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边疼痛的原因 秩边穴位层次解剖
秩边疼痛的原因 秩边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臀上皮神经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1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脂肪组织多。
3.臀大肌:由臀下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5腰神经和第1,第2骶神经。针在该肌的中部通过。
4.坐骨神经:是身体中最长最大的周围神经,由第4,第5腰神经及第1到第3骶神经前支纤维组成,该神经正当穴位,刺中时有麻电感向下肢放射。
5.股方肌:针的深面有股方肌,由骶丛的股方神经支配。
6.阴部神经:若针向内斜刺,可刺到阴部神经,产生麻电感向外生殖器或肛门部放射。
坐骨神经痛针灸位置图 坐骨神经痛针灸基本疗法
治法:取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一般用泻法,也可以配合灸法或拔罐。
针灸处方:肾俞,大肠俞,腰3-5夹脊,秩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
针灸方法:环跳,阳陵泉为每次必取穴位,环跳穴宜深刺,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使针感放射至足底或足趾,一旦得气即可留针,阳陵泉也需深刺,以同样手法使针感达到足背。
针灸方义:病邪滞留于腰脊,臀部,腿部,所以选取肾俞,大肠俞,腰3-5夹脊,秩边,环跳,并可适当深刺夹脊穴使针感下传,以除深远邪痹,按照疼痛放散部位,分别选取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等穴,均用泻法。
坐骨神经痛针灸哪里
坐骨神经痛针灸基本疗法
治法:取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一般用泻法,也可以配合灸法或拔罐。
针灸处方:肾俞,大肠俞,腰3-5夹脊,秩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
针灸方法:环跳,阳陵泉为每次必取穴位,环跳穴宜深刺,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使针感放射至足底或足趾,一旦得气即可留针,阳陵泉也需深刺,以同样手法使针感达到足背。
针灸方义:病邪滞留于腰脊,臀部,腿部,所以选取肾俞,大肠俞,腰3-5夹脊,秩边,环跳,并可适当深刺夹脊穴使针感下传,以除深远邪痹,按照疼痛放散部位,分别选取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等穴,均用泻法。
寒邪偏盛型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治法:温通经络,行气祛寒。用泻法,久留,多灸。
针灸处方:肝俞,膈俞,八髎,足三里,温灸。
配穴:足太阳型:秩边,承扶,委中,昆仑;足少阳型:环跳,阳陵泉,绝骨。
随证配穴:腰痛配三焦俞,大腿牵引痛配殷门,风市,小腿痛配承山,腰椎旁点加腰阳关,大肠俞;骶髂点加秩边,殷门;臀点加居髎,承扶;腘点加委阳,承山;腓点加阳陵泉,悬钟;踝点加申脉,昆仑。
针灸方义:泻足太阳膀胱经穴秩边,承扶,委中,昆仑,加灸肝俞,膈俞,八髎,可温通经络,旺盛血行以驱寒邪;平补平泻环跳,阳陵泉,绝骨可调和经气,随证配殷门,风市,承山属循经邻近取穴。
湿邪偏盛型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治法:通经活络,行气化湿,平补平泻,针灸并施。
针灸处方:脾俞,大肠俞,膀胱俞。温灸。
取穴:足太阳型:秩边,承扶,委中,昆仑;足少阳型:环跳,阳陵泉,绝骨。
针灸方义:平补平泻环跳,阳陵泉,绝骨(悬钟),配灸脾俞,大肠俞,膀胱俞可调和经气,健运脾肾而化湿邪,使经络气血得通。
秩边的简易取法 秩边的作用主治
秩边与坐骨神经关系密切,它和环跳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绝佳腧穴。刺激秩边穴位可以健腰腿,利下焦,以加快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代谢,缓解肌紧张,解除肌痉挛,从而减轻坐骨神经的不适感。
主治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腰骶疼,痔疮,大小便不利,小便赤涩,遗尿,中风偏瘫,急性腰扭伤,梨状肌综合征等。
急性腰扭伤按摩方法 急性腰扭伤随证加减按摩
1.点秩边穴:患者俯卧,按摩者用拇指或肘尖点按患侧秩边穴,以局部有酸胀感及向下放射感为,一般操作2-3分钟。
2.按揉风市:患者侧卧,患肢在上,按摩者用拇指指腹或肘尖环转按揉风市1-2分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秩边的简易取法怎么取
秩边的简易取法
科学定位:在骶部,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骶部,先取下髎,再旁开4横指(即3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下髎定位:在骶部,中髎下内方,正对第4骶后孔中。
作用主治
秩边与坐骨神经关系密切,它和环跳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绝佳腧穴。刺激秩边穴位可以健腰腿,利下焦,以加快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代谢,缓解肌紧张,解除肌痉挛,从而减轻坐骨神经的不适感。
主治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腰骶疼,痔疮,大小便不利,小便赤涩,遗尿,中风偏瘫,急性腰扭伤,梨状肌综合征等。
臀部保养的按摩手法
1、臀部的按摩手法之环跳穴
这个穴位在臀外侧部,在股骨大转子后方的凹陷处。找到环跳穴的位置之后,通过揉按的手法每天按摩30到50次。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穴位在髋关节附近,通过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消除下身水肿的情况,也可以减少下身脂肪的堆积,使臀部脂肪减少并可以防止臀部下垂。
2、臀部的按摩手法之承扶穴
这个穴位在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取穴的时候可以俯卧,在大腿后面,左右臀下臀沟交叉的中心点就是了。这个穴位是性感带最密集的地方,在按压的时候可以用力些,要分两段出力,先垂直压到穴位点,然后把指力往上勾起,这样才会有效果。每天坚持按摩五分钟左右,瘦臀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3、臀部的按摩手法之按压殷门穴
