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风散创始人危亦林
玉屏风散风散创始人危亦林
危亦林(1277-1347)字达斋。祖籍抚州,后迁南丰(今江西南丰县)(属江西)。医学家。与陈自明、崔嘉彦、严用和、龚廷贤、李梴、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在行医和任州医官时,继承和发展危氏本家四代医学经验,积五世医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成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历时10年,于至元三年(1337)著成《世医得效方》20卷50余万字。
全书编次有法,科目无遗,论治精详,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部重要方书,依当时医学13科分类,多选载前代医学文献及家传验方,在骨伤科证治方面载述尤详、书中翔实和突出地记述了关于麻醉药物的使用,有世界上较早的关于全身麻醉的记载。对于骨折、脱臼、跌打损伤、箭伤等整复治疗也有精辟的论述,特别是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更是珍贵。对今天的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世医得效方》的骨伤科成就,代表了金元时期中国骨伤科的发展水平,居于当时世界医学的前列。
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总结了他家五代行医的经验,“所载良方甚多,皆可以资考据”。其中正骨的医术尤为独创。书中对各种骨折和脱臼整复方法以及处理原则有详细的记述。其整复脊椎骨折“悬吊复位”法,比英国达维斯1927年提出的悬吊法早 600多年。有关用麻醉药物──草乌散(用蔓陀罗花配制),进行全身麻醉的记录,比日本人华冈青州早450年。该书被清朝收入《四库全书》子部,称其“载古方甚多,皆可以资考据”。数百年来,一直被医家推崇,在国外也有相当影响。
玉屏风散方义及配伍特点
本证多由卫虚腠理不密,感受风邪所致。表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常自汗;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皆为气虚之象。方中黄芪甘温,内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为臣药;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配伍特点
黄芪配白术,汗不外泄,外邪易难内侵;本方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合小量祛风解表之品,使补中寓散。
导致老人异常出汗的原因
1、肺卫不固
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治法:益气固表,方用玉屏风散加味或用中成药玉屏风散丸剂。
2、营卫不和
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桔枝汤加味。
3、阴虚火旺
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弱。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当归六黄汤。
4、邪热郁蒸
蒸蒸汗出,汗液黏或衣服黄染,面赤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荨麻疹的诊断与治疗 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
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宜健脾益肺,益气固表。方以玉屏风散加减。
中医咳嗽有几种类型 气虚咳嗽
主要症状为咳喘无力,痰稀色白易咳,气短胸闷。治疗宜补肺化痰止咳。
人参保肺丸、玉屏风散等。
小孩子能吃六味地黄丸吗
根据您对孩子的症状的描述,可以初步判断这个孩子的主要症状是气阴两虚,表虚不固。需要的治疗方法是益气固表,滋阴敛汗。而六味地黄丸和玉屏风散都是比较常用的中成药,其中,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而玉屏风散是益气固表的,都比较符合这个孩子的症状,是对症的药物。
过敏体质中医如何调理呢
中医体质辨识学说中,特禀体质人群由于先天遗传因素造成过敏、遗传病等特殊状态。对于特禀体质(过敏体质)的调节,向大家推荐玉屏风散(玉屏风颗粒)一方,“黄芪、防风、白术三味药配伍相得益彰”,黄芪,用来补气,固表;白术用来健脾,脾胃之气固,则卫表之气方有生化之源;防风,祛风,散风,为风中之要药;三味药组成的玉屏风散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对于抵抗外邪入侵,预防感冒及过敏性疾病的改善,功效明显。玉屏风颗粒可改善过敏体质,能有效减少过敏性皮炎、鼻炎、哮喘等的反复发作。
过敏体质患者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少食用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烟、酒等。对过敏原要注意加以辨别。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过敏症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抗过敏功能的食物,加强皮肤的防御能力。
对某些过敏的症状严重者,可求助于医学手段,改变过敏性体质。医生在这种疗法中要用化学方法改变患者血清,使其稀释。向皮下注射改变了的过敏原和乳类、花粉等物质制成的抗原浸液,并逐渐增加过敏原的浓度,以调整人体免疫系统,使过敏者体内产生对过敏物质的抵抗力,从而有效地防止皮肤过敏的症状。
老人异常出汗什么原因
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治法:益气固表,方用玉屏风散加味或用中成药玉屏风散丸剂。
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桔枝汤加味。
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弱。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当归六黄汤。
玉屏风散功效与作用 止汗
白术功效: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白术有益气健脾之功,与黄芪同用可以补正气,有固表止汗的作用。
玉屏风散配方
