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脏病的运动保健

心脏病的运动保健

心脏病的运动方式

对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有氧运动,如慢步行走两脚交替支撑,不伤关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

适当的锻炼会对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运动量过大则会增加很多副作用,有些中老年人爬山存在攀比心理,看见别人走在自己前面,心里就开始着急,想要超过他,结果超速前进。这种突然超速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乃至缺血,引起心脏突然停跳,对心脏不好的人很危险,特别是冠心病人。

心脏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旦停止运动,不能向其它部位供油,这部车就跑不起来了。如果心脏停跳4~6分钟,不能向身体各个器官输送血液,尤其是大脑细胞缺氧超过4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病变。要是抢救不及时,造成植物人状态,很难恢复。所以,有心脏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特别喜欢爬山,应选择坡度较为平缓,高度别太高的山,最好爬山地点附近有医院或急救中心。这样,一旦出现意外,可以得到及时的抢救。

爬山时,当身体开始出冷汗、面色苍白、心跳减慢、呼吸困难时,这种旁人难以察觉的体征,只有自己感觉得到,应立即停下休息。需要注意的是,爬山时一定要随身携带心脏的急救药物。同时要随时根据身体状况调整爬山的速度,不要把登顶作为唯一的目的。

除了登山这种运动是中老年人比较喜欢的意外,很多人都把游泳当成健身运动,心脏病人在选择运动时,一定要谨慎,最好不要游泳。心脏病人在游泳的过程中,往往还感觉不到累时,其实已经是过度劳累。如果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够,水中温度与地面温度温差过大,突然进入凉水里,容易引起肢体血管和心脏血管痉挛,导致心动过速、喘不过气来,容易出现生命危险。如果一定要游泳,心脏不好的人在游泳时热身运动不要少,同时选择的水温最好和室温接近。游时速度不能太快,应慢慢地凫水,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就要上岸休息。

对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有氧运动,如慢步行走两脚交替支撑,不伤关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但每次不要超过40分钟,这样能够避免时间过长,身体产生有害的物质---自由基。想运动时间长点儿的人,可以采用分段运动,如上午9点钟散步 30分钟,下午4点钟散步30分钟,晚上7点钟散步30分钟,同样能够达到健身的效果。

心脏病人运动环境

据报道,来自瑞典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对20名60岁男性实施了一项调查。这些人至少6个月前有过心脏病发作的经历,刚被疏通过血栓,并正在接受治疗以防再次发病。研究人员发现,测试者在含有汽车尾气的房间内运动时,其心跳强度比在有新鲜空气的房间内弱,这是心肌得不到足够血液造成的。

心脏病的运动保健

心脏病的运动方式

对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有氧运动,如慢步行走(两脚交替支撑,不伤关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

适当的锻炼会对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运动量过大则会增加很多副作用,有些中老年人爬山存在攀比心理,看见别人走在自己前面,心里就开始着急,想要超过他,结果超速前进。这种突然超速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乃至缺血,引起心脏突然停跳,对心脏不好的人很危险,特别是冠心病人。

心脏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旦停止运动,不能向其它部位供油,这部车就跑不起来了。如果心脏停跳4~6分钟,不能向身体各个器官输送血液,尤其是大脑细胞缺氧超过4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病变。要是抢救不及时,造成植物人状态,很难恢复。所以,有心脏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特别喜欢爬山,应选择坡度较为平缓,高度别太高的山,最好爬山地点附近有医院或急救中心。这样,一旦出现意外,可以得到及时的抢救。

爬山时,当身体开始出冷汗、面色苍白、心跳减慢、呼吸困难时,这种旁人难以察觉的体征,只有自己感觉得到,应立即停下休息。需要注意的是,爬山时一定要随身携带心脏的急救药物。同时要随时根据身体状况调整爬山的速度,不要把登顶作为唯一的目的。

