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早搏发生率高但大多不需治疗

早搏发生率高但大多不需治疗

绝大多数早搏没有症状,仅在体检中被发现。早搏的次数和感觉强弱也没有关系。有的人早搏几千次也没有不适,有的人早搏只有几十个,却能明显感觉到。

常见的早搏症状:

心悸是早搏最常见的症状;有东西顶撞胸部或咽部产生强烈的撞击感。这实际上是早搏间歇以后蓄积了过量血液喷涌而出的感觉;类似乘电梯时快速的失重感;因为患者过度关注自身健康,加之医生没有及时化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而产生的不适感。

哪些早搏需要治疗:

1、如果早搏是体检查出来的,患者没有任何感觉,也不影响日常生活,这种情况不用治。即使要治,最好的治疗不是用药,而是应积极化解、疏导患者的焦虑情绪。建议这些人平时少喝浓茶、咖啡等饮品;正常作息,少熬夜。

2、如果早搏症状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抗心律失常药对症治疗一段时间。

3、如果早搏是其他心脏病的伴有症状,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而不是单纯治疗早搏。因此,发现早搏时还是应该去医院,让医生检查是否有心脏基础疾病。

窦性心律室早治疗

治疗 功能性早搏不需治疗,很多早搏随病因去除而消失,故病因治疗十分重要。若早搏持续存在,且症状明显,应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房性和房性交界性早搏 首选异搏定40-80毫克,每天5次口服;普萘洛尔心(心得安)10毫克或双异丙吡胺0.1-0.2克,每天3-4次口服;若频繁出现者可用异搏定5-10毫克于2分钟内静脉注射,必要时30分钟后可重复1-2次。

2)室性早搏 首先慢心律200毫克,每天3-4次口服;乙胺碘呋酮0.2克或心律平0.1-0.15克,每天3次口服;还可选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溴苄妥等口服;频发者可用心律平0.5-1毫克/(千克·次)于3-5分钟内静脉注射,也可用利多卡因50毫克/次静脉注射,后者尤其适用于心肌梗死患者。 早搏(心血管内科)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 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早搏起源部位 的不同将其分为房性、室性和结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 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 早搏可见于正常人, 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 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早搏亦可见于奎尼 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或锑剂中毒;血钾过低;心 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时对心脏的机械刺激等。

症状表现: 1.可无症状或有心悸。

2.心脏听诊有心搏提前,其后有较长间歇期,可有绌脉。 3.频发室早呈二联律者可发生晕厥。

诊断依据: 1.可无症状或有心悸,心脏听诊可有心搏提前,其后较长间歇期。

2.心电图特征:

(1)房性早搏:提前出现房性P波,形 态与窦性P波不同,P-R≥0.12秒,其后可有或 无QRS波,QRS波正常或因室内差异性传导而呈宽 大畸形,代偿间歇不完全性。

(2)室性早搏:提前出现 畸形QRS波,时限一般≥0.12秒,QRS波前后 无相关的P波,代偿间歇为完全性。如早搏夹在2个窦 性搏动之间称间位性早搏;同一导联上出现2种或2种 以上形态的早搏,而配对间期固定者称多形性室性早 搏,配对间期不等者称多源性室性早搏。

(3)结性早搏: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关的P波,或逆行P 波可出现在QRS波群之前,之中或之后。P-R间期 <0.12秒,代偿间歇完全性。 治 疗:

治疗原则 1.对无症状偶发早搏者无须治疗。

2.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

3.对有症状频发早搏者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无症状偶发早搏无须治疗。

2.补充液体,电解质,维生素。 预防常识: 各种早搏,均可见于正常人,无症状的孤立早搏无须药物治疗,患者应解除顾虑、去除诱因。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应加强对原发病治疗。对频发、多源室早,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早,或RonT上的室早,应首选利多卡因静注,无效后再选用心律平等静注。早搏减少改用口服药物维持。

卵泡囊肿无症状不需治疗

1、临床无症状者不需治疗。

2、手术治疗:症状明显者可行卵巢囊肿切除。如囊肿破裂、扭转引起急腹症,可行一侧附件切除。

术前准备:患者周身情况的改善,麻醉的选择,器械与有关用药以及应急措施等。手术的方式,范围以及具体操作,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肿瘤的性状、大小,单侧或双侧生长,是否有粘连症或恶性转移而定。部分不能判定者,可取病变组织作活检后再进行。

