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术后护理要点及措施有哪些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术后护理要点及措施有哪些

术后护理要点及措施:(1) 按小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2) 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3) 注意保持胃管及导尿管的通畅,观察排出物的性状、颜色、量,定时冲洗胃管,如引流出深咖啡色及鲜红色胃液,应及时报告医师,遵医嘱给予止血药或冰盐水冲洗。(4) 做好切口护理:约束患儿双手,以防抓脱管道及敷料。(5) 做好引流管的护理:确保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记录每日引流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 严密观察并发症:观察患儿肢体活动和大小便控制情况。(7) 心理护理:继续给予家长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对肿瘤综合治疗及争取获得良好预后的信心。(8) 合理营养:给予髙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患儿机体的抵抗力。

神经母细胞瘤的表现有哪些

神经母细胞瘤属于神经内分泌性肿瘤,可以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任意神经脊部位。而最容易出现的部位就是肾上腺,当然但也可以发生在颈部、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神经组织。而且这种瘤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这种细胞瘤可自发性地从未分化的恶性肿瘤退变为完全良性肿瘤。目前只有少数几种人类肿瘤可以是这样的结果,而神经母细胞瘤就属于其中之一。

也就是意味着神经母细胞瘤其实是一种恶性肿瘤,但是,甚至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治疗就可以自发的转化成良性肿瘤,自少可以减少死亡的危险,但是,希望大家注意的是,神经母细胞瘤的死亡率还是相当高的,有相关的统计显示:神经母细胞瘤约占6-10%的儿童肿瘤,15%的儿童肿瘤死亡率。4岁以下儿童,每一百万人口的死亡率为10;而4-9岁儿童中,每一百万人口的死亡率为4例。

那这种神经母细胞瘤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它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因此在早期诊断有所困难。一般表现为比较常见的疲乏,食欲减退,发烧以及关节疼痛。很多的症状取决于这个神经母细胞瘤的位置,或者发生转移的组织。因为这种神经母细胞瘤是非常容易转移的。

如果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在腹腔,那一般可表现为腹部膨隆以及出现便秘;如果发生在胸腔一般就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生在脊髓的神经母细胞瘤一般表现为躯干与肢体力量减退,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下肢,患者往往会有站立、行走等困难;而发生在腿部以及髋部等骨头的神经母细胞瘤,主要的表现为骨痛以及跛行,而且,因为早期是很难诊断出来的,大部分神经母细胞瘤在出现临床表现前,已发生广泛转移。

这么残忍的疾病究竟什么原因造成的?遗憾的是目前关于神经母细胞瘤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是可以证明一些遗传易感因素被发现与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相关,这种疾病带有一定的家族史,另外,由于这种疾病往往发生于婴幼儿,因此与孕妇所处环境有关系,例如怀孕期间的是否接触化学危险品、吸烟、饮酒、药物、感染等。只能证明有关联,但是最根本的原因现在还是没有定论。

神经胶质瘤有哪些分类呢

1.星形细胞瘤

为神经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

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见于小脑。可分为如下类型:

(1)良性星形细胞瘤①纤维型星形细胞瘤。②原浆型星形细胞瘤。③饲肥型星形细胞瘤。

(2)间变型(恶性)星形细胞瘤是星形细胞瘤中的恶性类型。

(3)胶质母细胞瘤为星形细胞瘤中最恶性的类型。

(4)多型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是一种位于脑表浅的坚实型肿瘤。

(5)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多与结节性硬化症伴同。

(6)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可分布于大脑半球、下丘脑区、前视路、脑干及小脑。

2.少支胶质瘤

可分为两个级别:少支胶质瘤及间变型(恶性)少支胶质瘤。

3.室管膜瘤及间变型(恶性)室管膜瘤

为由室管膜上皮发生的肿瘤。

4.混合性胶质瘤

是一种胶质瘤包含有两种胶质细胞成分。

5.脉络丛瘤

分为脉络丛乳头瘤与脉络丛癌两类。

6.来源不肯定的神经上皮瘤

包括三种病变:星形母细胞瘤瘤、极性胶质母细胞瘤、大脑胶质瘤病。

7.神经元及神经元神经胶质混合瘤

包括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促结缔组织性婴儿神经节胶质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中央神经细胞瘤。

8.松果体实质肿瘤

可分为松果体细胞瘤及松果体母细胞瘤、混合/过渡型果体细胞瘤,两者均较少见。

9.胚胎性肿瘤

属于胚胎性脑肿瘤的有髓上皮瘤、神经母细胞瘤、室管膜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髓母细胞瘤。