除了登山这种运动是中老年人比较喜欢的意外,很多人都把游泳当成健身运动,心脏病人在选择运动时,一定要谨慎,最好不要游泳。心脏病人在游泳的过程中,往往还感觉不到累时,其实已经是过度劳累。如果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够,水中温度与地面温度温差过大,突然进入凉水里,容易引起肢体血管和心脏血管痉挛,导致心动过速、喘不过气来,容易出现生命危险。如果一定要游泳,心脏不好的人在游泳时热身运动不要少,同时选择的水温最好和室温接近。游时速度不能太快,应慢慢地凫水,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就要上岸休息。

对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有氧运动,如慢步行走(两脚交替支撑,不伤关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但每次不要超过40分钟,这样能够避免时间过长,身体产生有害的物质---自由基。想运动时间长点儿的人,可以采用分段运动,如上午9点钟散步30分钟,下午4点钟散步30分钟,晚上7点钟散步30分钟,同样能够达到健身的效果。

心脏病人运动环境

据报道,来自瑞典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对20名60岁男性实施了一项调查。这些人至少6个月前有过心脏病发作的经历,刚被疏通过血栓,并正在接受治疗以防再次发病。研究人员发现,测试者在含有汽车尾气的房间内运动时,其心跳强度比在有新鲜空气的房间内弱,这是心肌得不到足够血液造成的。

适度运动降低心脏病风险

据媒体报道,美国最新研究发现,经常进行慢跑、游泳、打羽毛球或健身操锻炼的人,心脏病风险可降低20%。每周至少步行3英里,心脏病风险降低10%。其他一些类似活动还包括散步、打高尔夫球、园艺及家务等。研究人员表示,体力活动的好处似乎独立于冠心病的其他风险因素。

多项研究发现,与女性相比,男性剧烈运动后心脏病发作危险比一天中其他时间高19倍。该结果听起来吓人,但男性在剧烈运动后心脏病发的危险相对来说仍然很低,且平时锻炼越多,锻炼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就越小。因此,心脏病病人运动必须把握两点:一为适度,二是经常。

心脏病患者运动保健三要素:

1、热身:运动前要充分的热身,做些肢体的伸展活动、广播体操、深呼吸等,时间在10~15分钟左右。

2、运动:运动量怎么去衡量?一般以心率做为衡量的指标。运动时,心率每分钟最低不能低于112次,最高不能高于126次,运动中每分钟的心率保持在这两个数值之间。运动频率,每周要保持3到5次。低于3次,达不到运动量,高于5次,没有必要。

3、整理:是运动后的身体调整。深呼吸、步行,15分钟左右,让心率恢复到安静状态下的70次。

心脏病的运动保健

对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有氧运动,如慢步行走(两脚交替支撑,不伤关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

适当的锻炼会对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运动量过大则会增加很多副作用,有些中老年人爬山存在攀比心理,看见别人走在自己前面,心里就开始着急,想要超过他,结果超速前进。这种突然超速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乃至缺血,引起心脏突然停跳,对心脏不好的人很危险,特别是冠心病人。

心脏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旦停止运动,不能向其它部位供油,这部车就跑不起来了。如果心脏停跳4~6分钟,不能向身体各个器官输送血液,尤其是大脑细胞缺氧超过4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病变。要是抢救不及时,造成植物人状态,很难恢复。所以,有心脏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特别喜欢爬山,应选择坡度较为平缓,高度别太高的山,最好爬山地点附近有医院或急救中心。这样,一旦出现意外,可以得到及时的抢救。

爬山时,当身体开始出冷汗、面色苍白、心跳减慢、呼吸困难时,这种旁人难以察觉的体征,只有自己感觉得到,应立即停下休息。需要注意的是,爬山时一定要随身携带心脏的急救药物。同时要随时根据身体状况调整爬山的速度,不要把登顶作为唯一的目的。

除了登山这种运动是中老年人比较喜欢的意外,很多人都把游泳当成健身运动,心脏病人在选择运动时,一定要谨慎,最好不要游泳。心脏病人在游泳的过程中,往往还感觉不到累时,其实已经是过度劳累。如果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够,水中温度与地面温度温差过大,突然进入凉水里,容易引起肢体血管和心脏血管痉挛,导致心动过速、喘不过气来,容易出现生命危险。如果一定要游泳,心脏不好的人在游泳时热身运动不要少,同时选择的水温最好和室温接近。游时速度不能太快,应慢慢地凫水,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就要上岸休息。

