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分期是怎样的
肾功能衰竭分期是怎样的
1、肾储备功能降低期
肾脏拥有强大的代偿储备能力,在这一阶段,肾功能的破坏尚不严重,因此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此时的肾储备功能已经开始降低,在受到感染的时候,内环境会出现紊乱。
2、肾功能不全期
这一时期的肾功能已经遭到了实质性的破坏,肾脏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这样就会出现夜尿、多尿、贫血等一些列症状,不过症状都比较轻。
3、肾功能衰竭期
这时候的肾脏内生肌酐清除率已经降低到了正常的20%-25%,临床表现已经很明显了。比如较重的氮质血症、酸中毒、低钙血症、严重贫血、多尿、夜尿等。
4、尿毒症期
这个时期的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值20%以下,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另外还伴有多系统功能障碍,临床上会表现出所有的尿毒症重度的症状。
肾衰竭的原因
肾衰竭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好好的人会出现肾衰竭的状况,针对大家关注的肾衰竭问题我们专门为大家讲讲,希望下面的内容能解决大家的疑惑,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尽早摆脱疾病的困扰。
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肾衰竭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通常是因肾脏血流供应不足(如刮伤或烧伤)、肾脏因某种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损或是受到毒物的伤害,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产生。
慢性肾衰竭因为长期的肾脏病变,随著时间及疾病的进行,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肾衰竭的发生。肾衰竭是由其它的疾病而造成的,尤其是多种慢性肾病是造成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各种的慢性肾脏疾病都可以导致患者的肾功能衰退,最终发展成肾衰竭。
肾功能衰竭的症状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衰临床表现为少尿型急性肾小管坏死。分3期:
①少尿期。尿量减少致使发生高钾血症、水中毒(浮肿严重、血压升高、肺水肿或脑水肿)、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症症状。高钾血症及水中毒为主要死因。
②多尿期。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修复后尿量渐增多,使血钾、血钠下降,持续多尿患者可死于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③恢复期。多尿期后尿量减至正常,血Bun、肌酐(Scr)及电解质均恢复正常水平,但肾小管功能及结构恢复正常尚需3~6个月。未能恢复者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非少尿型虽尿量不少,但血Bun,Scr逐日升高并出现中毒症状,因肾损伤轻,故预后良好。
急性肾衰起病急骤,B超示两肾增大,尿比重<1.015,尿渗压<400mOsm/kg及尿钠>40mmol/L可助诊断。不同病因所致急性肾衰根据其原病固有的症状和体征亦可作出诊断。凡不能确定病因和治疗方案者应尽早作肾活检。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表现
1肾功能代偿期:正常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每分钟120毫升。此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30-60毫升/分,肾单位减少约20%-25%。此时肾贮备能力虽已丧失,但对于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能力尚好,故临床上无特殊表现,血肌酶及血尿素氮通常正常或有时轻度升高。
2。氮质血症期:此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25毫升/分钟,肾单位减少50%-70%,肾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夜尿或多尿,不同程度的贫血,常有氮质血症,血肌酐、尿素氮增高。临床可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及全身轻度不适等。此期如忽视肾功能保护或机体额外负荷,如严重呕吐、腹泻、致血容量不足、严重感染及使用肾毒性約物等,均可致肾功能迅速减退而衰竭。
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每分钟10-15毫升时,肾单位减少约70%-90%,肾功能严重受损,不能维持机体内的代谢及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不可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以致血肌酐、尿素氮显著升高,尿浓缩稀释功能障碍,酸中毒,水钠潴留,低钙,高磷,高钾等平衡失调表现。可有明显贫血及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也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如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等。
4。尿毒症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每分钟10毫升-15毫升以下,肾单位减少90%以上,此期就是慢性肾衰晚期,上述肾衰的临床症状更加明显,表现为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如胃肠道、神经系统、心血管、造血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代谢系统严重失衡。临床可表现为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血压增高、心慌、胸闷、不能平卧、呼吸困难、严重贫血、抽搐,严重者昏迷,常有高血钾、低钠血症、低钙、高磷血症。此期需要依靠透析维持生命。常可因高血钾、脑水肿、肺水肿、心功能衰竭而突然死亡。
急性肾功能衰竭过程常分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过程常分期:
1.少尿期
主要表现为尿量骤减或逐渐减少,进行性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水中毒和钠潴留、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以及尿毒症症状,检验技士考试中最常涉及的也就是这部分内容。
2.多尿期
多尿期肾功能已有恢复,但并不完全,不能充分地排出血中的氮质代谢废物钾和磷,血中上述物质仍可继续上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恢复期
多尿期过后,肾功能已显著改善,尿量逐渐恢复正常。血肌酐、尿素氮此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但肾小管尚有轻度障碍。
