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辩证治疗浅表性胃炎方法
怎么辩证治疗浅表性胃炎方法
浅表性胃炎的症状有很多,其中上腹痛约占85%,但多不规律,且与饮食无关;因胃酸缺乏、胃内发酵产气等因素导致的嗳气(打嗝)约占50%,因食物滞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等导致的腹胀占70%,大多数患者有便秘症状,腹泻相对较少。浅表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阳性体征。
对因和对症治疗并重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主要适用于伴有胃黏膜糜烂、萎缩及肠化生、异型增生者,伴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及伴有胃癌家族史者。推荐应用3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理想方案应是:联合用药,疗程7~10日,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达到或超过90%,不易产生耐药性。其费用低廉,效果持久,不易复发。现主要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如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可以部分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胃肠动力药可以控制和改善胆汁反流的药物,此类药物均有促进胃排空、防止反流的作用。
积极治疗慢性感染灶
慢性浅表性胃炎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果治疗不当或不注意生活调理,可以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而致胃癌发生,后果严重,故应引起重视。预防要从生活、饮食上做起,避免和祛除各种致病因素。急性胃炎早治疗,以防病情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浅表性胃炎。忌用或少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利血平、甲苯磺丁脲、激素等。如果必须应用这些药物,一定要饭后服用,或者同时服用抗酸剂及胃黏膜保护药,以防止对胃黏膜的损害。积极治疗口腔、鼻腔、咽部慢性感染灶,以防局部感染灶细菌或其毒素长期吞食,造成胃黏膜炎症。积极治疗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全身性疾病,如肝、胆、胰、心、肾疾病及内分泌病变等。
浅表性胃炎的六大注意事项
一、浅表性胃炎的日常保健
1、生活有规律,心情乐观,戒烟忌酒,切勿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
2、少食多餐,避免难消化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咖啡、辛辣之物。
3、有胃闷胀、泛酸、嗳气者,宜用吗丁啉或胃复安,饭前半小时服用。
4、有胃部胀痛者,可用解疼剂或其他有止痛作用的胃药。
5、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有极少数人恶变胃癌,因此每年须进行一次胃镜复查。
治疗浅表性胃炎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用于保护胃粘膜,一类用于消除损害胃粘膜的因素。
二、浅表性胃炎的注意事项
1、对于急性胃炎,应及早彻底治疗,以防病情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浅表性胃炎。
2、忌用或少用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利血平、甲苯磺丁脲、激素等。如果必须应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饭后服用,或者同时服用抗酸剂及胃粘膜保护药,以防止对胃粘膜的损害。
3、积极治疗口腔、鼻腔、咽部慢性感染灶,以防局部感染灶细菌或其毒素长期吞食,造成胃粘膜炎症。
4、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规律有节,定时定量,切忌过饥过饱、暴饮暴食。同时避免浓茶、咖啡、香料、粗糙生硬食物摄入,戒烟戒酒,以防损伤胃粘膜。
5、避免精神紧张、心情忧郁及过度疲劳,宜生活有节、劳逸结合、情绪乐观,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强胃肠运动功能。
6、积极治疗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全身性疾病,如肝、胆、胰、心、肾疾病及内分泌病变等。
得了浅表性胃炎的朋友应该多注意做好保健工作,要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方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是很常见的慢性胃炎。那么慢性浅表性胃炎该如何治疗呢?中医给大家介绍几种治疗方子,一起来看看有哪些。
(1)胃炎冲剂:铁树叶、蒲公英、苏梗、白芍、甘草、制香附,水煎浓缩,制成冲剂。治疗浅表性胃炎。
(2)莱菔子15g,水煎,送服木香面4.5g。治慢性胃炎之食积胃痛。
(3)胃炎煎剂:党参、白术、茯苓、丹参、香附、高良姜、甘草、青黛。水煎服,日1剂。治疗浅表性胃炎。
(4)苡仁30g,制附子15g。研末贮存,每服1.5g。治胃寒痛。
(5)荔枝核,烧焦,每3g加木香0.5g。共为细末,热汤调下。治慢性胃炎之胃寒气滞疼痛。
(6)百合30g,丹参20g。水煎,空腹服。治虚热胃痛。
(7)百合30g,乌药9g,元胡9g。水煎服。治虚热胃痛。
(8)姜黄18g,炒香附15g。共研末,每服2~3g。治慢性胃炎之气滞胃痛。
(9)黑香附12g,砂仁3g,甘草3g。共为细末,每服2~3g,治气痛。
(10)五灵脂(烧烟尽),研细末,每服6至9g,开水送下。可治慢性胃炎之胃痛。
浅表性胃炎怎么治疗
(1)胃炎冲剂:铁树叶、蒲公英、苏梗、白芍、甘草、制香附,水煎浓缩,制成冲剂。治疗浅表性胃炎。
(2)莱菔子15g,水煎,送服木香面4.5g。治慢性胃炎之食积胃痛。
(3)胃炎煎剂:党参、白术、茯苓、丹参、香附、高良姜、甘草、青黛。水煎服,日1剂。治疗浅表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的治疗方法
三种治疗方法:
1、消除炎症,保护黏膜 “舒胃益气疗法”采用山药、肉桂、干荷叶等入药,这类药物不仅可以消除胃〔食道〕粘膜的炎症,祛腐生肌,还可以保护胃〔食道〕的粘膜免受刺激和损伤;
