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蚕豆祛湿吗

蚕豆祛湿吗

有一定的祛湿作用。

蚕豆味甘、性平,入脾、胃二经,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子,其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磷脂、胆碱、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来说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利尿止血的作用。

所以对于一些体内湿气较重、尿液偏少、容易水肿的人群来说平时适当地吃一些蚕豆的话是具有一定祛湿利尿的作用的。

红豆薏米越喝湿气越重吗 红豆和赤豆哪个祛湿好

赤小豆祛湿效果好。

从植株来说,红豆和赤小豆都是同一大类的植物,做食物食用的一般是红豆,做药用的一般是赤小豆,赤小豆主要的作用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腹满、脚气浮肿等。赤小豆善行下,能通利水道,使水湿从下面排走,因此,身体中湿气较重的话,不妨煮些赤小豆吃一吃,可以起到不错的祛湿利水功效。

红豆薏米水越喝湿气越重吗 红豆和赤小豆哪个祛湿好

赤小豆祛湿效果好。

虽说红豆和赤小豆都是同一大类的植物,但两者是不一样的,一般食用一般是红豆,药用的一般是赤小豆。

因为赤小豆主要功效是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常被用于水肿、腹满、脚气浮肿等症状;其次祛湿效果很好,煮红豆薏米水祛湿一般会用赤小豆代替红豆,这样可以更好地去除体内湿气。

白扁豆祛湿吗

祛湿。

中医认为,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有补脾止泻、消暑化湿、和中解毒等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脾虚泄泻、湿浊带下、暑湿吐泻以及酒毒伤胃或鱼蟹中毒等不适,因此白扁豆是可以祛湿气的。

但白扁豆毕竟是一种药材,要是过多服用,很容易引起恶心、呕吐、拉肚子、肚子痛等不良反应,因此白扁豆的用量,需严格控制,并且一旦有不适,需及时停止。

吃什么食物补肾 蚕豆

蚕豆等豆类的形状看起来很像人的肾脏,它们也的确可以帮助维持肾脏功能。蚕豆有快胃、祛湿、利脏腑,“补中益气,涩精实肠”等功能。

蚕豆中的维生素C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蚕豆皮中的膳食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

柞蚕蚕沙的医疗作用

蚕沙:别名原蚕沙、蚕矢。《名医别录》中记载:原蚕沙主肠鸣,热中消渴,风痹瘾疹。《本草纲目》也记载:治消渴症结及妇人血崩、头风、风赤眼,去风除湿…蚕属火,其性燥,燥能胜风去湿,故蚕沙主风湿之病。《罗氏会约医境·卷十八·本草》中还讲到蚕沙具有解毒的功效:治支节不随,皮肤顽痹…解食蛇肉毒。《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宣清导浊汤》中提到:晚蚕沙化浊中清气,大凡肉体未有死而不腐者,蚕则僵而不腐,得清气之纯粹者也,故其煤炭粪不臭不变色,得蚕之纯清,虽走浊道而清气独全,既能下走少腹之浊部,又能化浊湿而使之归清,以已之正,正人之不正也,用晚者,本年再生之蚕,取其生化最速也。在《华佗神方·卷十四》中还给出了具体的治风疹方子:以夏蚕沙一升,水煎去渣,遍浴全身,其疹自退,内用白术为末,酒服一匙,日二服,仍忌风。由此可见,蚕沙的功能:祛风除湿、和胃化浊;主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湿疹瘙痒、吐泻转筋等病症。

蚕沙的药用

原蚕沙:(按蚕的粪便)

1、半身不遂。用蚕沙两袋,蒸熟,交替熨患处,同时以羊肚,粳米煮粥吃,并吃蚕沙一枚。

2、消渴饮水。用晚蚕沙焙干为末,每服二钱,冷水送下。 3、妇女血崩。用蚕沙为末,酒送服三钱。

4、月经久闭。用蚕沙四两,在砂锅内炒成半黄色,加酒一壶煮沸,澄去沙。每温服一碗即通。

5、跌打损伤。用蚕沙四两(炒黄)、绿豆粉四两(炒黄)、枯矾二两四钱,共研为还想,调醋敷涂,以布条包好。换药三、四次即愈。

湿热痹阻

【主证】恶风发热,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局部发热,晨僵,得热加剧,得凉稍解,口渴欲饮,溲赤,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除湿, 宣痹通络。

