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常有的5种心理
癌症患者常有的5种心理
很多人在得知患癌时都极力否认,继之悲观绝望、焦虑、害怕以及抑郁等,这些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着病情演变。在不良情绪状态下,可促使癌细胞转移,导致患者提前死亡。癌症的精神神经免疫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可通过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而使癌症发生、发展或抑制。
癌症病人一般可能有以下心理:
1、怀疑心理:病人一旦得知自己患上癌症,而坐立不安,多方求证,心情紧张,猜疑不定,怀疑自己的病情已经无药可救。
2、恐惧心理:患者确切知道自己患有癌症,常表现为害怕、绝望,失去生的希望,牵挂亲人,害怕别人戴有色眼镜看自己。
3、悲观心理:病人证实自己患癌症是,会产生悲观、失落情绪,表现失望多于期待,抑郁不乐,落落寡欢。
4、认可心理:病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接受自己患有此病的事实,心清渐平稳,愿意接受治疗,并寄希望于治疗。
5、失望或乐观心理:因为各人的体质和各人的适应程度不一样,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有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善于调适自己的心清,同时生活在和谐感情的环境中,病人长期处于一种乐观状态。有的逐渐恶化,治疗反应大,经济负担重,体力难支,精神委靡,消极地等待死亡。
如何减轻癌症病人的心理压力:
1、 营造家的医护环境
癌症患者心理生理较脆弱,特别是刚刚确诊时,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但是作为家属,要尽早地去了解患者要住院的具体情况,指导主治医生是谁,和医生护士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样在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感觉到这是在一个家庭里,而医护人员也是家人,因此可以让那个患者放松心情,聊天氛围会好很多。
2、满足病人需求心理
癌症患者在患病后,会有很多需求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到情绪和行为,因此必须要认真观察病人的需求,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这里要知道患者想要的生存需求是什么,例如求生欲望多强,如果出现要放弃的时候作为家属要多鼓励。另外还有生理需求,能感受到癌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的痛苦,家属及时发现问题,请求医护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理。还有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患者有权利知道病情的全部,选择合适的方式告知,并给与相应的心理疏导,以减轻其心理痛苦,激发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3、帮助协调各种关系
癌症晚期的病人,非常希望得到亲友的安慰、病友之间的相互沟通,因此,家属除了和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和周围的病友打好关系之余,还要和亲人朋友沟通好,以免在探病的时候,语言上对患者产生一些刺激。另外,家属还可以鼓励患者参加一些抗癌协会,通过群体抗癌来增强患者的抗癌斗志。
生活中我们如何提前预防骨癌的出现
1、心理与健康预防:除了癌细胞,心理因素正成为扼杀骨癌患者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骨癌患者常有4种心理问题:角色紊乱、退化和依赖、焦虑及抑郁。事实表明,癌症患者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信自己的康复能力,是克服癌魔的首要前提。因此,这是属于癌症的预防措施之一。
2、营养与饮食健康:食物是癌症患者康复的物质基础,骨癌的预防应重视饮食,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就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骨癌患者对治疗的耐受力,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促进康复。
3、制动与运动:骨癌瘤患者由于肿块发生在躯干四肢等负重部位,骨癌的预防需做到一旦确诊常需要限制肢体活动即制动。骨癌患者经过合理有效治疗,处于康复期时,可以适当增加活动,不过要量力而行,不宜过劳过累。定期复查,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的康复锻炼。
密集恐惧症有什么危害呢
1、患有密集恐惧症的患者常常对于特定的事物会产生很强烈的恐惧感,这种疾病在病情较轻的时候是不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的,但是如果不注意治疗是会导致病情加重的,密集恐惧症患者在严重情况下甚至都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密集恐惧症患者会因为这种疾病而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都不敢跟别人交流,平时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也会出现面红心跳、出汗、发抖等症状,患者对于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是不可控的,对此患者一定要引起注意。
