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防拐意识
如何提高孩子防拐意识
1、孩子不孤单,和书友们一起蹦蹦跳跳上学放学。宝爸宝妈们出门之前记住交代孩子不要一个人上学放学,要约上同学仔们,有伴儿孩子不仅上学不孤单,还不给坏人下手的机会。
2、不和陌生人聊天,有事立马找警察叔叔。现在的00后或许比较机灵了,一颗糖果估计不能哄骗他们,但是也不要完全相信孩子的抗诱能力,要告诫孩子们不随便和陌生的叔叔阿姨聊天。如果被坏人纠缠,人多的时候要大声呼喊,不让坏人得手。
3、偏僻的巷子不走,往人多的地方走去。如果孩子一个人走路回家,那么偏僻的巷子爸妈要告诫他们不要走了,宁愿绕路走远一些,人挤人的地方也不走。
4、孩子一个人在家,不随便开门。其实有时候即使爸爸妈妈出门之前告诫孩子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但实际上孩子或许还是会开门的,而且对坏人的警惕意识可能是零。所以宝妈宝爸平时要和孩子一起看一些防拐的宣传片,一字一句的灌输孩子如何防止被拐。
5、让孩子记住家里的电话,父母的姓名。孩子遇到任何问题,首先要向警察叔叔求助,然后打电话回家。当然也要教导孩子不要随便告诉别人爸爸妈妈的名字、电话还有家里的具体位置。
6、如果孩子走在路上,但是听到背后有人呼喊自己,那么也请家长告知孩子们不要随便回头,有可能坏人正在确认孩子的身份信息。
怎么提高孩子的情商
1、父母须时常向孩子表达爱意
亲子之间身体接触和眼神交流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
在与孩子互动的时候可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经常给孩子拥抱对孩子的情商的培养也是有好处的。
2、培养孩子表达情感的能力
培养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认识各种情绪表达很必要、很重要。很多时候孩子就是因为不懂得、不会去表明自己的情感,才表现为行为失控的。
3、教会孩子自主决定
只有在人生的旅途中,个体所做的抉择基本正确,人的一生才能发展顺畅,生活幸福。
而独立是人格发育中最重要的方面,只有让孩子自幼就学着自己做出抉择、尝试去拿主意,方能逐渐培养出孩子健全的自我和独立的性格。
4、接纳孩子的情绪
要让孩子说出自己不满的情绪,而不是让他们将一些情绪压抑在心里。
此外,要学会温和委婉地探询孩子生气的原因,对帮助他们调控自身情绪很必要。父母要坚决杜绝在孩子愤怒时,去试图压抑、去否定他们的情绪和感受。
5、认同孩子所取得的点滴成就
对孩子探索、尝试的努力父母永远要予以正面的肯定和认同,任何贬损、嘲笑孩子的言行,都会让孩子极大地削弱对失败的承受力。
当遇到挫折时,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们教会他们积极应对和克服负面情绪。
儿童定位手表有用吗
儿童定位手表随着儿童走失问题的加重应运而生,其独特的GPS定位和实时通话功能,让家长可以准确了解到孩子的动态信息,一旦孩子有什么危险,家长可以及时赶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儿童定位手表很有用。
而大多数儿童定位手表的电池低功耗续航问题也让家长们很头疼,此外,儿童定位手表还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儿童被拐、走失事件频发,家长们为孩子配备这样的定位手表完全可以,但家长注意不能盲目地保护,要想让孩子真正的“安全”,还是要以教育为主,让孩子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男孩女孩的教养区别
人常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可真一样吗?至少从养育上来说,由于男女生理结构及头脑发育等方面的差异,会体现出很多不同。北京海淀妇幼保健医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副主任医师闫琦表示,对于这些不同,家长应该做到心里有数。
1岁前,男孩管,女孩宠。这段时间里,孩子还没有什么意识,需要父母提前对他们的性别性格有所界定。比如可以经常对男孩说“不哭”,而对女孩子要像对待“小公主”般宠着。
1―2岁,男孩能说20个单字就行。男孩语言能力发育较晚,通常,女孩在1岁左右时,就能说出很多单字和双字;而男孩可能只会说些单字。闫琦认为,这是因为男孩的语言中枢神经长得本就慢些,所以在1―2岁时,他能说20个单字就行。“即使孩子没反应,也要多和他交流,如果想引起他的注意,可以用动作来表达。”此外,上海儿童中心儿保科副主任医师吴虹提醒,男孩子生性较淘,从能爬能走时,就要严防意外,扫除家里的安全死角,比如拐角放家具,桌角包防护等,还要防止男孩子爬高。
2―3岁,男孩多防传染病,女孩多防免疫疾病。宝宝们有了一定的“性别意识”,男孩子更加冲动,女孩子更加细腻。“此时不要过于约束其行为,顺其自然。”闫琦说。此外,2岁半到3岁的孩子易生病,男孩易得传染病,因此要少去人多的地方;女孩患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比较大,家长应多注意这方面的信号。
3―4岁,男孩多做智力游戏,女孩多做体育运动。此时“性别特征”更加明显,男孩一般会特别淘,女孩子则变得胆小内向。“这时家长就不能再听之任之了。”北京工业大学儿童心理咨询师鲁杰认为,男孩子应多接触有挫折感的智力游戏;女孩子则应通过体育活动增加安全感。
