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术后护理评估有哪些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术后护理评估有哪些

术后护理评估:(1) 康复情况:肿瘤是否切除、相应症状是否消失及切口愈合情况等。(2) 功能状态:肾、消化道功能及可能受损的脊髓及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的恢复程度。(3) 心理和认知状况:家长对患儿腹部肿瘤术后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出院前的心理状况。(4) 预后判断:根据术中所见、肿瘤切除彻底与否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肿瘤分期、分类,并评估预后。

什么是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属胚胎性肿瘤,多位于大脑半球。NB来自起源于神经嵴的原始多能交感神经细胞,形态为蓝色小圆细胞。从神经嵴移行后细胞的分化程度、类型及移行部位形成不同的交感神经系统正常组织,包括脊髓交感神经节、肾上腺嗜铬细胞。NB组织学亚型与交感神经系统的正常分化模型相一致。经典的病理分类将NB分成3型,即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母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这3个类型反应了NB的分化、成熟过程。典型的NB由一致的小细胞组成,约 15%~50%的病例,母细胞周围有嗜酸性神经纤维网。另一种完全分化的、良性NB为神经节细胞瘤,由成熟的节细胞、神经纤维网及Schwann细胞组成。神经节母细胞瘤介于前两者之间

温馨提示:总而言之,通过专家讲了一系列有关,神经母细胞瘤的原因的相关知识以后,我们对这种疾病的病因有了全新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加强保护自己,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饮食保持清淡。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神经母细胞瘤的症状,一定要尽快将孩子送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科学的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耽误了自己孩子的病情。最后祝患了神经母细胞瘤的孩子早日康复,并祝所有的小宝宝都能健康、茁壮成长。

脑干胶质瘤的主要分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的分类方案分为星形细胞瘤、少支胶质瘤、室管膜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瘤、来源不肯定的神经上皮组织瘤、神经元及神经元神经胶质混合瘤、松果体实质肿瘤、胚胎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肿瘤。

1.星形细胞瘤

为神经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

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见于小脑。

(1)良性星形细胞瘤①纤维型星形细胞瘤。②原浆型星形细胞瘤。③饲肥型星形细胞瘤。

(2)间变型(恶性)星形细胞瘤是星形细胞瘤中的恶性类型。

(3)胶质母细胞瘤为星形细胞瘤中最恶性的类型。

(4)多型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是一种位于脑表浅的坚实型肿瘤。

(5)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多与结节性硬化症伴同。

(6)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可分布于大脑半球、下丘脑区、前视路、脑干及小脑。

2.少支胶质瘤

可分为两个级别:少支胶质瘤及间变型(恶性)少支胶质瘤。

3.室管膜瘤及间变型(恶性)室管膜瘤

为由室管膜上皮发生的肿瘤。

4.混合性胶质瘤

是一种胶质瘤包含有两种胶质细胞成分。

5.脉络丛瘤

分为脉络丛乳头瘤与脉络丛癌两类。

6.来源不肯定的神经上皮瘤

包括三种病变:星形母细胞瘤瘤、极性胶质母细胞瘤、大脑胶质瘤病。

7.神经元及神经元神经胶质混合瘤

包括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促结缔组织性婴儿神经节胶质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中央神经细胞瘤。

8.松果体实质肿瘤

可分为松果体细胞瘤及松果体母细胞瘤、混合/过渡型果体细胞瘤,两者均较少见。

9.胚胎性肿瘤

属于胚胎性脑肿瘤的有髓上皮瘤、神经母细胞瘤、室管膜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髓母细胞瘤。

10.神经母细胞瘤肿瘤。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押经母细胞瘤是目前威胁儿童生命的主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仅次于肾胚瘤、白血病,且比白血病难诊断,主要由于该病早期难以发现,常以转移症状到临床各科就诊;多数在骨髓转移时,以贫血、发热到血液科就诊;出现骨痛、跛行时多去骨科就诊等,由此可见本病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误治。该病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可见年长儿发病者。病情进展快,转移发生早,预后较差。1岁以内患儿的肿瘤有自发消退倾向。小儿发病灶属胚胎性肿瘤,多位于大脑半球。临床表现:1. 全身性表现多有不规则发热、苍白、+欲差、乏力、疼痛、易激惹。罕见儿茶酚胺代谢增高症状,例如多汗、心悸、脉速、血压增髙|等。可有慢性水性腹泻。偶见眼肌阵挛综合征。1原发病灶表现50%以上的病例原发瘤位于腹部,以肾上腺髓质居多,瘤块常位于一侧季肋部,可超越中线,呈无痛性、坚硬、不规则结节状。可有腹痛。上纵隔、颈部的瘤块|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Honer征等压迫征。|椎旁肿瘤沿椎间孔向椎管内延伸呈哑铃状可引起便秘、尿潴留、软瘫等。1. 转移瘤灶表现75%的病例诊断时已有|转移灶,常见肝...