2、诸药并用,增强黏膜抗病力 诸药合用共同起到健脾和胃,温肾助阳,清瘀化腐,调整胃肠功能,消除粘膜炎症,保护粘膜,增强粘膜抗病能力的作用,从明显上治疗浅表性胃炎。
3、改善消化道,调理神经功能“舒胃益气疗法”妙用砂仁、白芨、败酱、佛掌芋、金铃子等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具有较强改善消化道内环境,促进有益菌生长,调节神经肌肉的功能,同时可有效改善和消除胃脘胀痛,食欲不佳,打嗝,气往上行,泛酸,烧灼感,噪杂感等症;
温馨提示:浅表性胃炎,应选择正规医院,对症治疗,如果您有了浅表性胃炎,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不要延误病情,导致疾病进一步的发展恶化,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治疗浅表性胃炎的食疗方
食疗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天然药物与日常食物,尤其是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按一定配伍规则合理配制,烹制成既美味可口,又有一定疗效和养生作用的特殊膳食。其药性、食性兼而取之,二者相辅相成地发挥着药物和食物综合作用。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上多有食欲不振、纳少等消化不良症状,且该病反复发作,长期服药又极易败伤胃气,因而施用药膳治疗该病尤为适宜,不仅可以祛病疗疾,而且可收“淡食以养胃”之功,一举两得。慢性浅表性胃炎常用药膳疗法有如下几种:
(1)白术猪肚粥:
白术30g,猪肚1只,粳米60g,生姜少许。
煎服法:将猪肚洗净切成小片,同白术、生姜加水1000ml,煎煮取汁约600ml,再加粳米同煮成粥,早晚2次分服。
适应症: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脘腹作胀、大便滞下等症。
(2)豆蔻馒头:
白豆蔻15g,面粉1000g,酵母50g。
烹制:将白豆蔻研为细末,待面粉发酵后,一起加入制成馒头。
适应症:脾胃气滞的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或胃脘冷痛,恶心呕吐等。
(3)曲末粥:
神曲10~15g,粳米30~60g。
煎服法:先将神曲捣碎,加水2000ml,煎至1000ml取汁,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分早晚2次温服。
适应症: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食积难消、嗳腐吞酸、脘闷腹胀等症。
(4)陈皮鸡:
陈皮20g,香附15g,鸡肉60g,葱白10茎,生姜6g,调味品适量。
烹制:①择嫩公鸡肉洗净,切小块备用。②将陈皮洗净,醋炒香附,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 0ml,将生姜切如米粒状,葱白切碎。③将鸡肉先用热油锅炒。兑入药汁,加适量清水;先以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焖至药汁干涸;放姜粒、葱白、料酒、味精、酱油,炒拌而成。以佛手酒50ml送服,日一次,连吃3~5日。
适应症: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肠胃气滞证,症见脘胁胀痛、食少不化、嗳气、恶心、舌苔白腻。
(5)甘松粥:
甘松5g,粳米50g。
煎服法:先煎甘松取汁,另将粳米煮成稀粥后,入甘松汁,稍煮一、二沸即可。分早晚二次空腹服。
适应症:适用于气闷胸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胃寒呃逆、呕吐诸症。
(6)玉竹粥:
鲜玉竹30~60g,粳米60g,冰糖少许。
煎服法:先将鲜玉竹洗净,除去根须、切碎,加水1000ml,煎取浓汁约500ml,再加入粳米煮为稀粥,和入少许冰糖即可,每日分~4次分服。
适应症:适用于胃火炽盛或阴虚内热消谷善饥之胃炎患者。
(7)石斛花生:
鲜石斛30g,花生仁50g。
烹制:先用石斛煎水,再加入花生同煮,至花生熟,水焖干为度,平时嚼服花生。
适应症:胃阴不足的胃脘灼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
(8)玉竹焖鸭:
玉竹50g,沙参50g,老鸭1只,生姜、大葱、味精、食盐等调味品各适量。
烹制:①将老鸭宰杀后,除去毛和内脏,洗净,放砂锅内;将沙参,玉竹放入,加清水适量。②先以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焖煮1小时以上,至鸭肉扒烂为止。③去药渣,放入调味品,再烧汤。④温服,吃肉喝汤及佐餐食物。
适应症:慢性胃炎之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
(9)椒面饼:
蜀椒6g,白面粉60g,葱白2茎。
烹制:①将蜀椒去闭口者,去椒目,焙干研末,与面粉拌和,加水揉成小饼状。②将水烧沸,下椒面饼,煮熟后,放入葱白,并加味精、香油、精盐等调味。吃面饼喝汤。
适应症:适用于寒凝气滞之胃脘冷痛、胀闷不舒、食欲不振等症。
浅表性胃炎为何那么的难治愈呢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该病是指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其发病原因不一,可因嗜酒、喝浓咖啡,或因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
很多浅表性胃炎患者有过这样的体会,生气、紧张、焦虑会加重胃病,这是因为这些负性情绪会导致胃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胃平滑肌紧张、胃的蠕动受到影响、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过量分泌,使胃粘膜受到损伤,所以患者会感觉到胃部很不舒服。
许多浅表性胃炎患者之所以久治不愈是因为同时伴有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只要治疗好了胃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它胃病就会自然康复,胃病患者如果感觉不仅胃部不舒服,而且睡眠、精神状态等也不好,那十有八九可以判断患有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需要说明的是胃植物神经紊乱(即胃神经官能症)是功能性疾病,仪器检查不出,容易被很多医生和患者忽视,有的患者想不通,有的医生也想不通,所以很多医生不知道从这方面用药,而耽误了病人,导致久治不愈。以上便是浅表性胃炎治疗而不愈的原因。