4―5岁,加强女孩自我保护意识。这一时期,家长应对女孩加强“性生理”教育,提醒她们“不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身体”。平时教育她们注意卫生,不要叉着腿坐,别穿太紧的衣服,以免给私处留下健康隐患。
宝宝玩积木拼插有什么好处
1、积木拼插是以最基本的立方体图型,创造出特别的模型,因此可以培养宝宝对前后左右上下等空间的想象力,帮助宝宝认识空间结构。
2、积木拼插一个小失误就会导致失败,因此可以培养和提高孩子纠正失误、改正错误、发现失败原因的能力,这样宝宝在生活中要是遇到失败挫折之类的也能内心自己的失误。
3、很多时候,积木拼插需要和父母或者伙伴一起合作,可以培养和提高孩子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意识。
4、在拼插积木时,需要筛选一些形状和颜色的积木出来,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辨别和筛选的能力以及颜色的分辨能力。
5、积木拼插对于培养提高孩子的抓握、插入、扣紧和旋转等能力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还能培养训练孩子手眼协调能力。
6、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拼插积木的玩法没有一致性,它的形状也有很多种,因此可以让孩子利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拼插而拼出所要的造型,引起孩子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
7、帮助孩子们学会通过推理,来得出结论,包括数学,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等思维形式。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这种能力进行有效的统计,测量,推理,归纳,分析等。
8、培养锻炼孩子的恒心:要完成一个造型的积木拼接,需要花费不短的时间,因此可以培养锻炼孩子的恒心。
怎样提高小孩的安全防范意识
1、平常要向孩子灌输“有了生命安全才拥有一切”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孩子遇到危险时首先要保持冷静然后想方设法脱离危险环境,而不要让孩子盲目与歹徒搏斗。
2、要不失时机地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具体技能:比如家里跑水了怎么办?着火了怎么办?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还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在劳动中安全地使用各种工具;教会孩子认识一些危险警示标志:不捡拾化学制品和有放射性的物品:不随便进入施工现场等。
3、告诉孩子日常生活中保证自身安全的一些具体方法:上学、放学、外出时尽量走大路,少走僻静小路,如只能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在外遇到火灾,要尽量撤离到安全的地方而不要自己去救火;看到有人溺水要大声喊人,因为孩子的泳技还无法达到救人的水准,所以要告诉孩子可以帮着呼叫求救,但不能下水救人。
儿童防拐父母要做的事
1、灌输孩子保护自己的意识。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都会希望孩子无忧无虑的成长,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孩子越长越大,父母开始要告诉孩子关于这个世界的一些善与丑。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一个人在外不和陌生人交流,一个人放学不走偏僻的小路,不要陌生人给的玩具或者零食,不随便相信别人。
2、守护好孩子们。周末和孩子出去玩耍,孩子是喜欢乱跑,但作为父母一定要紧跟其后,必须随时随地清楚孩子的坐标,不给坏人作恶的机会。有时间就接孩子们上下学,当然也不要过度保护他们,有时候你只需要站在身后给他们指导。
3、购置一些装备防止儿童被拐。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一位家长用手铐锁住自己以及孩子的手,一时间也是引起网友的争议。这个家长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或许大家认为这种方式有些粗暴了一点,不过外面这么乱,手铐虽简单粗暴,但也够安全,只是还不够科学。父母可以购置一些防拐手表,如360儿童卫士智能手表。
怎样教孩子防骗防拐
现身说法:借机给孩子上了一课
网友智雪告诉记者,上周日她带儿子去世园会玩的时候,遇上一个走丢的孩子 ,是个小女孩,找不到妈妈了,虽然表情很镇定,但一直在大声地呼喊妈妈。周围好心人跟孩子要了她妈妈的电话,但是打不通。正巧巡逻的保安就在附近,好心人就把孩子交给保安看管了。没多久,孩子的妈妈看到保安领着自己的孩子就上来认领。小女孩见到妈妈的瞬间哇哇大哭,看来吓得不轻。