要如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影响着我们全身很多的器官,如果肾衰竭,那么对于人体来说是毁灭性的。或许大家是都听过肾衰竭的,但是知道慢性肾功能衰竭吗,急性肾功能衰竭又是什么,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又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肾功能衰竭是指肾脏的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并且肾衰竭又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肾功能衰竭系因多种疾病致使两肾在短时间内丧失排泄功能,简称急性肾衰。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病发展至晚期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证。
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为4期
①如果只是肾脏的储备功能下降的话,病患是没有症状的。
只是肾脏的储备功能下降的话,病患是没有症状的
②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③肾功能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患者有乏力,食欲不振和贫血。
④尿毒症阶段,有尿毒症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又被称之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就是指因为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肾脏实质性的损伤而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
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
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
肾功能衰竭饮食
1、优质蛋白饮食:富含人体所需氨基酸的蛋白质是预防以及缓解肾功能衰竭的主要饮食之一,这些优质蛋白食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则有花生、豆类及其制品入豆腐、豆浆等。肾病患者优质蛋白的摄入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和治疗的情况酌情增减,一般情况下急性肾功能衰竭优质蛋白摄入一天不超过30g。
2、高热量饮食:肾功能衰竭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热量摄入,是因为足够的热量才能减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使低蛋白饮食的氮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缓解肾功能衰竭症状。高热量饮食常见食物有甜薯、芋头、马铃薯、莲藕粉等。
3、控制钠、钾、磷饮食: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都伴有高血压症状,如果体内钠离子过多,会加重肾衰竭情况。另外,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无法正常工作,过多的钾离子摄入会引起严重的心脏传导和收缩异常,而过多的磷离子摄入则会导致骨胳病变。所以肾功能衰竭患者日常饮食要少吃腌制食品、汽水、可乐、动物内脏等食物。
肾功能衰竭的饮食
1、限制水份:若排出的尿量减少,经口进入的液体滞留在体内,造成身体浮肿、血压升高、甚至于肺水肿,此时,必须限制每天的液体摄入量,通常经口摄入的液体量大约等于全日排尿量加500cc为宜。
2、优质低蛋白饮食:对慢性肾衰患者提倡优质蛋白饮食,即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据患者的肌酐清除率加以调整。通常建议蛋白质摄取量为每公斤体重0.6公克,例如体重为50公斤,则每天蛋白质摄取应控制为30克。同时在蛋白质摄取量严格限制下,必须慎选蛋白质来源,才能充分被人体利用,建议至少每日允许量的2/3由高品质的蛋白质供应。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如花生、豆类及制品:豆腐、豆腐干、豆浆、豆皮等慎用。
3、低盐饮食:
慢性肾衰患者80%同时伴有高血压,当肾功能不全时,无法将体内过多的钠离子排出,造成高血压、水肿、腹水、肺积水,增加心脏负担,日久易导致心衰竭。钠盐摄入过多可致钠水潴留,不仅可加重水肿,而且可加重高血压。因此,一定要限制钠的摄入,根据病情可将钠盐摄入量限制在2~3g/d,同时禁食腌制食品等,食盐、酱油、味素、蕃茄酱、沙茶酱等含有大量的钠,加工及腌制罐头含钠量也不少,因此日常生活尽量选用天然食品,烹调上可多利用白糖、白醋、葱、姜、蒜、五香、肉桂、花椒、香菜等使食物有其它风味,增加食物可口性。
4、限制磷离子:磷的主要功能是强化骨胳,几乎所有食物都含有磷,肾衰竭患者由于肾脏无法正常工作,多余磷堆积血液中,造成高血磷,可导致皮肤搔痒及骨胳病变。通常医师会开给氢气化铝或碳酸钙片,此二者均为磷结合剂,可与食物中的磷结合,使之由粪便中排出。除服用磷结合剂外,对于含磷较高的食物如奶制品、汽水、可乐、酵母、内脏类、干豆类、全榖类(糙米、全麦面包)、蛋类、小鱼干等也应谨慎避免多食。慢性肾衰高尿酸血症,饮食中应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如牛奶、蛋黄、动物内脏、骨髓、海产品等。
5、限制钾离子:
肾功能不好时,可能无法有效除去多余的钾,血钾太高会引起严重的心脏传导和收缩异常,甚至死亡。钾的摄入,只要尿量大于1000ml一般无须限制,血钾高时,应少选用钾离子含量高的疏菜水果。如紫菜、冬笋、菠菜、雪里红、玉米面、香菇、花菜、菠菜、空心菜、竹笋、胡萝卜、芥菜、蕃石榴、枇杷、硬柿、橘子、香蕉、桂圆等;其它如咖啡、浓茶、鸡精、牛精、人参精、浓肉汤、薄盐酱油、无盐酱油、半盐、代盐等钾含量亦高。
尿毒症引发头昏要做什么检查
头昏不止是患者身体亚将康的表现,还有可能是尿毒症,因为尿毒症是引发头昏的病因之一,此类患者就医要做的检查如下:
体格检查
多数血压高、贫血貌或面色黝黑,颜面部或下肢浮肿。可有精神神志异常、全身或局部出血、呼吸浅快或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肺部干湿性罗音、心界扩大、胸膜或心包摩擦音、心率或心律改变、肝肿大及腹水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尿比重下降或固定,尿蛋白阳性,有不同程度血尿和管型。
血常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部分病人血三系细胞减少。
生化检查、核医学(ECT):美国肾病医学质量指导:GFR90ml/min以上,肾功能正常;GFR90—60ml/min,肾功能轻度下降;GFR60—30ml/min,肾功能中度下降;GFR30—15ml/min,肾功能重度下降;GFR15ml/min以下,肾衰竭。
国内慢性肾衰竭分期:GFR50~80ml/min,血尿素氮、肌酐正常,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GFR50~25ml/min,血肌酐186~442μmol/L,尿素氮超过7.1mmol/L,为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GFR25~10ml/min,血肌酐451~707μmol/L,尿素氮17.9~28.6m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GFR小于10ml/min,血肌酐高于707μmol/L,尿素氮28.6mmol/L以上,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肾功能衰竭时,常伴有低钙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