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三阴的作用与好处 艾灸三阴交能天天灸吗

艾灸三阴的作用与好处 艾灸三阴交能天天灸吗

根据情况看。

三阴交多久艾灸一次,主要是根据病症已经病情的程度来看,要是在病情有需要的情况下,是可以天天灸的,但要只是用于日常保健,或者调理慢性病,则不能天天灸,其次要是病症不合适的话,则不能灸,所以艾灸之前,建议先咨询专业医生。

​艾灸怎么治月经不调

1.血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艾灸治疗选穴: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可以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关元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各10分钟。

2.肾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艾灸选穴: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 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艾灸,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归来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3.血寒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月经不调艾灸哪些穴位月经不调灸哪里 肾虚型月经不调艾灸穴位

艾灸选穴:

八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归来: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三阴交:位于在足内踝上3寸。

方法: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多眼艾灸盒。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艾灸,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

艾灸时间:归来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主治症状: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夏季艾灸养生的6大保健穴位

艾灸是中医传统的疗法之一,艾灸能治疗很多的疾病,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的功效。艾灸养生也是以穴位为基础的,艾灸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更好的养生功效。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夏季艾灸养生的六大穴位。

关元穴。常灸关元穴,能防病保健、强壮体质,对全身衰弱、少气乏力、精神不振、下腹部虚寒有防治作用。灸治时点燃艾条,距关元穴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20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为度,每周灸1~2次。

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灸此穴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之效。常灸神阙穴有强壮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灸治时点燃艾条,距神阙穴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舒适感时固定不动,每次灸10~20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0~20天再灸。

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直上3寸,胫骨后缘。艾灸三阴交,对消化不良、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心悸、失眠、湿疹等有防治作用。左手持艾条灸左侧三阴交,右手持另一艾条灸右侧三阴交穴,每次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次。

足三里穴。常灸足三里,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防衰抗老、祛病延年。所以古人把足三里灸叫做“长寿灸”。点燃艾条,距足三里穴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为度,隔日灸1次,每月可灸10次。

治宫寒艾灸哪个部位 艾灸治宫寒的操作方法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作用,用艾灸治疗宫寒有一定疗效,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艾条温和灸命门穴10分钟,气海穴5-10分钟,或用艾炷隔灸命门穴3-7壮,气海穴3-5壮,灸三阴交穴3-5壮。

女性经期艾灸好吗

女性经期是否可以艾灸? 经期可以做艾灸吗? 经期有的人血量很大,那么艾灸是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如果此时你在艾灸,也许会更加促进了活血化瘀的功能,而导致经血更多。如果你的经量很少,那么你经期艾灸正好趁艾灸的活血化瘀和舒经通络的功能来促使经量加大。排除体内的一些瘀阻,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经期艾灸一定要因人而异。

中医一般将月经失调称为月经不调,又将月经不调归纳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或月经过少。但临床上往往不是单纯一种症状出现,如月经过多常与月经先期并见,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

艾灸治疗各种月经不调的方法

1.血虚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艾灸治疗选穴: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可以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关元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各10分钟。

2.肾虚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艾灸选穴: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 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艾灸,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归来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3.血寒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经期可以艾灸吗 如何靠艾灸调理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时关元穴,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穴各10分钟。

艾灸穴位: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用三眼艾灸盒,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俺就,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艾灸归来穴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艾灸穴位: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艾灸方法: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以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艾灸穴位:关元、命门、肩井、太冲

艾灸方式:关元、命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施灸,也可以用隔姜灸。肩井和太冲用单眼艾灸盒或手持艾条施灸。艾灸时关元、命门各熏20分钟、肩井、太冲各熏10分钟。

哺乳期可以艾灸肚脐吗

1、可以的,但是要注意,艾灸以后过一会才可以哺乳,也就是要等身体温度降回到正常以后。产后虚胖可以艾灸腹部肚脐上四寸和肚脐以下三寸。腰痛灸后腰。艾灸是慢性的,不能心急,贵在坚持,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就能感受到它的神奇与强大。

2、哺乳期可以艾灸肚脐。其实坐月子的时候就可以用艾灸了,但是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边的小BB,尽量让小BB别闻艾烟。剖腹产后三个月便可以做艾灸,6个月后方可进行腹部经络疏通等调理。产后女性大伤元气大都气血虚弱,调补以补益脾肾为主,艾灸可灸腰肾部位+涌泉穴,腹部以肚脐一周+三阴交、足三里穴,每次选灸一个部位为宜,最好是交替部位来灸。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伤口愈合,另一方面可以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活血化瘀。用艾灸的治疗方法有艾灸中脘、神阙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神阙穴和关元穴用四眼艾灸盒做大面积施灸,腹部可以做移动艾灸。足三里和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艾灸10-20分钟,二是双腿同时通络,使体内的寒气,寒毒能彻底排除。所以艾灸在调理身体的同时也是治疗月子病的好方法。

相关推荐

对不孕有用吗

对不孕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不孕症主要是由于是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导致冲任胞宫阻滞,两精不相合所致,通过疗法达到扶正祛邪,补气养血,调理身体阴阳平衡,补肾益精之功,有效改善不孕症。 不孕症常用穴位 取穴:气户,子宫,关元,命门,三阴交,中极,合谷,太冲 方义:阴交乃任脉,肾脉,冲任会聚之处,可调补冲任;气户,子宫为种子验穴;命门与关元,取其补肾精,助气化之功效。中极理冲任,调胞脉,通经化瘀浊,合谷配三阴交理气血,调月经;合谷,太冲配合开四关,调肝胃二经。 不孕症辩证疗法 肾虚