3、密集恐惧症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多种心理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常常在面对某些物体或者是处于某种环境时就会出现莫名的恐惧感,患者会想方设法的逃离这种环境,这些都是密集恐惧症的一些常见危害。
4、密集恐惧症患者还会常常有一些不必要的担心,甚至还会出现心慌、气短、肌肉抽搐甚至是昏厥的症状,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对于 患者身体的危害性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密集恐惧症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治疗。
经过我们专家的介绍,大家对于密集恐惧症的常见危害一定也了解了吧,那么,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引以为鉴,尽早去看医生,只有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才能更好的控制疾病的发展,也不至于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癌症病人最常见的心理变化过程
紧张和焦虑是癌症患者最初的情绪反应。当人被诊断为癌症,容易惊恐、紧张和焦虑不安,严重的会坐卧不宁,寝食俱废。从心理学的防御机制来看,这一心理过程有利也有弊。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或肉体感到痛苦时,焦虑原本是一种很不错的警告信号,使人对面临的威胁或痛苦作出相应的反应。但若长期严重的焦虑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进而破坏其身体自然防御系统。
不相信自己患癌的事实,常用否认这一心理过程来应付突然降临的恶耗。否认如同缓冲剂,能把坏消息带来的冲击力缓和下来,使人承受的打击力稍小点,同时也让人心神安宁下来,以便作好心理上和躯体上的应变准备。如果癌症患者不采用否认这一心理过程,一旦经受不住打击,有时会铤而走险,做出不应有的消极行为。否认可使患者得益,但也经常延误病情。
委屈和怨恨是癌症患者经过一番否认的斗争后,表现出的激烈情绪反应。这时患者知道自己患癌症的大局已定,不幸的厄运确已降临。加之癌症对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容易气馁和迷茫。绝望和挣扎是癌症患者严重的心理反应,华夏肿瘤康复会康复指导师温馨提醒,解除这种心态是刻不容缓的。
最终,患者经历了以上各种心理反应后,对待死亡这个话题,已经逐渐不再抗拒。或许,还是会因为将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而懊恼,会因为见不到自己的亲人而伤心,会因为自己一个人孤独地走向死亡,心里充满无限的惆怅、恐慌和悲伤。
其实癌症并不是完全无法治疗,只要患者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对待,选用合适的治疗方式,治疗成功的案例并不为少,希望癌症患者能找到生活的激情,即使患病也不能自暴自弃,努力求医,为自己为家庭负责任。
癌症患者更需心理呵护
癌症的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出院只表示病情得到缓解和控制,还不等于治愈。家属是癌症患者最亲近的人,也是他们力量的源泉和精神支柱,家属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十分重要。
家属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应在医院陪护期间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治疗护理方法,让患者觉得家属对自己实施的方法是正规的,从而产生信任感。癌症患者家属在护理时的任务是繁重和艰苦的。有时患者因为心情不好、照顾不周,会对家属发脾气。家属应该认识到患者这样做是一种发泄方式,他们把“火”发到自己最亲近的人身上,把家属作为一个发泄痛苦的对象,是因为信任而非敌意。应该对此同情和理解,如果顶撞和反驳患者,只能火上浇油,不利于病情康复。
家属应该安排好患者一天的生活,让患者感到愉悦、充实、轻松。白天家属可能要上班,孩子要上学,家里空荡荡,患者会产生孤独和寂寞的感觉。因此,家属应该充实患者的精神生活,让他在家看看书,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去外面散散步。还可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对改善心境大有好处,可以使患者感到自己还能为家庭承担点义务,感觉到自身的价值。
味觉异常提示的疾病 口涩
当舌头味觉细胞苦味阈降低、舌触觉感受异常时,即出现口涩。中医认为是脾肾衰败、气血瘀结之故。肝胆郁热伤阴或脾肾衰败的患者,常有口舌干涩或枯涩无味的感觉。通宵不眠之后或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唾液分泌减少,也可感到口舌枯燥而涩。各种癌症后期多有味觉苦涩。
强迫症越来越严重了怎么办
一、宣泄自己的情绪:让患者说出自己的紧张情绪,如自己在过去曾在某个情景或某个时候受到的心理创伤、不幸遭遇和长期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等等,把内心的痛苦情绪尽情地发泄出来。说出自己的恐惧,也就降低了恐惧,说出自己的紧张,也就缓解了紧张。
