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判断肝癌早期还是中晚期

怎样判断肝癌早期还是中晚期

第一、按照症状划分。每个阶段表现症状不禁相同,依据每个阶段一些特有的症状可以对三个阶段做一个初步的判断。

第二、按血清AFP水平的高低可划分为三组;①初次就诊时AFP在lOOOOyg/L以上,以后每周检查AFP均在lOOOOpg/L以上;②初次就诊时AFP为1000~2000pg/L以上,AFP上升缓慢,每3~4月上升lOOOllg/L;③初诊时AFP在200_ug/L以下,整个病程AFP 变化不大。

第三、目前常用的分型分期标准将肝癌分为三型三期:单纯型:临床及化验没有明确的肝硬变表现。硬变型:有明显肝硬变的临床表现和化验结果。炎症型:病情进展快,伴有持续的癌性高热或谷丙转氨酶持续升高1倍以上。

如何判断肝癌是否发生转移

如何判断肝癌是否发生转移?据肿瘤专家介绍,肝癌转移是很常见的,即使根治性切除后5年内仍车60%~70%的病人出现转移、复发;如果只是局部治疗,转移和复发率更高。那么,我们要如何判断是否发生了转移呢?下面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

【如何判断肝癌是否发生转移?】

肿瘤专家表示:肝癌细胞穿透血管和淋巴管并从瘤体表面脱落,转移到其他组织上种植,形成新的肿瘤灶并继续生长,称之为转移。转移一般为先肝内,后肝外,共有3条途径。

一般肝癌转移会有相应的表现,如肺转移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Χ线或CT检查多可确诊;胸膜转移多出现右侧胸痛胸水、呼吸困难,Χ线或C T检查或抽胸水有助诊断;骨转移以部疼痛和神经受压症状(如截瘫等)为主,一般Χ线或CT检查骨扫描可确诊;脑转移时出现头痛、恶心、失明、失听、神志改变或肢体活动不利,多用CT或磁共振检查确诊。

血清铁蛋白是什么

铁蛋白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但不同的检测法有不同的正常值,一般正常均值男性约80-130ug/L(80-130ng/ml)女性约35-55ug/L(35-55ng/ml),血清铁水平在妊娠期及急性贫血时降低,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癌时升高,国内报道肝癌患者阳性率高达90%。

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贮存铁的蛋白。在哺乳类动物的肝和脾中含量最多。其外径约12~14nm,空囊腔径长约6nm,外壳(即脱铁铁蛋白)由24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约含163个氨基酸残基,每个分子最多可结合4500个铁原子。分子量约为450kd。结合铁的铁蛋白是"溶"于水的,血浆铁蛋白的浓度与体内储存的铁成正比。(这是对的)

近几年来发现肝癌还含有一种酸性的异铁蛋白,称为癌胚异铁蛋白,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癌患者治疗有效者血清铁蛋白下降,而恶化和再发者升高,持续增高则予后不良,故血清铁蛋白测定可作为疗效监测手段之一,特别是对AFP阴性的患者尤有意义。

肝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病情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血象的改变往往苦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2.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转肽酶、白蛋白、球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根据以上指标可以综合判断病情处于什么阶段,是轻度还是重度。

3.B超:通过B超,了解肝脏大小形态,回声情况,们脉内经,脾脏厚度,有无腹水。

4.甲胎蛋白:一般肝炎甲胎蛋白很少升高,即便升高,很少超过200ng,肝癌时甲胎蛋白往往大于400ng。如果甲胎蛋白持续不降,维持在400ng以上,要注意肝癌的可能。

5.乙肝病毒学指标: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DNA等,了解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大小。

6.肝纤维化指标检查:抽血检查血清前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可以初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

当然,我们身体不适时,除了通过学习进行自我诊断以外,一定要去医院通过正规检查,并请医生诊断后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然后进行治疗。虽然,肝病是一个多发病,但只要做到及时发现并治疗,一定会让你重获健康。

如何判断肝癌是否发生转移

据肿瘤专家介绍,肝癌转移是很常见的,即使根治性切除后5年内仍车60%~70%的病人出现转移、复发;如果只是局部治疗,转移和复发率更高。

肝癌细胞穿透血管和淋巴管并从瘤体表面脱落,转移到其他组织上种植,形成新的肿瘤灶并继续生长,称之为转移。转移一般为先肝内,后肝外,共有3条途径。

一般肝癌转移会有相应的表现,如肺转移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Χ线或CT检查多可确诊;胸膜转移多出现右侧胸痛胸水、呼吸困难,Χ线或C T检查或抽胸水有助诊断;骨转移以部疼痛和神经受压症状(如截瘫等)为主,一般Χ线或CT检查骨扫描可确诊;脑转移时出现头痛、恶心、失明、失听、神志改变或肢体活动不利,多用CT或磁共振检查确诊。