3、为儿童患者合并性早熟,系由中枢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药物治疗为宜。

4、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简单地说介入治疗就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所进行的一种微创治疗。就其方法和手段来说,它既不同于内科“吃 药打针”,也不同于外科的“开刀手术”,而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置入体内的特殊器械的体外操作,对体内病变进行治疗。因此,具有不开刀、损伤小、恢 复快、效果好的特点。超声介入治疗的原理就是在超声的引导下,将特殊器械、药物引入人体,对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

5、目前开展的微电极导航技术就是一种介入微创方法。它通过对囊肿病灶行十字交叉中心精确定位,实时监控,确保微电极进入囊肿中央;再结合常规细胞 学检查及具有超强脱水功效的特制有机溶剂药物,使囊肿内壁具有分泌功能的病变细胞凝固、变性、坏死,从而达到短期内彻底清除囊肿的治疗效果。

该技术具有定位高度精确,无并发症、安全高效、痛苦轻微,有效保护卵巢功能、不影响生育;手术简便、创伤极小,复发率低。

卵泡囊肿中医治疗方法

1、组成:海藻12克,白芥子10克,三棱10克,苡仁20克,桃仁10克,夏枯草20克,南星6克,赤芍12克。

功能:理气行滞、活血祛痰、化瘀散结、软坚消肿。

主治:适用各种囊肿,尤其对卵巢囊肿、甲状腺囊肿效果显著,对子宫肌瘤、畸胎瘤、肝肾等囊肿也有一定的疗效。

用法:水煎服,药液为600毫升,每服300毫升,每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1~ 2个疗程B超1次,如有疗效,服药可直到肿瘤消失为止。用药3个疗程,肿瘤继续增大者为无效,可做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另做治疗。

2、、处方:炮山甲60克,当归、川芎、丹参各30克,牛膝、醋大黄、醋延胡、肉桂、炒黑丑、五灵脂、醋炒三棱、莪术各1克,麝香0.06克。

用法:药研细末,每服9克,日3次,愈后服成药乌鸡白凤丸巩固疗效。

小孩室性早搏怎么办

发现早搏后怎么办?

一、检查引起早搏的原因,如果早搏与过度劳累、吸烟、饮酒、情绪激动有关,只要去除病因,早搏可减少或消失。

二、偶发早搏,症状不明显者,一般不需治疗。

三、频发有症状,且有基础病变,如果早搏频繁,自觉症状明显,或有器质性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心病等,严重影响心功能或导致心功能不全、甚至有引起更严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时,应积极处理,对反复发作者应采取预防措施。

四、有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频发室性早搏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其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五、无原因的早搏,即基础病变不明者,不能轻易地考虑他们所患的病是心肌炎或冠心病等,以免病人认为真的患了心肌炎、心肌炎后遗症或冠心病,从而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到处求医,带来不必要的精神痛苦和财力浪费。此时,医生治疗的重点是预防猝死的发生而不是治疗室性早搏或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本身,因为这种心律失常并不是致命性的。巴东谭峰源编撰的早搏在患者的精神负担减轻后,有时可不治自愈。 值得注意的是,病人不应该自己到药店买药服用,因为若是偶发室性早搏,乱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时早搏不但控制不好,反而会加重病情。所以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治疗,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绝对不能滥用。

六、心肌梗塞后或心肌病病人并发室早,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当同时存在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应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早,猝死与心血管总死亡率反而显著增加。原因是这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应避免用Ⅰ类药物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早。β-阻滞剂虽然对室早的疗效不显著,但能降低心肌梗塞后猝死发生率。胺碘酮对抑制室早很有效,但应注意可能发生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单纯性紫癜一般不需治疗

单纯性紫癜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血管性出血性疾病。临床具有以下特点:

1、多见于青年女性;

2、紫癜局限于四肢,主要为下肢及臀部,有反复发生及自愈倾向;

3、病情多于月经期加重;

4、除约90%患者毛细血管脆性实验阳性外,有关血小板、凝血的检查均正常;

5、预后良好,一般无需治疗。

本病原因不明。根据临床特点推测,大部分发病可能与女性激素代谢紊乱有关。90%以上患者的毛细血管脆性实验阳性,提示本病的缺陷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但上述二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少数患者可有阳性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见于女性,称之为家族遗传性紫癜。

