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孩子面前夸人家孩子
别在孩子面前夸人家孩子
众人皆知,国人以谦虚为美德,有些年轻父母总是喜欢在自己孩子面前随随便便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如果面对10岁以下的幼儿,他们的反应如何呢?
邻居一位年轻妈妈一次随随便便地说:“啊!你家小妹妹真可爱,真乖,不像我家乐乐吵吵闹闹,只会淘气,让人心烦。”在一旁的乐乐瞪大了眼睛怯声声地说:“妈妈我乖”,不料妈妈却大声说:“乖什么乖,就知道淘气烦人,一边去!”过了几天,人们发现乐乐变了,天真活泼的乐乐看到妈妈回来,躲在椅子后面不敢往前去。妈妈说:“乐乐过来亲亲妈妈!”乐乐小心翼翼地亲亲妈妈后竟然冒出一句:“妈妈我乖,你别心烦。”所有在场的人听了都大吃一惊。
小东的爸爸请几位哥们儿来家吃饭,几杯酒下肚几个人夸起谁家儿子如何如何,谁家女儿如何如何。这位爸爸不在意地说:“我特喜欢儿子,我家小东要变成儿子,我就乐得跳楼了!”小东迅速跑到厨房,用她那尚不太利落的话问妈妈:“我变成儿子吗?”妈妈说:“瞎说什么呀,不变。”小东原来睡觉很好,妈妈不知为何小东这几天夜里总是睡不安,惊醒后好像很害怕。星期六到奶奶家,一进门没看见爸爸,就哭着说爸爸跳楼了,真把奶奶吓了一大跳,待这位爸爸回来说了事情的前后经过,家人当笑话一笑了之,然而小东却很久很久都自言自语地说:“不变,不变,爸爸不跳楼。”
在幼儿小小的心灵中,父母最爱自己,最疼他们,一旦他们听到父母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就可能会认为父母亲不爱自己,产生很强的失落感。
一些年轻爸爸妈妈总认为他们是孩子,什么都不懂,更谈不上什么自尊心,可从上述一些例子来看,孩子们不仅能听懂,而且还在自己心灵中产生了激烈的反应,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十分珍视自我。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必须处处注意这些“小事”,否则会严重伤害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失去心理平衡。
常夸孩子也是一种危害
情景剧上演
妈妈的称赞挂嘴边
有一天,洋洋帮妈妈扫地,妈妈说:“你是个好孩子。”又有一天,洋洋从幼儿园带回自己的画,妈妈说:“你真聪明。”妈妈相信,经常夸奖孩子可以帮他建立自信,有安全感。
当洋洋和妈妈一起画画的时候,他每画几笔就会停下来问:“我聪明不聪明啊?”如果妈妈没有及时地表扬他“聪明”,洋洋就不愿意再画下去了。
周末,一家人外出游玩。大家坐在草地上野餐。六岁的牛牛一个人静静地看着风景,陷入了沉思。妈妈对牛牛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今天你乖极了。”片刻之后,牛牛拿起一个西红柿扔向了妈妈,把妈妈的衣服弄脏了。
妈妈错在哪里?