对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有氧运动,如慢步行走(两脚交替支撑,不伤关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但每次不要超过40分钟,这样能够避免时间过长,身体产生有害的物质---自由基。想运动时间长点儿的人,可以采用分段运动,如上午9点钟散步30分钟,下午4点钟散步30分钟,晚上7点钟散步30分钟,同样能够达到健身的效果。

老年糖尿病运动指导

1、糖尿病运动保健时的着装

应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服装。夏天以舒适透气棉质衣服为好;潮湿天气宜选择多层防潮外套,能较好的抵抗湿气:寒冷天气选择多件薄的衣服,比臃肿的外套具有更强的保热能力,而且运动时觉得热时可随时脱掉外衣;足底病变者足部皮肤增厚感觉迟钝,运动时要穿棉质袜子,鞋子选择鞋面透气好、鞋底柔软、宽松的运动鞋或胶底布鞋。

2、老年糖尿病运动保健的方式

应指导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方法。糖尿病患者当病情稳定时可从事任何运动。最适合老年病人的运动是持续、有规律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走、快走、散步、跑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骑自行车、气功、游泳、跳舞、长跑、登山等等。采用适中运动量,可根据自己情况制定运动计划。运动应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避免过劳引起酮症。坚持运动“三步曲”即:运动前要热身,伸腰踢腿准备活动;运动时要逐渐加大强度;运动后要做恢复运动,强运动量后不可马上停下来。

3、掌握运动的量和时间

对于老年人运动量不宜过大,可规定每天的常规运动量,强度控制在最大氧气消耗量的40%~60%为宜。心率=170一年龄为宜。例:65岁,则心率=170--65=105次/分。坚持长期运动,每周至少3次,每次进行30~40分钟。如能坚持每天运动效果更佳。

4、不在空腹时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对已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特别要注意低血糖,它可在运动当时或运动后24小时出现。冬天室外运动要注意避免受凉,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防止手足冻伤,做好防护。运动时如果出现头昏、心慌、乏力、手抖、强烈的饥饿感,表示低血糖反应,应立即停止运动,进食或吃含糖食物,症状即可缓解;或求助他人帮助,严重者立即送医院。脏病患者。

胃病运动保胃又助消化

1.跪姿前倾

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2.伏地挺身

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这能消除胀气、解除便秘、锻炼背肌,对脊椎矫正有一定的帮助。

3.站立弯膝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但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舒服。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这个动作对缓解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

心脏病的运动保健

心脏病是一个危险的疾病,它会给人带来生命危险,而且发病速度非常快,因此,心脏病患者就更应该增强对身体的保健,更加注意身体的保养,但对于锻炼,我们也应该讲究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有效的控制运动量,给身体一个强壮的保障。

心脏病的运动方式

对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有氧运动,如慢步行走(两脚交替支撑,不伤关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

适当的锻炼会对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运动量过大则会增加很多副作用,有些中老年人爬山存在攀比心理,看见别人走在自己前面,心里就开始着急,想要超过他,结果超速前进。这种突然超速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乃至缺血,引起心脏突然停跳,对心脏不好的人很危险,特别是冠心病人。

心脏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旦停止运动,不能向其它部位供油,这部车就跑不起来了。如果心脏停跳4~6分钟,不能向身体各个器官输送血液,尤其是大脑细胞缺氧超过4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病变。要是抢救不及时,造成植物人状态,很难恢复。所以,有心脏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特别喜欢爬山,应选择坡度较为平缓,高度别太高的山,最好爬山地点附近有医院或急救中心。这样,一旦出现意外,可以得到及时的抢救。

爬山时,当身体开始出冷汗、面色苍白、心跳减慢、呼吸困难时,这种旁人难以察觉的体征,只有自己感觉得到,应立即停下休息。需要注意的是,爬山时一定要随身携带心脏的急救药物。同时要随时根据身体状况调整爬山的速度,不要把登顶作为唯一的目的。

