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症状是什么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症状是什么

1、摄入不足: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食品中,肝、肾、肉类较多,奶类含量甚少。叶酸以新鲜绿叶蔬菜、肝、肾含、较多。维生素B12主要需要量成人为每日2~3g、婴儿为每日0.5~1g。叶酸的生理需要量成人为每日50~75g。婴儿为每日6~20g。如不及时添加辅食、或年长儿长期偏食,易发生维生素B12或叶酸的缺乏。

2、吸收和利用障碍:在慢性腹泻小肠切除,局限性回肠炎、肠结核等皆可影响维生素B12与叶酸的吸收,肝脏病、急性感染,胃酸减少或维生素C缺乏,皆可影响维生素B12与叶酸的代谢或利用。

3、需要量增加:未成熟儿,新生儿及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造血物质需要量相对增加,如摄入不足,则易缺乏。反复感染时,维生素B12吸叶酸消耗增加,从而需要量增多而易导致缺乏。

4、先天贮存不足:胎儿可通过胎盘,获得维生素B12叶酸贮存在肝脏中,如孕妇患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时则新生儿贮存少,易发生缺乏。

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2岁以内小儿。叶酸缺乏者4~7个月发病、而维生素B12缺乏者则在6个月以后发病。其中单纯用母乳喂养又不加辅食者占绝大多数。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一般表现

多呈虚胖体型或轻度浮肿,毛发稀疏、发黄,偶见皮肤出血点。

2、贫血表现:轻度或中度贫血占大多数,面色腊黄、疲乏无力。因贫血而引起骨髓外造血反应,且呈三系减少现象,故常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3、精神神经症状

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迟钝、少哭或不哭、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落后、甚至倒退,如原来已会认人、会爬等,病后又都不会,此外尚有不协调和不自主的动作,肢体、头、舌甚至全身震颤、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浅反射消失,甚至抽搐。

4、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不振、舌炎、舌下溃疡、腹泻等。

了解了这些症状和原因,是不是觉得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因为营养导致贫血的孩子们,所以说人类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健康,不然很多疾病都会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各种因素感染上疾病,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因为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血红蛋白偏低是怎么回事 造血物质匮乏引起

营养不良,很多营养素缺乏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数量,导致造血物质匮乏而出现红细胞生成减少,例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表现

(1)贫血 贫血起病隐匿,特别是维生素B12缺乏者常需数月。而叶酸由于体内储存量少,可较快出现缺乏。某些接触氧化亚氮者、ICU病房或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妊娠妇女可在短期内出现缺乏,临床上一般表现为中度至重度贫血,除贫血的症状如乏力、头晕、活动后气短心悸外,严重贫血者可有轻度黄疸,可同时有白细胞数和血小板减少,患者偶有感染及出血倾向

(2)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舌炎,舌面光滑、乳突及味觉消失、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及便秘偶见。

(3)神经系统症状 维生素B12缺乏特别是恶性贫血的患者常有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由于脊髓后、侧索和周围神经受损所致。表现为乏力、手足对称性麻木、感觉障碍、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小儿及老年人常表现脑神经受损的精神异常、无欲、抑郁、嗜睡或精神错乱。部分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可发生于贫血之前。

​女性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是什么

皮肤、粘膜苍白:贫血患者的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呼吸系统: 贫血的症状还可出现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

软弱无力:贫血患者会常出现疲乏、困倦的现象,这是因肌肉缺氧所致。

贫血的症状通常会有手足麻木、行走不稳、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贫血的临床表现还并有偏食或营养不良史,尤其是大于1岁的幼儿不添加辅食,就有可能为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会发现典型的巨幼红细胞,维生素b12或叶酸定量减低。

如果贫血的症状是从幼年就起病,且有明显的家族史,脾脏有肿大或有进食蚕豆史或服用各种强氧化剂,就可能为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后天性或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外围血红细胞可有异性。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护理

