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推拿治小儿尿频

中医推拿治小儿尿频

常用手法一

(1)补脾经300次,补肾经200次。

(2)补小肠经200次。

(3)患儿仰卧,家长以掌根紧贴于丹田穴处,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间为2~5分钟。

(4)患儿俯卧,家长以大拇指按揉肾俞、膀胱俞各1分钟。

(5)按揉三阴交1~3分钟。

常用手法二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大拇指按揉百会穴1~3分钟。

(2)揉二人上马30~50次。

(3)患儿仰卧,家长以小鱼际贴于小腹,以丹田穴为中心顺时针揉摩2~5分钟。

(4)按揉肾俞穴3分钟,并配合局部横擦法,以热为度。

(5)横擦胸上部,直擦背部至腰骶部,均以热为度。

(6)按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分钟。

(7)搓涌泉20次。

推拿治疗小儿尿床有哪些注意

病因病机

小儿“尿床”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致三焦气化不利,肺、脾、肾三经之气不固,膀胱失约而成。少数患儿因肝经湿热,疏泄失常,火热内迫,热迫膀胱,膀胱不藏而引起。

西医学认为兴奋、惊恐、过度疲劳,或对新环境不适应而精神紧张,或缺乏照顾及训练,或膀胱容量小等原因均可导致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而发生“尿床”。其中约有10%的患儿具有遗传倾向。

如果您在寻求治疗小儿“尿床”的方法时,不妨选择最简单有效地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尿床”。具体如下:

1.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尿床的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温肾固涩。虚证辅以健脾益气,实证佐以疏肝清热。

2.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尿床的基本操作

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肾水300次;用全掌摩全腹,尤以下腹部为主,约5~8分钟;按揉气海、丹田、中极、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

3.中医临床辨证以下元虚寒者为多,即:肾阳不足、肾虚寒。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补肾水300次,揉肾顶3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用较为轻柔的手法逆时针方向摩全腹延长到10~15分钟,按揉神阙、气海、丹田、中极,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2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中医怎么按摩治疗中风偏瘫

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时间较长,故在治疗过程中应视病情的变化而改变手法的刺激量、操作时间和重点部位等,具体如下:

1.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2.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基本操作:手法:滚、按、揉、搓、擦等法

(1)头面及颈项部操作:患者取坐位、仰卧位或俯卧位。推印堂至神庭2~3分钟:依次一指禅推印堂、睛明、阳白、鱼腰、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等穴,往返1~2次,并配合抹、按、揉2~3分钟;扫散头部两侧(重点在少阳经)1~2分钟,拿五经1~2分钟,擦面部1~2分钟。

(2)上肢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沿患肢外侧、前侧、内侧往返掖2~3分钟,以肩关节、肘关节及其周围为重点,同时配合患肢外展和肘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按揉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穴各一分钟;推抹腕部、手背、手掌各一分钟;理五指1~2分钟,同时配合腕关节及指间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捻五指1~2分钟,配合拔伸手指一分钟。

(3)背部及下肢部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仰卧位。自上而下按揉脊柱两侧2~3遍,重点在天宗、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掖脊柱两侧2~3分钟;掖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后部各1~2分钟,以腰椎两侧、环跳、殷门、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同时配合腰部后伸和患侧髋关节后伸的被动活动。

3.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施治方法

沿督脉和膀胱经自上而下推腰背部2~3遍;自上而下按揉膀胱经诸背俞穴2~3遍;推桥弓2~3分钟;擦腰骶部2~3分钟。或一指禅推、按揉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各一分钟;摩腹2~3分钟;按揉百会、足三里等穴各一分钟;擦督脉2~3分钟。

治疗宝宝咳嗽的方法

·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

·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如果小儿咳嗽是阵发性的干咳、用抗生素无效,伴有咽喉痒、不伴发热,怕冷空气怕烟雾,夜间加重,那就可能是过敏性咳嗽。 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

小儿突然发热,可用些小儿清热冲剂。如热度较高,且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可先用紫雪散。如大便干结可用牛黄清热散一次。

对于因感冒,不发烧而咳嗽的患儿,可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咳液等治咳糖浆,可控制咳嗽病情的发展。