如何发现早期肝癌

(1)B超:容易对大肝癌误诊

刘树人介绍,单纯腹部B超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难以确定肿块的性质。而且B超对于大肝癌与超大肝癌容易误诊,因为B超穿透力有限,视窗小,分辨率低,如是大肝癌,由于肝癌体积过大,容易有误诊的可能。而且B超检查结果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和分辨的限制,也会影响诊断结果。有报道说单纯腹部超声检查诊断肝癌有15%漏诊,所以不提倡单一检查B超诊断肝癌。

(2)甲胎蛋白:存在假阴性的可能

甲胎蛋白检查能较早地发现肝癌,能在肝癌症状出现之前8个月就可呈现阳性,因而在没有症状出现时,检查甲胎蛋白就可能发现早期肝癌。但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会使20%左右的肝癌患者漏诊,因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也就是说单纯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

(3)CT:肝癌呈弥漫性时,CT早期不易发现

用CT检查肝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手段,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但当肝癌组织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肝癌呈弥漫性时,CT不易发现。而且CT区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时有一定的困难。

(4)MRI: 空间分辨率不高

MRI诊断与CT相仿,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MRI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而且对于有上金属节育环的妇女、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某些部位有金属异物的患者都不能作MRI的检查。

(5)PET-CT:辐射大价格贵

PET-CT(计算机体层显像)将PET和CT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可通过​​CT对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又可由PET反映肝脏占位组织的生化代谢信息,并同时进行全身扫描可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转移情况,是早期肝癌的检查方法之一。但价格昂贵,辐射大,而且PET-CT目前只在少数医院开展。

(6)肝组织活检:创伤性的检查

肝组织活检是诊断肝癌最可靠方法,但缺点是有创伤性的检查,只有在其他检查后无法诊断又高度怀疑肝癌的情况下才不得已采用的诊断办法。通过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的纤维化程度,有效地判断患者病情,指导治疗。刘树人表示,由于肝组织活检对身体的创伤性比较大,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于身体的损伤,一定要到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

首选检查 B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测

刘树人表示,根据多年的临床实验证明,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高危人群,刘树人建议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腹部B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查,健康者可隔6个月做一次,做到及早发现患肝癌的可能性,每位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必须认识到,这种检查是关系其健康乃至生命的必要检查。

中医诊断肝癌

中医如何诊断肝癌呢?现在人们越来越信赖用中医治疗和诊断肝癌,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找出肝癌的病因,还能制定出最合适患者的治疗方案。那么,中医事实如何诊断肝癌的呢?下面由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

望诊为中医诊断肝癌主要方法,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诊察疾病的方法。观察病人形五、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同时还可反映全身精气的盈亏。精、气、神的变化三要表现在头部和双目,兼反映于全身形态、语言气息、面部色泽乃至脉象、舌象等方面。因此,望诊不仅可诊察内脏病变,还可了解人体精、气、神的动态变化情况。

闻诊是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人发出的语言、呼吸、咳嗽、呃逆、暖气等声响和口气、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的异常气味,来判断正气的的盈亏和邪气性质,以推断疾病的方法。闻诊同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

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

脉诊也叫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患者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医生以自己的手指,触摸病人的头面、皮肤、四肢、胸腹、腰背等处的温度、润涩、积聚、痞块、肿胀和疼痛反应等情况,称为触诊。

以上就是中医诊断肝癌的详细介绍,希望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重视。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如果您对肝癌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随时咨询我院在线专家,专家会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最合理的解答。

乙肝大三阳没症状真的不用治疗吗

乙肝大三阳并不单纯通过有无症状来判断,而是要根据肝功能检查的结果来判断。肝功能异常不见得都会有症状。

在肝功能正常,且没有肝硬化表现时,暂不去治疗。否则不仅效果不明显,反而药物可加重肝脏负担,导致提前发生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平时一定要多复查肝功能,有异常及时咨询,一般三到六个月要检查一次。如果感觉明显不舒服,随时检查。

