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跟芡实哪种祛湿好
茯苓跟芡实哪种祛湿好
两者功效不一样,需要具体辩证使用。
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经、脾经、肺经、肾经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芡实性平,味甘、涩,入脾经、肾经,具有补脾止泻、利湿健中的功效,两者功效不一样,需要具体辩证使用,日常可以适量食用做养生食疗,若是疾病治疗则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盆腔炎附件炎吃什么药效果好 土茯苓猪肉汤
功效:健脾补肾,解毒祛湿。
材料:土茯苓50克,芡实30克,金樱子15克,石菖蒲12克,猪瘦肉
100克,盐少许。
做法:将猪瘦肉洗净后,切成小块,与土茯苓、芡实、金樱子、石菖蒲一同放入锅中,加水慢火煲汤,直至猪肉熟烂后,加入少量盐调味,饮汤食肉。
芡实加什么祛湿效果强 芡实茯苓粥
原料
芡实、茯苓、粳米、大米。
1、将芡实、茯苓磨成粉状,用温水调成糊状;
2、将粳米清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
3、将粳米倒入锅中,加入冷水,用大火煮开;
4、将芡实茯苓粉倒入锅中,搅拌均匀;
5、用小火煮20分钟,待大米煮成粥时,放盐调味,即可食用。
祛湿芡实需要炒吗 芡实茯苓粥
材料:芡实、茯苓、大米、盐。
1、将芡实、茯苓磨成粉末状。
2、加入温水将芡实、茯苓冲成糊状物。
3、大米淘洗干净后浸泡2个小时。
4、将大米倒入锅中熬煮。
5、煮开后加入芡实、茯苓粉。
6、搅拌均匀。
7、米粒煮烂后加入适量食盐调味。
8、盛出食用。
祛湿芡实茯苓用炒熟吗
炒熟更好。
芡实茯苓都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本身就有去湿气的作用,一般直接煮熟就可以了,不用炒熟后再煮,不过芡实中含有较多的淀粉、膳食纤维,不好消化,先炒熟后再煮能够加快食物软化的速度,吃后也更易消化吸收,而且炒过芡实茯苓略有香气,性偏温,增强了补脾胃的功效,对脾胃不好且湿气重的人食用效果更佳。
茯苓芡实薏米红豆水的功效与作用 养胃祛湿
茯苓、芡实、薏米、红豆都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因为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食欲不振、便溏泄泻、久泻不止等症状来说,都可以适当地喝一些茯苓芡实薏米红豆水,来起到养胃祛湿的作用。
鸡头米煮多久能熟 芡实怎么吃祛湿最好
芡实可以煮成粥或者煎汤服用来祛湿,但是单纯用芡实的祛湿效果有限,建议搭配白术、茯苓、白扁豆、薏米等具有健脾除湿功效的食材、药材一起用,祛湿的效果会更好。
食材:芡实、茯苓各15克,大米一杯,水1200毫升。
做法:
1.将芡实、茯苓、粳米洗净,放入电压力锅中。
2.加入水,盖上锅盖,煮1小时。
3.出锅后加入适量的盐,放温后即可食用。
白术搭配什么祛湿
想要白术祛湿效果好,那么可以将其与具有祛湿作用的中药材一起吃,比如莲子、茯苓、芡实、山药、赤小豆、白扁豆以及薏米等,一起搭配。
因为白术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苍术醇、白术内酯等成分,适量进行服用具有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适量进行服用具有一定健脾祛湿的效果,但如果想健脾胃祛湿效果更好的话,可以将其搭配莲子、茯苓、芡实、山药、赤小豆、薏米、白扁豆等都是不错的。
芡实和茯苓祛湿的区别 芡实茯苓祛湿的禁忌
茯苓有利水渗湿的功效,芡实能够健脾除湿,肾虚多尿者食用会加重病情。
茯苓和芡实里面都含有大量的淀粉,糖尿患者食用容易引起血糖上升。
芡实有收敛的作用,便秘患者食用会加重病情,所以不宜食用茯苓芡实粥。
虽然芡实茯苓一起煮粥可有利水除湿、健脾止泻、补肾固精、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但也不能过量,否则反而会引发肠胃不适等健康问题。
芡实和茯苓祛湿的区别
祛湿区别并不大。
从中医上来看,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经、脾经、肺经、肾经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芡实性平,味甘、涩,入脾经、肾经,具有补脾止泻、利湿健中的功效,可按两者功效不一样,如日常用于祛湿使用的话,对于正常人来说区别并不大,但从食用口感来说,茯苓的味道比芡实好吃些,长期祛湿食用茯苓更容易接受些。
炒芡实祛湿的注意事项
1.适量食用。炒芡实较难消化,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2.配伍使用。炒芡实有一定的祛湿效果,配伍白术、茯苓等药材同服,健脾除湿的效果更好。
3.坚持食用。用炒芡实祛湿,要讲究疗程服药,坚持短期适量食用才能看到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