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口的准确位置图 条口穴保健按摩方法
条口的准确位置图 条口穴保健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垂直按揉条口穴,每次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以增强肠胃功能,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缓解膝关节疼痛,下肢寒冷。
居髎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居髎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髋部,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快速取穴法:
1.侧卧位,在髋部,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凹隙口下,按压有酸胀感的位置。
2.正坐屈膝90度或仰卧位,在膝外侧,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与股二头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居髎穴属足少阳胆经,有散风祛湿,舒筋利节,强腰益肾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腰腿痹痛,下腹痛,瘫痪,足痿,疝气等症;每天坚持按摩还可以疏通腰臀部胆经之气血,消除腰臀部侧面肥胖,美化臀部。
居髎穴保健按摩手法
取坐位,用双手大拇指指峰分别用力按揉居髎穴,指力逐步加重,渐渐渗透,按揉3-5分钟。亦可两手拇指自上而下摩动该穴位,每次左右各1-3分钟,长期坚持能治疗腰腿痹痛,祛湿止痛,通经活络。
睡觉脚抽筋可按摩这5个穴位
按摩委中穴
防治腿部抽筋,可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穴位按摩不仅可防治抽筋,还能保健养生。将中指指尖放在患肢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活血消肿、通络止痛等保健养生功效。
按摩阳陵泉穴
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的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按摩可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按摩足三里穴
将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这样做可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按摩条口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手中指指腹放在条口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疏通经络、缓痉止痛等养生功效。
按摩承山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侧承山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可通经活络、柔筋缓痉。
条口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条口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承山,悬钟,针刺平补平泻法,散寒除湿,舒筋止痛,治疗寒湿阻络之下肢痿痹,小腿冷痛,麻木,转筋等。
2.配解溪,昆仑,太冲,足临泣,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消肿,治疗经气不利之跗肿。
3.配承山,肩髃,肩髎,阳陵泉,针刺泻法,条口透承山,活血通络,治疗气血阻滞之肩痛,活动不利等。
4.配天枢,气海,上巨虚,针刺平补平泻法,气海可灸,散寒除湿,治疗寒凝腹痛,虚寒痢疾等。
眉冲的准确位置图 眉冲穴保健按摩方法
用手指指腹端由上向下按压本穴,力度以产生酸胀,微痛感为宜,每次左右各按3-5分钟,每日2-3次。每日坚持按摩,可有效改善眩晕,头痛,目视不明等。
条口穴的位置和功效 条口的位置和功效
条口穴的位置,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下8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中指)处。当小腿前外侧中点,胫骨前肌中,外与丰隆相平。
1、缓解治疗膝胫酸痛、两足无力、转筋、腹痛、泄泻、脚气等。
2、按摩条口穴的功效:舒筋活络,理气和中;调肠胃,利气,清热。
通里的准确位置图 通里穴保健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通里穴,每次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平衡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
天冷脚抽筋怎么办
按摩阳陵泉穴
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的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按摩可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按摩足三里穴
将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这样做可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按摩条口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手中指指腹放在条口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疏通经络、缓痉止痛等养生功效。
天冷脚抽筋按摩5个穴位
按摩委中穴
将中指指尖放在患肢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活血消肿、通络止痛等保健养生功效。
按摩阳陵泉穴
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的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按摩可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按摩足三里穴
将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这样做可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按摩条口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手中指指腹放在条口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疏通经络、缓痉止痛等养生功效。
按摩承山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侧承山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可通经活络、柔筋缓痉。
漏谷准确位置图 漏谷穴保健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漏谷穴,每次左右各1-3分钟,能缓解小腿肌肉疲劳,长期坚持,能疏通腿部血脉,预防下肢痿痹。
条口的意思是什么
1、条口穴:经穴名。出处于《针灸甲乙经》:“胫痛足缓失履,……条口主之。”属足阳明胃经。又称肩凝穴。
2、穴义:胃经气血在此形成风气。
3、名解:条,木之条也,风也。口,气血出入的门户也。条口穴名意指本穴气血物质以风的形式而运行。本穴物质为上巨虚穴传来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其量及范围皆大,经本穴的狭小通道下行时是快速的通行之状,如风之运行,故名。
4、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