判断肝脏好坏需要做全面的检查

1.肝功能检查是不够的

肝功能正常和肝脏正常,这两者并不能画上等号。肝功能正常是指做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而要判断肝脏正常与否,除了肝功能,还应该验甲胎蛋白和腹部超音波。甲胎蛋白,可视为肝癌指针。

肝功能指数(ALT和AST)只能表示抽血的那一刻,肝脏有没有发炎。ALT和AST是肝细胞内最多的酵素,如果肝细胞发炎或受伤,ALT和AST会渗进血液,数值会升高。但是,发生肝硬化、肝癌,那时肝脏已经停止发炎,ALT和AST数值极有可能是正常,所以不能只依赖肝功能指数来判断肝脏状况。

对于B型肝炎带原、C型肝炎带原、慢性肝炎、肝硬化、家族中有人罹患肝癌者,至少每半年追踪一次肝脏状况。

2.找对医生看对科

肝功能检查颇为复杂,一次抽血并不能显示肝全部的状况,最好找肝胆或肠胃专科医生,为你判读并解释各项肝功能检查报告,判断需要持续追踪还是接受治疗。

3.慢性肝炎是可以治疗的疾病

10年前,肝炎被视为不能治疗的疾病。如果得了慢性B型肝炎或C型肝炎,医生只能告诉你“来追踪”。

可喜的是,有效治疗慢性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药物已经出现。虽然现在的治疗并不是人人有效,但对于慢性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人而言,已是一大福音,可望摆脱“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宿命,就算是感染病毒数十年的人,也可以治疗成功。

利用干扰素或干安能(即拉米夫定)来治疗慢性B型肝炎,纵然不能根除B型肝炎病毒,却能使部分病人的e抗原阳性转成阴性(代表病毒数少或已被清除),可能减少往后发生肝癌的机会。中研院院士陈建仁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和没有带原者相比,e抗原阳性的B型肝炎带原者发生肝癌的相对危险比值是60%,但是e抗原阴性的B型肝炎带原者罹癌的相对危险比值下降至9.6%。此项研究刊登在今年7月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慢性C型肝炎治疗则可治愈超过一半的病人,甚至完全除掉病人体内的病毒,可以选择使用标准型干扰素单方疗法、标准型干扰素加Ribavirin(抗病毒药)或长效型干扰素加Ribavirin。

不过,目前在选择慢性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治疗药物上,除了考虑个人病情、药物副作用、抗药性等问题,还要看病人能否负担昂贵药费,因为尚未纳入健保给付。

肝癌的早期症状b超检查得出吗

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肝癌的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迅速,大多数肝癌患者确诊后生存期不超过半年,肝癌对患者的生命威胁非常之大,如果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减少肝癌对患者的危害。那么,怎样可以知道是否患早期肝癌呢?肝病专家说:肝癌的早期发现并不难,只需做个B超查个血(血清甲胎蛋白(AFP))就能让隐藏在体内的肝癌‘显出原形’。

◆检查肝癌要查血,这是辅助诊断的一种方式:

(一)甲胎蛋白测定:是用免疫方法测定产生的胚胎性抗原,为目前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最高的方法之一,对诊断肝细胞肝癌具有相对专一性。对无肝癌其它证据,α-FP对流免疫电泳法阳性或定量>500ng/ml持续一个月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即可诊断为肝细胞癌。

(二)血液酶学检查:肝癌病人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硷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同功酶等可高于正常,但由于缺乏特异性,多作为辅助诊断。

◆查找肝癌,别忘作B超

体检该作哪些检查呢?这点至关重要。除了大家熟知的抽血查肝癌标志物——甲胎蛋(AFP)外,更重要的是肝脏B超检查。

肝病专家指点:虽然AFP是一?痔匾煨越细叩母伟┍曛疚铮涿舾行圆还桓撸挥?39%~64%的肝癌病人会出现AFP升高。也就是说,假如只依赖AFP来判断,可能有将近50%的肝癌病人会被漏诊。

另外,其他一些情况也可使AFP升高,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妊娠(如上述故事中产妇的情况)及一些胚胎源性肿瘤(精原细胞瘤)等。

对普通人群来说,AFP大于200纳克/毫升并持续一个月以上,排除了其它原因以后,就要考虑肝癌。若是高危人群出现AFP升高,就要首先考虑肝癌,不能轻易将其归结为其它原因所致(故事中的医生正是忽略了这一点)。

