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何用激素时应慎重
老年人为何用激素时应慎重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作用。临床作用较广泛,在一些疾病的过程中和临床情况下,单用或与其它药物同时使用,可获得一定的疗效。但决不意味着激素可作为一种特殊药物不经选择地任意应用。尤其对老年人疾病,用激素时更应慎重。
道理很简单:
1)老年人在增龄过程中可出现骨质疏松和器官萎缩等一系列表现,由于骨质疏松发生脊柱后凸,站立时,髋和膝部屈曲,身材更显变短。骨密度降低,女性比男性更明显。在成人长期大剂量应用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能促进蛋白质分解和抑制蛋白质合成,造成负氮平衡,使组织水肿和纤维性变,引起肌肉萎缩;并能增加钙磷代谢和排泄,抑制成骨细胞活动力,减少蛋白质和粘多糖合成,同时刺激甲状旁腺,使之分泌加强,从而导致溶骨作用,使骨质形成障碍,造成骨质疏松和肌病、肌痛。因此,当老年人本有生理性老化的骨质疏松存在,加上激素有致骨质疏松的作用,常可造成骨折或骨坏死,以及肌萎缩所致的肌无力和疼痛,对于绝经期的妇女更易发生。
2)老年人肾重量减轻、皮质变薄、肾窦内脂肪增加、间质纤维化增加。从25岁~80岁,肾小单位减少30%~40%,肾小球透明变性、硬化、基底膜增厚,40岁以后,肾血流量每10年约减少10%,从20岁~40岁肾小球滤过率减少46%;肾小管也有脂肪变性及透明变性,再吸收能力降低,浓缩功能中度降低,尿最大比重由青年人的1.032降至80岁的1.024,肾功能降低可导致低血钾。另外,有很多老年人由于疾病关系而偏食或忌口,都可以影响钾的摄入和吸收,而激素则可引起水盐代谢异常,促使原有的血清钾的进一步降低,严重时可引起肌无力、瘫痪、还可以引起缺钾性肾病和心律失常。
3)老年人疾病比较常见的如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性支气管炎、泌尿系感染等,在应用激素时都可诱发或加重其病情。激素可引起钠水潴留,使原有的高血压进一步加重;可促进糖元异生,对抗胰岛素作用,抑制葡萄糖冲击时的胰岛素分泌,引起血糖升高和糖尿,从而使原有的糖尿病病情恶化;还由于激素的抗炎而不抗菌,并使机体抵抗力降低,促进原有的感染病灶,如结核、化脓病灶等的蔓延和扩散,但又常常不表现显著症状,容易造成漏诊。
小儿肾病综合征为什么要慎用激素
肾病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就是激素疗法,而对小儿为什么要慎重从事呢?这是因为小儿的肾病综合征以原发性(原因不明)为最多见,主要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全身水肿明显及肾功能异常等症状。所以,在治疗中应采用休息、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及利尿消肿等预防措施。如长期使用激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极容易被细菌感染,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炎、皮肤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可引起结核病灶的复发和扩散,还能诱发水痘、腮腺炎等疾病。由于使用激素可掩盖疾病症状,使一些感染性疾病不易被发现,往往耽误病情,一经发现已十分严重,至已危及生命。
所以,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激素时要充分认识到激素诱发多种感染的可能性,要慎重从事。在应用激素期间,还要定期检查尿液、血常规、胸透,注意病情的变化,特别是要注意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同时服用中药,来抵消激素副作用,提高免疫力。
激素类药膏能常用吗
误区一:激素类药膏是治疗皮肤病的万能药。“激素是免疫抑制药,可以诱发或加重感染,因此,激素类药膏对病毒、细菌和真菌性皮肤病不适用。”单纯疱疹、皮肤结核、痤疮、毛囊炎、足癣、体癣和股癣等皮肤病,就不能使用激素类药膏去治疗。
误区二:激素类药膏可以长期使用。“一定不要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类药膏。”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类药膏,用药部位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皮肤萎缩、变薄,产生淤点、淤斑,还会出现脱发、多毛、激素性粉刺等不良反应。此外,长期大量外用激素类药膏,药物可通过皮肤吸收而引起全身的副作用,有的患者因此会出现骨质疏松症,严重者甚至产生自发性骨折。
误区三:儿童、老年人和孕妇都可以使用激素类药膏。“婴儿及儿童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对激素的敏感性大于成年人,因此,婴儿以及儿童尽量不要使用激素类药膏。而伴有慢性疾病的老年皮肤病患者应慎用激素类药膏,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癫痫及精神病患者,尤其不宜过多使用激素类药膏。”妊娠期妇女常合并有皮肤病,如妊娠疱疹、妊娠痒疹、妊娠瘙痒性荨麻疹等,病程可持续数月,分娩后病情可自行缓解。因此,孕妇尤其是妊娠早期的妇女,应禁止使用激素类药膏。