殷门穴:下肢,臀横纹与膝盖后窝横纹连线中点稍微向上1横指宽,在承扶穴下6寸处。
按摩方法:双手环住大腿,除拇指外的其他手指以略感疼痛的力度按压殷门穴3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上下放射为佳。
功效:能促进气血循环、祛风除湿,消肿瘦臀、瘦腿,可辅助治疗股部炎症、腰背疼痛、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等。
4、臀部的按摩手法之推揉秩边穴
秩边穴:臀部,平第4骶后孔,尾骨端旁开3寸。 按摩方法:两手中指以略感疼痛的力度按揉两侧秩边穴约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可辅助治疗小便不利、便秘、痔疮、腰骶痛、下肢痿痹。
腰疼可以拔火罐吗 腰疼拔火罐位置及方式
穴位选择
偏阳虚:大肠腧、环跳、委中、肾俞、足三里、昆仑、命门、气海、关元。
偏阴虚:大肠腧、环跳、委中、秩边、三阴交、太溪、命门、气海、关元。足三里为足阳明胃之合,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配肾俞以助阳温经止痛。三阴交配太溪滋补肝脾肾三脏之阴,佐秩边为荣养经脉止痛。
方法
患者俯卧,选拔肾俞、大肠腧、委中、足三里,用最小的抽气罐拔昆仑,每次拔罐不超过5个,用中小号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吸力不易太强,时间5—10分钟,一日一次穴位轮换取用。
穴位选择
肾俞、志室、气海俞、大肠腧、关元俞、环跳、风实、委中、阳陵泉、飞扬、昆仑。
方法
患者俯卧,均以中、大号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吸力要强,时间10—15分钟,只有昆仑用最小抽气罐吸拔,坐罐个数不限,对以上穴位可同时拔,还可使用油走罐,由上至下游走,局部风湿淤血可用刺血罐。
穴位选择
血海、膈腧、大肠腧、环跳、三阴交、合谷、期门、肾俞、秩边、承山。
方法
患者俯卧,用大中号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拔时深重,时间10—15分钟,视情况延长,最好要拔出痧来,油走时用螺旋走法,幅度要大,刺血罐拔环跳、大肠腧、委中、承山、或有淤血部位也可用刺血罐,出血量5—10毫升,对于疼痛,急性发作,有缓急解痛之效,每次取穴不超过3个穴位,女性拔出血量应少一点,注意是否会有血晕。
秩边的准确位置图 秩边穴穴位解剖
有臀大肌,在梨状肌下缘;正当臀下动,静脉处;布有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外侧为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好
阿是穴。阿是穴并不是一个穴位,而是患者感觉到一个压痛点。对阿是穴进行按摩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秩边穴是在人类臀部,按摩秩边穴是可以起到一个治疗腰痛的作用,环跳穴。是在人体股外侧,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是可以治疗坐骨神经引起的疼痛。承扶穴。承扶穴是位于人体臀部横纹中央的下方,在臀大肌的下面按摩此穴位也是可以起到一个治疗坐骨神经痛多功效。
肾腧穴。肾腧穴是在人体命门旁开两指的地方。这个穴位治疗的疾病是比较多的,可以患者患者的腰痛 而且还会对男性遗尿,遗精,阳痿起到一个治疗的效果,对女性月经不调,白带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这个穴位的按摩是可以有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腰阳关.位于人体腰部正中的线上,在第4个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的地方。这个穴位的按摩是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出现的腰骶痛、坐骨神经痛和下肢麻痹等一些症状。
按摩是可以有效的患者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而且还可以起到一个治疗的效果,在结合一些药物的治疗,效果是更加好的,对于这个疾病患者是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的,否则引起了更严重的后果是要后悔意识的。
秩边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秩边功效作用
秩边穴属膀胱经,居尾骶部,位近肛肠阴门,内应膀胱,可疏通足太阳经气,调理气血。有调理肠胃,理肛疾,强筋骨,健腰膝,通经活络,祛风散寒,通痹止痛之功;循经治疗腰骶,下肢疾患,还可通调膀胱腑气,促进盆腔的气血运行,清利下焦湿热,治疗膀胱气化不利, 大肠传导失职所致的小便不利,便秘。及下焦湿热所致的阴肿,阴痛,痔疮。
腰椎间盘突出怎么艾灸 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艾灸疗法
治法:取肾俞穴,腰阳关,大肠俞,关元俞,气海俞,环跳,秩边,阴陵泉,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阿是穴施灸每次选穴位3-5个,采用温和灸,回旋灸,隔姜灸或隔蒜灸的方式,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次,每10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祛寒除湿,温经通络,主治因受寒所致腰部冷疼,沉重乏力,活动困难,并伴随一侧或双侧肢体疼痛,畏寒,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或弦紧等症。
治法:取阿是,气海,大肠俞,关元俞,膈俞,秩边,环跳,委中,承山,三阴交,后溪,腰痛穴施灸,每次选穴位3-5个,采用温和灸,隔姜灸,隔铁灸等方法,每穴灸10到20分钟,每日一到两次,隔天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治因外伤导致瘀血阻络,腰痛如刺,转侧俯仰不能,伴随一侧或双侧下肢剧痛男人,舌质紫黯,有瘀斑点,脉弦紧或涩等症。
治法:取关元,气海,命门,腰阳关,肾俞,腰俞,大肠俞,气海俞,关元俞,八髎,秩边,阳陵泉,足三里,阿是穴,采用温和灸,瘢痕灸,隔姜灸等方法,每次取3-5个穴位施灸,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补肾壮腰,舒筋通络。主治中老年人腰部酸痛不适,或空痛棉棉。伴随一侧或双侧下肢乏力,沉重麻木,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苔薄白,脉细缓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