而肝脏B超检查是肝癌高危人群体检必不可少的项目,也是早期发现肝癌的重要筛查手段。B超能发现1厘米以上的肝脏肿块。总体来讲,B超发现早期肝癌的敏感性超过70%。

所以,对肝癌的高危人群来讲,每次体检最好同时查AFP和肝脏B超。

B超发现肿块,还要继续深究

虽然B超能较好地发现肝脏肿块,但单纯B超检查往往难以确定肿块的性质。因此,当B超发现肝脏肿块后,还应做以下检查,以进一步确定肿块的良、恶性:

①超声造影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超声检查技术。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再进行超声检查,能显示肿块的血液供应情况,从而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②增强CT扫描或增强MRI扫描通过观察肿块的血液供应情况,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两者在肝癌诊断上的准确性相近,对2厘米以上肝癌诊断的准确性可达90%。

医生综合慢性肝炎和(或)肝硬化病史、AFP水平、超声检查、增强CT扫描或增强MRI扫描的结果,可确定大多数肝癌的诊断;少数诊断困难者,可能需要作穿刺,取少量肿瘤组织作病理检查。

查血做B超可以发现早期肝癌,肝病患者应做好相关的检查项目,早发现,积极治疗,防止病情发展危机患者生命。

甲胎蛋白偏高怎么办

正常的成人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提示肝癌,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癌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因为肝癌在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很早就会有甲胎蛋白偏高的情况,一旦检测出这种情况,必须尽快就医,以确诊疾病,但是甲胎蛋白检测异常并非都是肝癌,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诊。

由于甲胎蛋白是由新生的幼稚肝细胞分泌的,而且泌的甲胎蛋白量很大,因此胎儿和妇女妊娠期间常出现甲胎蛋白偏高的现象(但测定值一般不会超过400μg/L),但是它是会在生产完毕后逐渐恢复正常的,这种情况一般不必担心。

但是孕妇甲胎蛋白偏高也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如孕妇本身患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胆疾病及胚胎瘤时,或胎儿在宫腔内出现异常情况时(如脊柱裂、神经管缺损、无脑以及死亡、脐胎瘤等先天性的缺陷)也可导致孕妇血中的甲胎蛋白高出正常水平,特别是胎儿出现先天性开放性神经管畸形时,孕妇10~16周时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就可比正常值高出10倍左右,这时候就应该及时进行诊治了。

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提示多种疾病,因此一旦检测出甲胎蛋白浓度高过正常水平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等了解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及时治疗,减少甲胎蛋白带来的危害。

铁蛋白的存在方式

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贮存铁的蛋白。在哺乳类动物的肝和脾中含量最多。其外径约12~14nm,空囊腔径长约6nm,外壳(即脱铁铁蛋白)由24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约含163个氨基酸残基,每个分子最多可结合4500个铁原子。分子量约为450kd。结合铁的铁蛋白是“溶”于水的,血浆铁蛋白的浓度与体内储存的铁成正比。(这是对的)

近几年来发现肝癌还含有一种酸性的异铁蛋白,称为癌胚异铁蛋白,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癌患者治疗有效者血清铁蛋白下降,而恶化和再发者升高,持续增高则予后不良,故血清铁蛋白测定可作为疗效监测手段之一,特别是对AFP阴性的患者尤有意义。

甲胎蛋白过高怎么办

在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甲胎蛋白偏高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正常的成人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提示肝癌,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癌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因为肝癌在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很早就会有甲胎蛋白偏高的情况,一旦检测出这种情况,必须尽快就医,以确诊疾病。

但是甲胎蛋白检测异常并非都是肝癌,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诊。

由于甲胎蛋白是由新生的幼稚肝细胞分泌的,而且泌的甲胎蛋白量很大,因此胎儿和妇女妊娠期间常出现甲胎蛋白偏高的现象(但测定值一般不会超过400μg/L),但是它是会在生产完毕后逐渐恢复正常的,这种情况一般不必担心。

但是孕妇甲胎蛋白偏高也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如孕妇本身患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胆疾病及胚胎瘤时,或胎儿在宫腔内出现异常情况时(如脊柱裂、神经管缺损、无脑以及死亡、脐胎瘤等先天性的缺陷)也可导致孕妇血中的甲胎蛋白高出正常水平。

特别是胎儿出现先天性开放性神经管畸形时,孕妇10~16周时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就可比正常值高出10倍左右,这时候就应该及时进行诊治了。

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提示多种疾病,因此一旦检测出甲胎蛋白浓度高过正常水平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等了解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及时治疗,减少甲胎蛋白带来的危害。