【方药】三痹利湿汤2号方剂。

苍术10g、防风10g、黄柏10g、土茯苓30g、萆薢30g、蚕沙20-30g、怀牛膝10g。

【方解】防已、防风、薏苡仁疏风祛湿, 通利关节;苍术燥湿健脾;黄柏、土茯苓、萆薢清热利湿;蚕沙宣痹化湿, 怀牛膝祛风湿, 活血壮筋骨。

【加减】关节痛甚,加忍冬藤、络石藤、桑枝、木瓜、延胡索加强清热通络止痛之功;热甚加水牛角、白花蛇舌草、连翘以清解热毒;湿浊甚者加滑石、赤小豆以分清水湿。

蚕矢汤(《霍乱论》)

【组成】晚蚕沙 五钱 [15g],生苡仁、大豆黄卷、各四钱 [12g],陈木瓜三钱 [9g],川连、姜汁炒 三钱 [9g],制半夏、黄岑、酒炒、通草、各一钱 [3g],焦栀一钱五分 [4.5g],陈吴萸泡淡,三分 [1g]。

【用法】地浆或阴阳水煎,稍凉徐服。

【功用】清热利湿,升清降浊。

【主治】湿热霍乱,吐泻转筋,口渴烦躁,舌苔黄厚而干,脉濡数。

性交过敏 紫背浮萍50克,蚕沙30克。箭水先熏后洗,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

肝炎预防 尝选用茵陈30克,虎杖15克,柴胡6克,甘草9克,半枝莲20克作水煎剂。如属肝炎,则加板蓝根、蚕沙各30克,丹皮15克。

适用于闭经

1.【组成】蚕砂30克,麝香0.5克,黄酒适量。

【用法】将麝香研末备用;再将蚕砂碾为细末,以适量黄酒调和成膏,将0.25克麝香填入患者脐孔中,再将药膏敷于脐上,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2天换药1次,连续敷至病愈为止。

【功效】理气活血,祛瘀通经。适用于闭经。

2. 【组成】蚕沙500克,陈醋200克。

【用法】将蚕沙炒热,加入陈醋,然后烤干研细末,每次服用9克药末,用糯米酒送服,日服3次。

【功效】活血调经。适用于闭经。

消渴

晚蚕沙焙干为末,每用冷水下6克,不过数服即愈。

宣痹汤加味

【配方】防己10g,杏仁10g,滑石15g,连翘10g,山栀6g,薏苡仁30g,半夏6g,蚕沙10g,赤小豆10 g,姜黄10g,海桐皮10g。

【方解】本方用防己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辅以滑石、薏苡仁淡渗利湿;杏仁宣利肺气,蚕砂、半夏、赤小豆除湿化浊;连翘、山栀清泄郁热,海桐皮、姜黄宣络祛风,止痛利湿。湿去热清经络宣通,则痹痛自除。若关节红肿甚者加秦艽10g、银花藤30g、虎杖10g。若疼痛剧烈者加威灵仙15g、乳香6g,以活血通络,止痛除痹。湿盛者加萆 10g、泽泻10g,以加强利湿作用。

苦参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王怀隐,

【处方】苦参30克,(锉)苍耳苗30克,蔓荆子30克,牡荆子30克,晚蚕沙30克,白蒺藜30克(微炒,去刺),晚蚕蛾15克,玄参30克,胡麻子30克,蛇床子30克,天麻30克,乳香15克。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6克,不计时候,以紫笋茶调下。

【主治】遍身风瘙痒不可止。

宣清导浊汤

【来源】温病条辨 ,吴鞠通,

【处方】猪苓15克,茯苓15克,寒水石18克,晚蚕沙12克,皂荚子9克(去皮)。

【用法】用水1升,煮成400毫升,分二次服。以大便通利为度。

【功用】宣泄湿浊,通利二便。

【主治】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志轻度昏迷,少腹硬满,大便不通,小便赤少,舌苔浊腻,脉象实者。

