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五个原因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五个原因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并不少见,有数据显示,出生时约有1%~5%的新生儿患有血小板减少。瘀点和瘀斑是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特征性症状,可在娩出时出现,或在以后的任何时间内出现。如血小板持续减少,可不断形成新的典型损害。那么,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感染

血小板减少是围生期感染的常见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是先天性风疹、弓型体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疱疹病毒感染的主要临床体征。先天性梅毒也可引起血小板缺乏。

2、药物

孕妇所服的许多药物可以破坏血小板,也可破坏胎儿的血小板,以磺胺和奎宁最显着。这些药物促使母亲产生抗体,破坏母亲的血小板,并通过胎盘对胎儿发挥同样的作用。

3、免疫功能

由于母亲的抗体通过胎盘,使胎儿的确血小板受到破坏,这种破坏很少见。

4、巨大血管瘤

先天性血管瘤一般很大,可明显降低循环的血小板数量。血管瘤可捕捉和破坏大量的血小板,因此引起血小板减少导致全身出血。

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此病由伴有多种疾病的各种因素所形成,为一严重疾病所导致的综合征,其特点是凝血过程不适当的活化。在血管内凝血期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无限制地迅速消耗,因此本病又称为消耗性凝血病。

新生儿血常规的平衡方法

新生儿血常规检查的主要特点就是:白细胞高,红细胞高。不过刚出生2-7天的新生儿平均正常值跟其他人群都不同,我们来看新生儿血常规的正常值:红细胞RBC5.7~6.4×1012/L,血红蛋白测定180~195g/L,白细胞WBC 20×109/L,中性粒细胞0.65N%,淋巴细胞0.20L% ,血小板150-250×109/L。

而出生两周之后的额新生儿血常规又有了变化:红细胞RBC5.2~5.7×1012/L,血红蛋白测定163~180g/L,白细胞WBC 15×109/L,中性粒细胞0.40N%,淋巴细胞0.40L% ,血小板150-250×109/L。

宝宝大便呈黑色是什么原因

宝宝的大便如为黑色,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1、如食用了动物的血、肝和较多的肉类,或服用铁剂、碳剂,大便可呈黑色。

2、消化道疾病:为便血最常见原因,包括食管静脉曲张、食管异物、溃疡病等。

3、血液疾病:新生儿出血症、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过敏性紫癜等。

4、其他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伤寒等,宝宝吞入乳头破裂的血,鼻、咽、齿龈出血的吞入等。"


小儿为什么会出现消化道出血

小儿消化道出血原因很多。 (1)部分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如凝血因子缺乏,原发或继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肠伤寒,尿毒症等。 (2)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新生儿期有分娩时咽下母血,应激性胃炎或溃疡,新生儿出血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婴儿期有反流性食管炎,应激性胃炎或溃疡,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等。1岁以上儿童有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脱垂等。 (3)下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肠套叠,肠重复畸形,Meckel憩室,肠道血管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肠息肉,肛裂,感染性腹泻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分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此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由各种细菌、病毒和原虫感染所导致的。它主要包括宫内感染和出生后感染,尤其是宫内感染容易合并血小板减少。宫内感染是先天性的慢性感染,最为常见的有风疹病及巨细胞病毒。而生后感染则是细菌感染所致,出现疾病时,还会常继发血小板减少。

二、先天性或遗传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①由于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失,导致血小板减少,也可以合并存在各种先天畸形。②遗传性的病症与过敏、慢性感染有关,有关研究认为此病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本身存在缺陷而被破坏。

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医学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包括先天被动免疫性、同族免疫性、药物性以及新生儿溶血病并有血小板减少。这些病症都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有着很大的关系,免疫能力的不同,引发疾病的病症也不相同。

有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分类就给大家介绍这么多,希望您能够了解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因素,避免自己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危害。当发现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您应该及时的到各大医院的血液科医治,以免延误了病情,给您康复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小孩血小板高是什么原因呢

