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烧抽搐提防成年后患癫痫
小儿高烧抽搐提防成年后患癫痫
高热惊厥会造成脑损害
颞叶癫痫是最常见的一类癫痫,也是难治性癫痫的代表。就发病原因而言,脑部相关结构的损害、病变是重要的因素。胎儿出生前母体受到感染,出生过程中胎儿窒息、缺氧,出生后的炎症、脑部外伤等都会加大患癫痫的几率。尹教授特别指出,婴幼儿期出现高烧、惊厥现象,家长一定引起注意,高热惊厥并不一定是癫痫,但这样的现象反复出现,会造成继发性脑损害,与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发生颞叶癫痫有临床联系。
癫痫患者要避免劳累
癫痫病患者不仅会遭受心理上的折磨,如果发作期处理不当,有严重外伤、猝死的可能性。尹教授指出,患者如果癫痫发作,家属要保持冷静,将其平放,并且将头朝向一侧,以免分泌物误吸入肺中。此外癫痫患者不能驾车、高空作业、水上活动、操作机械等等,否则随时有安全隐患。尹剑教授建议,患者除了要接受正规医院的诊治以外,还要做到保持心态平和、规律生活、年轻人避免长时间电子游戏、不要过于劳累,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对于减少发作有重要帮助。
警觉身体无原因的异常现象
癫痫病的发病率很高,1000人当中就有7个人是癫痫病患者,患者多是儿童和青壮年,尹教授介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癫痫治疗中心1年内就新接诊了1100余例癫痫病患者。尹教授提醒说,生活中,很多患者表现的癫痫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比如说:没有任何原因地情况下,发作性出现愣神儿、无意识、无目的动作,脑海中反复浮现过去的事情、幻听、出现视觉变化、手中拿着东西突然落地、睡眠中的瞬间肢体抽动等等异常现象,都可能是癫痫疾病的发病表现,如果这些现象反复发作一定要引起注意。
要如何预防小儿癫痫导致的抽搐
预防颅内感染:预防脑炎、脑膜炎;急性期积极治疗,预防后遗症;出现惊厥者应及时足量使用抗癫药物。
预防脑外伤: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减少脑外伤,脑外伤患者可常规服用抗癫痫药物,以预防癫痫发生。
预防小儿高热惊厥:控制小儿高热,以防惊厥;适当的抗癫剂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防止高热惊厥转变为癫痫。
加强孕妇保健:预防小儿癫痫导致的抽搐避免孕期感染,酗酒、吸烟,以确保胎儿发育完好。
避免新生儿产伤:及时处理难产,防止新生儿生产窒息,避免因缺氧、窒息、产伤引起癫痫。已患有癫痫的患者要树立信心,积极治疗,减少和阻止癫痫发作,有助于减少癫痫的并发症;同时要避免诱发因素,如饮酒、疲劳、暴饮暴食、失眠、情绪激动、感染发热,惊恐等。
预防癫痫的复发:要如何预防小儿癫痫导致的抽搐?癫痫患者通过合理治疗,疗情可以得到控制和稳定,为预防复发,一方面要避免癫痫的诱发因素,另一方面要长期规律服用合适的抗癫药物,直至完全控制2至3年后考虑减停抗癫痫药物,防止过早停药而出现反复。临床实践证实,70%—80%新确诊的儿童和成人癫痫患者,通过规范使用抗癫痫药物是可以治愈的。在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2—5年后,约70%的儿童和60%的成人不再需要服药。
小儿发烧抽搐原因是什么
宝宝发烧是让父母感到焦虑不安的事情,他们深怕发烧会引起抽搐,继而导致癫痫发作。由于小儿的脑部不及成人般稳定,在高温的刺激下,可能导致抽搐。那么,小儿发烧抽搐原因是什么?