乌须固齿

鳢肠草一两半,麻姑饼三两,升麻、青盐各三两半,诃子(连核)二十个,皂角三个,晚蚕沙二两,共研为末,加薄醋、面糊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晒干,装泥瓶中,火煨令烟出存性,取出研为末,每日搽牙。此方名“旱莲散”。

车前子薏米粥

将车前子15克和蚕沙9克,分别装入棉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半小时。取出布袋,在汁液中加入薏米30克煮成粥,再加入适量白糖调匀即可食用。

每天进食1次,10天为1个疗程。此粥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之功效。

宣痹汤加味

【配方】?防己10g,杏仁10g,滑石15g,连翘10g,山栀6g,薏苡仁30g,半夏6g,蚕沙10g,赤小豆10g,姜黄10g,海桐皮10g。

【方解】本方用防己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辅以滑石、薏苡仁淡渗利湿;杏仁宣利肺气,蚕砂、半夏、赤小豆除湿化浊;连翘、山栀清泄郁热,海桐皮、姜黄宣络祛风,止痛利湿。湿去热清经络宣通,则痹痛自除。若关节红肿甚者加秦艽10g、银花藤30g、虎杖10g。若疼痛剧烈者加威灵仙15g、乳香6g,以活血通络,止痛除痹。湿盛者加萆10g、泽泻10g,以加强利湿作用。

延年益寿方

【配方】牛蒡根、牛膝各500克,秦艽、鼠粘子各100克,枸杞子(炒)100克,苍术(蒸烂)1000克,防风、蚕沙各100克,大麻子(炒别研去壳)1升,橘梗、羌活各100克。

【制法】药为炙散,无灰酒二斗,净瓷器内浸密封,7日间,开时不得对瓶口,日进3服,每服1大盏,温服,常令面有酒色,甚者不过1斗。本方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原文曰: “本方治大风及偏风一切风疾,延年益寿,忌鱼肉动风物。”

蚕沙川芎枣茶

【出处】《中医良药良方》

【组成】川芎9克,薄荷叶7克,香白芷10克,蚕沙(包)15克,生甘草3克。

【功用】祛风燥湿,活血定痛。

【主治】①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肢体酸痛。②偏正头痛,其痛或偏于左侧,或偏于右侧,经常发作,如神经头痛之类。

【制法】用上药10倍剂量共研细末。每用30克,以纱布袋装封,置保温瓶中,用沸水500毫升冲泡,盖闷30分钟后分2~3次饮用。每日1剂。

【宜忌】阴虚火旺、久病体弱者忌服。

【按语】此方在《中医良药良方》中用治“偏正头痛”。方中蚕沙为蚕蛾昆虫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晚出者良,名晚蚕沙。性味甘辛、温,功能祛风除湿,活血定痛。《泉川本草》说它能“治风寒感冒,偏头痛”。据药理研究,晚蚕沙富含有机物、叶绿素、植物醇、多种氨基酸和多量胡萝卜素。川芎善搜少阳经风邪,解少阳经血郁,擅治两侧头痛。香白芷散阳明经风寒,长于治疗前头部痛、面痛。三药得薄荷的“消散风热,清利头目”和甘草的通经脉、利血脉之助,共奏祛风燥湿、活血镇痛之效。

蚕沙酒

1.【配方】晚蚕沙50克,川穹30克,白附子5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前3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天后,过滤占渣,即成。

【功用】扶风化痰,活血通络。

【主治】面瘫(口眼歪斜)。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1毫升,日服3次。

【附记】服药期间避风,忌食生冷及一切刺激性食物。

2.【组成】蚕沙250克,白酒1升。用法:蚕沙筛去杂质,炒黄,袋装酒浸,密封瓶口,每周振摇1次,2周后可饮。每次30-60毫升,1天2次。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蚕沙具有祛风除湿,化胃化浊的作用,又入血分,行血止痛。现已知本品富含多种氨基酸及胡萝卜素、叶绿素及维生素b、微量元素铜,被认为是抗风湿药。白酒散湿气,行血活络,祛风。二味同用实为配方简便,而又有较好疗效的抗风湿药酒。功能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晚蚕沙浸酒——(半身不遂)(《普济方》)