1.症状护理 舌炎、口腔溃疡者,进温凉软食,饭前后用漱口液漱口,四肢麻木者要注意保暖,下床活动要有人陪伴。

2.饮食护理 叶酸缺乏者多食绿色新鲜蔬菜、水果、酵母,烹煮不宜过度;维生素B12缺乏者宜多吃动物肝、肾、心、肉,蛋类、奶类。

3.健康教育 向易患人群(婴幼儿、妊娠、哺乳妇女)及偏食者进行卫生宣教。

孕期贫血的分类

(1)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上常见的孕妇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比较缓慢,而发生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则较急,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2)生理性贫血与病理性贫血因为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其中血浆增加比红细胞增加得多,血液被稀释,使正常孕妇的血色素下降至10克,则为生理性贫血,一般分娩后,血色素可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如果血色素下降到10克以下,红细胞在330万/立方米以下者,则为病理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预防

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偏食习惯及不正确的烹调习惯。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喂养。在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高发区应积极宣传改进食谱。

对慢性溶血性贫血或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者应给予叶酸预防性治疗,全胃切除者应每月预防性肌内注射维生素B12一次。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偏食及不良的烹调习惯。

不酗酒。血液透析,胃肠手术患者加强营养,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服用影响叶酸、维生素B12吸收利用的药物时应及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12。

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孕妇应多食新鲜蔬菜和动物蛋白质,妊娠后期可补充叶酸。

贫血分为哪三种类型

(1)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MCV=80~95fI,MCHC=0.32~0.36(32~36%)。这种贫血的患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多数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及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炎症、感染、尿毒症、肝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内分泌病等)伴发的贫血等。

(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MCV<80fI,MCHC<0.31(31%)。属于此类贫血者有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这也是一种贫血的分类。

(3)大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MCV>95fI。此类贫血的分类大多为正常色素型,如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和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多时。

中度贫血怎么治疗

一、维生素类药物

包括维生素b12、叶酸等,对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有特效,对其他贫血无效。大剂量的维生素b6治疗原发性或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有效,对其他贫血也无效。可见各种维生素类药物治疗贫血的机制是不同的,故不能盲目使用。

1、叶酸片

在人体内参与氨基酸及核酸的合成,并与维生素b12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故用于各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尤适用于妊娠期及婴儿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于恶性贫血时,需与维生素b12合用,可防治其神经症状。

2、维生素b12针剂

对骨髓造血功能及肝脏功能等均有一定作用。主要用于各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恶性贫血,疗效较好。此药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故不可滥用。

3、辅酶维生素b12片

是一种新型的维生素b12。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等。需避光密闭贮存。

4、肝精片

含有维生素b12、叶酸等成分,用于恶性贫血等。但作用较弱。

巨幼细胞性贫血饮食

1需要在生活之中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在饮食上需要做到的就是不偏食、不挑食、不长期素食,一定需要做好的就是食物的营养化、丰富化,还有就是要荤素搭配为好,从而导致身体可以吸收充分的营养。

2其次在生活之中要多吃的就是富含充足蛋白质的食物,像是膳食中蛋白质每天需要保证每公斤体重1.5克左右,还有就是要多吃富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像是乳类、蛋类、瘦肉类,鱼虾等食物。

3最后就是在生活之中要多吃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像是雏菊、香菇、大豆、鸡蛋、牛奶、动物肾脏、发酵的豆制品富含维生素B12。柑橘、西红柿、菜花、菌类、酵母、牛肉,肾脏等富含叶酸。

另外还需要在生活之中做好的就是饮食营养的搭配工作,从而保证身体不缺营养,还有就是营养可以充分的得到吸收,还有就是不偏食、不挑食。

孕期贫血的分类

1.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上常见的孕妇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比较缓慢,而发生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则较急,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2.生理性贫血与病理性贫血因为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其中血浆增加比红细胞增加得多,血液被稀释,使正常孕妇的血色素下降至10克,则为生理性贫血,一般分娩后,血色素可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如果血色素下降到10克以下,红细胞在330万/立方米以下者,则为病理性贫血。

相关推荐

常见的孕妇贫血种类及概况

根据致病原因的不同,孕妇可能会患多种不同种类的贫血症。常见的孕妇贫血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种(一些疑难杂症暂不计入):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最易突袭孕妇人群。妇女怀孕期间,铁的需求量要比平常高出一倍左右,如果妇女在怀孕前血红素就低,或者怀上了不止一个宝宝,那么铁的需求量要提高更多。倘若铁的供给量跟不上,妈妈很容易患有缺铁性贫血。不过怀孕早期胎儿还小,对铁的需求量不大,孕妇缺铁的情况可能不明显,但强烈建议妈妈们在怀孕四个月后要每天补充铁质。 2.巨幼细胞贫血 大部分巨幼细胞贫血症都缺乏叶酸导致的。虽然妇