赞扬太过分宝宝不爱冒险
如果孩子常被称赞聪明,那么他很可能因不想冒险失去高分,而不大愿意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夸奖也可能导致紧张和行为失当。著名的心理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分为两大类:即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其中死的本能,常常代表了一种破坏的本能。后来,牛牛慢慢说出了自己捣乱的原因:野餐时,妈妈一直抱着弟弟喝牛奶,此时他冒出了一个念头,如果妈妈不小心将弟弟掉到河里,那么以后就只能疼爱他一个人了,他对自己的这种想法感到很害怕,很内疚。就在这时,妈妈夸他乖,这样的夸奖让他觉得惭愧,于是他就不顾一切地表现出自己不配那个夸奖的样子来。
许多孩子经常会有针对家庭成员的破坏性愿望,比如他也许正在希望妈妈赶快消失,当父母跟他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时,他会感到无法接受,因为他对自己的这些想法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为了显示他的“真我”,他只好不做“好孩子”,而表现出不端的行为。
“你是个好孩子”、“你真乖”这样判断和评价性的赞扬,有时会使孩子产生焦虑,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对培养孩子自立、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不受外界看法影响的品质没有帮助。
心理学家支招
夸结果不如夸态度
当孩子帮助妈妈扫地后,说他辛苦了,或者说地面看起来多干净呀,这样的评论才是平常的,自然的。但如果夸奖孩子“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是妈妈的好帮手。”“没有你,妈妈该怎么办呢。”则可能让孩子感到不安,他也许觉得自己离一个好孩子的标准还差得远呢,接下来他们可能会用不端的行为表现来减轻自己的内心负担。
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进行夸奖,那么他就会更加看重自己努力的过程,学会面对艰难的任务坚持不懈。而对品格的直接赞美,如果没有孩子的努力作为明确而充分的理由,那就像建在沙上的塔一样没有基础。
与其说“你画得真好”,不如说“你画得很认真,我很高兴”;与其说“你真棒,数学考得这么好”,不如说“这次考试比上次进步了”,与其时时告诉孩子“你是个好孩子”,不如让孩子知道,“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你有你的优点和弱点,强势和不足,喜好和厌恶,而且我知道你在努力进步”。这两种赞扬之间有着微妙但却重要的区别,其中的分寸要靠妈妈根据孩子的情况来把握。但总之,我们想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我们喜欢和欣赏他们的努力,工作和创造,我们也能接受他们的局限和不足。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赞扬让孩子们对自己有一个现实的认识,从而避免受到外界的评价性赞扬的压力干扰,这样孩子才不会总是向其他人寻求认可。
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夸奖孩子
正确夸奖孩子的重要性和影响
1、增加孩子自信
人都是需要被肯定的,当孩子受到夸奖,无形中会觉得被肯定,所以就会产生自信心,做起事来也会比较容易有信心,不容易被击败。
2、影响孩子行为
受到肯定的孩子,行为上会比较容易呈现正向、乐观的行为,相反的,时常被否定的小孩,比较容易悲观、负面。
3、增进亲子感情
时常受到父母夸奖的小孩,对爸妈说的话会比较认同,所以也会比较在乎家庭、亲情,因此可以提升亲子间的关系,加温感情。
4、影响学习动力
经常被夸奖的小孩比较敢冒险、尝新,所以在学习上会比较主动,通常成绩也会比较好,如果孩子常被责骂、否定,很容易影响他学习新事物的心态。
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夸奖孩子
1、何时才该夸奖
夸奖孩子是很好的,但不是随便乱夸奖,应该是有很好理由的时候,你可以让孩子更了解自己的潜力,并且强化他的努力。
2、鼓励你的孩子
鼓励你的孩子可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并帮助你想要未来你的孩子发展哪些行为。如果孩子成绩不好,欣赏他的努力,并鼓励他下次做的更好。
3、不要担心事情太小
你的夸奖不应该差距很大,应该鼓励孩子的成就,不论有多小,让他知道你正在关注他以及他的成就。
4、听孩子说什么
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工作忙碌,而且常常思想不集中,我们听但并不是真的仔细倾听孩子。听听孩子想跟你说什么,并且鼓励他。
5、加强强化优点
你可以请孩子重复他讲的笑话,因为你觉得很好笑,或是再唱一次歌。告诉他你认为他很棒,所以想要听到他唱歌或是再讲一次笑话。
6、利用问句夸奖
“你是怎么选择出这么漂亮的图画颜色的?”、“你怎么给娃娃装扮的这么漂亮?”、“教教妈妈你是怎么学会弹奏这么好听的曲子的?”,使用一些类似漂亮、有趣、特别的问题,这些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赞美和鼓励。
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
当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眼下为父母亲提供的教育建议浩如烟海。其中究竟哪些是正确的呢?