【配方】晚蚕沙一升,茄子根二两,牛膝(去苗)二两,大麻子半升,牛蒡子(微炒)二两,防风(去芦头)一两,羌活一两,秦艽一两,枸杞子一两,当归(锉微炒)一两,桂心一两,虎胫骨(涂酥炙黄)二两,海桐皮一两,鼠粘子二两。

【制法】上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二斗,浸经七日。

【主治】妇人中风偏枯,手足挛急,顽痹不遂。

【用法】每日不计时候温饮一小盏,常令酒气相接为佳。

牛膝蚕沙酒——(半身不遂)(《普济方》)

【配方】牛膝70克,牛蒡子(微炒)36克,防风30克,牛蒡根40克,萆30克,大麻子、晚蚕沙各40克,枸杞子、羌活、海桐皮各30克,秦艽20克,黑豆(炒熟)、苍耳子、制附子各30克,五加皮、茄子根各60克,虎胫骨(涂酥炙微黄)30克,好酒2.5公斤。

【制法】将上药共捣细,以纱袋盛,置于坛内,用酒浸之,密封口,7天后即可取用。

【主治】半身不遂,腰膝疼痛,四肢麻木,血气凝滞,少腹冷痛。

【用法】每次空心温饮1-2杯,每日午、晚各服1次,随饮随添新酒,味淡即换药。

说明:勿食猪、鸡、毒鱼、黏滑物。

晚蚕沙浸酒——(半身不遂)(《普济方》)

【配方】晚蚕沙一升,茄子根二两,牛膝(去苗)二两,大麻子半升,牛蒡子(微炒)二两,防风(去芦头)一两,羌活一两,秦艽一两,枸杞子一两,当归(锉微炒)一两,桂心一两,虎胫骨(涂酥炙黄)二两,海桐皮一两,鼠粘子二两。

【制法】上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二斗,浸经七日。

【主治】妇人中风偏枯,手足挛急,顽痹不遂。

【用法】每日不计时候温饮一小盏,常令酒气相接为佳。

仙酒(《三因极—病证方论》)

【配方】枸杞子、苍术(蒸烂)各100克,牛蒡根、牛膝各50克,秦艽、鼠粘子,防风、蚕沙、火麻仁、桔梗、羌活各10克,白酒2500克。

【制法】将上药物切碎,与白酒一起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不时振摇,7天即成。

【功效】补肝肾,祛邪气。适用于中老年人肝肾不足,邪痹经脉,症见头昏目卜,视物不明,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关节不灵活及风湿关节疼痛等。

【服法】每日3次,每次30毫升,温服。

桑枝蚕沙茶

【出处】《食物中药与便方》

【组成】嫩桑枝30克,蚕沙15克。

【功用】祛风除湿,活血定痛。

【主治】①风湿侵犯,气血受阻所致的肢体关节或肩臂疼痛,屈伸不利。②高血压患者出现的手足麻木。③单纯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或伴有轻度的关节酸痛。

【制法】嫩桑枝切碎30克,晚蚕沙(纱布袋包)15克。加水500毫升,煎沸闷30分钟后,取出药液置保温瓶中,代茶饮用。每日1剂。

【宜忌】严重贫血者不宜服。

【按语】方中桑枝为桑科桑属植物桑的嫩枝,性味苦、平,功能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是治疗风热臂痛要药。许叔微说:“尝病臂痛,诸药不效,服此数剂寻愈”。《现代实用中药》说它能“治高血压,手足麻木”。据药理研究,桑枝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治疗慢性布氏杆菌病有效,并有显著的降血压作用。晚蚕沙功能祛风除湿、活血定痛,《本草纲目拾遗》称它能“去风缓诸节不随、皮肤顽痹”和“腰脚疼冷”。