除了登山这种运动是中老年人比较喜欢的意外,很多人都把游泳当成健身运动,心脏病人在选择运动时,一定要谨慎,最好不要游泳。心脏病人在游泳的过程中,往往还感觉不到累时,其实已经是过度劳累。如果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够,水中温度与地面温度温差过大,突然进入凉水里,容易引起肢体血管和心脏血管痉挛,导致心动过速、喘不过气来,容易出现生命危险。如果一定要游泳,心脏不好的人在游泳时热身运动不要少,同时选择的水温最好和室温接近。游时速度不能太快,应慢慢地凫水,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就要上岸休息。

对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有氧运动,如慢步行走(两脚交替支撑,不伤关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但每次不要超过40分钟,这样能够避免时间过长,身体产生有害的物质---自由基。想运动时间长点儿的人,可以采用分段运动,如上午9点钟散步30分钟,下午4点钟散步30分钟,晚上7点钟散步30分钟,同样能够达到健身的效果。

心脏病人运动环境

据报道,来自瑞典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对20名60岁男性实施了一项调查。这些人至少6个月前有过心脏病发作的经历,刚被疏通过血栓,并正在接受治疗以防再次发病。研究人员发现,测试者在含有汽车尾气的房间内运动时,其心跳强度比在有新鲜空气的房间内弱,这是心肌得不到足够血液造成的。

报告说,只要在含有大量废气的空气中运动一小段时间,血液中一种重要的抗凝结物质就会减少,从而导致局部缺血,引发心脏供血、供氧不足。而这些变化将诱发心脏病甚至直接致死。

此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不论时间长短,呼吸污染空气可能引发心脏供血不足、心跳不规律、心衰甚至休克。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专家为心脏病人和一些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列出几项锻炼时应“特别注意”之处,其中包括:切忌在大型车辆来往频繁的街道附近锻炼;尽量在空气质量较好的时段运动;密切关注气象机构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如果感到胸口疼痛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运动,马上联系医生或直接去医院。

以上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心脏病患者有效的运动方式,而且还对心脏病的运动场所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心脏病患者平时应该增强身体锻炼,但是锻炼的幅度和运动量应该有所节制,避免运动过度导致的供血不足,希望这些知识可以为您带来有效的帮助,祝身体健康。

高血压心脏病运动5注意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来说,运动有注意事项和禁忌:

1.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时四肢供血相对较多,易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给心脏造成负担,运动时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2.很多中老年人喜欢早起运动,这未尝不可。但不可一醒来就起床,可适当在床上做伸展运动再下床。

3.锻炼前可以少吃一点东西,以补充所需能量,1小时之后再运动。

4.夏季锻炼时,要注意避免太阳的暴晒;在寒冷有风的季节,要注意保暖,不要逆风跑步,否则可能会面瘫。

5.最好邀上三五好友结伴锻炼,可以相互有个照应,不要一个人在偏僻的地方运动。

另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运动时要重视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若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锻炼,效果只会事倍功半。

冠心病的运动保健要点

运动处方的制定是以病人的病情、年龄、有无运动史及个人爱好为原则的。处方上将告诉病 人应该进行哪些活动,如何掌握运动量及注意事项等问题。下面将介绍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 的具体内容。