误区四:面部可以涂抹激素类药膏。有的患者在面部出现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痤疮等皮肤病时,未经求医就自行涂抹激素类药膏。在开始的时候,因激素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可是,一旦停药,病情又很快加重,甚至形成越坏越抹、越抹越坏的恶性循环,导致“激素皮炎”发生。因此,患者千万不要在面部随便乱用激素类药膏,因为激素类药膏不仅损害容貌,而且会加快皮肤老化。
月经不调的治疗要点
1、掌握适应症
由于引起月经失调的原因很多,因此在应用雌激素治疗时,应掌握适应证,了解激素应用机制,不可滥用。因为这种激素在治疗因某种疾病而引起的月经失调时,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或是治疗的方法之一。因此对其它必要的治疗措施不能忽视或偏废,以免延误病情。
2、用量
在使用激素时,一定要注意用量,用法要恰当,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相反还可增加病情。如在诱发排卵过程中,用量就不能过大。用于功能止血时,选择用量均应适合病情的需要。
3、联合用药
为防止单独使用孕激素时引起出血过多,或獐使用雌激素时造成内膜过度增长,同时为了增加疗效,孕激素和雌激素常要联合应用。
哪些药影响儿童的健康
这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国内外已有资料表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鼻眼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儿童用药的选择应特别慎重。
儿童在使用这类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般的感冒发热不要上来就用抗生素,非用不可时,也应首选青霉素。在确需使用抗生素时,不可几个疗程连续使用。不要同时联合使用氨基糖甙类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与卡那霉素联用,联用不仅不会增强疗效和抗菌范围,反而会增大毒性。
使用后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耳鸣、耳内发胀、口面部发麻、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早期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找医生诊治。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孕妇及对这类抗生素毒性敏感者及他们的子女应慎用这类抗生素。
用药时应注意剂量不宜过大,服用时间不宜过长;注意多喝开水,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3岁以下的小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故应注意选择肝肾毒性小的药物。
四环素可使儿童牙釉质损伤,形成黄斑牙,甚至影响骨骼发育。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四环素为成人用剂型,儿童不应使用,孕妇、乳妇也应慎用。
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注意事项有哪些
老年人患上了糖尿病之后,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谨慎性的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可以定期的补充一些中药以及需要,但是不可滥用药物,老年人的用量要比一般人稍微低一点,还需要定期观察血糖的变化,并且做出相应的调节,如果发现血脂,肝功能,肾脏功能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接受治疗。
老年糖尿病的患者要特别要当心夜间低血糖。老年人代谢率低,用药容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服用一些长效磺脲类如优降糖时,易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对这些药,即使要用,也应避免每日3次用药。小剂量时可早晨一次服,中剂量时则早晨服2/3,中午服1/3,晚间不用。
有些老年人过去有肝炎、肾炎史,故用药前应先查肝肾功能。许多降糖药在肝内代谢,经肾排出。所以在肝肾功能不良时应慎重选药。在肝功能异常时不能用双胍类及胰岛素增敏剂,否则易产生肝功能衰竭。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良或血糖控制不好时,应该及早应用胰岛素治疗。
老人使用电动按摩椅会加重不适增骨折风险
电动按摩椅可放松身体,减轻疼痛,但若使用不当可造身体损伤,因而老年人在使用时应慎重。
按摩椅是利用机械的滚动力和挤压力来进行按摩。它的力道不易控制,力道小时,作用不大,力道大时则会使肌肉疼痛甚至造成身体损伤。老年人由于椎间盘水分减少,导致椎间隙变窄,从而使得脊柱周围的韧带处于松弛状态,不正确使用按摩器会导致脊柱生物力学改变,出现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等情况,加重身体不适。
因此,老年人应选择以局部肌肉或穴位作用为主的按摩器,且按摩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骨质疏松患者骨质变脆,按摩力道大了,容易引发骨折,不宜使用电动按摩椅。
老年人用药需注意哪些问题
一、掌握最佳用药量