本病无损健康,一般不需治疗。常规剂量维生素c及曲克芦丁等口服,有助于减轻症状及发病频度。

心律失常有什么症状 早搏

这种心律失常无害,通常不会引起症状,有时会让人感到胸部阵跳或心跳略过。早搏可发生在任何人群之中,一般无需治疗。压力过大、运动过度、摄入过多的咖啡因或尼古丁也会造成早搏,此时需要告知医生,并对生活方式做出调整。

这些方法有效治疗心脏早搏

1、找出诱因

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宜尽快找出早搏发作的病因和诱因,给予相应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同时正确识别其潜在致命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

2、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房性和房室交接处早搏大多选作用于心房和房室交接处的Ⅰa、Ⅰc、Ⅱ、Ⅳ类药,而室性早搏则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Ⅰ类和Ⅲ类药。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早搏常需紧急静脉给药。

近年来,研究发现,抗心律失常则是会增加死的我几率,因此使用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时候需要权衡其利弊。

3、放松心情

出现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早搏的严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愈后都是良好的。

4、偶发性早搏一般无需治疗

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所以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

早搏是否需要治疗呢

总体来讲,每分钟少于6次的早搏,对身体健康几乎无影响,而每分钟多于6次的频发早搏,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可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达25%左右,减少脑循环血流量8%~12%,减少肾循环血流量8%~10%,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是,关键在于有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如果有严重的心脏病,那么频发早搏会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或心力衰竭。频发房性早搏常为心脏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前驱症状,频发室性早搏可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如果无严重的心脏病,即使早搏频发,也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

临床上,功能性即生理性早搏很常见,如健康人在过度劳累、紧张、激动、焦虑不安或在大量吸烟、饮酒、喝咖啡、饮浓茶时均可发生早搏,这种早搏在诱发因素去除后即可消失。

器质性即病理性早搏是心肌缺血与损伤的一个明显信号,如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早搏常提示有严重心肌缺血。病理性早搏对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进行治疗。

这些病根本不用治 早搏没症状可不用治

早搏是临床很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在早搏次数不多,无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等明显症状,不合并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对患者危害不大,不需治疗。

很多人认为查出“心脏早搏”往往会和心脏病联系起来,认为要立即治疗。事实上,花了一大堆钱,治了一个本无需治疗的病。注意:心脏早搏本身不是病,多是心脏其他问题的伴随症状。

引起早搏的原因很多,除心脏疾病外,植物神经紊乱、内分泌紊乱、过度兴奋或悲伤等都可能引起早搏,这些人为早搏可通过消除诱发因素、适当休息等避免,不必因此反复就医。

早搏 心脏早搏的治疗方法

治疗室性早搏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性猝死。

一、无心脏病的病人,室早并不增加其死亡率对无症状的孤立的室早,无论其形态和频率如何,无需药物治疗。

二、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早搏可静注50-100mg利多卡因,直至早搏消失或总量达250mg为止。心律失常纠正后可按需要每分钟滴入1-3mg,稳定后可改用口服药物维持。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后数分钟内即起作用,持续15-20分钟。治疗剂量对心肌收缩力、血压、房室或室内传导影响不大。副作用有头晕、嗜睡。大剂量可引起抽搐、呼吸或心搏抑制并可加重原有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有肝肾功能障碍或严重心力衰竭者慎用。

三、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除停药外,静脉注射苯妥因钠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常有效。低钾引起的早搏,应积极去除原因,纠正低血钾。

四、奎尼丁晕厥或锑剂治疗中出现的室性早搏,应立即停用奎尼丁或锑剂。口服药物可选用:

①慢心律。

②β受体阻滞剂。

③洋地黄类;适用于由心力衰竭而非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

④普鲁卡因酰胺。

⑤胺碘酮、双异丙吡胺、心律平、安他心、常咯啉,室安卡因,乙吗噻嗪及英卡胺等。

五、房性早搏应积极治疗病因。去除诱因并选用下列药物治疗:

①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

②异搏定。以上两类药物对低血压和心力衰竭者忌用。

③洋地黄类,适用于伴心力衰竭而非洋地黄所致的房性早搏,常用地高辛0.25mg,1次/日。

④奎尼丁。

⑤苯妥因钠0.1g,3次/日。⑥胺碘酮。房室交界处性早搏治疗与房性早搏相同,如无效,可试用治疗室性早搏的药物。

窦性心律不齐早搏如何医治

一般窦性心律失常不出现临床症状,临床意义不大,不需治疗。窦性心律失常多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只有明显窦性心动过缓的窦性心律失常,需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等增加心率的方法治疗。对由心脏病或药物等引起的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者,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治疗室性早搏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性猝死。