运动次数:每周运动3~5次即可达到煅炼目的。

运动量:它主要由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及运动次数所组成,三者可相互协调。

运动时间:每次约30~40 min。包括准备运动5~10 min;正式运动15~20 min,这个期 间可达到预计的心率;整理运动5~10 min。

运动种类:在多种运动中以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或健身车、游泳等项目对冠心病 患者较为 合适。因为这些运动是属于低至中等强度的运动,以耐力性运动为主的运动。这些运动的能 量代谢主要以有氧代谢的形式进行,故医学上称为“有氧运动。”长期进行这种运动能提 高机体的携氧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运动强度:保证即达到运动效果又不致引起危险的重要指标。运动强度可分为三级(低强度 、中等强度及较大强度)。它是以机体运动时耗氧量的多少来衡量。耗氧量愈大,运动强度 就 愈大。但由于临床测定耗氧量较难,所以在实际运动中常以心率作为衡量运动强度最实际的 指标。这是因为运动时心率与耗氧量平行,测定心率又简便易行,容易掌握。患者只需数 自 己的脉搏15秒钟,再乘以4,即得每分钟的心率。但这种方法只适合无心律失常的患者。低 、中等强度运动时最高的心率分别为100次/min,100~120次/min心率来表示。一般来说 ,冠心病患者从事低至中等强度的运动既可达到锻炼目的。

注意事项:冠心病患者在运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情况、个人爱好及锻炼 基础来选则运动种类及强度。每次活动中可交替进行各种运动。如散步与慢跑交替。2、循序渐进,从低强度运动开始,切忌在初次活动时即达到负荷量。3、老年人并发疾病多、症状不典型,更要注意勿运动过量并兼顾其他 疾病的治疗。运动中适当延长准备及整理时间。

一般来说,运动后收缩压轻度增高(收缩压增高不超过20 mmHg)、心率增快(活动后心率与活 动前比不超过20次/min或活动中最高心率不超过120次/min)属于正常反应。但如果在活动中 出 现气短、心绞痛、心律失常、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及活动后出现长时间疲倦、失眠等不适 时,提示这次运动过量,应该在下次运动时减量或暂停运动。

跑步对心脏有好处吗 不宜跑步锻炼人群

近3个月内曾发生过心绞痛者;作轻微动作就觉得胸痛者,重症心瓣膜病患者;患先天性心脏病,运动能引起发作者;病理性心脏肥大者,高度心率不齐者;服降压药后,血压仍较高的严重高血压病患者。

心脏病可以运动吗 心脏病做运动注意事项

心脏病患者运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心血管相关指标,如心率、血压、心电图,必要时提供吸氧,以提高运动耐力。这种监测可以用于确定运动是否安全,以及监测康复进展。

保健心脏有氧运动最佳

保健心脏有氧运动最佳

如何科学运动有益于心脏健康?杨艳旗教授提醒市民,相对于专业运动员,我们普通人运动的目的在于维护健康,但运动也不能盲目,而要讲一定的科学性。我们普通人运动目的更多在于维护健康。从维护心脏健康的角度来看,最好的运动方式是做有氧运动。对于健康群体,有氧运动的强度可通过控制脉率来控制:有氧运动的适当脉率为(220-年龄)×(60%~70%)。下面我们向大家推荐一些常见的有氧运动:

1.散步

推荐运动频度:每次1-2小时,每次约3-5公里,每周5次。

散步是最简单易行的运动。散步可扩张外周血管,有效消耗脂肪,从而降低血压,有利于心脏健康。散步还可改善大脑皮层与植物神经的功能,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全身性的运动,对许多慢性疾病均有特殊功效。散步时要手脚并用,上肢和下肢并用,协调一致,效果更佳。散步时不要将手放在衣服口袋里,以防止万一不慎摔倒时不能及时用手臂做出反应性保护动作。北欧人散步时喜欢双手使用类似滑雪杖的手杖,这样既可防止滑倒,又可使上下肢协调运动。

2.快步走

推荐运动频度:每天步行约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周5次左右。

走多快才算是“快走”?研究报告指出,散步速度在每小时走3公里以内,而每小时在4.5公里左右的才是快步走。走路有益于预防老化和老年病,维持身体健康。快步走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可降低血压,调节血脂,调控血糖。快步走也可双手使用手杖,使运动更协调平稳。

3.慢跑

推荐运动频度:至少30分钟,每周5次左右。

18岁-65岁的成年人慢跑或原地跑步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跑步运动调动了全身的肌肉群运动,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心脏做工增大,肺活量增大, 最大程度上利用有氧代谢,更有效地消耗脂肪。跑步还能够增大心脏容积,增加血液总量,提高毛细血管的密度,从而为身体提供更丰富的营养。慢跑的强度大致可以通过每分钟心跳计数来控制:每分钟心跳数不超过180减去年龄。