二、对疾病认识的调整:强迫症本身并不可怕,但许多患者对强迫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强迫症状产生疑病观念和紧张焦虑情绪,这不仅加重了自身的心理负担,而且这种心理负担又使强迫症加重。所以,治疗者有必要先向患者讲解有关强迫症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引起强迫症的原因、性质、结果及治疗的各种措施,使患者消除顾虑。
三、不做完美主义者:强迫症患者常常有完美主义性格,他们做事过于认真,追求完美,常常苛刻地要求自己,对自己做的点滴小事或错误也后悔自责。治疗者应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处处要求完美的心态是不正确的,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完人,我们可以尽力把该做好的事做好,但每个人都应承认和接受自己有犯错误的可能。
癌症病人最常见的心理变化过程
癌症患者心理变化过程是呈曲线变化,往往从起初的紧张、焦虑,不肯相信残酷的现实到心情稍稍平复,但随着时间的积累,疾病的折磨,癌症病人会变得委屈和怨恨,然后失望、挣扎,到最后就会表现出放弃治疗,接受死亡的消极心态。
紧张和焦虑是癌症患者最初的情绪反应。当人被诊断为癌症,容易惊恐、紧张和焦虑不安,严重的会坐卧不宁,寝食俱废。从心理学的防御机制来看,这一心理过程有利也有弊。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或肉体感到痛苦时,焦虑原本是一种很不错的警告信号,使人对面临的威胁或痛苦作出相应的反应。但若长期严重的焦虑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进而破坏其身体自然防御系统。
不相信自己患癌的事实,常用否认这一心理过程来应付突然降临的恶耗。否认如同缓冲剂,能把坏消息带来的冲击力缓和下来,使人承受的打击力稍小点,同时也让人心神安宁下来,以便作好心理上和躯体上的应变准备。如果癌症患者不采用否认这一心理过程,一旦经受不住打击,有时会铤而走险,做出不应有的消极行为。否认可使患者得益,但也经常延误病情。
委屈和怨恨是癌症患者经过一番否认的斗争后,表现出的激烈情绪反应。这时患者知道自己患癌症的大局已定,不幸的厄运确已降临。加之癌症对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容易气馁和迷茫。绝望和挣扎是癌症患者严重的心理反应,华夏肿瘤康复会康复指导师温馨提醒,解除这种心态是刻不容缓的。
最终,患者经历了以上各种心理反应后,对待死亡这个话题,已经逐渐不再抗拒。或许,还是会因为将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而懊恼,会因为见不到自己的亲人而伤心,会因为自己一个人孤独地走向死亡,心里充满无限的惆怅、恐慌和悲伤。
宫颈癌患者术前的3种常见心理
1.恐惧。恐惧是恶性肿瘤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包括对病未积压的恐惧,对孤独的恐惧,对疼痛的恐惧,对与亲人离别的恐惧等。恐惧可使产生消极的情绪,主要是对手术治疗结果的担忧,恐惧感持续存在使患者身体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不利于手术的进行。2.焦虑。焦虑是一种防御反应,是一种尚未接触应激源,但已预感到即将发生的危险或威胁时的情绪反映。宫颈癌患者由于有阴道流血、阴道白色或血性排液,甚至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便秘、里急后重、下肢肿胀等晚期症状,这些不适可使患者想到自己患病的严重性,进而产生焦虑反应。3.绝望。对于病情较严重的中晚期患者,如果手术的成功率较低,甚至其他疗法也难以保证将肿瘤彻底清除,此时患者对生存期抱绝望态度,甚至拒绝一切治疗,产生轻生念头;有些患者需做子宫全切术,传统观念认为子宫是女性标志,术以后自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女性,同时无法生育,性生活也受到影响,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而绝望心理。
癌症患者常见心理焦虑问题及护理有哪些方法
焦 虑焦虑是对恐惧的自然反应,是多数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的体验。恐惧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除,就会发展为无法克制的焦虑和恐惧,如心悸、出汗、失眠、头痛、眩晕等。患者往往容易激动,缺乏耐心,发脾气、自责或谴责他人。焦虑的程度与个人的心理素质、受教育程度、生活体验以及应对能力相关。护士应及时有效地解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预防家属的各种不良情绪。例如患者疼痛时,家属的恐慌、不知所措 ,就会加重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焦虑程度。护理措施:①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减少对患者的各种不良刺激。如病室的光线要柔和,减少噪声,护士的态度要温和,体贴。②尊重患者采取的各种解除焦虑的应对措施。③采取一些适宜的放松疗法,如热水浴、按摩、听音乐、深呼吸等 。④进 行卫生知识宣教,解除应激原对患者的刺激和困扰。总之,需要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通过语言与非语言解除患者因知识缺乏而带来的焦虑,以此使患者身心更加健康,更好地配合治疗。