美国专家研究认为:多少年来,人们一辈辈地传授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当人们对一名学童说:“干得好,你真聪明!”这样做的结果极易导致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为什么这样讲呢?
一个美国课题组对40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那些被夸为聪明的孩子都倾向于不接受艰难的任务,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才能获得承认。
鉴于每项挑战都有可能失败,因此这些学生干脆避免接受新的任务。对此教育专家提出针对性建议:对儿童称赞的重点应放在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上,而非结果上,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孩子们对出错的恐惧心理,才会让他们积极地去接受新的任务和应对新的挑战。
如何夸奖孩子
首先来看一下乱夸孩子的各种不好的地方:要是家长部根据实际情况乱夸,就会导致孩子无法正视自己的能力,甚至过度高估自己,到了以后走上社会,会因为“实力不济”而“吃大亏”的。
还有就是孩子的抗压能力就会变得很差,不能正视后来出现的自己单独面对的困难和挫折,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达不到期望值的时候,就会变得焦虑不安。
当然,适当的夸奖会让孩子在正确的角度,侧面的认识自我,从而知道下一步自己应该如何应付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出现的难题。还可以让孩子在应对困难的时候及时获得鼓励和支持,让他做得更好。
还有就是适当的夸奖可以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当以后孩子出现错误或者遇到了挫折的时候,更愿意和家长进行沟通或者寻求帮助,某件事情获得成功后,也更愿意和家长进行分享。
夸奖的时候,要表现的真诚,就事论事,不要以偏概全,在某一件事情上应该获得奖励夸奖的时候,家长要重点点明是那一点(哪一方面)该受到夸奖,但是也要点出其中做的不好的地方,以待提高。
还有就是家长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努力过程”,及时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失败了”,也要看到其中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所在,一起试图解决。
每天都夸奖孩子一句话
一项研究表明,孩子经常受到家长夸奖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其成才率前者比后者高水平5倍!
在受到大人的夸奖时,孩子不仅得到了心理上的愉悦,而且懂得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大人提倡的,什么是大人反对的。这样比家长直接对他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效果要好得多。
每天夸孩子一句并不难,但夸奖孩子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夸的准,如果夸错了,孩子会把错的当成对的,即使你以后想更改过来都很难。因此,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断进步!
千万别夸孩子长的漂亮
一进门,她就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小女孩满头金发,漂亮的蓝眼睛让人觉得 特别清新。她不禁在心里称赞小女孩长得漂亮。
当她把从中国带去的礼物送给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微笑着向她道谢。这时,她禁不住夸奖道:“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这种夸奖是中国父母最喜欢的,但是,那位北欧教授却并不领情。在小女孩离开后,教授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并对中国访问学者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
访问学者非常惊奇,说:我只是夸奖了你女儿,并没有伤害她呀?