10.神经母细胞瘤肿瘤

脑干胶质瘤的主要分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的分类方案分为星形细胞瘤、少支胶质瘤、室管膜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瘤、来源不肯定的神经上皮组织瘤、神经元及神经元神经胶质混合瘤、松果体实质肿瘤、胚胎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肿瘤。

1.星形细胞瘤

为神经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

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见于小脑。

(1)良性星形细胞瘤①纤维型星形细胞瘤。②原浆型星形细胞瘤。③饲肥型星形细胞瘤。

(2)间变型(恶性)星形细胞瘤是星形细胞瘤中的恶性类型。

(3)胶质母细胞瘤为星形细胞瘤中最恶性的类型。

(4)多型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是一种位于脑表浅的坚实型肿瘤。

(5)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多与结节性硬化症伴同。

(6)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可分布于大脑半球、下丘脑区、前视路、脑干及小脑。

2.少支胶质瘤

可分为两个级别:少支胶质瘤及间变型(恶性)少支胶质瘤。

3.室管膜瘤及间变型(恶性)室管膜瘤

为由室管膜上皮发生的肿瘤。

4.混合性胶质瘤

是一种胶质瘤包含有两种胶质细胞成分。

5.脉络丛瘤

分为脉络丛乳头瘤与脉络丛癌两类。

6.来源不肯定的神经上皮瘤

包括三种病变:星形母细胞瘤瘤、极性胶质母细胞瘤、大脑胶质瘤病。

7.神经元及神经元神经胶质混合瘤

包括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促结缔组织性婴儿神经节胶质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中央神经细胞瘤。

8.松果体实质肿瘤

可分为松果体细胞瘤及松果体母细胞瘤、混合/过渡型果体细胞瘤,两者均较少见。

9.胚胎性肿瘤

属于胚胎性脑肿瘤的有髓上皮瘤、神经母细胞瘤、室管膜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髓母细胞瘤。

10.神经母细胞瘤肿瘤。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押经母细胞瘤是目前威胁儿童生命的主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仅次于肾胚瘤、白血病,且比白血病难诊断,主要由于该病早期难以发现,常以转移症状到临床各科就诊;多数在骨髓转移时,以贫血、发热到血液科就诊;出现骨痛、跛行时多去骨科就诊等,由此可见本病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误治。该病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可见年长儿发病者。病情进展快,转移发生早,预后较差。1岁以内患儿的肿瘤有自发消退倾向。小儿发病灶属胚胎性肿瘤,多位于大脑半球。临床表现:1. 全身性表现多有不规则发热、苍白、+欲差、乏力、疼痛、易激惹。罕见儿茶酚胺代谢增高症状,例如多汗、心悸、脉速、血压增髙|等。可有慢性水性腹泻。偶见眼肌阵挛综合征。1原发病灶表现50%以上的病例原发瘤位于腹部,以肾上腺髓质居多,瘤块常位于一侧季肋部,可超越中线,呈无痛性、坚硬、不规则结节状。可有腹痛。上纵隔、颈部的瘤块|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Honer征等压迫征。|椎旁肿瘤沿椎间孔向椎管内延伸呈哑铃状可引起便秘、尿潴留、软瘫等。1. 转移瘤灶表现75%的病例诊断时已有|转移灶,常见肝...

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肿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肿瘤。有将近一半的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在2岁以内的婴幼儿。神经母细胞瘤约占6-10%的儿童肿瘤,15%的儿童肿瘤死亡率。对于4岁以下儿童,每一百万人口的死亡率为10;对于4-9岁儿童,每一百万人口的死亡率为4例。神经母细胞瘤属于神经内分泌性肿瘤,可以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任意神经脊部位。其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肾上腺,但也可以发生在颈部、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神经组织。

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低危组

允许进行观察,并待疾病进展或者有变化后才进行干预;或者进行手术治疗,且往往可以治愈。

中危组

手术切除并辅以化疗。

高危组

大剂量化疗,手术切除,放疗,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基于13-顺维甲酸的生物治疗,以及基于粒细胞集落刺激生物因子与白介素2的免疫治疗。

神经母细胞瘤的预后

经治疗后,低危组患者治愈率超过90%,中危组患者治愈率介于70-90%之间。然而,高危组患者的治愈率仅为30%左右。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以及新药物的出现,高危组患者的预后有了一定的提高。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术前护理要点及措施有哪些