4.游泳

推荐运动频度:每次不超过1.5-2小时,每周2-3次。

游泳可增加呼吸系统的机能,扩大胸腔活动幅度,增大肺的容量。游泳时水的作用力及水流对皮肤的按摩作用,使肢体血液易于回流心脏,使心率加快。长期从事游泳锻炼,心脏体积呈现明显的运动性增大,收缩更加有力,动脉增粗,血管壁弹性加大,每搏输出血量增加,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安静时心率徐缓。游泳还能刺激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量增加,提高人体摄氧能力。

5.跳绳

推荐运动频度:每次10-30分钟,每周5次。

跳绳不仅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预防多种病症,还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国外一些健身运动专家近年来格外推崇的很好的锻炼耐力的有氧运动。

6.爬楼梯

推荐运动频度:每次15分钟以上,每周三次以上。

爬楼梯使血液循环畅通,增强心、肺功能。能增加体力,加强双腿肌肉。来自瑞士的研究显示:坚持12周爬楼梯而不坐电梯,能减少心脏病风险。经过12 周爬楼梯锻炼之后,被测试者的腰围、体脂含量、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都有所下降———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通过爬楼梯能够使被测试者的身体携氧能力提高,健康状况不断得到改善,这相当于将人体的死亡风险降低了15%。

7.骑自行车

推荐运动频度:每周骑行3次,每次骑车至少30-60分钟,每次骑行10—20公里以上。

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血液重新分配,下肢的血液供给量较多,心率的变化也因踏蹬动作的速度和地势的起伏而不同。身体内部急需补充养料和排出废料,所以心跳往往比平时增加2-3倍。反复练习,能使心肌发达,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壁的弹性增强。

有调查显示,每周骑行3次,每次骑行10-20公里以上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可以减少50%。骑车时两腿交替蹬踏的动作,还有助于平衡发展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提高其灵敏性,推迟脑细胞老化。

8.太极拳

推荐运动频度:每周5次。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太极拳通过缓慢、细长、均匀的腹式呼吸,使人体肺部的氧气充足,肠胃得到蠕动锻炼,增强消化和排泄机能,所以经常锻炼太极拳,对心脏病有防治作用。(李劼 王海芳 曾宽)

心脏病的运动保健

心脏病是一个危险的疾病,它会给人带来生命危险,而且发病速度非常快,因此,心脏病患者就更应该增强对身体的保健,更加注意身体的保养,但对于锻炼,我们也应该讲究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有效的控制运动量,给身体一个强壮的保障。

心脏病的运动方式

对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有氧运动,如慢步行走两脚交替支撑,不伤关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

适当的锻炼会对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运动量过大则会增加很多副作用,有些中老年人爬山存在攀比心理,看见别人走在自己前面,心里就开始着急,想要超过他,结果超速前进。这种突然超速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乃至缺血,引起心脏突然停跳,对心脏不好的人很危险,特别是冠心病人。

心脏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旦停止运动,不能向其它部位供油,这部车就跑不起来了。如果心脏停跳4~6分钟,不能向身体各个器官输送血液,尤其是大脑细胞缺氧超过4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病变。要是抢救不及时,造成植物人状态,很难恢复。所以,有心脏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特别喜欢爬山,应选择坡度较为平缓,高度别太高的山,最好爬山地点附近有医院或急救中心。这样,一旦出现意外,可以得到及时的抢救。

爬山时,当身体开始出冷汗、面色苍白、心跳减慢、呼吸困难时,这种旁人难以察觉的体征,只有自己感觉得到,应立即停下休息。需要注意的是,爬山时一定要随身携带心脏的急救药物。同时要随时根据身体状况调整爬山的速度,不要把登顶作为唯一的目的。