智雪和儿子目睹了整个过程,觉得是个典型的案例,借此也给儿子上了一课。“我让他告诉我,‘如果你是这个孩子 ,你会怎么办?’听我这么一说,孩子起初有些慌神,然后就说:‘先在附近找,然后请周边的叔叔、阿姨帮忙打电话。’我又问他:‘如果他们打不通我的电话,来了别人或是你借电话的叔叔、阿姨要求你跟着他走,他带你去找妈妈,你会怎么做?’孩子的回答还是很令我欣慰的,因为他一直坚持称:‘不会跟任何人走!’而我也再三嘱咐他,如果电话打不通也不能跟陌生人离开原地,除非是周边巡逻的特警或者警察。其实,孩子三岁以后,每次在报纸上或者电视上看到类似的新闻,我都会特意叫孩子一起看,并给他讲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智雪说。
专家支招:给孩子树立边界意识拒绝缺乏尊重的逗引
其实现实生活中,像网友智雪的家长不少,就是虽然已经意识到了防骗防拐教育的重要性,但因为没找到根源,还不能杜绝悲剧的发生。帕夫学院总经理刘子扬表示,要想从根本上教会孩子防拐防骗,首先要给孩子树立边界意识。什么是边界意识?说得白一点就是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其次,要杜绝对孩子缺乏尊重的逗引。现实中,这样的场景大家都不陌生,可能觉得小孩子可爱,亲朋会随手拿出一颗糖果或一个玩具乃至IPAD去逗引孩子做成人想让他们做的事情。而0到6岁正是孩子对色彩、味觉、声音 、光线以及未得到事物最为敏感的时候,成人利用孩子的敏感期做了孩子不想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满足成人的要求,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崂山实验幼儿园科研室主任刘英则建议家长们,要教孩子“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带路”,“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她还建议家长,最好在孩子会说话后,教孩子背诵爸爸妈妈的姓名、单位和电话号码以及自己的家庭地址;教会宝宝辨认警察、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告知其如遇特殊情况可向这些人员求助;并教会定宝拨打110电话。最后,刘英提醒各位家长,对防拐防骗的教育一定要进行,但也要适度,要告诉孩子,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好人,只有极少数的人是坏人。“不要让孩子对世界的美、好、善产生怀疑。”她说。
经验分享:经常讲防骗故事让孩子背过电话号码
悲剧的频发,让家长们不得不提早对孩子进行类似的教育 。下面是一些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使的窝:我们从孩子三岁多就要求他背过我的电话,当时我把我的电话号码用“小星星”编成了调子和他唱着玩,唱了没两天他就记住了。除了记住我的电话,还要求孩子也背过爸爸和姥姥的手机号码,再告诉他如果和我们走失了,要找穿制服的人帮忙打电话或者找带着孩子的阿姨帮忙打电话。
七仙女婆婆:假如将孩子一个人留在家,我会告诉他,妈妈带着钥匙的,所以无论谁敲门都不要开;孩子上幼儿园,我会告诉他,除了爸爸妈妈和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之外,谁都不要跟着走,我们会准时去接的,要是去晚了,就去找老师,等着爸爸妈妈。
雨婷妈妈:我的方法是陪她看类似的绘本,或者利用睡前讲故事的时间,给她讲一些关于防拐防骗的童话故事,并让孩子牢牢记住一些防骗常识,例如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开门等,孩子小虽然不是特别明白,但是记忆力很强。
小歌谣可助防骗
孩子毕竟小,死记硬背一些防拐防骗的知识有些枯燥也有些困难,下面给大家推荐一首防骗小歌谣,让孩子们在唱歌的同时学会防骗技巧。“小白兔,上学校,见生人,有礼貌。不说话,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尤其是家有刚上幼儿园孩子的,作为家长应该把这个歌谣教给孩子,这样小朋友就不会被陌生人纠缠住,减少了许多上当受骗的危险。
智力发育迟缓的危害有哪些呢
1.被拐骗的风险
虽然如今的社会大力打击社会不法分子,但是仍然存在诱拐小孩的人贩子,像正常孩子都有被拐骗走的,更何况智力低于其他同龄孩子的智低儿呢?这类孩子,可能真正存在着一颗糖果就能骗走的情况。
因此小编提醒孩子妈妈,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谨记,无论如何,一定不要跟陌生人走!一定不要跟陌生人走!其实,比陌生人更可怕的是熟人,熟人背后出阴招的情况也不少见,所以除了不跟陌生人打交道之外,还有就是一定要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如果爸妈不在身边,有熟人要带孩子走,让孩子一定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2.交流羁绊
智力低下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差,可能有时候更不上与其他正常孩子的交流,自己掉后了一截儿。
3.学习无法提高
学习吃力,一直无法提升自己的成绩,有理解障碍阅读障碍,不能很好的理解。
4.灰色的心理
当同学对他投去异样的眼光,嘲笑自己是傻子,他会对自己质疑,自己是不是跟别人不一样,如果大家都不愿意跟他玩,他会在心灵上受到很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