以上病情不缓解即需到医院请儿科大夫诊治为佳。此外,这些儿科常用呼吸道中成药,不可长期服用,也不可乱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民间“有病无病至宝锭”的说法其实并不科学,如果长期服用以上药物,会伤及小儿脾胃。

·西医治疗

关键是查清咳嗽的原因才能正确治疗。是呼吸道细菌感染应该用抗生素;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应该采用抗病毒药物;由于超过2个月的慢性咳嗽的大多数是过敏性咳嗽,应该采用消除呼吸道过敏性炎症为主;如果合并过敏性鼻炎,就可能是过敏性鼻支气管炎,应该脱敏治疗为主。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夜惊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夜惊

1、心热型:仰面而啼,见灯光啼甚,哭声洪亮。面赤唇红,口中气热,烦躁不安,身腹俱暖,眵泪加多,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治则:清心安神。

处方:天河水、平肝、清胃,掐五指节。

2、脾寒型:睡喜俯卧,曲腰而啼,哭声无力,面色青白,口中气冷,四肢不温,腹痛喜按喜暖,不乳便溏,唇舌淡白。

治则:温中散寒。

处方:外劳宫、补脾、平肝,掐五指节。

3、惊吓型:时现惊惧装,面色青,睡中惊惕不安,阵发性啼哭惊叫。

治则:镇惊安神。

处方:平肝清肺,天河水,小天心,五指节。

小儿夜惊的危害

夜惊多见于4~10岁的儿童,青春期则消失。一般在过度疲劳或应激时可诱发,保持足够的睡眠,可使情况好转。

儿童时期的神经、大脑发育尚未健全。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部分,尤其是控制睡眠觉醒的大脑皮质发育的不成熟,对孩子的睡眠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瘫

按肩井,通行全身气血,手法治疗多以此法始、收,还可治上肢活动不利。

颈项软取大椎;上肢瘫取肩髎、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瘫取环跳、髀关、伏兔、足三里等;腰部无力取肾俞、腰阳关;肘关节紧张取曲池、手三里;足内翻取昆仑等;足外翻取三阴交、太溪或血海等;尖足取解溪、商丘,剪力步取阳陵泉、绝骨等。智力低下取百会、风池、四神聪;语言障碍取通里、廉泉、京门、玉液,等等。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因此大部分患儿体质较差,常伴有营养不良、出汗多、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康复疗效,感染加重患儿的痉挛、紧张或手足徐动等临床症状。脾胃为后天之本,有一分胃气就有一分生机,脾胃之气旺盛,疾病易于康复。

保健推拿处方:补脾经200次、摩腹2-5分钟、捏脊3-5遍、掐揉足三里50-100次。外感病和饮食内伤,以解表:推攒竹,坎宫、太阳,拿风池等;清热:清河水、退六俯、推脊等;消导:推脾经、揉板门、中腕、天枢等。

孩子嗓子红肿咳嗽怎么办呢

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

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孩子总咳嗽怎么办才好?如果咳嗽是阵发性的干咳、用抗生素无效,伴有咽喉痒、不伴发热,怕冷空气怕烟雾,夜间加重,那就可能是过敏性咳嗽。 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

小儿突然发热,可用些小儿清热冲剂。如热度较高,且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可先用紫雪散。如大便干结可用牛黄清热散一次。

对于因感冒,不发烧而咳嗽的患儿,可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咳液等治咳糖浆,可控制咳嗽病情的发展。

以上病情不缓解即需到医院请儿科大夫诊治为佳。此外,这些儿科常用呼吸道中成药,不可长期服用,也不可乱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民间“有病无病至宝锭”的说法其实并不科学,如果长期服用以上药物,会伤及小儿脾胃。

一旦孩子出现嗓子红肿咳嗽的时候,家长们最好是采取中药材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的话就可以很好的去治疗儿童方面的疾病,而且还不具有任何的副作用,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采用推拿的方式去辅助治疗的,通常中医的推拿手法就是可以去治疗儿童咳嗽的一系列症状,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面去完成的。

