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受了风寒怎么办 黄花菜黄酒汤治风寒腿痛
腿受了风寒怎么办 黄花菜黄酒汤治风寒腿痛
材料:黄酒100克、黄花菜60克、黄冰糖60克。
做法:将黄酒、黄花菜、黄冰糖加适量水煎煮成汤,每日服用2-3次。
功效:黄花菜性平味甘,归脾、肾经,能解毒消肿,黄酒能活血驱寒,痛经活络,黄冰糖能辅助治疗风寒猪症,三者合用,适用于风寒引起的各症状。
儿童感冒鼻塞流鼻涕怎么办
感冒分两种,流鼻涕的一般是风寒感冒,如果不流鼻涕,一般是风热感冒。
具体如下:
风寒感冒起病较急,发热,畏寒,甚至寒战,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烧重,但畏寒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黄痰粘稠,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干、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
风寒感冒其实只要想办法出汗就行。比如喝热茶吧,别太浓。还可以喝生姜汤。
宜进食藕粉、牛奶、稀饭、米汤、新鲜蔬菜和水果。
感冒时饮食要清淡。
室内空气要新鲜,注意通风。
防感冒“七饮”
1、葱白饮:大葱白100克,切碎煎汤,趁热饮。
2、姜茶饮: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
3、姜枣饮: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
4、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
5、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
6、桔皮饮:鲜桔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7、菊花饮: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如果孩子感冒的症状不算很严重,那么家长可以用白酒来给孩子擦身,这样做的目的不光是为了治疗疾病,同时还可以起到降低提问的作用,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发烧的孩子使用。如果用白酒擦身之后孩子体温还没有降低,那么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治疗腰腿痛的配方
药酒治疗腰腿痛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酒既能温通经脉,散寒祛风除湿,又能行酒中诸药之势,使之达于病所,而且服用方便,便于坚持,利于治疗。
治疗腰腿痛的药酒,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滋补肝肾,温肾壮阳,祛风散寒和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常用的配伍药物包括生地黄、附子、肉桂、肉苁蓉、牛膝、丹参、杜仲、续断、川芎、狗脊、枸杞子、桑寄生、独活、羌活、白花蛇、五加皮、海风藤、当归等。常用的药酒配方如下:
1、杜仲补骨脂酒。杜仲30克,补骨脂18克,苍术18克,鹿角霜18克,白酒1000毫升。
2、狗脊黑豆酒。狗脊150克,黑豆120克,白酒1000毫升。
3、伸筋草酒。伸筋草20克,牛膝15克,制川乌头12克,制草乌头6克,鸡矢藤9克,白酒500毫升。
4、加味地黄酒。熟地黄250克,红参50克,黄芪100克,当归30克,地龙30克,穿山甲片20克,田三七20克,白酒2000毫升。
5、首乌苡仁酒。生薏苡仁120克,制何首乌180克,白酒1000毫升。
6、杜仲丹参酒。杜仲30克,丹参30克,川芎20克,黄酒500毫升。
将各种药材放入盛酒器皿内,倒入适量的酒,密封2~4周,即可饮用。腰腿痛患者可每日饮用药酒50~100毫升
风寒感冒患者要多吃驱寒食品
感冒可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患者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预防风寒感冒的主要措施就是人们平时要多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感受风寒是风寒感冒的外因,因此治疗的首要任务就是驱寒。
风寒感冒的饮食疗法:
五神饮
将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切成粗末,与茶叶6克一同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后,与红糖30克搅拌,煮沸后趁热服下,服后盖被,如出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表寒、身痛重者,可适当配麻黄6克、桂枝9克,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
双白玉粥
粳米50克加水熬粥,沸腾后加入切片的半棵(主要用菜心和菜帮)大白菜、切段的大葱白20克和生姜10克,共煮至白菜、大葱变软,粥液黏稠时,起锅加食盐少许后食用。此粥可促进出汗,驱散寒气,又能调和胃气,使发汗而不伤正气,尤其适合老人。
豆腐火腿芥菜汤
