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的形态
白芷的形态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有分枝,径3-5厘米,外表皮黄褐色至褐色,有浓烈气味。茎基部径2-5厘米,有时可达7-8厘米,通常带紫色,
中空,有纵长沟纹。
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有长柄,叶柄下部有管状抱茎边缘膜质的叶鞘;茎上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轮廓为卵形至三角形,长15-30厘米,宽10-25厘米,叶柄长至15厘米,下部为囊状膨大的膜质叶鞘,无毛或稀有毛,常带紫色;末回裂片长圆形,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多无柄,长2.5-7厘米,宽1-2.5厘米,急尖,边缘有不规则的白色软骨质粗锯齿,具短尖头,基部两侧常不等大,沿叶轴下延成翅状;花序下方的叶简化成无叶的、显著膨大的囊状叶鞘,外面无毛。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直径10-30厘米,花序梗长5-20厘米,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伞辐18-40,中央主伞有时伞辐多至70;总苞片通常缺或有1-2,成长卵形膨大的鞘;小总苞片5-10余,线状披针形,膜质,花白色;无萼齿;花瓣倒卵形,顶端内曲成凹头状;子房无毛或有短毛;花柱比短圆锥状的花柱基长2倍。
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黄棕色,有时带紫色,长4-7毫米,宽4-6毫米,无毛,背棱扁,厚而钝圆,近海绵质,远较棱槽为宽,侧棱翅状,较果体狭;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1
白芷的种类
台湾独活(变种)
(台湾植物名汇)野当归(台湾植物志)、大本山芹菜(台湾植物名汇)
该变种与A. dahurica的不同在于果实和种子有毛,但分枝下部的子房和果实无毛或有很少的毛。特产于中国台湾北部。
国内曾将A. for米osana称为浙独活,认为是中药杭白芷的原植物。考杭白芷为一长期栽培植物,在浙江等省未见有野生分布,是否本种尚待进一步研究。
杭白芷(变种)
(中药志)川白芷(药材名)
该种与白芷的植物形态基本一致,但植株高1-1.5米。茎及叶鞘多为黄绿色。根长圆锥形,上部近方形,表面灰棕色,有多数较大的皮孔样横向突起,略排列成数纵行,质硬较重,断面白色,粉性大。
栽培于四川、浙江、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及南方一些省区,为著名常用中药,主产四川、浙江、销全国并出口。各地栽培的川白芷或杭白芷的种子多引自四川或杭州。
根入药,能祛风,散湿,排脓,生肌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前额头痛,鼻窦炎,牙痛,痔漏,便血,白带,痈疖肿毒,烧伤等症。
祁白芷(变种)
(河北)禹白芷(河南)
该种的植物形态与杭白芷一致。根圆锥形,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散生,断面灰白色,粉性略差,油性较大。
祁白芷主产河北安国,禹白芷主产河南长葛、禹县。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
功效参见杭白芷。
白豆的形态
眉豆是一年生缠绕草本,高20~40厘米。3出复叶,顶生小叶卵状菱形,两侧小叶斜卵形,先端短尖,边全缘或近全缘。总状花序腋生,具长柄;花间通常有垫状腺体;萼钟形,浅绿色,萼齿披针形,上面2萼齿常合生;花瓣大大地伸出萼外;雄蕊2束。荚果长7~15厘米,种子颜色不一。花期7~8月。果熟期9月。[1]
种子
眉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等品种。眉豆和黄豆大小相似,外表有一条眉毛一样的线,所以叫眉豆。小叶3,顶生小叶菱状广卵形,侧生小叶斜菱状广卵形,长约6—10厘米,宽约4.5—10.5厘米,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两面沿叶脉处有白色短柔毛。
花
总状花序腋生;花2—4朵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尊上部2齿几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花冠白色或紫红色,旗瓣基部两侧有2附属体;子房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顶端有白色髯毛。荚果扁,镰刀形或半椭圆形,长5—7厘米;种子3—5颗,扁,长圆形,白色或紫黑色。
果
眉豆荚果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mm,宽6~9mm,厚约7mm。种子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翻白草的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下部常肥厚呈纺锤形。花茎直立,上升或微铺散,高10-45厘米,密被白色绵毛。