但是,教授坚决地摇了摇头,说:
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但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
但孩子还很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就会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她一旦认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给她造成了误区。
“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教授耸耸肩说,“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
中国的访问学者只好很正式地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歉,同时赞扬了她的微笑和礼貌。
这件事让这位访问学者明白了一个道理:赏识孩子的时候,应该赏识孩子的努力和礼貌,而不应该赏识孩子的聪明与漂亮。
因为聪明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但努力则不然,它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可贵品质。
男人为什么不想要孩子 成本太高
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经济成本,生养一个孩子付出的成本还有许多。
从生活水平来说,生了小孩,夫妻的生活水平一定会下降一个层次。同时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本来我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什么都不干,现在只能是孩子,孩子,孩子。我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比如教育问题,老一辈与年轻一辈产生的冲突等等。
家长夸奖孩子也要讲究方法
1.留心孩子的努力
为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夸奖孩子夸具体”、“夸奖孩子夸努力”,家长首先要对孩子做事情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有的时候可以亲眼看见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当你在总结孩子成绩的时候,不妨详详细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比如孩子写完作文之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这样,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2.夸孩子别嫌“啰唆”
仔细分析一下,家长们对待表扬的态度的确是随便了一些,甚至有点心不在焉、张嘴就来。当孩子表现好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棒”,看起来既省事又符合鼓励为主的教育精神。其实这样的表扬多了,对孩子毫无意义。
所以当了解了“夸具体”原则时,很多家长开始很难适应,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很简单,教你一招——好话不嫌“啰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扬语,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啰唆?这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话语描述孩子的努力,结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鸣,夸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把夸奖当“预防针”
夸奖不仅仅是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候在预见到孩子对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触时,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扬来打预防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演员宋丹丹在新书《幸福深处》中就有这样一段:有一次儿子巴图生病,我对小阿姨说:“我发现巴图和别的小孩儿不一样,别的小孩儿吃药都哭,可他从来不哭,他不怕吃药。这一点他和别的小孩儿真的不同。”然后我把中药端给他。他捧着碗,烧得红红的小脸一副紧张的表情,闭着眼睛一口气就把药喝下去了。我们大家都赞不绝口。从那次起,多么苦的药他都不怕。
怎样夸奖孩子
不要说些空洞的话,不管孩子做得怎么样,都一味地说孩子你真棒,这样会让孩子分不清是非,不知道自省,如实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尽量摆事实,看重孩子的实际努力和付出,让孩子重视学习和做事的过程和经历;
当孩子取得成功时,不要只夸奖孩子取得的成绩和辉煌;
引导孩子归因自己的成功来自于自身的努力;
把焦点放在孩子成功背后良好的习惯和踏实的态度;
譬如,孩子的做业得了优秀,就可以说,你做作业的时候真认真仔细,这种习惯真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你才得了优秀,你做得太好了。
考试考得好,就可以说,我注意到你考前认真复习了,而且很沉着仔细,所以你才能考得那么好,妈妈真为你骄傲,而不要让将考试成功归因于运气,试题简单等。
夸奖孩子不能随口就来要掌握方法
做一个合格的家长,需要懂得赏罚分明,做到不溺爱孩子,也不虐待孩子,这是最基本的。当孩子进步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给他一点小奖励,或者夸一夸孩子。这里要提醒家长,夸孩子也要讲技巧的呢。那么,怎么夸才比较合适呢?
一、适当夸孩子的好处
1.给孩子以肯定的态度,可以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如何做才是对的。
2.可以防止孩子出现自卑失落的情绪,因为孩子在取得进步的时候,都希望大家可以肯定自己的能力,所以,对于避免孩子变得自卑有很大的帮助。
3.可以让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做事情就更加有干劲了。
4.能让孩子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且通常也表现得比较有兴趣。
5.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的融洽,而且当孩子出错的时候,也会比较愿意去接受批评。
二、乱夸孩子的坏处
1.家长不根据实际情况,乱夸孩子,会让孩子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甚至养成了高估自己的性格习惯。
2.乱夸孩子,家长把孩子捧得太高了,哪一天孩子失败了,会摔得更重的,这样更加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3.家长乱夸孩子,孩子可能意识到自己没做得那么好的,又不想家长失望,甚至是不想受到家长指责,所以会心生不安。
4.家长有事没事就夸孩子,孩子承受能力低,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抗压能力会比较差。
三、家长该如何夸奖孩子
1.以事论事,如果孩子做了什么事请值得夸奖的,那么,家长就依据那件事夸张孩子就可以了,把事情具体化,而不是以偏概全,只要孩子一有进步就大夸特夸,否则孩子会觉得家长的态度并不真诚,有点敷衍的感觉。
2.多留意孩子的进步和努力,如果孩子付出了,那么家长可以适当地给点夸奖,起到推进的动力作用,这样有利于孩子增强自信心,更加有干劲去做事了。
3.孩子失落的时候,其实也需要家长的鼓励的,家长可以举些生活中的例说明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如何重新振作起来,并且给予一定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