一、无心脏病的病人,室早并不增加其死亡率,对无症状的孤立的室早,无论其形态和频率如何,无需药物治疗。

二、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早搏可静注50-100mg利多卡因,直至早搏消失或总量达250mg为止。心律失常纠正后可按需要每分钟滴入1-3mg,稳定后可改用口服药物维持。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后数分钟内即起作用,持续15-20分钟。治疗剂量对心肌收缩力、血压、房室或室内传导影响不大。副作用有头晕、嗜睡。大剂量可引起抽搐、呼吸或心搏抑制并可加重原有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有肝肾功能障碍或严重心力衰竭者慎用。

三、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除停药外,静脉注射苯妥因钠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常有效。低钾引起的早搏,应积极去除原因,纠正低血钾。

四、奎尼丁晕厥或锑剂治疗中出现的室性早搏,应立即停用奎尼丁或锑剂。口服药物可选用:

①慢心律。

②β受体阻滞剂。

③洋地黄类;适用于由心力衰竭而非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

④普鲁卡因酰胺。

⑤胺碘酮、双异丙吡胺、心律平、安他心、常咯啉,室安卡因,乙吗噻嗪及英卡胺等。

五、房性早搏应积极治疗病因。去除诱因并选用下列药物治疗:

①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

②异搏定。以上两类药物对低血压和心力衰竭者忌用。

如何有效的预防室性早搏

大多数功能性室性早搏无基础心脏病,也无临床症状,不需治疗,预后良好。已证明室性早搏是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和冠心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器质性室性早搏最重要的是增大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因此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出现的室性早搏应积极控制,以预防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低猝死的危险。

早随年龄增加。室性早搏发生在正常心脏,无预后意义在器质性心脏病伴左室功能不全,频发室性早搏健康搜索是健康搜索一高危现象鵻往往有较多的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引起猝死健康搜索。室性早搏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病因治疗,改善心肌缺血,警惕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应予重高,尽早处理。

室性早搏表现为提早出现的、宽大而畸形的qrs综合波,时间>0.12秒,其前面没有和它有关的p波,它的后面通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室性异位冲动可发生在左心室,当然也可以出现在右心室。因为室性异位冲动的传布途径异常,使左右心室不能同时激动,故qrs波群时间延长,常在0.12秒以上。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不会增加发生心脏性死亡的危险性。即使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属于频发室性早搏或少数多形、成对、成串室性期前收缩,预后一般良好。一般不支持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室性早搏的症状明显,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症状而非减少早搏数量,应减轻病人顾虑与不安,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喝咖啡、情绪激动等。必要时可使用镇静或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如倍它乐克等或慢心律、心律平等)。

相关推荐

怎样治疗室性早搏

对室性早搏和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治疗的第一步是判断有无心律失常的相关症状。如果明确有心律失常相关的严重症状、不管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或何种器质性心脏病,给予适当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是必须的,尽管该治疗不一定增加患者的存活率。临床上并没有专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异地用来治疗有症状的室性早搏或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 Ⅰ类及Ⅱ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各有不同的成功率。由于上述心律失常的症状大多是轻微的,应首先将心律失常的本质告诉患者,解除其焦虑状态,同时告诉患者药物治疗有可能出现的负作用,不首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早搏治还是不治

虽然听医生介绍射频消融是心内科的常规手术,但毕竟还是心脏手术,为稳妥起见,王先生又到另一家大医院就诊,在听到相同的建议后,王先生和家人感到,要治好病,现在唯一可能缓解、根治的办法就是射频消融手术。 但一位医生朋友得知王先生因为早搏要做射频手术后,却表示反对,理由是王先生是单纯性的早搏,并没有其他心脏疾病,只是功能性而非器质性病变,虽然发作时有严重不适,但并不危及生命,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射频消融虽有根治可能,但手术是有风险的。“这个手术并不是必须要做的。”这位医生朋友说。 让王先生一家颇感意外的是,

心脏早搏该怎么治疗

生理性的早搏,大部分会发生于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疲劳,更年期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者是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饮料而产生的,某些药物也可以诱发心脏早搏,包括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但是针对生理性的早搏,基本上不需要采取治疗,如果是病理性的话,那么大部分是由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二尖瓣膜,甲亢性心脏病引起的,针对这些现象,那么就要根据病情进行治疗了,所以患者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必须先到医院去进行检查,查明到底是哪种疾病而引起的。 发现早搏者,可以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早搏的严重程度,如果找到了早