如何避免患上肝癌

一、肝癌的预防工作可分为三级: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从病因上阻断肝癌的发生。

肝癌的病因主要是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黄曲霉毒素的摄入和饮用水的污染,因此防肝炎、防霉和改良饮用水是防治肝癌的关键,具体而言,在新生儿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杜绝肝炎的发生; 搞好粮食的收藏,不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饮用深井水或自来水。在我国的肝癌高发区如启东,通过上述的措施,已经观察到了肝癌发病率的下降。

二级预防是指在肝癌的早期阶段诊断肝癌。

目前的诊断条件能够在肝癌的早期阶段诊断肝癌,但问题是肝癌的早期无症状和体征,待出现症状往往已处于晚期,因此,应该在加强防癌的意识,对患肝癌的高危险的人,应定期检查。早期肝癌经过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70%左右,有些肝癌病人经过手术治 疗已经存活30年以上,不少病人还能结婚、生育和正常工作。因此早期诊断也是肝癌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级预防是已经诊断的肝癌病人,通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等,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存,提高减轻病人的痛苦。

二、另外,预防肝癌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有乙肝、丙肝等肝病病史的患者应该定期复查血AFP水平和肝脏B超,对肝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对于肝炎基础上发展而来肝癌患者,应注重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尽早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控制肝癌的进展。

3.一旦确诊肝癌,应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有无肝内外转移及患者全身情况选择合理的肝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肝癌治疗的最有效手段。多模式的综合治疗和多学科团队联合诊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4.肝移植是一种有效根治肝癌的手段,尤其适用于合并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的小肝癌患者,但对于晚期肝癌应严格把握其适应证。

5.肝癌手术后定期复查非常重要,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及动态检测AFP变化。

甲胎蛋白偏高怎么办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甲胎蛋白在临床上通常作为判断肝癌和其它疾病的标志。在成人中,甲胎蛋白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甲胎蛋白阳性率为50%。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甲胎蛋白可以做为肝癌的一个标志,当肝细胞受损发生癌变以后,甲胎蛋白在血清中的含量就会增加,因此,甲胎蛋白可以用来诊断肝癌,但也不是绝对的。部分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很高,当然也有部分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并不是很高。肖主任指出,甲胎蛋白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已经升高了,而肝癌患者却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一旦发现甲胎蛋白升高了就要马上进行治疗,以便及时降低甲胎蛋白高,预防肝癌的发生。

相关推荐

怎么正确确诊肝癌方法

肉芽肿:一些女性患者因口服避孕药、寄生虫感染或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原因,肝脏会出现孤立光滑且完整的结节,影像上难以和肝癌区别。建议进行超声或CT引导下组织学检查。 肝硬化结节:肝硬化结节最容易被诊断为肝癌,因为多数原发性肝癌会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严重者会出现大量增生结节,这种结节与早期肝癌较难区分,建议进行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以便准确诊断。 肝脓肿:患者有乏力、低热、消瘦、肝区不适等临床表现,发病初期难以和肝癌鉴别,需要结合血常规、AFP、肝功等生化指标综合判断。 肝血管瘤: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易混

肝癌晚期会传染吗

相关的专家表示说,肝癌是不会传染的,不管您是早期的肝癌还是晚期的肝癌肝癌都是没有传染的危险的,肝癌本身没有直接的传染性。肝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这些传染性疾病有密切关联,如果患者是病毒性肝炎转化为乙肝的,在其病毒性肝炎阶段是可能传染的。肝癌同时伴有活动性肝炎那就具有传染性了,有传染的原因是肝炎,而不是肝癌。所以,加强各类肝炎的防治,对肝癌的发生会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其次,专家表示肝癌到了晚期时候只是会发生相关的转移、扩撒,对周围的人,是不会传染的。肝癌晚期患者传染吗?疾病传染需要三种条件,传染源

肝病的检查主要包括什么呢

肝病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多见的一种疾病,因为肝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疾病的治疗。要治疗肝病,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疾病的诊断方法,不要因为自己的忽视造成疾病的恶化,危害我们的健康。 1.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病情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血象的改变往往苦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2.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转肽酶、白蛋白、球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根据以上指标可以综合判断病情处于什么阶段,是轻度还是重度。 3.B超:通过B超,了