怎样治疗宫寒

对宫寒的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通常方法是取神阙 关元 气海 足三里 三阴交等穴位,每个穴位2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宜。不过对操作者要求较高,而且对不适应体质的人很多,建议使用智仪,自己在家就可以根据说明轻松进行疗。在此,推荐理好仪,用过,好用。

小儿鹅口疮哪里

小儿鹅口疮以心脾积热多见,疗法多以足阳明经,足太阴经及足少阴经腧穴为主,治疗原则宜清心健脾利湿。 处方:足三里,合谷,地仓,三阴交,涌泉,劳宫。 取穴方解:取足三里调理脾胃,清泄心脾;合谷疏调阳明经气,祛风散邪;地仓疏调局部经气;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滋阴清热;涌泉者,足少阴肾经起于此,有滋肾清热之功,长于引热下行,热下则口舌疮糜自平;劳宫者,手厥阴心包经穴,有泄热清心凉血之功方法: 1.艾条温和:每次选用2-3穴,用艾条悬,每穴5-10分钟,每日1-2次。 2.艾条雀啄:每次选

月经干净几天可以

在月经干净3天后开始。 经期时容易使月经过多,而月经过后也不宜立刻,因为经期过后身体血液流失,抵抗力降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恢复。 经期过早的影响 容易经期回潮 本身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在经期会使月经量增多,而月经结束后立即开始有可引起月经回潮。 容易晕 经期后体质较虚弱,容易出现“晕”:出现头晕眼花、大汗淋漓、恶心欲吐甚至晕厥等症状。 经期后调理穴位 1.暖宫止痛 穴位方:神阙(肚脐),关元(小腹),脾俞、次髎(背部),足三里、三阴交(足部); 法:艾条温、隔姜

三伏天哪个部位

因人而异。 三伏天进行是没有一个特定的位置的,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进行前,医师会判断一下,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情况进行,比较常见的部位如下: 1、有妇科类疾病人群可以: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等穴位; 2、面黄色斑人群可以: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神阙、中脘等穴位; 3、骨关节不适可以:阿是穴、大椎穴、命门、肾俞等穴位; 4、有暑湿症人群可以: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等穴位。

三伏天泡脚的优点和缺点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

三伏天排湿气可以通过泡脚进行,其次还可以通过,但每个人的穴位不一样,排湿建议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还有一些血海来通经活络,除湿散寒,达到一个冬病夏治,缓解关节疼痛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三阴焦天天

不需要天天。 长期三阴焦会导致身体过于寒凉,尤其是对身体偏热的人群来说,过度对该穴位进行,反而会使体质发生改变,导致上火的现象出现,这样就起不到原有的保健效果了。 三阴焦可以一天一次到两次,休息两天再继续进行。 三阴焦穴的作用是将交会的脾经,肾经,肝经气血重组后进行分流,是人体极其关键的穴位,经常三阴焦相当于同时对三条经络进行保健。 三阴焦,不但可以健脾益血,还可以调补肝肾,同时对于各种妇科疾病和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那些穴位

首先是足三里穴,这个穴位早已名声在外了,在古代,中医学家们只是指出足三里重要,但并不特别突出,而它的出名,最初还是由于日本人喜爱这个穴位,曾经在日本流传着“不与腿上没疤的人做朋友”这样的说法,可见足三里穴在日本的重视程度。足三里是胃经的要穴,但传统医学认为它不仅对胃有调节作用,还对其它器官系统都有着极强大的强壮作用。从原理上来分析,大概是由于胃是人后天之本,而胃好了,吸收量充足,制造的气血也旺盛,会促进其它系统的发展。另外足三里在腿膝下外侧,很方便自我时取穴,所以推荐朋友们将足三里做为首选的可长

阳虚的人不还是阴虚的人

阳虚、阴虚的人都可以适当调理身体,但要注意方法、时间等问题。 可以温通经脉,补阳驱寒,非常适合阳虚的人调理身体,但如果是阴虚的人使用,也是可以的,因为中医上阴阳相通,阴虚的根源是中气不足,那么补足中气了,就不会阴虚了,而既补阳气,也补中气,所以大多数阴虚的人是可以做的。 虽然说阴虚的人可以做,但首先要肾俞、八髎,以补中气,然后打通中焦的阳气通道,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涌泉,让上焦的火气往下走,才可调理身体,改善阴虚,同时的时间要掌握好,开始10-15分钟每穴,隔天

痛经可以

经量多的人不 有的人来月经期间经量比较多,主要是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这个情况下的话,会促进活血化瘀的功效,导致经血增加。 经量少的人适当 如果经量每次都比较少的话,经期的时候适当的可以借助其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效果来促使经量增加,排除体内的一些瘀阻,缓解痛经。 痛经哪个位置 子宫穴 子宫穴位于脐下4寸,旁开三寸除,该穴位,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子宫下垂崩漏,子宫内膜炎,腰痛等症,具有调经止带,理气和血,升提下陷的功效。 次髎穴 取俯卧位,在腰骶部两凹陷处连线上,自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