免疫性破坏:药物相关抗体,产生相应抗体。某些免疫反应异常疾病,均可引起免疫性血小板破坏。感染相关血小板减少,常见于病毒及细菌感染。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见于输血后紫癜及新生儿紫癜是血小板减少病因。

非免疫性破坏:血管内膜粗糙,血管内异物引起血小板机械性破坏。血小板减少病因包括如血管炎、人工心脏瓣膜、动脉插管、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均伴有血小板减少,此与血小板消耗过多有关。

小儿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小儿出生时多一般都正常,然而只有在出生后数小时或24小时左右,这个时间段就会出现广泛性出血点、瘀斑,也可能会发生呕血、鼻出血、便血、脐渗血等,严重的话也会发生颅内出血,血液化验血小板计数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孕母有血小板减少症或用药,会使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而引起出血,免疫、感染等因素也可使血小板减少而发病。怀孕期的母亲用药不当、感染等都是导致小儿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的原因。由于用药不当而发病的患者,病情一般会在一周后好转;由于感染而发病的患者需要在控制感染后再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于重症患者需要采取换血或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小儿血小板减少发生后不但会对小儿患者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加重家长的心理负担,所以我们需要针对小儿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孕母用药引起的,他说在一个星期之后就能够非常好的逐渐好转和恢复,如果说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可能性,可以使用皮质激素来进行治疗,对症的选择输送新鲜的血液来换血。

小孩子血小板低是怎么回事

药物引起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1、先天性:孕母在孕后期用过某种药物而被致敏当再用同一药物时产生大量抗体破坏胎儿血小板主要药物有磺胺奎宁奎尼丁对氨基水杨酸苯巴比妥氯噻嗪等。2、后天性:出生后新生儿用某些药物如磺胺地高辛吲哚美辛等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破坏血小板。

先天性或遗传性血小板减少。1、先天性巨核细胞增生不良: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导致血小板减少可以是单纯的先天性增生不良性血小板减少亦可合并存在各种先天畸形发病原因未明可能与孕妇服药或感染有关另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2、遗传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文献上曾报道数种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其中较为明确的是Wiskott-Aldrich综合征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过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慢性感染有关近年研究认为本症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本身存在缺陷而被破坏本病多有家族史女性传递男性发病。

新生儿血小板正常值是多少

1、约有50%的新生儿于出生时发生紫癜,其原因很多,但血小板减少是其中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新生儿血小板数] 新生儿期血小板数的正常值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国外统计,在生后2天内的血小板平均数为 223X10^9/L( 22.3万/mm3 ),其范围是( 84~478 )X10^9/L( 8.4万0~47.8万/mm3 ),大多数在( 100~350 ) X 10^9/L( 26.8万/mm3 )。年龄]个月至1岁时为( 128~266 ) X 10^9/L( 12.8 万~26.6万/mm3 ),并认为,低于100 X 10^9/L( 10万/mm3 )即有病理意义。

2、对未成熟儿的血小板数,报告很不一致。很多研究指出,未成熟儿血小板数低于100 X 10^9/L( 10万/mm3 )很常见,认为是生理性的。亦有人发现,在同一婴儿室的未成熟儿,都发生血小板减少。这种集体发生的未成熟儿血小板减少,有人认为与某些未被认识的病毒或其他感染因素有关。但最近的研究并未证实上述未成熟儿“生理性”血小板减少的存在。Aballi等检查273例营养状态良好的未成熟儿,从出生至1个月,其血小板数在100 X 10^9/L( 10万/mm3 )以下者仅为1.5%~3.6%,并发现出生体重超过1500g与不足1500g者,其血小板数无明显差异。

新生儿血小板正常值是多少?以上的这些内容就是有关这一问题的详细的解答。新生儿在生活中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但是很多人还是很担心新生儿的身体各项状况。新生儿血小板正常值是我们大家所了解的,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的保护孩子的身体。最后也祝新生儿患者早日康复,过上幸福的生活!