B超检查的重要意义

现在B超的检查在肝胆胰脾已经是一项常规的检查,B超在肝脏、胆道系统和脾的超声检查很重要的意义,很据B超检查的结果可以检测到很多的情况,对临床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 1、超声检查在肝癌早期诊断和普查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如在超声引导下细胞学和组织活检,是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组织学分型有效而可靠的方法,还可了解癌细胞分化程度和对预后的判断。 2、声像图对转移性肝肿瘤的敏感性约为86%,特异性可达99%。若多种影像联合应用可提高检出率。 3、超声诊断肝囊肿具有高度敏感性,容易发现直径小于1cm甚至更小的囊肿

怎么判断是不是得了肝癌

毕竟肝癌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因此大多数人即使患上了肝癌,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不一定能够看出来,这是因为肝癌的症状有时候表现得比较平常,这对于患者来说并不是好事,那么怎么才能判断得了肝癌? 1、发烧 肝癌所致发热一般在37.5'C~38℃左右,偶可达39℃以上,呈不规则热型,多不伴寒战,午后发热较常见,有时也可见弛张型高热,发热可因肿瘤坏死或其代谢产物引起。肝癌的发热多为癌性热,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原进人血液循环所致。肿瘤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合并感染,亦可出现发热,与肝癌的癌性发热有时不易区

肝癌的常见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 核磁共振是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手段,过去来说核磁共振没有CT检查那么理想,现在随着核磁共振的技术不断发展,扫描时间越来越快,分辨率也越来越高了,对于肝脏的一些小病灶也能作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现在核磁共振对于肝癌早期的检查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甲胎蛋白检查 看有没有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对于检查肝癌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我们临床上也发现一部分肝癌早期病人的甲胎蛋白不一定高,肝癌早期病人的甲胎蛋白可以是高,但是甲胎蛋白不高的病人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 CT检查 用CT检查肝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肝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说到肝癌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是一种“绝症”吧!其实不然,肝癌治疗的关键就是前期的早期治疗,但肝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都耽误其治疗,所以肝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由此可见。了解肝癌的早期症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是必要的,那么,肝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肝癌早期没有症状,病人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虽然在病情发展后能产生症状,但常见的症状是肝痛、食欲下降等,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类等类似。肝区疼痛 、肝肿大、消化道症状、消瘦乏力、不规则发热、其他表现何况肝癌症又大多发生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所以

源发肝癌综合症在诊断治疗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一、把“像肝癌”当成肝癌治 诊断肝癌应该有金标准,要有100%的把握才行,通常我们把病理诊断看成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 当 然,并非只有有了病理诊断这个金标准,才能够诊断和治疗。实事上,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手段对肝癌的诊断率都较高,如超声、CT和核磁共振对3厘米以上的肝癌 的诊断正确率都在90%左右,如果把这些检查手段联合应用,加上有关的临床资料,对3厘米以上的肝癌的诊断正确率要达到95%以上,甚至更高。所以,对于 肝癌,借助完整的临床资料、综合的影像学检查、以及科学的分析,明确诊断并不困难。 二、盲目照搬其他

老年人肝硬化如何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主要与引起肝脾肿大的疾病及腹水的疾病相鉴别。 1.肝脾肿大的疾病 (1)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与早期肝硬化常为移行的过程,无明显界限,故可在同一病人并存。若血清中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明显升高,超声波检查有门脉高压,直肠门静脉核素闪烁显像测定心/肝显像比值及肝活组织检查发现假小叶,有助于诊断肝硬化。 (2)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常可并发肝癌,某些肝细胞再生结节在影像学上不易与肝癌鉴别,若AFP定量>200µg/L持续8 周,>500µg/L持续4周以上;B超或CT或MRI发现有占位性病变,在B超引导下细针

判断肝硬化

肝硬化的八大症状 1、肝脏的位置变化: 肝脏的位置原本是在右上腹部,如果检查发现,肝右叶上、下径变短,肋问厚度变窄右肋下斜径不易测得。肝左叶代偿肥大,致右侧腋前线较正常位置抬高,此时就可以判断肝硬化的发生了。 2、肝脏形态变化: 当发生肝硬化时,肝脏会出现表面凹凸不平,呈锯齿状,小”结节”状,合并”肝腹水”时更清晰;肝横切面失去楔形,矢状面不呈三角形,似椭圆形。 3、蜘蛛痣和”肝掌”出现: 肝硬化患者常在面部、颈、胸、肩、前臂及手背等处出现一些扩张的皮肤小动脉,这就是蜘蛛痣。而肝掌则是手掌发红等,这都是得