豆腐100克切块或厚片,与50克火腿丝共用少量花生油微煸炒,加入1000克高汤、生姜10克煮沸,起锅前撒入芥菜30克、胡椒粉、香菜末,用食盐调味后趁热服用。感冒除了怕冷、身痛外,还往往伴有食欲不振,胃寒口淡,在前两汤基础上,此汤用芥菜、香菜、生姜和胡椒散寒,加以豆腐、火腿补中和胃,增进食欲,进一步加快人体调动自我恢复功能。
秋季感冒更猖狂
1、双白玉粥
粳米50克加水熬粥,沸腾后加入切片的半棵(主要用菜心和菜帮)大白菜、切段的大葱白20克和生姜10克,共煮至白菜、大葱变软,粥液黏稠时,起锅加食盐少许后食用。此粥可促进出汗,驱散寒气,又能调和胃气,使发汗而不伤正气,尤其适合老人服用。
2、豆腐火腿芥菜汤
豆腐100克切块或厚片,与50克火腿丝共用少量花生油微煸炒,加入1000克高汤、生姜10克煮沸,起锅前撒入芥菜30克、胡椒粉、香菜末,用食盐调味后趁热服用。感冒除了怕冷、身痛外,还往往伴有食欲不振,胃寒口淡,在前两汤基础上,此汤用芥菜、香菜、生姜和胡椒散寒,加以豆腐、火腿补中和胃,增进食欲,进一步加快人体调动自我恢复功能。
3、“五神饮”
将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切成粗末,与茶叶6克一同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后,与红糖30克搅拌,煮沸后趁热服下,服后盖被,如出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表寒、身痛重者,可适当配麻黄6克、桂枝9克,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
4、薄荷粥
薄荷15克煎取药汁候凉,取粳米6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汁及适量冰糖。稍温即服,得汗最佳。
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护胃作用。此汤饮对新感风热者最适宜。
5、桑菊薄荷饮
桑叶6克,菊花6克,薄荷3克,苦竹叶15克,蜂蜜少许,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服。桑叶清肺热;菊花疏散风热,明目平肝;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能迅速解除发热头痛等症状。有高血压或头痛、目糊之患者也较为适宜。
6、贝母沙参蒸雪梨
将雪梨1个去皮去核,把贝母6克、沙参10克、薄荷2克及冰糖适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内加水蒸熟,早晚分食,连吃数日。此汤润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儿童感冒后热病伤阴引起咽干咳嗽、肺热痰黄,或津伤口渴、大便燥结等症。
中医治疗感冒有哪些偏方
随着冬天脚步的到来,气温是一降再降天气变得寒冷起来。感冒患者也随着增加起来,不仅仅是许多的老年人和小朋友,一些成人也是感染上了风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虽然不会令我们的身体受到非常大的损伤,但是却会令我们怕冷、流鼻涕等等,非常的麻烦。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们迅速远离感冒呢?
感冒的种类
想要迅速远离感冒,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感冒的种类,这样才有利对症下药。感冒也是分很多中的,常见的分为四种,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也在其中:
1.常见的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一直流清鼻涕、非常的怕冷、全身关节痛、不发热或者发热情况比较轻;
2.常见的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一直流黄色并且粘稠的鼻涕一直高热出汗、舌苔也变成了浅黄色;
3.暑湿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头昏、胸闷、恶心、全身疲倦;
4.表寒里热感冒表现为恶寒发热、咳嗽、头痛、痰多并且为粘稠状。
治风寒感冒偏方
出现了感冒之后,除了使用药物治疗之外,一些民间的治感冒偏方也是非常有效的,例如葱白、姜汤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常见的治疗风寒感冒偏方有哪些?
常见的治风寒感冒偏方有哪些?
偏方一:
生姜+葱白+白萝卜+红糖,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咳嗽痰多。
偏方二:
紫苏叶+生姜+陈皮+红糖,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发烧。
偏方三:
荆芥+紫苏叶+生姜+红糖,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咽喉疼痛。
偏方四:
金银花+竹叶+桑叶+甘蔗+白糖+白萝卜,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咽喉疼痛。
偏方五:
桑叶+白菊花+竹叶+薄荷+淡豆豉,用水煎服,感冒、发烧。
偏方六:
紫苏叶+荆芥+山楂+冰糖,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全身疼。
治风寒感冒食疗偏方有哪些?