除了登山这种运动是中老年人比较喜欢的意外,很多人都把游泳当成健身运动,心脏病人在选择运动时,一定要谨慎,最好不要游泳。心脏病人在游泳的过程中,往往还感觉不到累时,其实已经是过度劳累。如果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够,水中温度与地面温度温差过大,突然进入凉水里,容易引起肢体血管和心脏血管痉挛,导致心动过速、喘不过气来,容易出现生命危险。如果一定要游泳,心脏不好的人在游泳时热身运动不要少,同时选择的水温最好和室温接近。游时速度不能太快,应慢慢地凫水,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就要上岸休息。

对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有氧运动,如慢步行走两脚交替支撑,不伤关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但每次不要超过40分钟,这样能够避免时间过长,身体产生有害的物质---自由基。想运动时间长点儿的人,可以采用分段运动,如上午9点钟散步 30分钟,下午4点钟散步30分钟,晚上7点钟散步30分钟,同样能够达到健身的效果。

心脏病人运动环境

据报道,来自瑞典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对20名60岁男性实施了一项调查。这些人至少6个月前有过心脏病发作的经历,刚被疏通过血栓,并正在接受治疗以防再次发病。研究人员发现,测试者在含有汽车尾气的房间内运动时,其心跳强度比在有新鲜空气的房间内弱,这是心肌得不到足够血液造成的。

报告说,只要在含有大量废气的空气中运动一小段时间,血液中一种重要的抗凝结物质就会减少,从而导致局部缺血,引发心脏供血、供氧不足。而这些变化将诱发心脏病甚至直接致死。

此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不论时间长短,呼吸污染空气可能引发心脏供血不足、心跳不规律、心衰甚至休克。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专家为心脏病人和一些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列出几项锻炼时应“特别注意”之处,其中包括:切忌在大型车辆来往频繁的街道附近锻炼;尽量在空气质量较好的时段运动;密切关注气象机构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如果感到胸口疼痛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运动,马上联系医生或直接去医院。

以上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心脏病患者有效的运动方式,而且还对心脏病的运动场所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心脏病患者平时应该增强身体锻炼,但是锻炼的幅度和运动量应该有所节制,避免运动过度导致的供血不足,希望这些知识可以为您带来有效的帮助,祝身体健康。

心脏病能运动吗 心脏病运动有什么好处

科学的运动锻炼能够逐步提高心血管的适应能力,降低心脏病发作次数。医生对患者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制定出个人化的运动方案,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锻炼,并结合控制情绪、减肥、平衡饮食、戒烟、危险因子评估等措施,帮患者达到心脏功能的最大潜能。

相关推荐

老年人心脏病保健

1、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2、戒烟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3、戒酒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

心脏病老人能运动

天凉,此时正是运动的最佳季节。有人把体育运动称之为“冠心病的解毒剂”,运动可以降脂、降压、降血糖,还有减肥的功效,更加能提高心脏泵血功能,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狭窄。然而,心胸外科专家提醒大家,对于有心脏病的人来说,应选择步行、慢跑、骑车、游泳等动态型运动,而应避免举哑铃、搬重物、扳腕子等静态型运动。因为部分心脏有问题的老人在做上肢性肌肉锻炼时,尽管运动并不比全身性活动量大,但却更容易诱发心脏病的发作。 一旦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会明显受损,所以冠心病患者既要运动又要不让心脏负担过重,把握“静”和“动”的度。一

解析心脏病者能吃人参吗

患上心脏病人是否可以吃人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不可自行随意服用。如果心脏病病情稳定,在医生许可下可适当服用人参调补,注意控制用量。吃人参时注意是否有不适反应,如果出现,应立即停用。 心脏病人平时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注意低脂低胆固醇,少吃动物的内脏,多喝水,避免辛辣和生冷食物,戒除烟酒,适当参加运动,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劳逸结合,避免熬夜。 心脏病稳定的话可以应用人参调补的。不是所有患者都不能吃人参,人参的食用是根据食用者的体质来决定的`食用人参禁忌:不同种类的人参其作用机理也不一样。