发高烧引起的抽搐亦有一定的遗传性,约10%患此症的孩子的父母年幼时亦有类似记录。很多家长担心此类抽搐会演变成癫痫,事实上,除非患者家族有癫痫的病例,否则发展成癫痫的机会并不高。
高烧引起的抽搐,一般在小孩子因上呼吸道受到感染或患中耳炎而发热时出现。抽搐一般在患者发高烧那天内发生(如果在发烧后几天或退热后才出现的,可能别有原因)。患者失去知觉四肢或全身抽搐,病状如大发作性的癫痫,同样的情形甚至一天发生数次。
高热引起的抽搐,一般并无大碍,亦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不过,假如抽搐是局部性,即表示脑部局部有总是属癫痫或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便相对提高。为找出致病的原因,医生可能会抽取孩子的脑脊髓检验。如果孩子患上脑膜炎,也可及早察觉治疗保护孩子脑部,免受损害。
孩子发抽搐的时候,不少父母都担心高热会令孩子脑部受损。然而,高热损害脑部的情况实际上非常罕见。婴儿发烧,103F、104F已算高热,但并不足以损害脑部;即使体温高达105F,机会亦不大。其实,孩子生病时对脑部构成威胁的,是侵入脑部的病毒而非高热,故父母大可放心。
导致小儿抽搐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人认为小儿抽搐并非近在眼前,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但事实上小儿抽搐是每位家长都应该防范和警惕的事情。预防小儿抽搐,必须先从了解其病因开始。
抽搐有两种类型:一是全身性抽搐,第二种便是局部肌肉抽搐。两种抽搐都是不自主的,阵发性的强烈收缩,发作形式可以强直性(肌肉持续的收缩)、阵挛性(肌肉断续性收缩)和混合性(先后出现强直性和阵挛性收缩)。到底什么疾病会引起抽搐呢?
一、高热
高热性抽搐所占比例最高。高热是诱发儿童抽搐的最常见原因,没有之一。
热性痉挛的病理过程是这样的:由于婴幼儿脑神经容易不受控制地“放电”,远远没有成人脑神经般稳定。体温急遽升高引起脑细胞不正常放电,造成突然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抽动、口吐白沫、眼球上吊、嘴唇发青等现象。
热性抽搐常常在发烧24小时内出现,大多数是全身性抽搐,发作时间较短,多在15分钟左右。热性痉挛好发于六个月至五岁大的孩童,在台湾六岁以下儿童,其发生率为3~4%。热性痉挛小朋友中约有20-40%家族中有热性痉挛病史的成员。
热性痉挛病童于抽搐后,经短暂睡眠,多半有很好的活力,不像脑膜炎、脑炎或其他问题,持续昏睡。
二、癫痫
癫痫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意识和感觉出现短暂障碍。主要因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键全,大脑皮层受到刺激产生过度异常放电所致。
由于癫痫而发生的小儿惊厥出现时,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有不省人事、两眼紧闭或半睁,眼球上翻、牙关紧闭、口角抽动、头向后仰,四肢反复屈伸,口唇青紫,身体强直,持续十几秒钟到数分钟的情况。
癫痫是一种有家族遗传史的疾病。小儿癫痫诱发原因各种各样,临床表现各异,首先要查明病因确定诊断。选择恰当的适宜的治疗,患儿遵照医生嘱咐按时、按量服药,绝大多数患儿病情得到控制或治愈。
小儿抽搐的原因
三、破伤风
破伤风的病因为创伤后的特异性感染。而新生儿破伤风常常是由于脐带消毒不严引起。
破伤风的典型症状是在肌紧张性收缩(肌强直、发硬)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
上述发作可因轻微的刺激,如光、声、接触、饮水等而诱发。
四、狂犬病
狂犬病的潜伏期多数在3-6个月以内,但目前亦有报道提及个别潜伏期长达10年的狂犬病案例。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伤口深浅、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扩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
典型的狂犬病症状分为侵袭期、兴奋期以及麻痹期。在侵袭期,大多数患者表现出类似感冒的症状:低热、食欲不振、恶心等等。随后,患者逐渐进入兴奋期,突出表现为恐水、畏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痉挛停止,患者逐渐安静,但出现迟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为多见。眼肌、颜面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的等。
五、缺钙