偏方一:
豆腐+火腿+生姜+芥菜,煮汤食用,主治感冒、驱寒、食欲不振。
偏方二:
粳米+葱+姜+大白菜,煮粥,主治感冒、驱寒
偏方三:
麻油+鸡蛋+姜末,煎炒,主治风寒感冒、咳嗽。
偏方四:
雪梨+花椒+冰糖,蒸煮,主治风寒感冒、咳嗽。
偏方五:
橘子,火烤,主治感冒、咳嗽痰多。
偏方六:
草鱼+生姜+米酒,煮汤食用,主治风寒感冒。
老寒腿的食疗方法
中医上常把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酸麻胀疼或沉重感,受寒时症状加重统称为“老寒腿”。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受累的关节以膝关节为主,常出现关节疼痛,有时伴有肿胀,上下楼或蹲立时疼痛加重,入冬后症状明显加重。那么老寒腿怎么治才能达到效果呢?
其实要了解老寒腿怎么治,首先要知道是它是由什么造成的。按中医的理论,老寒腿属痹证,而痹证大都是由于劳动之后,腠理疏张,汗出当风,或肾寒,或久卧湿地,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另外要知道老寒腿怎么治要知道老寒腿的几种症状,中医上把它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在选择中医食疗时可作参考。
热痹:关节疼痛,痛处有灼热感,或见红肿,疼不可触,关节不能活动,并有发热、口渴、烦闷不舒等全身症状。治法为清热通络,疏风化湿。
行痹:肢体表现为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以膝、踝、肘等大关节多见,或兼活动不利,初期伴有恶寒、发热症状。治法为祛风通络,散寒利湿。可选用蛇类、虫类等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食品,既可做菜,也可泡酒后饮用。
痛痹: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剧烈,遇寒更甚,得暖则减,关节屈伸不利,畏寒,局部有冷感。治法为散寒止痛,祛风除湿,可选用童子鳝鱼0.5千克,阴干,泡入1千克白酒中,1个月后即可饮用。每次饮酒50毫升,每天2次。
着痹:症候为肢体关节有重着、麻木的特点,痛点固定不移动,活动不便,可有下肢浮肿。治法为健脾燥湿,祛风散寒。薏仁、豆腐、芹菜、山药、扁豆等食物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肿胀症状。
着痹:症候为肢体关节有重着、麻木的特点,痛点固定不移动,活动不便,可有下肢浮肿。治法为健脾燥湿,祛风散寒。薏仁、豆腐、芹菜、山药、扁豆等食物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肿胀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肥胖、脱钙、维生素A和D缺乏与老寒腿的形成有关,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钙的摄入,特别是老人每日钙不少于1200mg,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含钙量高。胡萝卜、红辣椒、苹果、粗粮、绿色蔬菜等维生素A、B1、B6、B12、C和D含量高,可适当多摄入一些。
腿受了风寒如何去除 风寒腿痛能不能治好
能治好。
风寒入体导致血脉阻塞,血脉不通则痛,风寒侵入腿部则腿会有疼痛瘙痒等症状,只要祛除体内风寒之邪,就能治好风寒腿痛病症,但如果长期反复出现,而患者又置之不理,转成风湿性疾病,那么就得经过漫长的治疗了。
腿受寒了怎么办 腿受寒怎么办
1、选择一些有氧运动,例如瑜伽,或健身操在家进行。这样的运动同样有利于提高免疫力,排出体内寒气。人只有在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就要自我增强抵抗力,多运动,多接触阳光。
2、如果生活的环境湿气太重的话,是很容易寒气容易堆积的。同时如果不得已要经常居住在受潮的环境中的话,那么日常也要经常把棉被,等物品经常拿到太阳底下晒。
3、用手掌按摩上肢外侧,来回擦40次,直至皮肤感觉微热为止。双手食指中指微分开,手指间夹耳根向上来回擦30次,然后双手并合轻擦脸部,注意碰到眼部时要放轻。
4、敲胆经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症状,站立后收紧肌肉,凹陷处即为胆经位置,双手敲打至有痛感即可。
5、多泡脚,可以加些艾叶等中药来泡脚,最好睡前用温水泡脚还能改善睡眠。
治疗风寒感冒的食疗方有哪些
第一款:五神饮。将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切成粗末,与茶叶6克一同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后,与红糖30克搅拌,煮沸后趁热服下,服后盖被,如出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表寒、身痛重者,可适当配麻黄6克、桂枝9克,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借鉴自《本草汇言》
第二款:双白玉粥。粳米50克加水熬粥,沸腾后加入切片的半棵(主要用菜心和菜帮)大白菜、切段的大葱白20克和生姜10克,共煮至白菜、大葱变软,粥液黏稠时,起锅加食盐少许后食用。此粥可促进出汗,驱散寒气,又能调和胃气,使发汗而不伤正气,尤其适合老人。(借鉴自《颜氏验方》