人体缺乏叶酸有何症状

叶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肠疾病能干扰食物叶酸的吸收和经肝肠循环的再循环过程,故叶酸缺乏小肠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叶酸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

贫血的分类

贫血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根据红细胞形态的特点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3大类;按骨髓增生情况分为:增生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及骨髓细胞成熟障碍性贫血。 (1)根据红细胞形态分为: 1)大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100fl,形态上红细胞体积增大(直径>10微米)的一类贫血。这类贫血大多数正常色素性的。引起的原因主要:叶酸和(或)维生素B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时,

贫血的常见分类有哪些

贫血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根据红细胞形态的特点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3大类;按骨髓增生情况分为:增生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及骨髓细胞成熟障碍性贫血。 (1)根据红细胞形态分为: 1)大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100fl,形态上红细胞体积增大(直径>10微米)的一类贫血。这类贫血大多数正常色素性的。引起的原因主要:叶酸和(或)维生素B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时,

治疗贫血多少钱

贫血患者切忌滥用补血药,必须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例如维生素B12及叶酸适用于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铁剂仅用于缺铁性贫血,不能用于非缺铁性贫血,因会引起铁负荷过重,影响重要器官(如心、肝、胰等)的功能;维生素B6用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皮质类固醇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睾丸酮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专家表示,贫血的治疗费用无法根据具体数据来回答的,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左右。因此,要想让贫血的治疗费用花的值得,只有明确选择科学的有效疗法,才贫血患者彻底康

孕妇贫血的类型

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最易突袭孕妇人群。妇女怀孕期间,铁的需求量要比平常高出一倍左右,如果妇女在怀孕前血红素就低,或者怀上了不止一个宝宝,那么铁的需求量要提高更多。倘若铁的供给量跟不上,妈妈很容易患有缺铁性贫血。不过怀孕早期胎儿还小,对铁的需求量不大,孕妇缺铁的情况可能不明显,但强烈建议妈妈们在怀孕四个月后要每天补充铁质。 2、巨幼细胞贫血。大部分巨幼细胞贫血症都缺乏叶酸导致的。虽然妇女在孕前三个月和孕早期都要服用叶酸,但饮食中若缺少深绿色蔬菜也易导致叶酸缺乏,造成DNA合成出现障碍,患上巨幼细胞

备孕时吃叶酸有什么作用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如果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从而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 其次,孕妇经常补充叶酸,可防止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以及婴儿腭裂(兔唇)等先天性畸形。叶酸有抗贫血性能,还有利于提高胎儿的智力。多食叶酸可以治疗和防止妊娠期巨幼细胞性贫血、婴儿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等症。 叶酸还传导神经冲动的重要化学物质,孕妇一旦缺乏它,除了可以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外,还会导致脑神经

老年人贫血有几种症状表现

缺铁性贫血 可占20%~50%。最常见的原因慢性失血,以消化道失血最为多见,老年人易患痔疮、肛裂、胃肠道癌肿、溃疡性结肠炎、憩室、息肉及食管裂孔疝等。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咀嚼困难,或者患有食管疾病、中风,引起吞咽困难进食少,造成铁摄入不足。又常因患慢性胃炎、胃酸缺乏、胃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等导致铁的吸收障碍,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常见症状有头昏、耳鸣、乏力、忧郁、激动、幻觉等神经系统症状。有的表现为气短、胸闷、心悸、踝部水肿,易被误诊为心脏病。还有舌黏膜萎缩、口角炎、指甲扁平等表现。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衰

患有严重的贫血怎么护理呢

贫血指人体血液中血细胞数量的减少,主要血红蛋白的减少,一般认为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数目

小孩子贫血到底有哪些类型

营养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缺少叶酸或维生素B12引起的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除表现贫血以外,还有皮肤出血点等出血表现,这因为血液中的血小板同时也减少,有的病人还发烧,这因为血液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引起身体的抵抗力下降造成的。 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失血性贫血。 贫血很多血液病的表现之一,这其中最主要的有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 感染及其他一些慢性疾病也可以引起的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