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偏方怎么治疗头晕目眩

中医偏方怎么治疗头晕目眩

无痰不作眩

饮食失节,过食肥甘,会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阳,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重昏蒙,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治疗此症应以化湿祛痰为主。

方药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取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牡蛎30克,泽泻15克,竹茹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无风不作眩

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苦,面色红赤,血压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疗此症应以平肝熄风为主。

方药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取杭芍15克,玄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代赭石15克,龟板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无虚不作眩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思虑劳倦或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气血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使脑失濡养,发为眩晕。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气血亏虚型眩晕者,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 色萎黄或苍白,唇甲无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疗此症应以补益心脾,培补气血为主。

方药可用归脾汤:取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炒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龙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 10克,大枣10枚。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若肾精耗伤引致的眩晕,可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健忘,遗精耳鸣,记忆减退等。方药可 用补肾定眩汤: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药3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肉苁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将上药水煎 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头晕目眩特效偏方

偏方:熟地30,山茱萸、当归、白芍各15克,柴胡6克,肉桂3克。将以上药材水煎服。

此方有补益肝肾的作用,方中的熟地,归肝、肾经,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作用,常用来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症;山茱萸归肝、肾经,可补益肝肾,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当归为妇科常用药,可治疗血虚、眩晕心悸、经闭、痛经等症;白芍入肝、脾经,可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柴胡归肝经、胆经,可升阳舒肝,治疗月经不调;肉桂归肾、脾、心、肝经,有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可治疗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等症。

同样是痛经,张女士的药方不同于怕冷型与气滞型,是因为病因不同。肾水亏,则不能滋养肝脏,肝木抑郁而不舒,又导致两胁饱闷。而肝木不舒,又不能生肾中之火,肾水日益寒凉,人又有腰背难以俯仰之症,表现为腰膝冷。

我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患者,她已经生过孩子了,按说不会有痛经,但她却每月都痛,而且伴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手脚热等肾阴虚症,我让她吃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六味中药制成,重在滋阴补肾。其中熟地为主药,负责补养肝肾;山茱萸、山药为臣药,负责补益肝肾和脾阴,三者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其余三味药材,泽泻利湿而泄肾浊,茯苓淡渗脾湿,丹皮清泄虚热,三者为三泻,为佐药。六味合用,肝脾肾三阴并补,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是治疗肝肾亏损的经典药方。

很多人视六味地黄丸为补肾秘方,长期购买食用,但一些人却越补越虚,于是纷纷投诉六味地黄丸。其实这并不是药物的错误,而是用药不当造成的。六味地黄丸并不是神药,也不是适合所有人,有些人吃了不管用,可是有些人吃却能调理身体,比如肝肾两亏的女人甚至可以用它来改善痛经。因此,任何药物都不能乱用滥用,需要对症下药。

哪些孕妇不适合吃桑葚

中医学认为,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能够治疗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等症状。

因为桑椹内含有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钙、锌等物质的吸收。体虚便溏的孕妇不宜食用,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忌食桑葚。

中医偏方治疗脚气

1.白糖

脚用温水浸泡后洗净,取少许白糖在患脚气部位用手反复揉搓,搓后洗净,不洗也可以。每隔两三天一次,3次后一般轻微脚气患者可痊愈,此法尤其对趾间脚气疗效显著。也可以使用帕芙欧脚气水,轻轻一喷祛除脚气。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2.盐姜

姜和盐都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在水中放适量盐和数片姜煎煮,沸腾后冷却知道不烫时洗脚,主要要搓洗数分钟,这样不仅能除脚臭,还可以舒缓脚部神经,可消除疲劳,让你感到轻松。

3.芦荟

用芦荟叶揉搓叶汁往脚上挤抹,自然风干,每次一只脚用一叶。

4.啤酒

你知道治脚臭最有效的方法吗?其实啤酒就是。啤酒在生活十分的常见,因此用起来也是比较方便。啤酒中也有治疗脚气脚臭的有效成分,可以用来治疗脚气脚臭。

5.白醋

脚气病患者,还可用家里厨房常备的白醋来治疗脚气脚臭。用棉球浸白醋涂患部,止痒又杀菌。有些人可能会有轻微脱皮,涂一次可半个月不犯。

6.梨皮

梨皮很多人都会直接扔掉,其实梨皮治疗脚臭也是很有效果哦。把削下来的梨皮,直接往脚气处擦就可以了。

治疗头晕目眩的6种按摩手法

1.小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指腹有两条横纹线的中间都是小脑反射区,刚好与颈项相邻。按摩时方向要从外往内方向扣按后再由内往外扣按。