基生叶有小叶2-4对,间隔0.8-1.5厘米,连叶柄长4-20厘米,叶柄密被白色绵毛,有时并有长柔毛;小叶对生或互生,无柄,小叶片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1-5厘米,宽0.5-0.8厘米,顶端圆钝,稀急尖,基部楔形、宽楔形或偏斜圆形,边缘具圆钝锯齿,稀急尖,上面暗绿色,被稀疏白色绵毛或脱落几无毛,下面密被白色或灰白色绵毛,脉不显或微显,茎生叶1-2,有掌状3-5小叶;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面被白色长柔毛,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卵形或宽卵形,边缘常有缺刻状牙齿,稀全缘,下面密被白色绵毛。
聚伞花序有花数朵至多朵,疏散,花梗长1-2.5厘米,外被绵毛;花直径1-2厘米;萼片三角状卵形,副萼片披针形,比萼片短.,外面被白色绵毛;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微凹或圆钝,比萼片长;花柱近顶生,基部具乳头状膨大,柱头稍微扩大。瘦果近肾形,宽约1毫米,光滑。花果期5-9月[1] 。
小白菜的形态
Chinese white cabbage小白菜是十字花科大白菜的变种。叶坚挺而亮,椭圆或长圆形,长约30厘米,色泽青绿;叶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窄。小白菜原产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南方栽种最广,一年四季供应,春夏两季最多。
小白菜含有丰富的钙、磷、铁,质地柔嫩,味道清香,为大众化疏菜。小白菜以无黄叶、无烂叶,外形整齐者最好。
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菜。小白菜所含的钙、维生素C、胡萝卜素均比大白菜高,所含的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略低于大白菜。
白子菜的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直立,或基部多少斜升,木质,干时具条棱,不分枝或有时上部有花序枝,无毛或被短柔毛,稍带紫色。叶质厚,通常集中于下部,具柄或近无柄;叶片卵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15厘米,宽1.5-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状狭或下延成叶柄,近截形或微心形,边缘具粗齿,有时提琴状裂,稀全缘,上面绿色,下面带紫色,侧脉3-5对,细脉常连结成近平行的长圆形细网,干时呈清晰的黑线,两面被短柔毛;叶柄长0.5-4厘米,有短柔毛,基部有卵形或半月形具齿的耳。上部叶渐小,苞叶状,狭披针形或线形,羽状浅裂,无柄,略抱茎。头状花序直径1.5-2厘米,通常(2) 3-5个在茎或枝端排成疏伞房状圆锥花序,常呈叉状分枝;花序梗长1-15厘米,被密短柔毛,具1-3线形苞片。总苞钟状,长8-10毫米,宽6-8毫米,基部有数个线状或丝状小苞片;总苞片1层,11-14个,狭披针形,长8-10毫米,宽1-2毫米,顶端渐尖,呈长三角形,边缘干膜质,背面具3脉,被疏短毛或近无毛。小花橙黄色,有香气,略伸出总苞;花冠长11-15毫米,管部细,长9-11毫米,上部扩大,裂片长圆状卵形,顶端红色,尖。花药基部钝或徽箭形;花柱分枝细,有锥形附器,被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长约5毫米,褐色,具10条肋,被微毛;冠毛白色,绢毛状,长10-12毫米。花果期8-10月。
白藓皮的形态
芸香科植物 白鲜为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高达1m。全株有特异的香味。根肉质,多侧根,外皮黄白至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有狭翼,无叶柄;小叶9-13,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3.5-9cm,宽2-4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密布腺点,下面白绿色,腺点较稀。总状花序顶生,长达30cm,花轴及花柄混生白色柔毛及黑色腺毛;花柄长1-2.5cm,基部有线形苞片1枚;萼片5,卵状披针形,长约5mm,宽约2mm,基部愈合;花瓣5,色淡红而有紫红色线条,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约25mm,宽5-7mm,某部渐细呈柄状:雄蕊10;子房上位,5室。蒴果,密被腺毛,成熟时5裂,每瓣片先端有一针尖。种子2-3 颗,近球形,直径约3mm,先端短尖,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6月。
