严重的危害。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激发感染,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用药治疗的同时,对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

游泳池传染什么疾 眼科疾

游泳池里的水常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有轻度刺激性,游泳后双眼容易出现轻微的发红症状,往往在数十分钟后自行消失。但很多游泳池不需要健康证即可入场,如果和一些患上沙眼、红眼的人一池游泳,原体通过池水传染,健康的人也可能然上此类疾。 预防:游泳时佩戴泳镜,下水前后都要点眼药水。游泳时不要用手揉眼睛,游泳后及时洗脸洗澡,注意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

哪些人不适合游泳 某些皮肤患者

某些皮肤疾患者不适合游泳。比如患有传染性皮肤疾的人很容易通过水的介质来导致菌传播给他人,而泳池水中的菌又加重皮肤疾。常见的有足癣、毛囊炎、淋等疾

宝宝夏日游泳要点

第一、选择安全场所 新生宝宝最好在医院专业婴儿游泳池里戏水。游泳室的环境、温度、湿度、游泳设施、救生设备都有严格要求,还有专业护理人员,安全系数最高。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妈妈熟悉操作过程后,可以在家购置一套家庭婴儿游泳设备。 第二、备好救生装备 婴儿初始使用救生颈项圈(颈浮圈),稍大点的宝宝用胸部腋下救生圈,再大点的宝宝可以用背心救生衣、双臂救生囊袋。 第三、做好热身活动 婴儿专用泳池的温度是低于体温的,突然放宝宝下水很容易受凉。建议在下水前,先帮助宝宝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热热身,用凉水搓皮肤,特别是肚脐周

治疗银屑的运动疗法

银屑俗称“牛皮癣”,而一听牛皮癣这词,就给人一种厌恶之感,其实牛皮癣就是银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皮肤,说起皮肤,很多人都认为具有传染性,那么银屑是不是传染呢首先为患者介绍一下什么是银屑银屑不是真菌传染的癣,而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 银屑的表现因发时期的不同而异,初期表现为红色小丘疹,带有少量白色鳞屑,即白色皮屑,逐渐变为大小不等的鳞屑性斑片,斑片底部发红,表面有大量干燥的银色鳞屑。银屑皮损发生的时候,患者身上常常是红斑隐隐、白屑簌簌,给人以畏惧之感。因此,一些人见了患

谨防游泳带来的5种

皮肤瘙痒 游泳池里的水含氯等化学消毒成分,如果氯浓度过高,而你又刚好对消毒剂过敏,就容易皮肤过敏,出现潮红等。如果游泳池水消毒不到位,有的人也出现皮肤瘙痒等问题。首先要选择卫生达标的正规泳池。游泳时间不要过长、过于频繁。如果你身上有皮肤破损,也不要去游泳,因为在水中长时间的浸泡,使得角质层软化,皮肤破损加重,细菌容易入侵,诱发一些皮肤。同时,本身有皮肤如足癣、皮疹、湿疹等,去游泳加重情。此外,每次游泳后,要用清水洗头、洗脸,浴巾及毛巾专人专用,有条件的话,最好自己带毛巾拖鞋。 妇科 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