术前护理要点及措施:(1) 按小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2) 呼吸道准备;训练胸式呼吸及有效排痰法。(3) 胃肠道准备:术前12h禁食,4h禁水,以防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而窒息或发生吸人性肺炎。(4) 排尿、排便练习:术后患儿因创伤和麻醉的影响,加之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易发生尿潴留和便秘,因此,术前应训练患儿床上大、小便。(5) 术前放置胃管,遵医嘱注射术前用药。(6) 心理护理:与患儿交流沟通,向家长耐心解释手术作为小儿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解除其对麻醉和手术的顾虑。讲述术后放、化疗的意义、对提高生存率的价值,鼓励家长树立坚持让患儿接受综合治疗的信心。(7) 营养支持:对贫血、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的患儿,术前应积极调理饮食,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

胶质瘤术后要做哪些防护措施呢

不同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预后差别很大,也即神经母细胞瘤间存在广泛的肿瘤异质性。根据高危因素的不同,神经母细胞瘤可以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对于低危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最常见于婴幼儿,靠单纯的观察或者是手术治疗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高危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即使综合各种强化的治疗方案,预后仍然不理想。

胶质瘤患者显然会受到影响,然而请患者不要沉浸在胶质瘤的危害中不能自拔,及时治疗才是关键,而对于胶质瘤患者来说,及时治疗还不够,患者还要注意防护工作。下面我们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胶质瘤术后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胶质瘤术后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一、胶质瘤术后的防护措施宜采用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高热能的膳食。膳食中蛋白质可以从动物食品和豆类食品中获得,如鱼、蛋、乳及豆制品。高维生素食物可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苹果、桔子及各种绿叶蔬菜。高热量食物可从易消化的糖类食品中摄取,如蛋糕、巧克力等。

二、食欲不振,是胶质瘤病人特别是神经胶质细胞瘤病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引起食欲不振的原因除疾病本身外,大多是因为病人情绪抑郁、过度紧张和恐惧、忧虑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对于此时胶质瘤病人的饮食,专家指出饭菜的烹调加工要注意色、香、味、形,以刺激病人的食欲。

三、胶质瘤术后的防护措施要保持良好的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的食物,要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相关推荐

nse的正常值

正常人血清NSE水平

神经母细胞瘤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属胚胎性肿瘤,多位于大脑半球。 (二)发病机制 NB来自起源于神经嵴的原始多能交感神经细胞,形态为蓝色小圆细胞,从神经嵴移行后细胞的分化程度,类型及移行部位形成不同的交感神经系统正常组织,包括脊髓交感神经节,肾上腺嗜铬细胞,NB组织学亚型与交感神经系统的正常分化模型相一致,经典的病理分类将NB分成3型,即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母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这3个类型反应了NB的分化,成熟过程,典型的NB由一致的小细胞组成,约15%~50%的病例,母细胞周围嗜酸性神经纤维网,另一种完全分化的,良性

我国高发的五种儿童脑肿瘤

在1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中,第一个原因是意外伤害,第二就是各种类型和部位的肿瘤,约占儿童总死亡率的11%。在儿童类型和部位的肿瘤中,第一位发病率是白血病,约占33%,即3个儿童肿瘤病人中就1个是白血病;第二发病率就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是脑肿瘤),约占20%,即5个儿童肿瘤病人中就1个是脑肿瘤。虽然这个数据我曾在很多医学讲座中反复提及,但为了引起大家对儿童脑肿瘤的了解和重视,我将一再地重申和强调这组数字。 我国目前还没开展大范围的关于儿童脑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在2007年我就职天坛医院小儿神

什么原因引起髓母细胞瘤

近来的研究认为髓母细胞瘤由原始神经干细胞演化而成,此类细胞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的潜能,属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s)是一种神经母细胞瘤,其位于后颅窝者又专称为髓母细胞瘤。后颅窝中线处的髓母细胞瘤来源于后髓帆中向外颗粒层分化的室管膜增殖中心的原始细胞,这些细胞可能在出生后数年仍然存在而偏于一侧生长的髓母细胞瘤则发生于小脑皮质的胚胎颗粒层这层细胞位于软膜下小脑分子层表层此层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于出生后1年内消失,这可能是髓母细胞瘤多见于儿童的原因之一。人认为在大龄儿童及成人肿瘤主要来源于前