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人患病后,心理活动也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 依赖性增加,被动性加重,行为变得幼稚;(2) 自尊心增强,患病后总认为应受到别人的关怀和照顾,亲人们应为其做出奉献(3) 疑心加重,甚至认为别人低声说话就是在谈论他的病情等等;(4) 还表现为:主观感觉异常,情绪易激动,焦虑和恐惧,害怕孤独等等;癌症患者家属是癌症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他们关心照顾病人的细微程度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癌症病人家属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当医生为病人确认并把病情告知家属后,家属应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向医生了解病人的全面情况,挑起照顾病人的重任,并协助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2、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会产生悲观、恐惧及紧张的情绪,有的甚至抱着消极态度,拒绝治疗,等待死亡。这里家属要耐心疏导,帮助病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树立起战胜癌症的信心,接受并配合治疗。
3、要十分注意病人饮食调养,为病人提供可口美味、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病人在手术后放、化疗过程中,体力、食欲下降,饮食调配尤为重要,它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有利于康复。
4、在接受治疗中,病人十分痛苦,有的病人可能会脾气很大,家属要忍耐和理解,分担病人的痛苦,尤其在病人病情恶化甚至无望时,家属更应给病人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
5、癌症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治疗期外,还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家属要配合病人完成每次随访。
骨肿瘤的保健方法都有哪些
良性骨肿瘤大多数可以痊愈,其对机体的危害性较小。恶性骨肿瘤根据其病理程度不同预后也不尽相同,但是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规则的作息习惯,合理膳食和营养,避免过劳过累对延缓病情的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心理与健康预防
除了癌细胞,心理因素正成为扼杀肿瘤病人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肿瘤患者常有4种心理问题:角色紊乱、退化和依赖、焦虑及抑郁。事实表明,癌症患者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信自己的康复能力,是克服癌魔的首要前提。相反,如果在疾病面前精神颓废,则可反馈性地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使病情恶化。所以骨肿瘤患者要克服以上心理
二、营养与饮食健康
食物是癌症患者康复的物质基础,重视癌症患者的饮食,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就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病人对治疗的耐受力,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促进康复。
1、避免食用含有致癌物的食物如含亚硝酸盐类强烈致癌物的蔬菜,发霉食物,腌制、烟熏、火烤、油煎食物;
2、摄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高维生素、高营养食物;多食用有利于毒物排泄和解毒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冬瓜、西瓜等。
3、 宜多吃具有抗骨肿瘤作用的食物:山羊血、鲎、蟹、羊脑、海参、牡蛎、鳖、龟、沙虫、鹿血、大叶菜、麦片、小苋菜、油菜籽、沙枣、香芋、栗、野葡萄。
4、宜吃具有止痛消肿作用的食物:芦笋、藕、慈姑、山楂、獭肉、鹭肉、蟹、鲎、海龟、海蛇。 ?
5、忌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忌肥腻食物。?
三、制动与运动
骨肿瘤患者由于肿块发生在躯干四肢等负重部位,一旦确诊常需要限制肢体活动即制动。骨肿瘤患者经过合理有效治疗,处于康复期时,可以适当增加活动,不过要量力而行,不宜过劳过累。定期复查,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的康复锻炼。
癌症病人心理变化的五个阶段
一、癌症病人起初是紧张和焦虑
紧张和焦虑是癌症患者最初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被诊断为癌症,无疑是当头挨了一棒,顿觉惊恐、恐惧、紧张和焦虑不安。严重的会坐卧不宁,寝食俱废。从心理学的防御机制来看,这一心理过程有利也有弊。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或肉体感到痛苦时,焦虑原本是一种很不错的警告信号,使人对面临的威胁或痛苦作出相应的反应。