白扁豆怎么吃祛湿效果好

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即可。

一般情况下,人体只要将白扁豆的有效成分摄入体内,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祛湿功效,而白扁豆可以煮水、泡水喝,也可以煮粥、煲汤吃,因此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一种吃法即可。

但祛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白扁豆祛湿,需要长期吃才可以起到明显效果,因此建议患者选择一些比较方便吃的方法,比如煮水、泡水。

薏米红豆多久有效果 薏米红豆能天天喝吗

不宜天天喝。

虽说有薏米红豆祛湿健脾效果挺好的,但是还是不宜天天喝,因为薏米红豆有利尿之效,且薏米性微寒,天天吃对肠胃不好,易出现腹胀腹泻症状,且多吃促排尿,也易造成机体钾的流失,所以不要天天吃,每周3-4次即可。

蚕豆祛湿吗 老年人吃蚕豆好不好

适量食用有一定的好处。

蚕豆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食用后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营养成分,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平时是可以适当地吃一些蚕豆来补充营养的。

但是蚕豆的质地比较硬,其中含有较多的淀粉和蛋白质,食用之后比较难消化,而老年人的牙口以及肠胃消化功能相对来说都比较弱,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吃蚕豆的时候最好是煮烂后再吃,而且也要控制好食用量。

红豆薏米和赤小豆薏米哪个祛湿效果好

赤小豆祛湿气的效果好一些。

红豆和赤小豆的长相相似,但功效作用完全不同,红豆主要起到理气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缓解咽喉肿痛、咳嗽痰多、精神不振等症,赤小豆主要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用于缓解水肿胀满、脚气肢肿、风湿热痹等症。

而体内湿气主要是由于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解不出去所致,所以祛湿效果更好的是赤小豆,但在中医上,所说的红豆就是指的赤小豆。

蚕豆怎么吃祛湿好

搭配一些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材一起吃。

蚕豆本身就具有祛湿的作用,对于体内湿气不是很重的人群来说,平时可以就单吃一些蚕豆来起到祛湿的作用,常见的烹饪方式有清炒、煮粥、煲汤等。

而对于一些体内湿气较重的人群来说,在吃蚕豆的时候也可以搭配一些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材一起吃,比如红豆、薏米、陈皮等,可以将这些食材搭配在一起煮粥食用,可以起到健脾渗湿、利水消肿的作用。

夏季吃红豆祛湿

中医认为,夏季养生重在养心。夏季气温炎热容易汗流浃背而流失钾元素(缺少容易疲劳),而且夏季暑湿重也容易导致脾虚而疲劳感加剧。中医认为红豆清热祛湿、消肿解毒、清心除烦、补血安神,还能为身体补充钾、镁、磷、锌、硒等营养元素。

红豆可入汤入粥或做成消暑甜品,除了可增进食欲外,还可大量补充钾离子,避免夏季低钾症。此外,夏末的时候,人们汗多尿少,特别是心、肾功能不好的老年人, 更易发生双下肢水肿。红豆和鲮鱼或鲤鱼一起煲汤食用,有很好的利尿消肿的功效,也是治疗脚气、腹水、体虚困倦的食疗良方。

红豆养心的功效 自古就得到医家的认可,五色配五脏,红豆颜色赤红,红入心,故李时珍把红豆称之为“心之谷”, 强调了红豆的养心功效。从临床上看,红豆既能清心火,也能 补心血。其粗纤维物质丰富,临床上有助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心脏活动功能等功效;同时又富含铁质,能行气补血,非常适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

薏米祛湿茶要天天喝吗

根据情况看。

薏米祛湿茶虽然能起到排湿气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人群都能喝,因为体内湿气分为热湿和寒湿,而薏米祛湿茶属于凉性的食物,可以去除体内热气,所以对于湿热的人群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功效,但对于寒湿的人群来说,则有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

其次对于健康人群,天天食用凉性的饮品,也易对脾胃造成损伤,使机体出现不适症状,所以红豆祛湿茶是否能天天喝,建议在经过中医辩证分型后饮用。

红豆薏米水怎么煮去湿气效果好

一般想要红豆薏米水祛湿效果比较好,那么建议选择赤小豆,因为赤小豆会比红豆祛湿效果好一些,具体做法如下:

材料:薏米、赤小豆。

做法:

1、首先将薏米和赤小豆清洗干净。

2、然后提前2-3小时进行浸泡。

3、再将赤小豆和薏米放入锅中,加水。

4、之后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再转中小火煮20分钟,将煮好的水倒出饮用。

5、留一些水可以没过食材,泡上30分钟,再加水煮,这样可以煮3-4次即可。

相关推荐

脸上痒起痘痘怎么办呢

薏米赤豆祛湿粥: 准备食材:薏米50克、红小豆30克。先把薏米和红小豆洗干净后再用温水浸泡个二到三个小时,再放入锅中吨,当水烧开后把薏仁米和红小豆放入,用小火慢炖40分钟就可以了。 薏仁赤豆祛湿粥,对于湿热体质和具有皮肤病以及皮肤暗淡的人群适合。 功效:薏仁米具有健脾除湿和清热解毒、有利于消肿。红小豆能清热化脓、也可利水消肿,薏仁米和红小豆是1+1>2,排毒和除湿的效果都是很好,能有效缓解湿疹和牛皮癣等多种由水湿引起的皮肤病,女性朋友们经常食用有利于减少脸部皱纹,让脸上泛光泽 以上是有关内分泌失调脸上长痘

女性白带异常的饮食的忌与宜

女性白带异常的饮食的忌与宜: 一、忌煎炒、油炸类燥热性食物。 二、忌葱、蒜、姜、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 三、忌肥甘厚味及甜腻食品,如肥肉、海腥、糯米滋粑等,以免留湿生痰。 四、宜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多吃牛奶、鸡蛋、豆浆、瘦肉、动物内脏等。 五、宜多喝汤水、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芹菜、菊花脑、冬瓜、苋菜、西瓜、马兰头、绿豆、赤小豆、荸荠、紫菜、马齿苋、蚕豆花、绿豆、木耳、鲜藕等。 六、宜多吃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莲子、白果、薏米、蚕豆、绿豆、黑木耳、豇豆、核桃仁、淡菜、芹菜、龟肉、猪肚、乌

白带多饮食要注意什么

1、宜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多吃牛奶、鸡蛋、豆浆、瘦肉、动物内脏等。 2、宜多吃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莲子、白果、薏米、蚕豆、绿豆、黑木耳、豇豆、核桃仁、淡菜、芹菜、龟肉、猪肚、乌骨鸡、芡实。 3、黄带、血性白带为湿热,宜多喝汤水、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芹菜、菊花脑、冬瓜、苋菜、西瓜、马兰头、绿豆、赤小豆、荸荠、紫菜、马齿苋、蚕豆花、绿豆、木耳、鲜藕等。 4、忌肥甘厚味及甜腻食品,如肥肉、海腥、糯米滋粑等,以免留湿生痰。 5、忌葱、蒜、姜、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

白带异常有什么饮食保健法

白带异常饮食: 1、宜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多吃牛奶、鸡蛋、豆浆、瘦肉、动物内脏等。 2、宜多吃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莲子、白果、薏米、蚕豆、绿豆、黑木耳、豇豆、核桃仁、淡菜、芹菜、龟肉、猪肚、乌骨鸡、芡实。 3、黄带、血性白带为湿热,宜多喝汤水、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芹菜、菊花脑、冬瓜、苋菜、西瓜、马兰头、绿豆、赤小豆、荸荠、紫菜、马齿苋、蚕豆花、绿豆、木耳、鲜藕等。 4、忌肥甘厚味及甜腻食品,如肥肉、海腥、糯米滋粑等,以免留湿生痰。 5、忌葱、蒜、姜、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 6、忌煎炒