第三款:豆腐火腿芥菜汤。豆腐100克切块或厚片,与50克火腿丝共用少量花生油微煸炒,加入1000克高汤、生姜10克煮沸,起锅前撒入芥菜30克、胡椒粉、香菜末,用食盐调味后趁热服用。感冒除了怕冷、身痛外,还往往伴有食欲不振,胃寒口淡,在前两汤基础上,此汤用芥菜、香菜、生姜和胡椒散寒,加以豆腐、火腿补中和胃,增进食欲,进一步加快人体调动自我恢复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感冒也可是风热感冒,其症状与风寒感冒完全不同,患者可见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的情况,此时千万不要当成风寒感冒来治疗。
老寒腿的食疗方法
老寒腿是一种风湿性关节炎,它给人带来行动上的不便。很多人都想知道老寒腿怎么治。但是碍于现代医学的局限,很多人对于老寒腿怎么治有所怀疑。中医上认为,通过食疗能够治疗长久以来困恼着你的老寒腿之症。
中医上常把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酸麻胀疼或沉重感,受寒时症状加重统称为“老寒腿”。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受累的关节以膝关节为主,常出现关节疼痛,有时伴有肿胀,上下楼或蹲立时疼痛加重,入冬后症状明显加重。那么老寒腿怎么治才能达到效果呢?
其实要了解老寒腿怎么治,首先要知道是它是由什么造成的。按中医的理论,老寒腿属痹证,而痹证大都是由于劳动之后,腠理疏张,汗出当风,或肾寒,或久卧湿地,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另外要知道老寒腿怎么治要知道老寒腿的几种症状,中医上把它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在选择中医食疗时可作参考。
热痹:关节疼痛,痛处有灼热感,或见红肿,疼不可触,关节不能活动,并有发热、口渴、烦闷不舒等全身症状。治法为清热通络,疏风化湿。
行痹:肢体表现为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以膝、踝、肘等大关节多见,或兼活动不利,初期伴有恶寒、发热症状。治法为祛风通络,散寒利湿。可选用蛇类、虫类等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食品,既可做菜,也可泡酒后饮用。
痛痹: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剧烈,遇寒更甚,得暖则减,关节屈伸不利,畏寒,局部有冷感。治法为散寒止痛,祛风除湿,可选用童子鳝鱼0.5千克,阴干,泡入1千克白酒中,1个月后即可饮用。每次饮酒50毫升,每天2次。
着痹:症候为肢体关节有重着、麻木的特点,痛点固定不移动,活动不便,可有下肢浮肿。治法为健脾燥湿,祛风散寒。薏仁、豆腐、芹菜、山药、扁豆等食物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肿胀症状。
着痹:症候为肢体关节有重着、麻木的特点,痛点固定不移动,活动不便,可有下肢浮肿。治法为健脾燥湿,祛风散寒。薏仁、豆腐、芹菜、山药、扁豆等食物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肿胀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肥胖、脱钙、维生素A和D缺乏与老寒腿的形成有关,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钙的摄入,特别是老人每日钙不少于1200mg,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含钙量高。胡萝卜、红辣椒、苹果、粗粮、绿色蔬菜等维生素A、B1、B6、B12、C和D含量高,可适当多摄入一些。
不同野山药食用疗法大普及
野山药,别名穿山龙、地龙骨、鸡骨头、龙萆。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走,栓皮呈片状脱落,断面黄色。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野山药的功效以及食用方法。
一、野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穿山龙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以根状茎入药,穿山龙别名穿龙薯蓣、野山药、串地龙、地龙骨、鸡骨头,穿山龙有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的功效,穿山龙主治腰腿疼痛、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
野山药效果图
二、野山药的食用方法
1、野山药肩凝汤
功效:调和营卫,活血止痛。主治正气不足,营卫失和,感受外在的风寒湿邪,袭于经脉,留而不去而致。
2、九龙根酒
功效:主治颈肩腰腿痛。
3、野山药狗骨胶酒
功效:散寒镇痛,活血祛风,强筋壮骨。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禁忌:急性充血、炎症禁用。肺心病、肺结核、孕妇、胃切除、有溶血病史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