肺心病人的运动保健方法

(1)耐寒锻炼。从夏日开始用冷水擦身,先从头面四肢开始,逐渐过渡到全身,气温降低时水温可作适当调整。坚持锻炼,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2)呼吸锻炼。吸气时尽量伸长颈项,并把面部和下颌抬起,面向天空;呼气时抬高两肩,把颈部尽量向下缩。吸气慢而深,呼气缓而尽。坚持锻炼,能改善心肺功能。 (3)简易保健。两手指按摩额头及太阳穴,摩擦耳廓及耳后风池穴,使局部发热。然后左右轻松甩臂,做捶背拍胸动作50~100次。可在起床后,临睡前或出门前后进行。 除以上方法外,患者还可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慢跑、简化太极拳、气功、

心脏病运动吗 哪些心脏病患者不适合运动康复

心脏病患者伴有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或低血压;不稳定的心绞痛;不稳定的严重心律失常;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或急性心功能衰竭;未控制的糖尿病、血栓等。这类人群不适合运动疗法。

心脏病患者能运动

1、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对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摄氧效果最好。一般慢跑里程应掌握在三公里左右,一星期锻炼不少于五次,运动量应是每分钟心跳次数加自己年龄等于170,最好在下午或傍晚进行。对于年龄较大、体质弱、心脏状况较差者,尤其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者,推荐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 2、快走:快走的运动量介于慢跑和散步之间,对大多数心脏病人较适宜,一般快走为6公里/小时,每分钟

慢跑对心脏的好处

1、跑步对心脏有好处吗 跑步对于心脏是有好处的,适量的跑步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血液循环的速发会加快,一般安静不运动时每分钟流周身4-5次,运动时可以加快流全身7次,血流量增多。 2、跑步对心脏有什么好处 由于跑步之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收缩力量增强,心脏受到一定的负荷,心跳会加快,流经供应心脏本身需要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大大增加,心肌本身得到更多的养料和氧气的供应,心肌就会在这样的时候不断增强。 在运动之时储蓄在肝脏,脾脏和皮肤里的血都在积极的输送养料和运走废物,也对心脏也是有好处的。 3、跑步对心脏

心脏病的预防保健

1、心绞痛症状也会体现在脖颈、下巴、手臂和肩胛骨之间或牙齿等身体其他部位。走路用力导致牙痛,是心脏病的一大典型却经常被忽视的症状。 2、手背或脚踝出现淡黄色或皮肤色鼓包可能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症状,由胆固醇沉积所致。 3、流感五六天之后症状仍得不到改善可能是心功能变差的一个信号。 4、心律不齐容易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心电活动异常容易出现心跳过慢、过快或失常,还可发生大脑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头晕。 5、研究发现,严重脱发的男性患心脏病危险增加36%,中度和轻度脱发男性心脏病危险分别增加32%和23%。 6、

保护肝脏健康 如何运动护肝

运动护肝是保护肝脏健康的常见方法,中年男人工作忙碌,由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影响,肝脏很容易出毛病,因此更有护肝的必要性,很多中年男人都想知道如何通过运动来护肝。 专家指出:中年男人可通过慢跑、快速步行、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等运动来保护肝脏。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是护肝的有效方法,因为运动既可削减超标体重,防止肥胖,消除过多脂肪对肝脏的危害,又能促进气体交换,加快血液循环,保障肝脏能得到更多的氧气与养料。 从护肝角度看,一要选好运动场地,以场地宽广、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地方为佳;二要选择好锻炼项目,以锻炼体力和耐

保护肝脏健康 如何运动护肝

运动护肝是保护肝脏健康的常见方法,中年男人工作忙碌,由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影响,肝脏很容易出毛病,因此更有护肝的必要性,很多中年男人都想知道如何通过运动来护肝。专家指出:中年男人可通过慢跑、快速步行、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等运动来保护肝脏。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是护肝的有效方法,因为运动既可削减超标体重,防止肥胖,消除过多脂肪对肝脏的危害,又能促进气体交换,加快血液循环,保障肝脏能得到更多的氧气与养料。 从护肝角度看,一要选好运动场地,以场地宽广、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地方为佳;二要选择好锻炼项目,以锻炼体力和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