红豆薏米怎么煮去湿气

红豆薏米水去湿气时,建议将红豆换成赤小豆,这样祛湿效果更好,其次赤小豆和薏米煮水之前,建议将其炒一下,这样可以很好的将其中有效吃析出,具体做法如下: 一般想要红豆薏米水祛湿效果比较好,那么建议选择赤小豆,因为赤小豆会比红豆祛湿效果好一些,具体做法如下: 材料:薏米、赤小豆。 做法: 首先将薏米和赤小豆清洗干净;然后提前2-3小时进行浸泡;再将赤小豆和薏米放入锅中,加水。之后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再转中小火煮20分钟,将煮好的水倒出饮用;留一些水可以没过食材,泡上30分钟,再加水煮,这样可以煮3-4次即可。

白带异常饮食要注意什么

(1)宜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多吃牛奶、鸡蛋、豆浆、瘦肉、动物内脏等。 (2)宜多吃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莲子、白果、薏米、蚕豆、绿豆、黑木耳、豇豆、核桃仁、淡菜、芹菜、龟肉、猪肚、乌骨鸡、芡实。 (3)黄带、血性白带为湿热,宜多喝汤水、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芹菜、菊花脑、冬瓜、苋菜、西瓜、马兰头、绿豆、赤小豆、荸荠、紫菜、马齿苋、蚕豆花、绿豆、木耳、鲜藕等。 (4)忌食甜腻厚味的食物:糖果、奶油、蛋糕、肥猪肉等食物有助湿作用,可使白带分泌增多,故应忌食。 (5)脾虚白带者忌生冷瓜果、寒凉

蚕沙功效与作用

蚕砂的功效: 蚕砂是家蚕的干燥粪便,蚕砂又名蚕屎、晚蚕砂、原蚕砂、蚕粪,蚕砂有燥湿、祛风、和胃化浊、活血定痛的功效,蚕砂主治风湿痹痛、头风、头痛、皮肤瘙痒、腰腿冷痛、腹痛吐泻等症。 别名:蚕屎、晚蚕砂、原蚕砂、蚕粪。 蚕砂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甘、辛,温。 归经:入肝、脾、胃经。 功效:燥湿、祛风、和胃化浊、活血定痛。 主治:风湿痹痛、头风、头痛、皮肤瘙痒、腰腿冷痛、腹痛吐泻等症。 用法用量:3~8钱,包煎;外用装布袋蒸热熨患处。 来源:蚕砂为蚕娥科昆虫家蚕的干燥粪便。 蚕砂的作用: 蚕砂性味甘温,入肝、脾

夏季养生保健知识 夏季多吃祛暑利湿食物

祛暑利湿、清热解毒的食物有蚕豆、赤小豆、黄豆、生萝卜、茄子、白菜、芹菜、荸荠、薏苡仁、菜瓜、西瓜、冬瓜、丝瓜、黄瓜、甜瓜、苦瓜、菊花、荷叶、茶水等。

宝宝湿疹能吃火龙果吗 宝宝湿疹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性平,味甘,具有补脾胃、健脾运之功效。湿疹患者常吃山药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 性凉,味甘苦,具有清热、利水之功效。皮肤湿疹可以通过利水湿、清邪热,而改善症状。 性凉,味甘,具有利水,清热、祛署、解毒之功效。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于祛湿清热。 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暑、利小便之功效,皮肤湿疹者宜食,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 性凉,味甘淡,具有健脾、利湿、清热之功效。皮肤湿疹、湿热为患,食之颇宜。 此外,皮肤湿疹还宜食用的食物有黑木耳、百合、黄芽菜、豆腐、赤小豆、番薯、菜瓜、豇豆、蚕豆、节瓜、黄花菜、玉米须、

蚕豆粥怎么做好吃 蚕豆牛肉粥

材料:新鲜蚕豆120克,牛肉60克,大米100克。 做法: 1.将牛肉洗净,放入沸水中焯掉血水,切成小块备用。 2.蚕豆洗净,切成两半。 3.大米淘洗干净备用。 4.锅中加水适量,放入牛肉块,蚕豆瓣和大米熬粥,熬至肉烂粥熟后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好处:健脾祛湿,利尿消肿,益气补血,强筋健骨,凉血止血。适宜于慢性肾炎有蛋白尿者,肾虚,气虚自汗,血虚头晕者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