相关推荐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疾病,也是严重的脑损伤的一种常见形式,其病死率高,严重者常留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其主要的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早产,第二缺血缺氧,第三损伤性因素,主要为产伤所致,第四就是一些其他的原因,如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凝血因子不足或者患其它出血性的疾病,母孕期患绒毛膜或羊膜囊炎,使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等药物引起新生儿血小板或者凝血因子的减少,使用葡萄糖酸钙、甘

导致血小板减少原因介绍

1、无效性血小板生成该病常见于部分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有的患者有出血倾向,有的表现为全血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甚至增加,因此为无效性血小板生成。随着臣幼贫的治疗,血小板可恢复正常。2、血小板生成素缺乏本病是由于先天性促血小板生成素缺乏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本病多为遗传性,婴儿期开始有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巨核细胞数量正常,形态及结构无特殊变化。3、周期性

高龄孕妇的孕期血小板减少经历

高龄孕妇的孕期血小板减少经历听了医生的话,我更加忐忑,赶紧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知道人体的血小板正常值是(100-300)×109/L。接下来的两次孕检同样检测我的血小板计数不足正常值,医生说我这是妊娠期原发性血小板减少,这是正常妊娠的一种现象,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较轻,血小板数均在(70 -100) x 109/L,可能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母体对胎儿的一种反应造成的生理性血小板降低。不用治疗

什么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

导致血小板减少主要原因,包括药物、免疫因素、骨髓性疾病。其中,药物引起血小板减少是最普遍的病因。1、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就属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2、血小板减少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减少原因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

血小板与血小板减少

人体血液里有一种称为“血小板”的成分,形如圆盘状小体。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血小板是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生的,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当人体受到外伤而碰破血管时就要出血,血小板随着血液流出。这时由于破损了的创面组织上的胶原纤维暴露出来,与血小板接触,在1至2秒钟内即可粘附在伤口表面上,随即发生凝集、形成一种白色血栓。这种血栓能初步堵塞血管上的伤口,使出血暂时停止。同

肝硬化患血小板减少原因

肝硬化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原因一、低蛋白血症导致低蛋白血症,这是很多肝硬化患者的通病。结合在血小板上的纤维蛋白原增多,这是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血小板减少原因二、骨髓细胞导致肝硬化患者,其骨髓细胞,受到抑制。骨髓跟血小板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这也是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原因血小板减少原因三、身体分泌原因肝脏是合成血小板,特别是血小板生成素的“主阵地”,肝细胞受损,势必会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

孕妇服用哪些药物影响胎儿发育

镇静剂:宝宝容易出现戒断症状根据近年来的医学研究显示,虽然一些常用的镇定剂并不会增加胎儿畸形(尤其是唇腭裂)的发生,但是服用镇定剂的准妈妈所生下的宝宝,则十分容易出现所谓的戒断症状,因此不可不慎。抑郁症用药:导致心血管系统畸形怀孕初期服用锂盐来治疗抑郁症,容易导致胎儿发生严重心脏血管畸形(如:Ebstein`s anomaly)。“抗生素:最容易忽略的孕期用药1.链霉素:容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

血小板低的原因及后果

1.血小板生成减少①遗传性血小板减少如桡骨缺血伴血小板减少症、先天性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生成素缺乏症、骨髓浸润性疾病(先天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新生儿风疹等。②获得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巨核细胞再生障碍血小板减少症、肿瘤细胞浸润骨髓、骨髓硬化症、物理作用(如放射线)、化学因素(如药物)、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细菌感染、营养缺乏、饮酒及溶血等。其实是有实例的,之前有一个血小

引起血小板减少原因有哪些?

引起血小板减少原因大家知道吗?或许有些人连血小板减少是什么都不知道。其实血小板减少可有多种原因引起,专家在这里为您介绍引起血小板减少原因主要的几个方面。 最主要引起血小板减少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大点:1、血小板生成减少: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部分患者可首先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而后出现其他血细胞的减少,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具有

血小板减少原因

1、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就属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2、血小板减少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减少原因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