不单只是小朋友,成人缺钙也会引起抽搐,缺钙引起的抽搐多为局部性,比如说大腿抽搐和脚部抽搐等。通常缺钙抽搐在补钙后症状即会缓解。所以小孩要补足钙(多吃含钙食物,必要时服葡萄糖酸钙、钙片等),同时要多晒太阳,服食鱼肝油等。
六、低镁
一般情况下儿童缺镁的情况和大街上遇到蜘蛛侠一样罕见。如果孩子长期腹泻,也可促使体内本来就不多的镁从大使中排出。早产儿和牛奶喂养或长期腹泻的患儿,相对来说就容易发生缺镁抽搐的情况。
小儿抽搐原因多
七、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会压迫脑神经组织,诱发抽搐以及偏瘫等症状。一般情况下,少量颅内出血会建议采取止血药物和高压氧治疗,而大量颅内出血则需要进行手术清除。
八、局部性的如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痉挛
大量运动过后容易出现小腿抽搐。小腿抽搐常由于急剧运动或工作疲劳或胫部剧烈扭拧引起,往往在躺下或睡觉时出现。
九、脑膜炎、脑炎等脑部感染。
脑部感染除了会出现抽搐外,还常伴随高烧不退、头痛、颈部僵硬、呕吐、食欲下降、嗜睡等症状。而热性痉挛,抽搐前多半无明显生病症状,有时抽搐发生后才发现小孩有发烧。
小儿发烧引起癫痫症状有哪些
很多小儿癫痫患者是由于小孩发烧引起的。可能生活中小儿由于感冒等一些疾病都会出现小孩发烧的情况发生。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这会引发很多疾病,癫痫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儿发烧引起的癫痫症状有哪些。
癫痫病医院专家介绍,日常生活中,小孩发烧、感冒、咳嗽等都是常见的问题,但是有一些小孩在发高烧的时候会忽然抽筋,眼睛上吊,口吐白沫甚至不省人事长达数分钟之久。小
小孩在发烧引发癫痫发作长达数分钟之久,有些家长的并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小儿癫痫,往往就很容易耽误治疗小儿癫痫的最佳时间,严重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癫痫病医院专家介绍,小孩发烧引发最常见的癫痫病临床表现是小儿热性痉挛症。这种小儿癫痫病的症状是指发高烧而引起的抽搐,是神经细胞不正常放电,这种症状一般发生于发烧时体温超过38℃度的小孩,而且年龄通常在6个月至6岁,这些小孩的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是完全正常的,只有在体温突然迅速窜升的时候才会引起抽搐。
小孩热性痉挛发作,表现为抽搐很严重,看起来像快没命的样子,另父母非常的担心害怕。小孩热性痉挛发作了,不仅对小孩的脑细胞造成严重的伤害,有时会感染其他各种疾病,严重影响小孩的身心健康发育。
专家提醒家长,生活中当孩子出现发烧时,一定要引起特别关注,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着某些疾病的隐患,比如癫痫等。同时也要争取做到对于疾病的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青少年癫痫病人如何护理
一、青少年癫痫患者应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青少年癫痫病人如何护理,平时多饮温开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如果连续抽搐,那么就容易使脑组织的基础代谢率增高,脑组织需氧量增加,导致脑水肿加重。因此,降温是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组织的必要措施,通常对体温超过38.5℃的患儿,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30%~50%的酒精擦浴或头部放置冰袋等。
二、青少年癫痫患者在饮食方面,应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酒避免过饱,多食新鲜水果、豆制品和乳制品、蔬菜,及高蛋白和含磷脂丰富的食物,青少年癫痫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避免精神压力、刺激,以防诱发和恶化,青少年癫痫病人如何护理要避免过度饥饿使血糖水平降低,而低血糖往往诱发癫痫发作,而过饱后血糖水平会快速升高,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加速葡萄糖代谢,也会诱发癫痫,当患者腹泄、呕吐,大量失液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避免诱发癫痫。