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吃什么好

一是热量和蛋白质供给应充足.可以多吃一些牛奶,鸡蛋,瘦猪肉,牛肉,兔肉,鱼肉,禽肉,豆制品等;如患者厌食油腻荤腥,可选吃奶酪,鸡蛋饼,咸鸭蛋等.平时还应多吃蜂蜜,以及米,面等谷类食品; 二是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油菜,菠菜,小白菜,番茄,洋葱,山楂,鲜枣,猕猴桃,芦笋,海带等.如恶心严重,可以进食菜汁,也可以吃些清爽的凉拌菜和水果;三是多吃增强免疫力的食品.如香菇,银耳,黑木耳,蘑菇等,以及动物肝,鱼肝油,胡萝卜,莴笋叶等富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食物; 三是合理安排三餐时间.早,晚餐应分别安排在清晨6时前

髓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依据

近来的研究认为髓母细胞瘤由原始神经干细胞演化而成,此类细胞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的潜能,属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s),是一种神经母细胞瘤,其位于后颅窝者又专称为髓母细胞瘤。 诊断: 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尤其是男孩,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呕吐,继而步态不稳,眼球震颤,复视,首先应考虑髓母细胞瘤的可能,应进一步行神经放射检查来明确诊断,部分患儿在脑脊液中找到脱落瘤细胞更可确诊,髓母细胞瘤易播散转移,如果后颅凹肿瘤脑室内播散则术前可以确诊本病。 鉴别诊断: 髓母细胞瘤应与引起颅内压增高和共

儿童肿瘤多是由于父母造成的

儿童中最常见的实体瘤是各种“母细胞瘤”,包括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以及尤文氏肉瘤、骨肉瘤等 ■夫妻开始备孕,准爸妈就要不吸烟,不酗酒,不吃霉烂变质的食物;怀孕前3个月应尽量避免感染;怀孕期间准妈妈应避免接触放射线 ■如孩子不明原因发烧持续一周以上、淋巴结肿大;孩子突然生长变慢或是消瘦,精神不好、不哭不闹;给孩子洗澡时发现腹部、四肢包块等,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儿童肿瘤成第二大杀手,发病率已经达到万分之一。儿童肿瘤多由基因突变引起,而这种基因突变主要原因是“爸妈没给孩子一个好底子”,因

谁会患尤文肉瘤病

ESFT是非常罕见的,20岁以下的发病率不到每百万分之三。90%发生于5-25岁之间,25岁以后,这是非常罕见的。大约25%的病例发生在10岁之前,而65%发生于10岁到20岁之间。将近10%患者在被确诊时超过20岁。 ESFT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少见。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癌症,可是它呈现的症状体征和组织学特点类似ESFT。5岁以下,病理特点是小圆细胞的肿瘤很可能是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而不是ESFT. 男孩和年轻男子患病多于女孩和年轻妇女,存活率同样不如女性。骨盆是最常见的位置,依次是股骨,胫骨,肱

怎么治疗神经母细胞瘤

由于NB预后差异大,部分病人如小年龄、早期NB预后明显优于大年龄晚期组,因此应根据病人的预后因素,如年龄、分期、N-myc扩增、1p缺失等采用分级治疗。早期病人无N-myc扩增及1p缺失,可仅做手术,手术后随访。而大年龄、晚期,伴N-myc扩增,1p缺失者,需接受强化疗和手术,直至骨髓移植。 手术、化疗、放疗仍为NB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根据其临床预后因素采用不同强度的治疗方案。一般对局限性肿瘤主张先手术切除,再化疗。而对估计手术不能切除者采用先化疗、再手术、再化疗或加放疗的策略。对NB敏感的药物环磷酰

神经母细胞瘤的分期

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于1986年建立并于1988年进行修订。该系统基于肿瘤的原发器官以及转移情况进行分期。 1期:局限于原发器官,无转移灶; 2A期:次全切除的单侧肿瘤;同侧以及对侧淋巴结明确无转移; 2B期:次全切除或者是全切除单侧肿瘤;同侧淋巴结明确转移,而对侧淋巴结明确无转移; 3期:肿瘤跨中线侵袭,伴随或未伴随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者是单侧肿瘤伴对侧淋巴结转移;或者是跨中线生长的肿瘤并伴双侧淋巴结转移; 4期:肿瘤播散到远处淋巴结,骨髓,肝脏,或者是其他器官(除4S期所定义的器官之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