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益气的中药有哪些 芡实补脾止泻
补脾益气的中药有哪些 芡实补脾止泻
芡实别名鸡头米,鸡头,刺莲蓬头,其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有补脾止泻,固肾摄精,祛湿止带的功效。常用于脾虚湿盛,久泻不愈,此外,也可用于带下,遗精滑精等症,芡实与莲子功效相似,而除湿效果更好一些。
适宜人群:脾虚湿盛,久泻不愈者;脾肾两虚所致带下清稀或湿热带下黄稠者;肾虚精关不固,腰膝酸软,遗精滑精者。
不宜人群:多食不易消化;食滞不化者不宜多吃。
吃法:
芡实30克,茯苓10克,粳米100克。
将芡实和茯苓捣碎;粳米淘洗干净;锅中倒入适量水,加入芡实,茯苓煮软,再加入粳米,煮至粥成。每日早晚温热食用。
此粥有健脾祛湿,利水涩肠的功效,煮至脾虚久泻或久痢症。
夏季养生吃什么中药
1、夏季养生吃什么中药: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2、夏季养生吃什么中药:白术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3、夏季养生吃什么中药: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4、夏季养生吃什么中药:麦冬
麦冬又称麦门冬、寸麦冬等,它是一味传统中药,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主治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对于因热扰心、伤及气阴以及心阴不足的人来说最适合服用,可养心阴、胃阴,去燥热,缓解口干舌燥、心烦不眠等症状。
5、夏季养生吃什么中药:芡实
夏季很多人贪凉,容易伤脾胃,中医认为,芡实最益脾胃,此时吃些芡实做的甜品或粥最好。《神农本草经》记载芡实“补中除爆疾,益精气”,认为具有良好的补肾补精收摄作用。《本草从新》亦云:“芡实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
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芡实的最佳搭配要数银耳、莲子、山药、白扁豆等,炖锅冰糖银耳芡实羹很不错。吃芡实要细嚼慢咽,一次不要吃太多。
山药薏米芡实粥的功效与作用 祛湿利水
薏米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有较好的保健养生效果,薏米入药有健脾、利尿、清热的功效,而芡实有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常用于脾虚久泻、带下等症状。山药和芡实、薏米熬粥,除了健脾益胃外,还能祛湿利水,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芡实粉的说明
芡实,又名鸡头米、鸡头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产于湖南、江苏、湖北、安徽等地,为健脾益肾佳品。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涩、平,入脾、肾、心经,有补脾止泻、固肾涩精之功,本品甘能补脾、涩能止泄,故对肾虚遗精、脾虚泄泻等有较好疗效。芡实为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成熟的芡实种仁,性味甘涩而平,入脾、肾二经,具有健脾止泻,益肾固精之功效。芡实粥在《汤仁本草》、《食鉴本草》等书中均有记载,是取芡实和粳米加水煮成。
芡实粉据史料,芡实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本草纲目》认为芡实能"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现代研究表明,芡实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如蛋白质、钙、磷、铁、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C、粗纤维、胡萝卜素等,并且容易消化。据资料表明,芡实作为一种强身美容食品,早已被古代名人所重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年老仍健康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据他在书中自述,主要得益于数十年坚持每日食用煮熟的芡实。
还有资料介绍,芡实与猪瘦肉或牛肉各适量共煮食用,味道鲜美,滋补身体,男女老少皆宜。特点它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是秋季进补的首选食物。
功效药食兼用,富含淀粉,蛋白质,钙,磷,铁,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C,粗纤维,胡萝卜素等.中医认为芡实味甘性平,入脾,肾,胃经,具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固肾涩精,补脾止泻,益肾止渴,开胃进食,助气培元之功能. 适应症状:脾虚久泻、带下、肾气虚、精关不固、遗尿、小便频数、尿浊等症。补脾止泻、益肾止渴、开胃进食、助气培元之功能。
儿童脾胃虚弱可以吃芡实吗 芡实怎么吃健脾
原料:水发大米150克,水发芡实85克,水发花生仁65克,红枣15克,红糖25克。
做法:
1、洗净的红枣去核。
2、砂锅中注入清水烧开,倒入芡实。
3、加入红枣、花生仁,搅拌,煮约15分钟至变软。
4、倒入大米,煮约30分钟至熟软,加入红糖,搅拌至溶化。
5、将煮好的粥盛出,装入碗中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补脾止泻。
材料:芡实30克,粳米、鲜山药各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山药洗净,去皮,切块。
2、粳米淘洗干净。
3、锅中倒入适量水,先放入芡实煮软。
4、再倒入粳米、山药,煮至粥成。
5、加白糖调食。
6、每日早、晚温热食用。
功效:健脾益肾,止泻止遗。
材料:芡实25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将芡实、糯米分别淘洗干净。
2、先将芡实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煮20分钟。
3、再放入糯米,继续煮30分钟。
4、至粥稠时调入白糖即可。
5、每日早、晚温热后食用。
功效:补脾健胃,涩精止带。
补脾益气的中药有哪些 莲子补脾止泻
莲子又名莲肉,莲米,莲实, 藕实,其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的功效,其味甘可补脾,涩可止泻,既能补益脾气,又能涩肠止泻,常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振,此外也可用于脾虚带下,遗精滑精,心悸失眠等症。
适宜人群:脾虚久泻,食欲不振者;脾虚带下或脾肾两虚,带下清稀兼有腰膝酸软者;肾虚精关不固的男性遗精,滑精,遗尿者;心肾不交所致虚烦,心悸,失眠者。
不宜人群:中满腹胀及大便燥结者不宜。
吃法:
去芯莲子,薏苡仁各30克,粳米100克。
去芯莲子,薏苡仁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40分钟,再倒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煮成粥食用。每日早晚温热食用。
此粥有健脾祛湿,清热消肿的功效,特别适合老年人,病后脾胃不足者久服。
秋季补肾要吃什么食物 芡实
性平,味甘涩,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明代医家缪希雍称芡实为“补脾胃,固精气之药也”。《本草纲目》也认为,芡实“益肾,治遗精”。wuyi洛在《本草从新》中亦云:“芡实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古代不少治疗遗精早泄的名方,如金锁固精丸、玉锁丹、水陆二仙丹等,均是以芡实为主,配合莲须、龙骨或金樱子等研制而成。《本草新编》的经验是:“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芡实怎么吃 补脾止泻
芡实中含有较多的淀粉,经过炒制之后能够发生糊化作用,而糊化后的淀粉则具有补脾健胃、促进消化的作用,因此对于脾胃气虚、湿气过盛所导致的久泻不止等症状来说,也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