组成:防风(30克)黄芪(60克,蜜炙)白术(60克)【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玉屏风散在药店内有成药出售,可按说明书服用。不过,在家也可自制散剂,非常方便。1、直接服用:黄芪、白术、防风的用药比例为2:2:1,10克黄芪,10克白术,5克防风,3味药物共碾为细末(药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为1剂,混合均匀,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1天服完。 2、煎服:上述药物放入药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1剂,分2—3次服用。 玉屏风散在古代多用散剂。即取黄芪30克,防风30克,炒白术60克,把药味打成粗末,每天取18克,加生姜6片,水煎,待沸后5~8分钟,药液分两次服,为成人量。现代多用汤剂,即把药物饮片放入罐中,加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热,沸后20分钟倒出药汁,连煎两次,合药液,分3次服用。 “玉屏风散”的成人配方为黄芪12克、白术8克、防风4克,儿童的配方一样,药剂量则减半。“玉屏风散”主要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力的作用,如果想增强抗病毒的功效,可以选择在“玉屏风散”中加入金银花10克、桑叶6克或者连翘10克一起服用。 对于有轻微咳嗽症状的市民,可以在黄芪10克、白术10克、防风6克的药方中,添加桔梗10克、菊花9克或者黄芪10克、白术10克、防风6克、玄参10克来服用。
玉屏风散是怎样预防感冒
“玉屏风散”是中医经典名方之一,从元朝起就被用来预防感冒,直到如今,依然是一个常用且有效的处方。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科程志强博士向大家推荐一种汤药,既好吃又能防感冒,它的功效和玉屏风散一样。
这种汤药叫防风黄芪牛肉汤,在这道汤的备料中,用药和玉屏风散完全相同,也是以黄芪、防风和白术为主药,只不过要做成的是药膳而不是汤药。
这道防风黄芪牛肉汤做起来并不麻烦,方法是:
1.先准备牛肉250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红枣10枚。
2.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水中煮沸,把上面的血沫撇掉,3分钟后将牛肉捞起,在凉水里过一下。
3.在锅里放适量的水,将洗净的黄芪、白术、防风、红枣放进锅里,搅拌均匀,再用大火煎煮半小时。
4.把煮好的牛肉块,放入已经煮了半个小时的药汤锅里,改用小火再炖两小时,直到牛肉熟透。
5.将黄芪、防风、白术从汤中捞出,加入适量盐、葱、姜继续用大火再煮8分钟,放少许味精,防风黄芪牛肉汤就做好了。
这道药膳能益气补肺、养心安神,强身健体,平时容易感冒、体质虚弱、怕冷的人,可以每天喝一次,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预防感冒。
另外,由于黄芪具有增强人体肌表的防御功能,提高预防外感性疾病能力的作用。因此,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的人,平时经常用黄芪煎水代茶饮,也能有较好的防治感冒的作用。不过,程博士提醒,药膳只作预防用,如果已患了感冒,还是吃玉屏风散效果更好。
玉屏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玉屏风散既治内风之“散脱”(汗出),又治外风之“闭塞”(外感),既治体虚之“本”,又治外感之“标”,属于非常典型的表里同顾、标本兼治的千古名方。因此,有的人把它当成治疗虚体感冒的专用方,其实,只要是内外风兼有的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肾小球肾炎等反复发作的病,都可以使用这个内外兼治、标本兼顾的名方。只不过,很多疑难杂症需要医生亲自开方调理,而频繁出现的三大常见病“感冒、鼻炎、过敏”则可以靠玉屏风散进行“异病同治”。
由此得出,如果你的皮肤属于过敏性皮肤,动不动就会起红斑,用不了一天又会消退的症状,也可以用玉屏风散,使用一段时间后,症状也会减轻不少。
此外,玉屏风散还有一大作用,就是和桂枝汤合用,是治疗免疫力低下、体虚感冒最常用的合方。这类患者往往容易感冒,大多形体消瘦,面白或黄,神疲乏力,自汗或盗汗,恶风,脉浮或虚弱无力等。服用该方调理体质时剂量不要太大,而且还要长期服用。依我个人经验,治疗盗汗气虚型的患者,黄芪12克,防风3克,白术15克为宜。这是根据“发在芪防收在术”之意,一走一守,达表“实卫”。
不过,对于很多慢性疾病来说,药物终究还是“治标”,“治本”要靠加强运动来实现。内风和外风都会伤及精气神的“气”,而运动是大补元气的最佳方式,远胜于任何名贵中药。
防风黄芩牛肉散汤
“玉屏风散”是中医经典名方之一,从元朝起就被用来预防感冒,直到如今,依然是一个常用且有效的处方。在这里,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科程志强博士向大家推荐一个好方法,做一道既好吃又能防感冒,功效和玉屏风散一样的汤。
这道汤叫做防风黄芪牛肉汤,在这道汤的备料中,用药和玉屏风散完全相同,也是黄芪、防风和白术为主药,只不过要做成的是药膳而不是汤药。
这道防风黄芪牛肉汤做起来并不麻烦,先准备牛肉250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红枣10枚。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水中煮沸,把上面的血沫撇掉,3分钟后将牛肉捞起,在凉水里过一下。
然后在锅里放适量的水,将洗净的黄芪、白术、防风、红枣放进锅里,搅拌均匀,再用大火煎煮半小时。接下来把煮好的牛肉块,放入已经煮了半个小时的药汤锅里,改用小火再炖两小时,等到牛肉熟透,将黄芪、防风、白术捡出来,然后加入适量盐、葱、姜后,继续用大火再煮8分钟,最后放少许味精,这样这道防风黄芪牛肉汤就做好了。
这道药膳能够益气补肺、养心安神,强身健体,平时容易感冒、体质虚弱、怕冷的人,可以每天喝一次,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预防感冒。
另外,由于黄芪具有增强人体肌表的防御功能,提高预防外感性疾病能力的作用。因此,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的人,平时经常用黄芪煎水代茶饮,也能有较好的防治感冒的作用。不过,程博士提醒,药膳只作预防用,如果已患了感冒,还是吃玉屏风散效果更好。
玉屏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益气
黄芪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
黄芪性甘温,能够补中气以益肺气。
玉屏风散可以治夜间盗汗吗
五砂散治盗汗
五倍子5份,辰砂1份。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
本方适用于各种证型的盗汗,对因肺结核引起盗汗,也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五味敷剂可治盗汗
五倍子、赤石脂、没食子、煅龙骨、煅牡蛎各20克,辰砂1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于临睡前取药粉1克,用凉开水、食醋各半调匀,敷入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晨去掉。每日一次,3~5天为一疗程。
本方无毒性,无副作用,具有较强的敛汗功能,各型盗汗均可使用。
玉屏风散加减可治盗汗
白术12克、黄芪20克、防风12克、炙甘草10克、北五味10克、糯稻根15克水煎服,一日一贴。若汗出严重者加麻黄根12克、乌梅12克,有心悸者加熟枣仁12克、茯神18克、桂圆12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