冠心病患者容易引发的并发症有哪些

㈠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这是冠心病的并发症之一。 1.窦性心动过速暂时性的窦性心动过速是与全身应激、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疼痛、紧张、血容量不足或合并感染发热等因素有关。 2.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约为20%-40%。 3.窦房结功能不良窦房结功能不良,出现于约5%的急性心肌梗塞者,常见于下壁心肌梗塞。 4.房性早搏一般无重要意义,但可诱发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5.房性心动过速大多数发作短暂而不需治疗,持久的房性心动过速需要治疗。 6.心房扑到心房扑动近5%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有心房扑动。 8.室性早搏室性

中老年人需警惕心脏早搏

在中老年人早搏患者中,不一定都是由于这些心肌退行性变化而引起的,有的老年人因牙齿缺失,咀嚼功能差,从而引起消化功能不良,造成便秘或是腹腔内胀气,这样的情况下也可导致早搏的发生。 一般来说,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肌细胞的核也随着色素沉着而增多,部分病人在心肌内可有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增生或脂肪浸润变性,导致心肌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早搏。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心脏早搏要进行治疗的,有的早搏不需治疗的。 1、 如果是偶发的早搏,且每分钟不超过5次,这一般属于功能性早搏,可以先不用进行治疗,只要老人日常

室性早搏应该如何治疗

治疗室性早搏依赖于是否有心律失常相关的症状及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对确有症状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首先应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无效者予以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由于负作用较小而作为最常用的一线药物,其治疗主要目的在于减轻症状,而不是早搏的完全控制。 如上述药物治疗无效可干脆放弃药物治疗。对于少数起源于特殊部位的早搏(如右室流处道),在一线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无症状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及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根本无需治疗。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及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因药物治疗并不降

有些病不用治 常见九种疾病可以不治疗

早搏是临床很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在早搏次数不多,无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等明显症状,不合并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对患者危害不大,不需治疗。 很多人认为查出“心脏早搏”往往会和心脏病联系起来,认为要立即治疗。事实上,花了一大堆钱,治了一个本无需治疗的病。注意:心脏早搏本身不是病,多是心脏其他问题的伴随症状。 引起早搏的原因很多,除心脏疾病外,植物神经紊乱、内分泌紊乱、过度兴奋或悲伤等都可能引起早搏,这些人为早搏可通过消除诱发因素、适当休息等避免,不必因此反复就医。 大多数骨刺不用治,要治的话就只能治引起骨刺的原发病

心脏早搏严重吗

一般来说,没有明显症状的早搏现象,多是由于心情激动、过于疲劳、饮食过饱、饮酒吸烟等因素有关,这时如果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作息,平复激动的心情,一般都不需要进行治疗。也没有什么危害,只不过自己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况。 如果早搏的情况经常发生,或者有了心脏疾病后伴随的早搏,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坚持治疗。因为此时的早搏,已经是病理性的表现,说明心脏已经不堪重负了,需要尽快治疗

室性早搏治疗方法

心脏早搏治疗,原则上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对偶发单个的早搏,没有不舒适的自觉症状,又无心脏病证据的所谓功能性良性早搏,可不予治疗,只需正确对待,消除顾虑,杜绝前面所述及的各种诱发因素。 吸烟、饮酒诱发者应戒烟限酒,疲劳、紧张、激动所致者应劳逸结合,心态平静。因感染、胆或肾结石绞痛或甲亢等疾病引起的,应针对该病治疗。对有电解质低钾等和体内酸碱平衡失调者应予纠正。缺氧者应输补氧气。无器质性心脏病,也就是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室性期前收缩不会增加此类患者发生心脏性死亡的危阶性,如无明显症状,不必使用药物治疗

心脏早搏治疗

这种心脏早搏并不增加其死亡率,对无症状的孤立的早搏无论其形态和频率如何都无需药物治疗。 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心脏早搏怎么办,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早搏可静注50-100mg利多卡因直至早搏消失,或总量达250mg为止。心律失常纠正后,可按需要每分钟滴入1-3mg。稳定后可改用口服药物维持,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后数分钟内即起作用,持续15-20分钟。治疗剂量对心肌收缩力血压、房室或室内传导影响不大,副作用有头晕嗜睡,大剂量可引起抽搐呼吸或心搏抑制,并可加重原有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有肝肾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