孩子总咳嗽的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

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小儿厌食症的推拿方法

1小儿厌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选择中医推拿的方式来治疗的话,那么是要针对不同的厌食原因来进行不同穴位的推拿的。因此在推拿前,需要根据小儿的症状表现来诊断厌食类型,主要小儿厌食原因有:乳食壅滞.痰湿滋生.虫积伤脾.脾胃虚弱。

2比如对痰湿滋生性的厌食小儿的话,则要以健脾燥湿化痰为主。推拿的顺疗是这样的:补脾经、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摩腹、逆运内八卦、捏脊、推四横纹.具体每个穴位动作推拿次数医生会把握好。

3又如如果小儿是有虫积伤脾引起的厌食,推拿治疗则要进行健脾驱虫。推拿时可先摩腹5分钟,然后进行下面的推拿:揉天枢、推下七节骨、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捏脊6遍。另外这个还要配合服用祛虫药治疗。

中医怎么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原理

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的原理是加强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清除衰亡脱落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代谢,增强机体的防卫功能;同时还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延缓皮肤的衰老。通过全身经络传导,调整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治脂溢性皮炎的目的。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方法及步骤:

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或肺胃血热上冲,热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陈代谢与血液微循环发生障碍所致。所以在选择推拿治疗时,应根据经络的走向,正确掌握推拿手法和穴位。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具体为:

1.用拇指推脾经、肺经、心经、肾经、天河水各100次。

2.用拇指点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各2分钟。

3.用拇指点揉足三里、丰隆穴各2分钟。

4.用拇指点压曲池、合谷各2分钟。

专业人士提醒:在采用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时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医师操作下进行,不可盲目相信别人及自行治疗,以求满意疗效。

相关推荐

小儿尿频推拿图片 小儿尿频推拿手法

1.补脾经:患儿仰卧位,推拿者一手扶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在患儿拇指末节螺纹面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推拿者以拇指螺纹面循患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反复操作100次。 2.清心经: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拇指螺纹面从患儿中指末节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操作100次。 3.清小肠: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患儿小指尺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操作300次。 4.推肾经: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患儿小指指尖向其指根方向

中医怎么按摩疗中风偏瘫

发生偏瘫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为风所害。《诸病源候论》指出:“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不论是外感之风或者内动之风,必以肝木为之内应。肝喜条达,肝阳易升,肝气以疏泄为顺。若肾阴不足,或肝血亏损,则可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上扰清窍,神明不能自主,故病人出现意识模糊,神志不清。肝主筋藏血,血虚阴亏,筋脉失养,因而口眼歪斜,舌强语涩,肢体偏废不用。 疗应以“痿独取阳明”为指导,重点在手、足阳明经施术,其次是膀胱经。 1.病程在半年以内者为初期,以活血化瘀为主; 2.半年以上者为后期,以补益

中医推拿疗小儿呕吐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直推膻中穴1~3分钟。 (2)家长用两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30~50次。 (3)顺、逆时针摩腹各1分钟。 (4)以拇指端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约1分钟。 2、随证加减 (1)伤食吐型:呕吐频繁,口气臭秽,呕吐物常伴未消化的乳块或食物残渣,大便量多,气味酸臭,或溏或秘,腹部胀满,吐后则舒,嗳腐厌食,矢气恶臭,舌质淡,苔厚腻。 常用手法加①清脾经100次,揉板门300次。 ②清大肠20O次,退六腑100次。 ③以指点揉中脘穴1~3分钟。 (2)寒吐型:起病较缓,呕

小孩头疼呕吐疗方法

病情分析: 根据所描述症状,考虑颅内高压,中医认为是肝火旺导致 推荐检查项目:头颅CT、血常规 指导意见: 建议服用对症的药物 饮食及生活调摄(预防和养生): 饮食: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鱼、虾、牛肉、羊肉、海鲜、葱、蒜、姜、韭菜、酒、牛奶以及炒类一切食物;宜多吃凉性蔬菜、水果,如白菜、菠菜、蔊菜、包心菜、胡萝卜、冬瓜、丝瓜、南瓜、西红柿、香蕉、苹果、梨子、莲子、菠萝、甘蔗、西瓜等 环境:禁忌长时间呆在高温环境里,少接触电脑、电视 性情:保持心情舒畅,切勿恼怒、急躁,即恼火。 劳累:切勿过度劳动,