神经胶质瘤有哪些分类呢

1.星形细胞瘤

为神经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

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见于小脑。可分为如下类型:

(1)良性星形细胞瘤①纤维型星形细胞瘤。②原浆型星形细胞瘤。③饲肥型星形细胞瘤。

(2)间变型(恶性)星形细胞瘤是星形细胞瘤中的恶性类型。

(3)胶质母细胞瘤为星形细胞瘤中最恶性的类型。

(4)多型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是一种位于脑表浅的坚实型肿瘤。

(5)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多与结节性硬化症伴同。

(6)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可分布于大脑半球、下丘脑区、前视路、脑干及小脑。

2.少支胶质瘤

可分为两个级别:少支胶质瘤及间变型(恶性)少支胶质瘤。

3.室管膜瘤及间变型(恶性)室管膜瘤

为由室管膜上皮发生的肿瘤。

4.混合性胶质瘤

是一种胶质瘤包含有两种胶质细胞成分。

5.脉络丛瘤

分为脉络丛乳头瘤与脉络丛癌两类。

6.来源不肯定的神经上皮瘤

包括三种病变:星形母细胞瘤瘤、极性胶质母细胞瘤、大脑胶质瘤病。

7.神经元及神经元神经胶质混合瘤

包括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促结缔组织性婴儿神经节胶质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中央神经细胞瘤。

8.松果体实质肿瘤

可分为松果体细胞瘤及松果体母细胞瘤、混合/过渡型果体细胞瘤,两者均较少见。

9.胚胎性肿瘤

属于胚胎性脑肿瘤的有髓上皮瘤、神经母细胞瘤、室管膜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髓母细胞瘤。

10.神经母细胞瘤肿瘤

娃娃鱼的营养价值 促进胎儿大脑发育的功效

娃娃鱼中含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可以促进胎儿大脑发育,促进视网膜光感细胞的成熟,增进儿童大脑细胞发育,抗衰老,保湿的作用,并且还能对癌症患者有治疗作用,特别是如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

NSE指标高就一定是小细胞肺癌吗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正常范围:放射免疫法:30±24μg/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小于125μg/L。检查介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所特有的一种酸性蛋白酶,是小细胞肺癌(SCLC)最敏感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和复发预报。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监测小细胞肺癌的复发,比临床确定复发要早4~12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还可用于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前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异常增高而后者增高不明显。增高:见于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如嗜铬细胞瘤、胰岛细胞瘤、黑色素瘤)等。

儿童髓母细胞瘤的护理评估是什么

护理评估:了解患儿年龄,有无头痛、呕吐、步态不稳、复视、共济失调、视力减退等症状及出现时间;有无生命体征异常,如体温升高、血压下降餐。评估家长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对治疗措施、护理知识及预后的认知程度;经济承受能力及是否有焦虑和恐惧情绪。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最恶性

疗效最佳—— 肾母细胞瘤

天天今年5岁。在一次洗澡中,奶奶无意中发现孩子的腹部鼓起来一小块。爸爸忙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天天患的是肾母细胞瘤。不过,医生还说,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是所有儿童恶性肿瘤中最好的。

肾母细胞瘤是最常见儿童腹部肿瘤。肿瘤生长快,常见症状为快速增大的向一侧肋部突出的腹部包块,有的患儿有血尿、高血压等症状。大部分患儿可首先进行手术治疗,病理分型、分期和手术后的化疗方案的选择对治疗和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晚期肾母细胞瘤治愈率也可以达到90%。

最广泛—— 软组织肿瘤

去年夏天,妈妈发现10岁的婷婷嘴唇长了一些小疙瘩。开始的时候,她以为婷婷是上火了,没太在意。妈妈给婷婷做了各样的去火食物,又买了药。可是婷婷的嘴唇不但没有消肿,肿物反而越长越大。