2.大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整个趾腹都是。按摩方向是从上面往下按摩。

3.三叉神经(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外侧骨缘下方的肌肉。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4.额窦(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五个脚拇趾末端处,刚好在脚趾甲下方。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5.内耳迷路:位于双脚脚背的脚小趾下方,脚掌第一骨头边缘处,触摸时有颗粒微凸感觉。找到微凸的小颗粒,用手按住后定点揉按。

6.耳朵(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脚底的四、五趾与脚掌相交处下方的肌肉。按摩时要由上往下扣住后,往内侧按摩。

中医治疗失眠偏方

空气干燥、冷暖不均,很容易导致失眠多梦。我们知道,偏方治失眠的方法主要有中医按摩、食疗治失眠、中药治疗失眠多梦等。为了及早克服失眠的困扰,介绍几则中医偏方治失眠的方法。失眠的人常常难以诱导师自己进入睡眠而苦恼。其实早期的轻度失眠,经过自我调理的办法就常可得益。

工具/原料

丹皮栀子饮:

组成:丹皮、栀子、当归、炒白术、大枣、青皮各15克,柴胡、薄荷各10克,白芍30克,龙骨、牡蛎各60克,酒大黄5克(另包后下)

用法:用量每天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清热。主要治疗失眠症。

方法/步骤

1静坐治失眠:睡前静坐半小时。全身放松、意念安静,可参考静功、气功资料。

2睡前按揉揪搓双耳:中医偏方治失眠,睡前操作约10分钟即可。耳是全身的缩影,此举也是健身的好方法。

3炒枣仁粉治失眠:炒枣仁粉5至10克临睡前冲服,也可小剂量(15至20粒)嚼服。枸杞子治失眠:每天晨起服枸杞子30粒或早晚各服20粒(感冒期间勿服)。

天麻可治疗头晕目眩

1、镇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近年来,经一些医疗单位1000多例患者的临床试用,有效率达90%。

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

治疗头晕目眩的6种按摩手法

1.小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指腹有两条横纹线的中间都是小脑反射区,刚好与颈项相邻。按摩时方向要从外往内方向扣按后再由内往外扣按。>>>做对保健按摩手法 助你去掉烦人眼袋

2.大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整个趾腹都是。按摩方向是从上面往下按摩。

3.三叉神经(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外侧骨缘下方的肌肉。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4.额窦(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五个脚拇趾末端处,刚好在脚趾甲下方。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5.内耳迷路:位于双脚脚背的脚小趾下方,脚掌第一骨头边缘处,触摸时有颗粒微凸感觉。找到微凸的小颗粒,用手按住后定点揉按。

6.耳朵(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脚底的四、五趾与脚掌相交处下方的肌肉。按摩时要由上往下扣住后,往内侧按摩。

中医偏方治疗狐臭

中医偏方治疗狐臭一

艾叶20克晒干搓细,明矾20克(为末),食盐200克,将上物伴匀后放锅内加热,取出,用布包好夹在腋下即可,以不烫伤皮肤为度。5分钟后便无臭味,此方使用1次可保持1个月以上。不见效最好是手术。

中医偏方治疗狐臭二

胡椒、花椒各50粒,研成粉,再加入冰片2钱,用医用酒精调匀,每日取一小团涂患处并用胶布贴好,一日换一次,连用半月可根除。

腋臭饮食禁忌:

一、忌过多红肉

红肉即猪肉、牛羊肉,含较多蛋白质。但细菌就最喜欢蛋白质,因可供营养给它们。所以本身有狐臭的人,吃的分量就要减少,且多吃白肉即禽肉、鱼肉,最好一日两餐,每餐3-4两肉就已经足够。

二、忌吃“有味”食品

味浓或刺激性食物,如洋葱、蒜头和辛辣的食物,含有硫磺的化学物质,可干扰细菌生长,但它们被人体吸收后,异味会随汗腺排出,所以还是少吃为妙。

三、忌多油花生果仁

人吃了带有油分的食物,部分油就跟着血液全身走,并会随汗腺连接的油脂腺排出体外。如果人身体油分太多的话,就会让细菌分解,形成体臭,所以油腻的食物宜少食。

相关推荐

头晕目眩足疗

头晕自疗保健法要按反射区——大脑、小脑、三叉神经、额窦、耳朵、内耳迷路、泌尿系统。头晕保健自疗加强按摩部位:小脑、耳朵、内耳迷路。1.小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指腹有两条横纹线的中间都是小脑反射区,刚好与颈项相邻。按摩时方向要从外往内方向扣按后再由内往外扣按。2.大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整个趾腹都是。按摩方向是从上面往下按摩。3.三叉神经(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外侧骨缘下方