可是长期的、严重的焦虑。可造成人的内分泌功能失调,进而破坏其自然防御系统。这时,紧张和焦虑就不再对人的生存起保护作用,相反会成为一种病症,当然也影响到癌症的治疗。新疆肿瘤医院内科
二、癌症病人的心态从否认到认可
很多癌症患者得悉自己患癌症之后,常用否认这一心理过程来应付突然降临的恶耗。否认如同缓冲剂,能把坏消息带来的冲击力缓和下来,使人承受的打击力稍小点,同时也让人心神安宁下来,以便作好心理上和躯体上的应变准备。如果癌症患者不采用否认这一心理过程,一旦经受不住打击,有时会铤而走险,做出不应有的消极行为。否认可使患者得益,但也经常延误病情。
因为有的患者坚持其否认的观点,重复做很多检查,以至于拖延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黄金时间。只有当患者从否认的心境中摆脱出来,接受既成的事实,让家属与亲友分担部分感受,才会感到如释千斤重担,并配合医生积极参与各种治疗。
三、癌症病人的委屈和怨恨
委屈和怨恨是癌症患者经过一番否认的斗争后,表现出的激烈情绪反应。这时患者知道自己患癌症的大局已定,不幸的厄运确已降临。想到自己年纪尚轻,却已快走到人生的尽头;想到自己还有很多理想未实现,不少工作还要做;想到父母、妻儿还需要自己的照顾……,怎不感到痛苦万分呢?尤其是看见别人龙腾虎跃地工作着,无忧无虑地享尽天伦之乐,而自己却被关在病房里,除了做各种化验检查外,还要没完没了地打针、吃药等,这一切又怎不令人感到委屈、妒嫉、愤怒和怨恨。
无怪乎癌症患者会感觉任何事物都不顺眼,不论碰到大小的事,都会不自主地发脾气。对此,一方面患者应留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免得损伤自己的防御机能;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家属要多理解患者。
四、癌症病人的失望和挣扎
当患者与癌症进行一段时间的搏斗,或受到较长时间的折磨,或因疗效不显著而又有病情波动时,经常会感到前途渺茫。加上长期患病,体力衰弱,又牵累亲人,于是不免产生很多内疚、失望、消沉、沮丧和孤单感。很多患者还陷于触景生情的境地:看见居住多年的房子,就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家庭;看见熟习的办公桌椅、设备工具等,就充满对过去生活无限的眷念;亲人似乎都含着满眼的泪水,百般地体贴和照顾自己;同事们似乎都以同情和惋惜的心情对待自己。这些好似而非的感觉和情绪交织在一起,使患者时而鼓起勇气同癌症作斗争,时而又在绝望中挣扎。
绝望和挣扎是癌症患者严重的心理反应,因而,解除这种心态是刻不容缓的。
五、癌症病人对死的困扰和接受死亡
部分癌症患者经历上述各种心理反应之后,即受到死神一刻不停的困扰。对待死,人们持有各不相同的态度。有的人感到从此将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那种生离死别的凄惨情景似乎呈现在眼前:自己一个人孤独地走向死亡,心里充满无限的惆怅、恐慌和悲伤。有的认为自己在生死搏斗中已败下阵来,只有接受死亡,不再挣扎,不再抱任何希望,完全听命于眼前的事实。
也有的人接受了医生、亲友的劝告和安慰,从绝望与沮丧的深渊里爬了出来,重新热爱自己有限的生命,不再怨天忧人、自暴自弃,不再害怕死亡,以平静的心情,接受医生的治疗,期盼获得奇迹般的效果。
颈椎莫名疼痛或是焦虑症
焦虑是人人都会有的情绪,但是严重的焦虑症患者常有头颈部的症状,如疼痛、僵硬、乏力、酸胀不适手指发麻等。由于这些症状也是颈椎病的常见症状,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焦虑症患者被当作颈椎病治疗,但却无效。
案例一:胸腹背到处都痛张先生最近感觉自己上腹部疼痛,随后出现肩部疼痛,后来发展剧烈到一呼吸上身到处都痛。他以为自己得了胃病,但做过检查后未发现异常。经检查,张先生患 上了焦虑障碍,并且伴有明显的躯体性焦虑,从而引起肌肉紧张。原来他经营的公司近几个月入不敷出,每况愈下,这让他无法平静,总担心有什么不幸的事情会发 生,果真身体出了状况。
建议:学会从压力中自我解救任何焦虑症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因此远离焦虑症,要善于管理不良 情绪,缓解应激心理。学会正确思考,改变对挫折压力的看法 认识到压力是前进的动力,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去摘你跳一下就能拿到的果子。
专家:颈椎莫名疼痛或是焦虑症焦虑是人人都会有的情绪,但是严重的焦虑症患者常有头颈部的症状,如疼痛、僵硬、乏力、酸胀不适手指发麻等。由于这些症状也是颈椎病的常见症状,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焦虑症患者被当作颈椎病治疗,但却无效。当这类患者按焦虑症,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后,症状常常很快好转,或明显减轻,说明颈椎疼痛的症状是由焦虑引起的。
为什么焦虑症或焦虑相关疾病患者常有类似颈椎病的症状,原因之一是焦虑症患者常压抑自己的情感,不善于用语言等方法表达其内心的情感,情绪体验没有传达到大脑皮层并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出来,而是经过自律神经系统形成器官语言(躯体症状)释放出来。为你支招:焦虑症患者虽然出现了全部颈椎病的症状,但要注意的是,当焦虑情绪转化颈椎病的症状时,焦虑情绪可能反而就不明显了。要判断是否是焦虑症,还要做焦虑相关的心理测量表等。
如果服用抗焦虑药物后颈椎疼痛好转,则焦虑症可能性大。通常抗抑郁药物治疗可缓解躯体症状,但心理治疗是关键,需从生理、行为认知、人际关系、精神归属等方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