爸爸带着婷婷到医院就诊,医院的诊断吓了爸爸一跳:横纹肌肉瘤。医生说,横纹肌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居软组织肉瘤的第三位,儿童、青年比较多见。

软组织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皮肤、黏膜、脂肪组织、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外周神经以及各种脏器的支撑组织等。因此,发生在软组织的肿瘤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儿童恶性软组织肿瘤以横纹肌肉瘤多见,其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以往生存率很低。近十年来,横纹肌肉瘤的综合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大量新方法和新药不断用于临床治疗,现在生存率已经从不到10%提高到60%以上。

最恶性—— 神经母细胞瘤

正在上幼儿园的李明是个活泼爱动的小家伙,他特别爱踢球。但最近,李明的父母发现孩子面色萎黄,还经常喊腿疼。他们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孩子患上了肿瘤,而且是有“儿童癌症之王”之称的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之所以被称为“儿童癌症之王”,是因为这种肿瘤在过去疗效极差,而且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多发于肾上腺或腹膜后,位置很深,早期不易发现。而这种肿瘤恶性度高,进展快,易发生骨髓、骨及器官转移。

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没有治疗希望了。通过综合治疗,现在神经母细胞瘤生存率已经从过去的不到10%提高到目前的近40%。

治愈率最有改观——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7岁的男孩浩然颈部长了一个小肿块。春节前,小浩然一直发烧,刚过春节,父母带着他来到医院。小浩然被诊断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实体瘤,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我国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多见。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肿瘤可原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可出现与肿瘤部位相关的压迫症状,部分病人还伴有发热、盗汗及体重下降。

霍奇金病恶性度相对较低,治疗率较高,约85%左右。现在,非霍奇金病生存率也明显提高,B细胞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治愈率已经超过80%,T细胞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治愈率也达到60%左右。

儿童最特有—— 肝母细胞瘤

月月是刚刚10个月大的婴儿,最近他出现了黄疸症状,并被诊断为肝母细胞瘤。

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所特有的肝脏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出生后最初5年内,特别多见于2至4岁。与成人的肝细胞瘤不同,只要手术完全切除并辅以短期化疗,其治愈率极高。

手术切除是本病能否治愈的关键,可以采取局部切除、肝叶切除、半肝切除、肝三叶切除。儿童肝代偿功能极强,即使是成人不能实现的肝三叶切除,儿童术后也可以维持正常的肝功能。

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哪些

癌症是恶性肿瘤的广义名称,许多人会以为癌症只会发生于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是不会得癌症的,事实上儿童不仅会患癌症,而且各个年龄段包括新生儿期都可能患癌症,可能发病的部位也包括了全身的各个系统。

畸胎瘤常见于新生儿,神经母细胞瘤和肾胚瘤常见于3至5岁的儿童,骨肉瘤则多见于青少年。临床上儿童恶性肿瘤绝大多数是由不成熟的胚胎组织发展而来的。

来源于中胚层或间叶组织细胞,按其发病率顺序,依次是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淋巴瘤和各种实体瘤(常见为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和骨肉瘤等)。

因此,儿童也可能患癌症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鼻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护理

1.1心理护理: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与其他疾病术前的心态并不完全相同,除了手术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惧、忧虑之外,由于瘤体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患者的情绪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所以轻微刺激即可导致血压升高。本组13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精神紧张和情绪不稳定,部分患者甚至晚上整夜不能入睡,血压随情绪波动较大。我们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了四点护理措施,①借鉴“宾馆式”服务方式,护士的语言、行为、仪表让患者满意。②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这需要我们将所学的知识向患者反复耐心地讲解,使患者对疾病有充分了解和明白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并简要介绍手术方法,打消患者的顾虑,稳定患者的情绪。③保持病房安静、整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周围环境,禁止患者看各种带有刺激性的书刊,并嘱其家属积极配合。④适当给予镇静治疗,主要是针对晚上不能入睡的患者,睡前口服安定5mg。这些护理措施,较好的消除了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患者调整了心理状态,并积极配合治疗。

1.2降压扩容:由于瘤体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血管处于收缩状态使血压升高而血容量不足,因此要充分认识嗜铬细胞瘤这种低血容量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在80年代以前,由于对嗜铬细胞瘤所致的低血容量性高血压病理生理特点认识不足,术前没有充分地扩容(即补充血容量),导致嗜铬细胞瘤摘除后,因儿茶酚胺的周围效应被解除,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术后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所以术后扩容升压就成了治疗的重点。90年代以来,通过改进对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术前在降压的同时充分补充血容量,使患者在术中及术后血压都较平稳。