浅表性胃炎由于其形成原因复杂,病因多样化,浅表性胃炎又通常会伴有胃功能紊乱的情况,所以治疗起来很是棘手,病情反复。患者们不能因为病情反复,难以根治就心情烦躁甚至是对浅表性胃炎不管不问,而是应该认识到治疗浅表性胃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浅表性胃炎为何久治不愈
很多人患上浅表性胃炎后总是久治不愈,或者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感觉有所好转,但总是反反复复,不能根治。其实浅表性胃炎难以完全根治是有原因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浅表性胃炎这么难顽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该病是指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其发病原因不一,可因嗜酒、喝浓咖啡,或因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
很多浅表性胃炎患者有过这样的体会,生气、紧张、焦虑会加重胃病,这是因为这些负性情绪会导致胃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胃平滑肌紧张、胃的蠕动受到影响、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过量分泌,使胃粘膜受到损伤,所以患者会感觉到胃部很不舒服。
许多浅表性胃炎患者之所以久治不愈是因为同时伴有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只要治疗好了胃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它胃病就会自然康复,胃病患者如果感觉不仅胃部不舒服,而且睡眠、精神状态等也不好,那十有八九可以判断患有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需要说明的是胃植物神经紊乱(即胃神经官能症)是功能性疾病,仪器检查不出,容易被很多医生和患者忽视,有的患者想不通,有的医生也想不通,所以很多医生不知道从这方面用药,而耽误了病人,导致久治不愈。以上便是浅表性胃炎治疗而不愈的原因。
浅表性胃炎由于其形成原因复杂,病因多样化,浅表性胃炎又通常会伴有胃功能紊乱的情况,所以治疗起来很是棘手,病情反复。患者们不能因为病情反复,难以根治就心情烦躁甚至是对浅表性胃炎不管不问,而是应该认识到治疗浅表性胃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浅表性胃炎该如何护理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朋友都被浅表性胃炎这种疾病所困扰着,严重的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其实导致浅表性胃炎的因素有很多,治疗浅表性胃炎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有很多,并且对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护理工作。那浅表性胃炎患者该如何进行护理呢?
1、多喝热茶:
炎热的夏天,孩子们比较喜欢喝冰箱里的冰水或凉的饮料。突然的温度变化是会加重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所以夏天最好喝热茶水。
2、春天控制外出:
春暖花开,很多家庭喜欢在春天组织春游。如果孩子对花粉过敏,最好等到花粉少了之后再出去玩。这属于回避疗法,就是回避孩子接触到可能会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源。
3、用生理盐水洗涤鼻孔:
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孩子比较容易挖鼻孔或是擤鼻涕。这时最好用生理盐水清洁鼻孔。生理盐水可以事先的加热到跟体温差不多的温度。在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之前做效果更好。
4、减少室内外的温差:
人们喜欢家里夏天凉爽,冬天温暖。但是这会导致室内外温差加大。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孩子对于温差是比较敏感的,从外面回到家里,或者从家里走到外面都是有可能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所以最好调节室温,不要让室内外温差过大。冬天最合适的室内温度是18℃。
关于浅表性胃炎的护理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总体上来说,就是大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预防这种疾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不要吃一些伤害胃的食物,这样的话患者一定可以早日的恢复健康的。
附子理中丸治疗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肝胃不和、食滞胃脘,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等症状。那么附子理中丸能治疗胃炎吗?
附子理中丸的主要成分有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因此,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从这里可以看到,附子理中丸正是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成药,同时根据大量临床使用,发现附子理中丸治疗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
使用中医治疗浅表性胃炎是临床治疗浅表性胃炎的首选,没有西药对胃黏膜的刺激,没有药物依赖性,从五脏六腑同步调理,效果好,绿色安全没有副作用,达到治愈的目的,而附子理中丸更是当中的首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时应该遵医嘱,切不可自行调整药物用量,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为了您的健康,请在您的主治医生或者指导药师的指导下按疗程服用,并且同时随时接受随访,以便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您的用药情况,若期间有任何疑问或者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