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以上用成人剂量的1/3;70岁用1/4;80岁用1/5。
二、了解老人不适用药物
一般来说,老人应慎用麻黄、甘草和大黄。因为麻黄有中枢和交感兴奋作用,易致老人失眠、血压升高、心绞痛,男性老人还易引起尿潴留;甘草易引起血压升高、浮肿、血清钾降低等,而加剧高血压症状。高血压时,服用利尿剂可使血清钾降低,与甘草方剂并用时要注意。要减少大黄的使用率,一旦使用,应从小量开始,否则可引起腹泻和腹痛。
三、做到五先五后
1、要先取食疗,而后用药。例如喝姜汁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2、要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
3、要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要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要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地说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四、忌重复用药
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能力减退,所以其不良反应率要比年轻人高2—3倍,只有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合理用药,方能达到用药安全有效和防病治病之目的。当人们患病后,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并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尽量避免重复用药所带来的危害。
五、避免用激素类药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作用。临床作用较广泛,在一些疾病的过程中和临床情况下,单用或与其它药物同时使用,可获得一定的疗效。
但决不意味着激素可作为一种特殊药物不经选择地任意应用。尤其对老年人疾病,用激素时更应慎重。倘若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使用激素确有解救作用者,也只可短期用之,但一俟危情度过,立即减量或撤除,以免招致严重危害。
孕妇湿疹注意事项
1、孕期得了湿疹用药应慎重,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不要吃太多的海产品和辛辣食品,避免刺激使病情严重;
3、保持家中居住环境的整洁,保持室内温度,湿度。床单、被套、枕巾要经常换洗,保持清洁。
4、切记不可使用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对人体健康又害,甚至还会危害胎儿的健康发育。
老年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老年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与年轻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相似。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并非老年人的禁忌证,但应用时应慎重,尽量避免其不良反应。应注意老年人常见的伴发病如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等,老年人应用磺胺类可产生忧郁症,应用糖皮质激素易致骨折。
老年人溃疡性结肠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频率较高,如Woolrich发现老年人溃疡性结肠炎需口服泼尼松者为58%,静脉注射者为30%,而年轻人口服泼尼松为29%,静脉注射的为11%。Zimmermann也认为老年患者多需糖皮质激素治疗。
人们对克罗恩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意见不一。Harper认为老年人克罗恩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量比年轻人克罗恩病要少。另有学者认为老年人和年轻人克罗恩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方面无显著差异。
洗牙时应慎重的几种情况
1)患有各种出血性疾病的人,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血病患者、未控制的三型糖尿病患者、未控制的甲亢等的患者应该预先适量应用促凝血药物,控制凝血速度,以免洗牙时出血不止;
2)患有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患者,如急性肝炎活动期、结核病患者等,也应等疾病稳定后,才可到医院进行洗牙。这一方面是因为你自己的病情,另外也应避免传染他人。
3)口腔局部软硬组织炎症处于急性期的患者(急性坏死性牙龈炎除外)应该待急性期过后再洗牙,以避免炎症延血液播散;
4)患有牙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不易接受常规洗牙,以避免肿瘤扩散。
5)患有活动性心绞痛、半年内发作过的心肌梗塞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的患者不易接受常规洗牙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