甲鱼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顽固性头疼

甲鱼的腹板叫“龟板”,它可作为中药,有滋阴降火的功效。可以用来于治疗头晕、目眩、虚热、盗汗等疾患。还对头颅外伤(例如新生儿头颅血肿等)遗留下来的顽固性头痛有很好的疗效。

天麻能治耳鸣吗

能辅助治疗天麻性平、味甘,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功效,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癫痫抽搐、小儿惊风、破伤风等症。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耳鸣眩晕症,一定程度上能辅助治疗耳鸣。

头晕目眩怎么治疗

1、洗浴可以尝试用水来缓解头痛有试验证明,通过洗浴可获得满意效果,但是洗浴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水温不宜超过35至36摄氏度。有人适宜用淋浴的方法,如果头痛时感到脊背和脖子发紧发硬,可用细缓的温水水流冲洗这些部位5-10分钟。2、梳摩痛点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梳摩100下,每天早、中、晚饭前各一次,便可达到止痛目的。

鹅蛋天麻治头痛吗

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天麻炖鹅蛋中,天麻本身就属于一种药物,具有一定治疗头晕目眩的作用,与鹅蛋一起食用,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专门治疗头痛的药膳,所以天麻炖鹅蛋是具有一定治疗头痛的作用的,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好处。一般简单的做法就是将天麻弄碎,然后鹅蛋也打碎混合在一起加一点盐或者糖,之后将其煮熟就可以了。

扇贝是寒性食物吗

是属于寒性的食物。扇贝是属于海鲜中的贝类养殖品种,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材。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扇贝味咸,入肝、胆、肾经,是属于寒性的食物,对人体来说具有滋阴补肾、健脑明目、调中下气、清利五脏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咽干口渴、虚劳咳血、脾胃虚弱等症,所以扇贝的药用价值也是很高的。

小脑脑萎缩的治疗偏方

偏方一:药用熟地、枸杞子、山萸肉、肉苁蓉、白术、茯苓、附子、山药、远志、五味子、牛膝、川断等。还少丹以补肾健脾,益气生精为主要功效,以滋补见长。偏方二:药用麝香、桃仁、红花、赤芍、丹参、川芎、地龙、香附、郁金、生姜、黄酒。对于气滞血瘀导致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的患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偏方三:药用熟地、茯苓、麦冬、五味子、远志、石菖蒲、巴戟天、川石斛、生龙骨、龟版、生牡蛎等,多是补气补肾的良药,能够滋养

3个中医偏方治疗痛风

1、草藕汤处方:草藕10g,苦仁、车前草、白芷各15g、茯苓皮、大腹皮20g。服用方法:将上药物混在一起煎水服用,每天1到3次,饭后服用。主治:该法有助于尿酸排泄,可用于早期痛风的治疗及晚期痛风的缓解。2、牛膝长卿饮处方:牛膝、徐长卿各15g,虎杖根、伸筋草、威灵仙各20g,半枝莲10g、秦荒7g、五加皮13g、青皮、柳枝、独活、防风各22g。服用方法:将所有药磨碎后加水煎煮40到50分钟即可,每

猪血的功效与作用 提供多种微量元素

猪血还能为人体提供多种微量元素,对营养不良、肾脏疾患、心血管疾病的病后的调养都有益处,可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吐血衄血、崩漏血晕、损伤出血以及惊厥癫痫等症;

中医偏方治疗胃胀气

专家称,胃胀气可能是胃、肠道出毛病的一个症状,张嘴咀嚼、边吃边说话、狼吞虎咽(同时吃进许多空气)、边吃饭边喝汤(将胃中的消化酶冲下消化道)等,都容易造成消化问题带来胀气。消化不良、胃病也会伴随胀气;食物过敏也可能是造成胃胀气的原因,它使食物在结肠发酵,产生氢气及二氧化碳;糖类食品含有细菌,是产生胀气的主要来源。生活压力、情绪紧张、缺乏消化酶等,均可能引起胀气。那么,老是胃胀气怎么办呢?下面中医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