因此,术前的降压、扩容是治疗的重点。常用的药物为苯苄胺,其优点是作用维持24~48h,阻滞α1受体作用比α2受体强100倍,控制血压效果好,口服用药十分方便,一般从30mg/d开始,根据血压情况逐渐加量,本组用药量60~120mg/d方能奏效。由于苯苄胺是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常可使β受体失去拮抗,诱发心律失常,所以在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血压、心率改变,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用该药期间嘱患者不可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随意下床活动,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对单用α受体阻滞剂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则加用钙通道阻滞剂,如心痛定、异搏定等。目前认为,钙通道阻滞剂不仅可阻止嗜铬细胞及交感神经释放出ne(去甲肾上腺素),减低儿茶酚胺及体内其它血管收缩物质的升压作用,还可防止冠状动脉收缩,心肌坏死,心室纤颤。扩容是术前准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嗜铬细胞瘤分泌过量儿茶酚胺使外周血管强烈收缩,血管床容积减少,血容量绝对不足。切除肿瘤后儿茶酚胺减少,血管床开放,血容量不足就成为主要矛盾。术前在控制血压的前提下预先补充一定的血容量可使术中血压下降缓慢。术后血压恢复快而稳定。我院常规在术前一日输血4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平衡液1000ml。

1.3纠正心律失常:患者长期受儿茶酚胺的作用,使心血管系统耗损很重,常合并心律失常。本组13例患者均合并有心律失常。纠正心律失常最常用的药物是心得安,在使用心得安时要遵循两个原则:①不做常规使用。在使用苯苄胺后若心律低于90次/min,则无需加用心得安。②必须在使用α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加用,且不可先用,否则因α受体作用失去拮抗,可诱发高血压危象,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死于肺水肿。另外,术前禁用阿托品,以免诱发心动过速,对情绪不稳定者术前可加用安定或度冷丁50mg与非那根25mg肌注效果较好。

相关推荐

神经母细胞瘤的分期

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于1986年建立并于1988年进行修订。该系统基于肿瘤的原发器官以及转移情况进行分期。 1期:局限于原发器官,无转移灶; 2A期:次全切除的单侧肿瘤;同侧以及对侧淋巴结明确无转移; 2B期:次全切除或者是全切除单侧肿瘤;同侧淋巴结明确转移,而对侧淋巴结明确无转移; 3期:肿瘤跨中线侵袭,伴随或未伴随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者是单侧肿瘤伴对侧淋巴结转移;或者是跨中线生长的肿瘤并伴双侧淋巴结转移; 4期:肿瘤播散到远处淋巴结,骨髓,肝脏,或者是其他器官(除4S期所定义的器官之外)。 4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术后护理要点及措施哪些

术后护理要点及措施:(1) 按小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2) 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3) 注意保持胃管及导尿管的通畅,观察排出物的性状、颜色、量,定时冲洗胃管,如引流出深咖啡色及鲜红色胃液,应及时报告医师,遵医嘱给予止血药或冰盐水冲洗。(4) 做好切口护理:约束患儿双手,以防抓脱管道及敷料。(5) 做好引流管的护理:确保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记录每日引流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 严密观察并发症:观察患儿肢体活动和大小便控制情况。(7) 心理护理:继续给予家长心理支持,

如何避免患上神经母细胞瘤

生活中些人平时工作非常的忙,时咳嗽发烧,感觉自己的腹部也鼓鼓的,总是随便吃一些药,等到病情发展到了严重的时候,患上了神经母细胞瘤这种病,这需要耐心的治疗,所以不管我们平时多忙,只要采取合理科学规范的预防手段,我们也能远离神经母细胞瘤的,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就是, 神经母细胞瘤要如何预防? 步骤/方法: 1通过对的健康饮食与关注他的身体状况来提高患者抵御肿瘤的免疫力,能够帮助提高和加强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斗争。 2要给患者多进食含维生素A的食品,例如胡萝卜,因为维生素A对降低患癌的危险性起着重要的