三、癫痫应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可使大脑兴奋性增高,正常人若睡眠不足脑电图也可有类似癫痫人的活动,青少年癫痫病人如何护理,在癫痫人的日常护理中,癫痫人应保证睡眠时间,成人至少保证每天睡眠7 --9小时,儿童至少8-16小时。病情观察,充分了解青少年癫痫人发作特征,如癫痫发作的诱因、场所、发作时间、发作先兆、持续时间等,严密观察青少年癫痫人发作时的特点,主要观察是以抽搐为主,还是以意识丧失为主,抽搐部位、有无大小便失禁、咬破舌头和外伤等。
宝宝抽搐了怎么办
夏季是感冒的高峰期,许多的宝宝由于高热后还会引起抽搐的现象,那么宝宝抽搐了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全面的介绍一下宝宝抽搐的常识,希望能对患者有帮助。
宝宝抽搐了怎么办
宝宝抽搐是怎么回事呢,专家介绍宝宝因高烧而发生手脚抽搐,这属于热痉挛现象,而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往往于高烧24小时内出现。热痉挛,算是常见的小儿疾病,发作年龄大致在9个月至5岁,而第一次发作年龄多半在1岁半~2岁。热痉挛可能有家族遗传倾向,因此,父母或兄弟姐妹之中,如有人小时候出现热痉挛,其他幼儿也会有较高比例出现该疾病。
癫痫病医院专家介绍,宝宝抽搐并不一定就为癫痫病,癫痫病发作与抽搐并不能完全划等号,癫痫病是脑细胞不正常放电所引起的,一般反复不定期的发作,需要经过脑波或脑部电脑断层等相关检查来确定,而癫痫病发作不一定是在高烧的情况下才发作。而宝宝抽搐了怎么办?家长要及时的采取措施。因此,只能说有一小部分的癫痫病儿童可能会以热痉挛的抽搐形式来呈现,但不代表发生抽搐就一定是癫痫病,家长不需要太过担心。
宝宝抽搐了怎么办?家长不要惊慌,癫痫病医院专家给出了几点:
1、注意抽搐时间:松开病儿衣服钮扣,留在孩子身旁,注意抽搐的时间。1~2分钟多会停止,大多数的孩子会在1~2分钟后,停止抽搐发作等反应,意识也逐渐恢复。
2、维持呼吸道畅通:维持呼吸道通畅,孩子有可能出现牙齿紧咬的情况,家长不需要强塞物品入宝宝口腔内,也不必刻意撬开病童的嘴巴,否则会使幼儿嘴唇牙龈受伤,甚至造成大人手指被咬伤。
3、清醒时再送医:可等孩子抽搐停止,比较清醒时再将孩子送至医院,请医师进行检查。如果抽搐时间过久,如果超过15分钟抽搐仍未停止,就需要紧急送医。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的宝宝抽搐了怎么办这个问题清楚了。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请咨询我们专家。
孩子癫痫抽搐了怎么办
孩子癫痫抽搐了怎么办?儿童癫痫抽搐大多数是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会持续1-5分钟后抽搐停止。而低钙抽搐主要表现在局部或全身的肌肉抽搐。并且,低钙抽搐与癫痫发作症状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抽搐虽是癫痫的主要症状之一,但并非癫痫的独一症状,抽搐并不全等于癫痫发作。临床上有很多情况会出现抽搐,而最容易与癫痫抽搐混淆的一种疾病就是低钙抽搐。
孩子癫痫抽搐了怎么办,如何鉴别低钙抽搐与癫痫?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低钙抽搐,什么是癫痫发作。专家指出,癫痫患者发作时意识丧失,每天发作癫痫数次至数十次,儿童癫痫抽搐停止后,活动如常,严重时可有喉痉挛。并且伴有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有的孕妇也可以发生低钙性抽搐。而癫痫癫是指一过性脑内神经元局限性或弥漫性突然异常放电,并引起脑功能短暂失常,常反复儿童癫痫抽搐。
专家提示:癫痫治疗不同于其他疾病治疗,切不可有病乱投医,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治疗,听取专科医生的指导,进行准确检测与科学治疗。
孩子癫痫抽搐了怎么办,根据放电神经元的部位及扩散范围不同,临床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及植物神经等单独或组合出现的功能障碍。另外,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强直期),经1-5分钟转为全身肌肉有节律性的收缩与弛缓相交替地抽动(阵挛期),约几分钟后抽搐停止,阵挛停止后,往往肌肉再次短暂强直收缩,而造成咬破舌尖。小便失禁,然后全身肌肉松弛,大多经过数分钟至数小时昏睡,意识渐恢复,醒后常有头痛,头昏,全身疼痛和疲劳感。
癫痫常见误区解读
★孩子发作时没有四肢抽搐,怎么可能是癫痫?
首先,抽搐是癫痫的常见症状之一,但并不是癫痫独有的症状,不能把抽搐与癫痫等同起来。不少儿童癫痫并不出现抽搐,有的癫痫患儿表现为白天上课时反复的发呆,走神,自己不能回忆,这种类型的癫痫有时被误认注意力缺陷;有些癫痫儿童表现原来已具备语言能力的丧失,不能理解别人讲的话,不听大人的话,自言自语,容易被误认为精神病。这些癫痫儿童可能都没有抽搐,所以,并不能说没有抽搐就不可能是癫痫。
★癫痫发作时,患儿都有意识丧失?