狭叶白鲜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茎直立,多从基部分枝,被密集的长绒毛,下部光滑有时有短毛,有香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具毛,基部不是翅状;小叶柄极短;小叶7-15,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0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钝,边缘有细小的锯齿,向下面卷曲,上面光滑,下面沿叶脉有稀疏的白毛。花序总状,着生在茎顶端,密被暗褐色的腺毛和淡褐色毛;苞片线状披针形,密被暗褐色腺毛;萼片5,披针状线形,长7-9mm,先端尖锐,密被腺毛;花冠披针形或长圆形,长2-4.5cm,淡粉红色,有紫褐色毛,先端尖锐或钝,基部渐收缩呈爪状;雄蕊10,分离,花丝全部有毛;子房上位,有稀疏的白毛,花柱光滑。成熟时5裂,每片先端有一针尖。种子2-3颗,近球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7月,果期8-9月。
正品白鲜皮与误用品锦鸡儿颇有类似之处,
白鲜皮 但只要抓住四个要点:正品白鲜皮表稍滑,断面成层状、有羊膻气、味微苦。而误用品锦鸡儿则表面有横长皮孔,断面粉性,纤维状,嗅之豆腥气,味微甜。即可区分真伪。
白鲜根皮呈卷筒状,长5-15cm,直径1-2cm,厚2-5mm。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纵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剥去外层,对光可见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味微苦。以条大、肉厚、包灰白、断面分居者为佳。
根皮横切面:白鲜木栓层为10
余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有横长大型裂隙。韧皮部宽广,细胞排列疏松,有裂隙;韧皮射线宽1-3列细胞。皮层、韧皮部散有单个纤维,类方形或长多角形,壁极厚,木化。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白术的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茎粗大,略呈拳状。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木质化,具不明显纵槽。单叶互生;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3深裂,偶为5深裂,中间裂片较大,椭圆形或卵状彼针形,两侧裂片较小,通常为卵状披针形,基部不对称;茎上部叶的叶柄较短,叶片不分裂,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下延成柄状,叶缘均有刺状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凸起显着。
头状花序顶生,直径2~4厘米;总苞钟状,总苞片7~8列,膜质,覆瓦状排列;基部叶状苞1轮,羽状深裂,包围总苞;花多数,着生于平坦的花托上;花冠管状,下部细,淡黄色,上部梢膨大,紫色,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外展或反卷;雄蕊5,花药线形,花丝离生;雌蕊1,子房下位,密被淡褐色绒毛,花柱细长,柱头头状,顶端中央有1浅裂缝。瘦果长圆状椭圆形,微扁,长约8毫米,径约2.5毫米,被黄白色绒毛,顶端有冠毛残留的圆形痕迹。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白蒿的形态
白蒿是二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4cm;下部与中部叶宽卵形或宽卵圆表,长4-8cm,宽3-6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2-3枚,裂片常再成不规则的则羽状全裂或深裂,小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10mm,宽1- 2m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有小型羽状分裂的假托叶;上部叶及苞片叶羽状全裂或一分裂,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无柄。头状花序,多数,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6mm,具短梗,基部常有线形的小苞地,在分枝上排成总状或复总状花序,总苞3-4层,外层、中层背面被灰白色微柔毛或近无毛,中肋绿色,边缘狭膜质,内层膜质;花序托半球形,具白色托毛;雄花2(-3)层,20-30朵,花冠檐部具2-4裂齿,花柱线形,先端2叉;两性花多层,80-120朵,花冠管状,花药上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有短尖头,花柱与花冠等长,先端叉形,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长圆形。花、果期6-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