推拿疗小儿腹胀的方法

小儿腹胀是常见表现之一,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体未充,由于饮食失调,外感时邪,引起脾胃功能紊乱,使脾伤则运化失司而不升,水谷滞留而不降,清浊相混,气机失畅,出现腹胀等表现。 发生小儿腹胀的原因有很多,小儿腹胀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能排除疾病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中医推拿疗法进行辅助疗来缓解小儿腹胀。 推拿疗小儿腹胀的方法是怎样的?常用于疗小儿腹胀的推拿方法参考如下,首次使用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求满意疗效。 1、顺运内八卦100下。 内八卦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掌心至中指根横纹

中医推拿疗小儿遗尿

脾肺气虚导致小儿遗尿 小便淋漓、遗尿频而量少;四肢困倦、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少华、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指纹淡。 则:健脾益气,补脾肺气虚。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加补脾经、肺经、推三关、揉脾腧以健脾益气。 肝经湿热导致小儿遗尿 白天尿急尿频、夜间睡中遗尿、小便黄燥;面红唇赤、心烦易怒;手足喜露被外;舌苔薄黄、脉象弦滑、指纹紫红。 则:泻肝利湿。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加清补肝经、清天河水、清小肠、揉肝腧以清肝利湿止遗尿。 肾气虚导致小儿遗尿

中医推拿疗小儿湿疹

1、穴位处方 ①手阴阳;②脾土;③八卦;④四横纹;⑤小天心;⑥外劳宫;⑦乙窝风;⑧天河水;⑨六腑;⑩风市。 2、操作手法 ①分阴阳 部位:掌根横纹部,拇指侧为阳池,小指侧为阴池。 手法:分推法。术者以两手食指固定患儿掌根之两侧,中指托患儿手背,用两拇指自掌后横纹中间向两旁分推。 时间:3分钟。 ②清补脾土 部位:拇指桡侧,指根至指尖。 手法:推法,应先清后补。术者以左手握患儿之手,将患儿拇指伸直,自患儿鱼际向拇指端直推称清法,再以拇指端按压患儿拇指端,使其弯曲,以右手拇指偏峰自鱼际、拇指根、指尖返回鱼际处

小儿发热推拿手法总结

小儿发热多半因外感六淫和饮食内伤所致。小儿形气未充,腠理疏薄,邪气从口鼻皮毛侵入,郁闭肺气,人体卫气被扼于里,正邪相争而发热,使用"打马过天河"和"推六腑"配合共同达到清热解毒,发汗解表之功;小儿脾胃功能弱,平时应当“留得三分饥”,适时适量喂养,食积发热的小儿一般有以下前兆:舌苔白厚腻、口臭、烦躁、手足心热、腹部发热、大便干结,若出现食积端倪,家长应尽快选择"揉板门"、"揉天枢"配合"推六腑"进行化积导滞、通腑泄热,小儿发热时注意饮食清淡,进食粥水为宜,忌腥荤、生冷之品。 小儿推拿疗法

小儿咳嗽怎么彻底

【小儿推拿疗】 小儿推拿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 【中医中药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 如果小儿咳嗽是阵发性的干咳、用抗生素无效,伴有咽喉痒、不伴发热,怕冷空气怕烟雾,夜间加重,那就可能是过敏性咳嗽。 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 小儿突然发热,可用

小儿常规推拿方法大全

小儿推拿疗法,亦称“小儿按摩术”,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专门用于防小儿疾病的自成体系的推拿疗方法。 推拿疗小儿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如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了古代以勺匙边摩拭病变部位疗小儿抽搐的推拿法。 晋唐时期,许多医学名著中也有一些小儿推拿法的记载,如《肘后备急方》介绍了“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的捏脊法,《千金要方》载述了以膏摩小儿囟门、手足心防疾病的膏摩方药及操作方法,《外台秘要》也记有摩头按脊疗小儿夜啼、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