因儿童神经发育特点导致异常癫痫样放电易于传导扩散,所以绝大多数癫痫患儿发作时都伴有意识障碍。但有些类型的癫痫发作,如部分性发作,患儿发作时意识可以部分或完全保留。有的患儿癫痫发作时依次出现一侧口角、面部、肢体抽搐,有的患儿发作时描述为躯体异常感觉、看见闪光或各种幻觉、听到刺耳的声音、闻到某种难闻的气味等,这些癫痫发作时可以无明显意识丧失。一般在大年龄儿童相对容易判断,因此,不能因为患儿的意识丧失不明显,就否认癫痫的诊断而延误治疗。
★癫痫发作抽搐动作大就是大发作,除了大发作外就是小发作?
通常人们日常生活中认为的癫痫大发作是指强直阵挛性发作,强直阵挛发作有四肢的抽搐;小发作仅表现为意识的改变而没有明显的肢体抽搐,但是癫痫发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已经不能用大发作和小发作涵盖所有的发作类型。有些患儿家属认为强直-阵挛性发作以外的其他形式的发作都认定是小发作,是不确切的。小发作可以是失神发作,也可以是部分性发作,不同的发作类型抗癫痫的药物选择是完全不同的,正确判断癫痫的发作类型非常重要,是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小儿发烧抽搐的临床表现
癫痫病是社会上的常见病,各个年龄层的人都有患上癫痫病的可能,老人与儿童是更是高发人群,作为下一代的儿童无疑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一些权威专家统计,在癫痫患者中儿童癫痫患者占有的70%,孩子是家庭的寄托和希望,每个癫痫患者的家长更是心急如焚,癫痫病到底对患者有怎样的危害呢?
的专家介绍到,小儿发烧抽搐的临床表现有三点。
1、 癫痫大发作:患者突然意识丧失、随即摔倒、全身抽搐、双手握拳、下肢伸直、有时会咬破自己的舌头,口吐带有血液的泡沫,一般情况抽搐持续在一分钟左右后停止,然后患者逐渐清醒。少数患者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此时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2、惊厥:多见于发高烧的小儿,发作时小儿意识丧失、头部后仰、双眼上翻、呼吸停止、颜面青紫,一般持续数秒钟后缓解。
3、急性心源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心脏病史,发作时突感恶心,而后发生意识丧失,颜面及口唇青紫,四肢抽搐,发作一般持续数秒钟自行缓解,或因发生心搏骤停,如不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死亡。
友情提示:患者们必须要知道治疗癫痫期间心理护理也很重要,而且也要在家人和医生的帮助下尽快的将病情控制住。癫痫是一种需要长期医治的慢性脑部疾病,只有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对今后的治疗才更有利,也就不会给自己的健康埋下潜在威胁了。
孩子发烧抽搐后遗症有哪些
小儿发烧抽搐在各年龄期(除新生儿期)均可发生,以6个月至4岁多见。小儿体温越高越容易出现发烧抽搐,一般仅抽搐一次,很少超过2次以上,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处理得当,对小儿健康影响不大。
复杂型的热性惊厥部分可转为癫痫,可能需要长期治疗。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太长,可能会对大脑造成损伤,遗留后遗症。
不过家长也不必过度紧张,因为热性惊厥转变为癫痫的几率较低。研究发现,只有2%-10%的热性惊厥患儿才会演变为癫痫。经过家长细心的照料和医生正规的治疗,大部分宝宝在热性惊厥后不会留有后遗症。
加强营养,多做户外活动,感冒是宝宝最常见的发热病因,因此需要加强营养、经常性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此外还应避免着凉,少去人群密集区域等。
体温达38℃时,就应该积极退热,退热的方法包括物理退热和药物退热。爸爸妈妈可不要等体温到了39℃或者已经惊厥了才想起退热。
小儿抽搐不同原因及其区别
小儿抽搐不同原因及其区别