神经母细胞瘤哪些表现

1.不同部位的肿块 最常见的症状为不同部位的肿块。 (1)原发于腹部:以肾上腺及脊柱二侧交感神经链原发多见,一般在肿块较大时才出现症状,可腹痛,腹围增大,腰背部饱满,扪及肿块,胃肠道症状。 (2)原发于胸腔:纵隔压迫相关症状及呼吸道症状,如气促,咳嗽等。 2.晚期表现 病人常肢体疼痛,贫血,发热,消瘦,眼眶部转移,眼眶部转移形成具特征性的熊猫眼,表现为眼球突出,眶周青紫,其他可高血压及肿块部位相关压迫症状,如椎管内浸润压迫时出现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 3.转移途径 NB主要转移途径为淋巴及血

鼻嗅神经母细胞瘤吃什么

1、注意膳食平衡:膳食平衡是维持机体免疫力的基础,普通食物是机体营养素的最好俩员,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等临床情况的患者应进行个体化的营养治疗。 2、食物多样化、搭配合理化:要保证摄取均衡全面的营养,每日食物多样化是必需的,即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展示的五大类食物的比例进行搭配。 3、少量大餐、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对于放化疗及手术后的病人由于消化功能减弱,增加进餐次数可以达到减轻消化道负担,同时增加食物摄入量的目的。 4、不宜忌口:忌口应根据病情病性和不同病人的个体特点来决定,不提倡过多的忌口。一般患者需限制

胶质瘤术后要做哪些防护措施呢

不同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预后差别很大,也即神经母细胞瘤间存在广泛的肿瘤异质性。根据高危因素的不同,神经母细胞瘤可以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对于低危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最常见于婴幼儿,靠单纯的观察或者是手术治疗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高危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即使综合各种强化的治疗方案,预后仍然不理想。 胶质瘤患者显然会受到影响,然而请患者不要沉浸在胶质瘤的危害中不能自拔,及时治疗才是关键,而对于胶质瘤患者来说,及时治疗还不够,患者还要注意防护工作。下面我们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胶质瘤术后的防护措施哪些: 胶质

肾母细胞瘤患者哪些表现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1)3/4的患者在一侧腹部可发现腹部肿块,表面光滑,很少超过腹中线(神经母细胞瘤则否)。1-/3患者腹痛,与肿瘤出血关。 (2)l/3伴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3)25%一60%患者伴高血压。 (4)腹部肿块常需鉴别的疾病肾积水、多囊肾、神经土 细胞瘤、巨脾、淋巴瘤和肠系膜囊肿。 2.如与神经母细胞瘤鉴别还需测定尿儿茶酚胺水平、咋髓穿刺。 3.B超和IVU常可确立诊断。 4.CT可确定肿瘤的大小范围,及下腔静脉是否受累MRI在诊断中也起主要作用。 5.上述手段不能确

肝母细胞瘤的术后护理评估是什么

术后护理评估:(1) 康复情况:肿瘤是否切除、相应症状是否消失及切口愈合情况等。(2) 功能状态:肾功能、消化道功能。(3) 心理和认知状况:家长对患儿肝肿瘤术后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出院前的心理状况。(4) 预后判断:根据术中所见、肿瘤切除彻底与否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肿瘤分期、分类,及评估预后。

怎么治疗神经母细胞瘤

1 化疗 术前的化疗可减轻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使肿瘤纤维化,缩小病灶,甚至使肿物完全消失,更适合手术。术后再配合化、放疗,疗效可明显提高。常用效药物5类:环磷酰胺(CTX)或异环磷酰胺(IFO);阿霉素(ADM)或柔红霉(DNR);顺铂(DDP)或碳铂;足叶乙甙(Vp-16)或鬼臼噻吩甙(Vm-26);长春新碱(VCR)。根据分期、年龄及其他预后因素采用不同强度的联合化疗方案。 美国St Jude儿童研究院报道的方案是:(1) Ⅱ期NB手术切除肿瘤后用CTX-ADM 方案,必要时换用DDP-Vm-26

神经母细胞瘤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属胚胎性肿瘤,多位于大脑半球。 (二)发病机制 NB来自起源于神经嵴的原始多能交感神经细胞,形态为蓝色小圆细胞,从神经嵴移行后细胞的分化程度,类型及移行部位形成不同的交感神经系统正常组织,包括脊髓交感神经节,肾上腺嗜铬细胞,NB组织学亚型与交感神经系统的正常分化模型相一致,经典的病理分类将NB分成3型,即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母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这3个类型反应了NB的分化,成熟过程,典型的NB由一致的小细胞组成,约15%~50%的病例,母细胞周围嗜酸性神经纤维网,另一种完全分化的,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