但凡发烧、脱水、低血糖、脑部病变、外伤、肿瘤,都可能造成抽搐现象,而其中为热性痉挛的比例最高。热性痉挛主要是因为婴幼儿脑神经功能还不稳定,体温急遽升高引起脑细胞不正常放电,造成突然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抽动、口吐白沫、眼球上吊、嘴唇发青等现象。热性痉挛常在发热24小时以内发生,大多数为全身性的大发作,发作的时间多在15分钟以内。热性痉挛好发于六个月至五岁大的孩童,在台湾六岁以下儿童,其发生率为3~4%。热性痉挛小朋友中约有20—40%家族中有热性痉挛病史的成员。
但是抽搐并发烧,并不一定就是热性痉挛,也可能是其他严重的疾病如脑膜炎引起,可以藉由与热性痉挛不同的症状来区分,以下几点提供家长参考:
1、脑膜炎、脑炎等脑部感染,常伴随高烧不退、头痛、颈部僵硬、呕吐、食欲下降、嗜睡等症状。而热性痉挛,抽搐前多半无明显生病症状,有时抽搐发生后才发现小孩有发烧。
2、热性痉挛的抽搐多为全身性,很少像脑膜炎、脑肿瘤或脑出血出现局部性抽搐。
3、热性痉挛病童于抽搐后,经短暂睡眠,多半有很好的活力,不像脑膜炎、脑炎或其他问题,持续昏睡。
家中紧急处理
孩子在家中突然出现抽搐的现象,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如此才能帮助小孩。
1、应先将孩子侧躺,挪除周围尖锐危险物品,以免发作时撞到。2、松开衣物,头抬高,使呼吸道畅通。3、测量体温,若发烧,立即使用肛门塞剂退烧。4、若口腔中有异物容易取出者,可在侧躺后清出。5、请仔细观察小孩抽搐时眼睛、脸、四肢的变化如双侧或仅是单侧抽搐,也需注意抽搐时间的长短。6、在抽搐时或抽搐后不要马上给小孩喝东西以免呛到。7、若是第一次抽搐、抽搐超过十分钟或连续抽搐、神智无法恢复时,应紧急送医。
治疗方式
如欲妥善治疗就要先找出孩子抽搐的原因。对于第一次发烧合并抽搐的孩童,医师会详细询问家长孩子抽搐时间的长短、抽搐表现及家族史,需搭配详细看诊及血液检查,必要时会安排脑脊髓液检查或脑部断层扫瞄,以便排除脑膜炎、电解质不平衡、代谢性疾病。或其他原因的可能。第一次发烧合并抽搐的孩童,通常需打点滴留院观察6~8小时,因为有可能短时间再发作。若急性发作,会以静脉注射或直肠塞剂方式给予抗癫痫药物来停止抽搐,严重重复抽搐者需安排住院治疗。热性痉挛的病患会于第一次发作后了至10天安排脑波检查。
居家照顾
1、热性痉挛的小孩若生病,应尽早就医。2、平常家中就应准备退烧塞剂,发烧时应采取正确积极的方法退烧,避免因体温持续上升再度引起抽搐。3、热性痉挛的小孩应避免常发生全身性热性痉挛,以免增加日后变成癫痫的危险。
NG处理法
1、不要为了叫醒或压制小孩痉挛,而不断晃动或束缚小朋友的身体。
2、干万不可因担心孩子咬到舌头,而硬将汤匙或父母的手指头塞入小孩紧闭的嘴巴中,这样可能会诱发呕吐,若东西不慎掉入反而会引起呼吸哽塞,造成进一步伤害。
育儿问答_小儿抽搐
编辑
1、提问:宝宝睡觉时有抽搐现象,抽搐时间持续约2-3分钟,严重的一天有2-3次。请问怎么会有这种现象?怎么才能恢复正常?
最佳答案:首先您需要分清楚抽搐和抖动。后者就像打冷颤那样,而前者是有节律性的一下一下的抽动,抖动是新生儿正常的表现,3到4个月自然好转。抽搐的话需要及时就医。
2、提问:我宝宝出生刚好15天,发现了3次四肢抽搐现象,抽搐时脸部有明显发紫,四肢象抽筋了一样,到医院做了全身检查(除CT外)都好的,平时也很正常。请问下专家我们应该怎么办?
最佳答案:建议进行动态脑电图检查。
3、提问:1岁宝宝抽搐,口吐白沫,呼吸暂停,眼睛上翻,做脑CT,一切正常,会是癫痫吗?
推荐答案:孩子症状原因有多方面,可注意发作时有无发热,伴随症状,持续时间等,发热多见于感染性疾患,常见于高热惊厥,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好的,目前可做个脑电图看看,排除癫痫可能,另外低钙,低镁等也可导致的,需要明确病因,合理治疗。
4、提问:什么是新生儿癫痫?
推荐答案:新生儿癫痫,指发生在出生后28天以内的癫痫,本病致病因素很多,分产前、分娩和产后因素三种。遇到这种情况,要做一些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5、提问:抽搐反复发作会影响孩子智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